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日不落,开门,自由贸易 第211章 投降
也不知该说哲泽倒霉还是幸运,说他倒霉吧,大同一师的士兵着急之下胡乱射击,哲泽被人护在中间,铳子依然命中了他的战马。
说他幸运吧,这么多铳子偏偏就只打中了他的战马及大腿,而原本完好的另外一条腿,在战马倒下之时,被直接压断。
他的护卫已经全部倒在了血泊之中,身后口子已经被围上来的大同一师士兵堵住,那些想要突围的鞑子骑兵,被明军士兵火铳刺刀直接逼退回去。
被战马身躯压着的哲泽,还在嚎叫不止,看着围上来就要一刺刀捅死他的灰衣明军,他连忙用半咸淡的汉话大喊,“不要撒我,我是故大汗之子!”
一个总队长上前,用雁翎刀直接将哲泽身前掉落的马刀拨离,这才上前用刀尖挑起哲泽的下巴,一脸鄙夷的问道,“你叫什么名字?”
“我是孛儿只斤.哲泽,”哲泽梗着脖子艰难的回话。
“还是条大鱼!”
“总队,绑了吧!”
总队长抬手制止身后那些吵闹的下属,“莫吵,赶紧先去报告给师座。”
这可是条大鱼,是他们大同一师第一团第一营第三率第二总队的宝贝啊!
士兵们背着火铳,上前摁住还在惨叫的哲泽,将他直接从战马躯体下拖出,不理会痛得冷汗涔涔的哲泽,就直接将其五花大绑起来。
“师座有令,立刻将其解押至板升戚大帅处,莫要弄死了!”
“不会不会,”那些押着哲泽的士兵嬉皮笑脸的回应着传令兵,哪里会轻易就让面前这个大功劳死去。
为了稳妥,他们还将自己随身携带的止血带献出,给哲泽中弹的右腿绑上,哲泽就这样忍着痛,被一众明军士兵给推搡着前往板升南门处。
一路看去,他带来的两万大军,尸痕遍野,其余被围困的,都已经被明军包围,正在作最后的顽抗,眼见明军已经掏出手中的火雷,直接往骑兵堆里扔。
炸起的烟尘之中,夹带着断肢残臂,哲泽不忍的别过头去,不去看自己的部下被明军士兵肆意杀害。
在草原上,失败者是没有任何权利的,要么直接战死,要么苟活为奴为婢,胜者得到一切,败者一无所有。
哲泽被推着来到戚继光面前时,因为双腿的疼痛,他此刻面如金纸,咬着牙,极力的忍受着,不让自己再发出痛哼声。
他是台吉,是土默特部俺答的儿子,即使是失败了,也要保留最后一丝颜面,不让大明人看轻了自己及他的姓氏。
“抬起头来,”戚继光冰冷的话语说出,骑在马上,身上军服内的赤色袍角在风舞动下,露出脚上那双牛皮靴子,太子朱翊釴御赐的镶金绣春刀斜跨在马鞍旁,阳关反射下,熠熠生辉。
哲泽艰难的抬起头,额头上的密汗直接汇聚成流,顺着眼窝鼻梁直接淌下,他就这么静静地看着戚继光,看着威风凛凛的戚继光骑在高大战马之上。
看着戚继光头上那顶镶金笠形盔,一时失了神,不知何时起,明军已经悄然改变这般多了。
以往面对的大明边军,大多是衣裳褴褛,面有菜色,战斗意志并不强烈,更是一触即溃,火器虽有,但装填缓慢不说,射程还近,且散,往往冲到面前,都不一定能打中,多是依靠铳响惊吓马匹。
可看着今日遇到的明军,全员火铳火炮火雷,军服统一整齐干练,军士面色红润,体态健硕。
闻战如见仇敌,冲锋如狼群掠阵,见血不惊反喜,得功不争不夺。
这样的明军,试问,草原控弦之民,如何抵挡,他哲泽依靠着过去的战术,百试百灵,今日被明军火器打得落花流水。
时代确实是变了!
这样的改变,让哲泽很不适应,将他过去的骄傲,狠狠的踩在了脚下,面前明将那高傲的面容,以往都是他哲泽的嘴脸,如今他被人捆绑着,成了明军的阶下囚。
“你便是哲泽?”
“是!”
“其余士卒,今在何处?”
哲泽苦笑着望向板升城,“没有多余士卒,今日我败,便是折兰部的覆灭之日!”
戚继光听了浅笑一声,“你可知,你兄黄台吉,已被本帅于偏关外击毙!”
哲泽眼睛一亮,失声询问道,“明将,可是说的实话!”
“你为本帅之俘虏,骗你何意!”
哲泽这时内心突然悸动起来,他的最大竞争对手黄台吉死了,那不是说,只要自己能够投降面前明将,暂且苟活下来,不日便可重新执掌板升了吗。
想到这,哲泽不顾腿上疼痛,直接跪地乞降道,“我愿意归降大明皇帝,只求能留我性命,不使我葬身荒野!”
“呵呵,”戚继光笑着看向跪地的哲泽,“你投降我大明,能为我大明带来何等好处?”
“今日你之性命,完全掌握在本帅手中,要你生你便生,要你即刻死,便即刻死!”
“板升乃大明之故土,今本帅奉大明天子之命,光复板升,”戚继光静静的看着哲泽,“你说,你能为我大明作何事?”
“我愿意为大明冲锋陷阵,将其余塞外之民,尽皆劝降,若有敢抵抗不从者,愿意亲往剿灭!”
戚继光内心一思索,觉得将哲泽作为大明在塞外的引路人,也是不错,但这人,父兄皆被我大明将士击杀,表面屈服,内心定会反复。
只可操控,不可给权,若其敢私自募兵企图做大,戚继光会毫不留手,第一时间将其再次剿灭。
“你之言,本帅会如实上奏予天子知晓,”戚继光朝不远处的军医道,“给他包扎上药,暂且收押,待皇上决定下来之后,再作打算。”
“是!”
哲泽被人直接推入一处营帐,腿上的裤脚也被军医用小刀划开,用镊子小心的将小腿上的铳子取出,再撒上一包药粉,包扎完毕。
他的话,被戚继光直接写入送京的题本之中,八百里加急直达京师而去,戚继光将自己对塞外板升城等处的见解及处理建议,尽皆写入告知隆庆帝。
说他幸运吧,这么多铳子偏偏就只打中了他的战马及大腿,而原本完好的另外一条腿,在战马倒下之时,被直接压断。
他的护卫已经全部倒在了血泊之中,身后口子已经被围上来的大同一师士兵堵住,那些想要突围的鞑子骑兵,被明军士兵火铳刺刀直接逼退回去。
被战马身躯压着的哲泽,还在嚎叫不止,看着围上来就要一刺刀捅死他的灰衣明军,他连忙用半咸淡的汉话大喊,“不要撒我,我是故大汗之子!”
一个总队长上前,用雁翎刀直接将哲泽身前掉落的马刀拨离,这才上前用刀尖挑起哲泽的下巴,一脸鄙夷的问道,“你叫什么名字?”
“我是孛儿只斤.哲泽,”哲泽梗着脖子艰难的回话。
“还是条大鱼!”
“总队,绑了吧!”
总队长抬手制止身后那些吵闹的下属,“莫吵,赶紧先去报告给师座。”
这可是条大鱼,是他们大同一师第一团第一营第三率第二总队的宝贝啊!
士兵们背着火铳,上前摁住还在惨叫的哲泽,将他直接从战马躯体下拖出,不理会痛得冷汗涔涔的哲泽,就直接将其五花大绑起来。
“师座有令,立刻将其解押至板升戚大帅处,莫要弄死了!”
“不会不会,”那些押着哲泽的士兵嬉皮笑脸的回应着传令兵,哪里会轻易就让面前这个大功劳死去。
为了稳妥,他们还将自己随身携带的止血带献出,给哲泽中弹的右腿绑上,哲泽就这样忍着痛,被一众明军士兵给推搡着前往板升南门处。
一路看去,他带来的两万大军,尸痕遍野,其余被围困的,都已经被明军包围,正在作最后的顽抗,眼见明军已经掏出手中的火雷,直接往骑兵堆里扔。
炸起的烟尘之中,夹带着断肢残臂,哲泽不忍的别过头去,不去看自己的部下被明军士兵肆意杀害。
在草原上,失败者是没有任何权利的,要么直接战死,要么苟活为奴为婢,胜者得到一切,败者一无所有。
哲泽被推着来到戚继光面前时,因为双腿的疼痛,他此刻面如金纸,咬着牙,极力的忍受着,不让自己再发出痛哼声。
他是台吉,是土默特部俺答的儿子,即使是失败了,也要保留最后一丝颜面,不让大明人看轻了自己及他的姓氏。
“抬起头来,”戚继光冰冷的话语说出,骑在马上,身上军服内的赤色袍角在风舞动下,露出脚上那双牛皮靴子,太子朱翊釴御赐的镶金绣春刀斜跨在马鞍旁,阳关反射下,熠熠生辉。
哲泽艰难的抬起头,额头上的密汗直接汇聚成流,顺着眼窝鼻梁直接淌下,他就这么静静地看着戚继光,看着威风凛凛的戚继光骑在高大战马之上。
看着戚继光头上那顶镶金笠形盔,一时失了神,不知何时起,明军已经悄然改变这般多了。
以往面对的大明边军,大多是衣裳褴褛,面有菜色,战斗意志并不强烈,更是一触即溃,火器虽有,但装填缓慢不说,射程还近,且散,往往冲到面前,都不一定能打中,多是依靠铳响惊吓马匹。
可看着今日遇到的明军,全员火铳火炮火雷,军服统一整齐干练,军士面色红润,体态健硕。
闻战如见仇敌,冲锋如狼群掠阵,见血不惊反喜,得功不争不夺。
这样的明军,试问,草原控弦之民,如何抵挡,他哲泽依靠着过去的战术,百试百灵,今日被明军火器打得落花流水。
时代确实是变了!
这样的改变,让哲泽很不适应,将他过去的骄傲,狠狠的踩在了脚下,面前明将那高傲的面容,以往都是他哲泽的嘴脸,如今他被人捆绑着,成了明军的阶下囚。
“你便是哲泽?”
“是!”
“其余士卒,今在何处?”
哲泽苦笑着望向板升城,“没有多余士卒,今日我败,便是折兰部的覆灭之日!”
戚继光听了浅笑一声,“你可知,你兄黄台吉,已被本帅于偏关外击毙!”
哲泽眼睛一亮,失声询问道,“明将,可是说的实话!”
“你为本帅之俘虏,骗你何意!”
哲泽这时内心突然悸动起来,他的最大竞争对手黄台吉死了,那不是说,只要自己能够投降面前明将,暂且苟活下来,不日便可重新执掌板升了吗。
想到这,哲泽不顾腿上疼痛,直接跪地乞降道,“我愿意归降大明皇帝,只求能留我性命,不使我葬身荒野!”
“呵呵,”戚继光笑着看向跪地的哲泽,“你投降我大明,能为我大明带来何等好处?”
“今日你之性命,完全掌握在本帅手中,要你生你便生,要你即刻死,便即刻死!”
“板升乃大明之故土,今本帅奉大明天子之命,光复板升,”戚继光静静的看着哲泽,“你说,你能为我大明作何事?”
“我愿意为大明冲锋陷阵,将其余塞外之民,尽皆劝降,若有敢抵抗不从者,愿意亲往剿灭!”
戚继光内心一思索,觉得将哲泽作为大明在塞外的引路人,也是不错,但这人,父兄皆被我大明将士击杀,表面屈服,内心定会反复。
只可操控,不可给权,若其敢私自募兵企图做大,戚继光会毫不留手,第一时间将其再次剿灭。
“你之言,本帅会如实上奏予天子知晓,”戚继光朝不远处的军医道,“给他包扎上药,暂且收押,待皇上决定下来之后,再作打算。”
“是!”
哲泽被人直接推入一处营帐,腿上的裤脚也被军医用小刀划开,用镊子小心的将小腿上的铳子取出,再撒上一包药粉,包扎完毕。
他的话,被戚继光直接写入送京的题本之中,八百里加急直达京师而去,戚继光将自己对塞外板升城等处的见解及处理建议,尽皆写入告知隆庆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