下书看 > 霸业王权 > 第269章 儒家三圣。

霸业王权 第269章 儒家三圣。

    儒家一直推崇‘有教无类’教学理念,故而作为儒剑仙的徐卿,对于学宫学子,皆是一视同仁的。

    不会说太过于厚此薄彼,只要有天赋,他都不会吝啬。

    能拿多少,便看各自的能力。

    参悟一道剑意,又得儒剑仙赠送一道剑气,刘筠心中的高兴不言而喻。

    这等于是得到了儒剑仙的认同,说不得自己在努力努力,便能成为儒剑仙的唯一的亲传弟子。

    他怀着显摆的心理转头看向一旁的赵凝雪,却发现其站在原地,双目微闭,愣愣不动。

    那完美得身段,绝色得容颜,温婉的气质,似跌落红尘的仙子。

    不禁让他心跳加速,忍不住想要上前一亲芳泽。

    “这......”

    看着赵凝雪周身缭绕的墨色剑气,清醒过来的刘筠直接傻眼。

    就连徐卿眼中都露出了一抹震惊之色,盯着赵凝雪,对刘筠道:

    “不要打扰她,她在顿悟。”

    觉得如此还不够,徐卿一步踏空去,立于九天之上,朗朗道:

    “即日起封锁墨湖东岸折柳亭方圆三里,任何人不得随意入内。”

    他的声音不大,却在每一位学宫弟子心头响起,温和如春风。

    “是儒剑仙,他何时回学宫了。”

    “竟然让儒剑仙亲自露面,墨湖东岸究竟发生了啥事?”

    对于寻常学子来说,儒剑仙徐卿是学宫最神秘之人,神龙见首不见尾,一年都未必能见上一次。

    像这般公开露出,郑重宣布一件事情的,更是从未有过之事。

    就连其余几位儒家大佬也是好奇,这姓徐的究竟是发什么疯了。

    也就几个呼吸的时间,刘筠身边忽然多出了两人。

    文圣温然、画圣陆之语、加上剑圣徐卿,儒家三位大佬齐聚。

    刘筠刚想行礼作揖,却被文圣打断,将手指放在嘴边,做了一个‘嘘’的手势。

    画圣陆之语最先开口道:

    “好家伙,这天下文运小妮子已经独占三分,这还要在独占一分剑道气运吗?”

    几位圣人不同于刘筠,他们开口说话,无论多大声,都不会扰乱到赵凝雪。

    仙风道骨的文圣一脸祥和,满是自豪道:

    “这妮子,哪怕放在儒家历史长河之中,也算是独一份的天才了。”

    要知道儒家的门生,可是遍布天下的。

    四国之中,许多高官重臣都在此深造过。

    就比如陈子铭,便是文圣首徒,纵横四国之间,激荡风云无数。

    还有亲手将北境打造为一国之地的五大谋士之一的张子良,同样出自稷下学宫。

    有人曾笑谈,四国乱战,是儒家弟子学成之果的考验。

    中域能独立四国之外,成为一个百战之地,很大一部分原因也是因为儒家的存在。

    四国虽然也有各自太学书院,可实际情况是,那只是权贵子弟的摇篮。

    大部分寻常读书人还是更愿意来稷下学宫。

    只要在这里能得到学宫夫子或是圣人的一封举荐信,想要做官便是易如反掌。

    故而,许多寒门弟子将稷下学宫视为通往权贵之路的跳板。

    就比如现在的东魏吏部尚书徐丰茂曾经便只是一个仕途无望的寒门读书人。

    后来到书院之后,得到文圣的一封推荐信,回到魏国便直接任职吏部郎中。

    不过十数年,便做到了吏部尚书一职,说不得再过上几年,升任首辅也不是不可能。

    不止是文臣,许多武将都在稷下学宫求学过。

    荐官制之下,可以说四国将近有一半官员曾在稷下学宫求学过。

    看着赵凝雪周身缭绕的剑气越来越浓,三位圣人也不得不感叹,有些时候,努力在天赋面前,真的一文不值。

    不过天赋异禀之人,终究只是占少数。

    儒剑仙看向刘筠道:

    “你先离开吧。”

    刘筠一揖拜退。

    文圣看向刘筠的背影道:

    “这小子天赋也是极其不错的。”

    “可惜就是胜负心太重。”

    少年嘛,有胜负心是好事。

    可当胜负心过重之时,便会成为累赘。

    徐卿目光停留在在赵凝雪身上,苦笑道:

    “天赋?”

    “现在什么天赋在这妮子面前,都是一文不值了。”

    “你俩不妨猜猜她能一步登天到什么境界呢?”

    文圣捋了捋雪白胡须,一脸凝重,这小妮子读书读得一身浩然气。

    徐卿的《剑字经》又恰好契合浩然气,想要猜出其可能达到的境界,还真不好猜。

    “依我看,她只要能在此顿悟三日,必破地仙之境。”

    画圣没有猜测,而是拿起画笔,轻轻挥舞间,此地已经自成一方小结界,可以免去一切干扰。

    “当年顾邺那小子就已经足够逆天了,我都以为百年之内,无人可以超越。”

    “没有想到这才过去二十年余年,超越他的人便出现了。”

    “这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大势,天下一统的日子可能不远了。”

    乱世出妖孽,当下无论是江湖,还是朝堂,皆是天才辈出,人才济济。

    每逢这样的大世,要么是天下分裂的前奏,要么是乱世一统预兆。

    听闻画圣的话,两人都沉默了。

    黎明之前,必是至暗。

    天下一统是大势所趋,可这注定是一路尸山血海,民不聊生。

    徐卿叹了一口气道:

    “这天下一旦大乱,我儒家注定不可能置身事外,又该何去何从呢?”

    文圣也叹了一口气道:

    “我听这妮子说,有个小家伙在柳州推行所谓的‘科举制’,我想去看看。”

    不止是科举制,还有许多新奇的制度,他是闻所未闻,想亲自去看看。

    现在的荐官制度弊端太大了,导致权贵几乎垄断了大权,若是没有稷下学宫的存在,寒门子弟几乎是无望仕途。

    没有外来血液的注入,权贵垄断的官场便会如同一潭死水,到头来受苦的还是底层百姓。

    天下急需可以替代荐官制的新选拔官员制度。

    其实自大周末年,朝廷便已经察觉到荐官制的弊端,奈何没有可以替代的制度。

    也不能说没有,而是一旦去改革,必然会触碰到门阀勋贵的利益。

    这些门阀士族可不想将手中既有权力分拨出去,削弱自己的地位。

    而四国呢,继承了大周制度,同样继承了大周的门阀,想要改革,同样难如登天。

    最好的办法就是能有一股全新的力量,掀翻固有的门阀遮天局面,重新建立一个全新的朝代。

    文圣从赵凝雪的话语之中看到了希望。

    虽然那只是一点星星之火,可终归使得无尽的黑夜有了一点亮光。

    画圣明白文圣想法,一脸深沉道:

    “你准备如何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