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穿越之我是耿精忠 > 第二百八十章 蔗糖=暴利

穿越之我是耿精忠 第二百八十章 蔗糖=暴利

    ?    (新书求收藏、推荐票,拜托拜托!你们的关注是我写作的动力,谢谢了!)

    “咦,耿兄弟这话挺有道理的啊,石头的可比这木头硬多了。至于铁制的,那得费多少铁啊,成本太高了,回头就让村头的王麻子帮忙打一副石头榨辘试一试!”大虎眼睛一亮说道。耿精忠也是仔细观察了之后才提出的建议,看来的确不错。事实上,石榨辘的确实是比木头做的要好,每昼夜可以多处理六七百斤的肯定的,效率提高就大得多了。

    先前榨出来的甘蔗汁,在经过初步的沉淀之后,草草的被工人撇去上面的碎片草茎之类的,然后就被倒在大铁锅里煮,三口大锅呈品字形排列着,耿精忠没有看出这种排列方式对生产工艺或者效率有什么积极的意义,唯一想到的大约是这种办法可以集中用热?甘蔗汁汁熬煮到浆液,将沸未沸的时侯,原本是烧火的这位工人开始用大勺聊去上面的泡沫和杂物,接着,用从石灰包里用甘蔗叶包了些石灰过来,洒了进去。

    “石灰?”一直没说话的古平挺吃惊的喊道。

    耿精忠倒是没有大惊小怪的,毕竟他是学化学出声,虽然没见过怎么制糖,但是现在倒是看明白了一些东西。“这用来澄清糖液的。”耿精忠对古平解释道,为了除去蔗汁中的混合物,获得较洁净的结晶体,一个重要的工艺流程就是在过滤除去不容物后再加入澄清剂,现代糖厂常用的澄清剂里就有石灰,在古代自然也是如此,石灰比其他诸如二氧化硫、二氧化碳和过磷酸钙之类的澄清剂要好获取多了。有些地方做土糖会使用草木灰。作用是类似的。

    “耿兄弟真的是第一次到糖寮?还是你以前就见过?”大虎以及几位工人都有些吃惊的望着他,毕竟刚才可是听大牛说了,这几位都是第一次到糖寮,是个纯粹的小白。

    “哦,我猜的!”耿精忠当然不能打自己的嘴巴。于是找了个借口说道。

    “猜的?牛!”大虎撇了撇嘴说道。

    可是古平还是有些不明白:“可是这石灰不就溶到糖水里去了吗?这么说白糖都含有石灰?”

    “不是,实际上是和甘蔗汁里的各种杂质中和分解掉了!”耿精忠这下却是小声的给古平解释道,“不管是白糖还是红糖,里面都没半点石灰的。”

    “哦!”虽然古平不知道王爷现在能懂那么多,但是还是知趣的没有再多问,对于王爷的神奇他已经不是第一次了解了!

    这时侯甘蔗汁已经呈现出黄色。几个工人一起动手,把锅子里的甘蔗液倒入第二口锅子,慢慢的蒸发其中的水分,同时在第一口锅子里重复刚才的过程。待到然后把含糖量较高的蔗汁移入第三口锅,加入些油。耿精忠才问道:“大虎哥。你们加的这是什么?”

    大虎一回头说道:“是菜籽油!”

    “油?”耿精忠就纳闷了,这加入油是要哦起什么反应呢?自己怎么一点都想不到?即便是想要做脱色处理,那应该是往里面加蛋白质才对啊,怎么会是油?纳闷归纳闷,耿精忠老实的没有吱声,还是继续看下去。蔗液煮成稀糊状后取出注入“瓦溜”,“瓦溜”是圆锥体形,上大下小。高约一尺多,底尖端有小孔,用禾草塞住。搁置在一个大瓦缸之上,让其慢慢的结晶。含有大量杂质的糖液会顺着茅草从下面的小孔慢慢流出,最后在“瓦溜”里只剩下纯晶体的糖。耿精忠小声的问了一下正在往“瓦溜”里注入蔗液的工人,知道了一个瓦溜能够出赤砂糖十公斤。

    但是看起来这种糖的颜色非常的深,比平常所见的一般的红糖还要深一些,可以称之为“黑糖”了。瓦缸里流下来的东西。颜色发黑,大虎告诉耿精忠几人。这叫做“糖蜜”!这是在蔗汁在熬炼过程中,随着砂糖的不断结晶出来。最后留下的就是深色母液,这种母液里依然含有不少糖,但是却无法采用经济的手段将其分离出来,一直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后才能回收利用其中的糖分。再早之前,糖蜜作为一种下脚料就只能走综合利用的道路。最有前途的一种作用便是用来酿酒-----西方朗姆酒的原料就是糖蜜。

    工人们说这漏下来的他们称为“潲水糖”,可以继续熬制成一种黑砂糖,也能用来制作食品,只能卖给镇子上的普通人家,不怎么值钱。现在这里各家糖寮里都是做这样的赤砂糖,也有做糖砖的,方法是把按照制赤砂糖的煮熬方法把蔗汁煮至糊状后,取出倒入大铁盆中,用木棍频频搅动,至结晶后即倒入方格糖框中,用刀切成块状则为砖糖。砖糖用干蔗叶包装在大竹箩里,每箩为五十块。

    “大虎哥,你们能制作白糖吗?”耿精忠问道。

    “白糖?这个没见过,咱们这都是这种糖!”大虎听到这个问题疑惑的道,他真的只是听说过有白糖这种东西,却是真的没见过,自己更是做不出来!

    看到大虎的确不知道,耿精忠也就不问了。于是耿精忠一边看,一边再次算了下整个制糖过程,计算下来,这间糖寮日产赤砂糖大约在一百五十斤的样子,规模还真是小得可怜,这可是要五个人忙活一昼夜的呀!而且从刚才整个过程来看,领头的烧火师傅大虎哥本人对整个工艺流程十分熟悉,在具体操作的时侯也很有经验,不论是火力大小、出糖的时间把握还是加石灰多少,都显得很顺畅,但是毕竟工艺落后,做出来的糖,质量明显还是不高。而且因为炉灶构造不善,火力很难调节,糖液还煮焦了几锅子。加石灰的之后,沉淀未过滤完便倒掉。其中损失的糖分亦不少,耿精忠觉得,这里面可以改进的地方还是不少的。

    对这个东西感了兴趣,于是耿精忠便再次和几位工人拉起了家常,顺便旁敲侧击的询问本地种植甘蔗的情况。这些甘蔗村里的蔗农们种植甘蔗的面积都不大。小得不过十几亩,大得也才三四十亩,就像是大牛家。根据他们的说法,每亩大概能出糖三石多,一些小一些的蔗农们种了甘蔗,收获之后就送到这里来代加工制糖也有的几家联合建一个糖寮制糖。但是毕竟烧火大师傅不是人人都可以当地,很多的蔗农还是愿意将甘蔗送到大虎等手艺好的糖寮里。一般糖寮里会对来料加工采用分成的做法:糖寮分四成,蔗农分六成,有的地方则是付钱加工,产品都归蔗农。算下来两边的成本都差不多。

    制出来的糖的去处,据几个工人说,不管是糖寮自产,还是蔗农们委托加工的,最后大多是直接运到猴屿港,那里的糖行会统一收购。而且现在猴屿港的糖行不止一家,但是业务都是一样,专门从事土糖输出。一包包的糖就从猴屿港装船运出,有的前往北方江浙等省份,还有就是送往倭国与南洋!

    “蔗农们一直像这样种甘蔗的话。能净得多少钱?”耿精忠对这个才是最好奇的。

    “一亩可以净得六块大银元!”一个工人说道,他自己没有田地,很是羡慕那些蔗农们。“就算是叫了税,还能余下好多钱,比咱们这没日没夜的忙活可强多了!”

    一听这话,耿精忠便对这蔗糖行业开始上心了。暴利行业啊现在属于!在这样简陋的作坊里都能产生这样巨大的利益,要死自己想办法改进这制糖流程。想必将来获利必将更多!

    现在耿精忠对这里的情况也比较了解了,像是眼前这里。是属于典型的庄寮结合型的,没有单纯以加工为业的土塘寮。都是某个甘蔗田较多的蔗农或者地主开办的依附于甘蔗庄,也有蔗农们合股开办的,大牛家也算是个小地主了!土糖寮以加工自己地里出产的甘蔗为主,兼顾对外加工。设备的使用率很低,所以无一不是规模小,设备简陋。

    甘蔗田种植不是农村常见的租佃制,小块的土地由蔗农自种自收,农忙的时侯请几个短工;大块的完全是由地主雇用长工种植管理,已经有了农业雇用劳动的雏形。所以土地一旦易手,土地上的劳动力就全部都消失了,和一般租佃制下换地主不换佃户完全是两回事,这就对补充劳动力提出了迫切的要求。

    从糖寮离开,耿精忠拒绝了大虎热情要求留下来吃完饭的邀请,还是赶着离开了。“古叔,咱们回去也要收买一些甘蔗地来扩建一下种植园!”

    “王爷也要制糖?!”古平疑惑道。

    “不错,兴许我有办法做出像冰块那样的白糖!”耿精忠微笑着说道!

    古平顿时睁大了眼睛,这王爷才第一次参观糖寮,难道就全部学会了?而且还能做的更好?说实话,他心里是不大相信的!

    “我希望搞一个种植园,”耿精忠说,“古叔你又没有发现,这个小小的甘蔗村的经营模式太小农模式了,我以前跟你讲过的,而且他们种植和管理水平我感觉都太落后了。”以甘蔗这样的经济作物来说,最好的经营模式自然是大规模种植园:把这些小片的土地合并起来,成了一个大型的甘蔗种植园。最好是采用雇工制,那样的生产效率比现在看到的这样的小农种植高得多。

    说干就干,这一天的游玩,已经使得身上疲惫尽去,还观看了两个多小时有趣的制糖流程,更是发现了制取蔗糖这一暴利产业,心情大好之下,与侍卫们快马加鞭,三十几里的路程,只一个半小时便回到了王府里。随即,耿精忠便把脑袋里的想法全部都记录了下来,准备后面好好的完善一下。(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