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大明日不落,开门,自由贸易 > 第458章 磨刀霍霍

大明日不落,开门,自由贸易 第458章 磨刀霍霍

    “若是泄露出去,你我四人,便都得吃挂落不可!”

    端坐在下位的其余三人,在巡抚齐生民话讲出后,自然是满口应下,声称一定死守秘密,不敢外泄一句。

    但三人虽没有直接说出朝廷的部署安排,可广西三司及所属衙门的调度,还是让有心之人,发现了不对劲。

    譬如本该是秋收季节,按照往年这个时候,市面上的陈粮未尽,而新粮却已经在收割,粮食等都会出现小幅度的价格下跌。

    这是粮商们有意为之的,为的就是压低收购新粮的价格,牟取更多的利益,但前些时日,都司衙门那边,却大量的开始囤购物资粮草。

    都司衙门的收购,自然是瞒不过这些神通广大的粮商的耳目,都纷纷在猜测,为何都司那边,会无端端的大量收购市面上的存粮。

    也没听说,广西承宣布政使司这边,出现啥灾情,广东那边也同样未曾探听出有灾情。

    最后粮商的一致得出推断,朝廷这是打算对外用兵呢,而广西地处安南交界之地,往南就只剩下安南这一处,可以动手脚的地方了。

    这些粮商推算出来后,差点高兴的蹦起来,打仗那可太好了。

    粮商们巴不得朝廷赶紧动手,他们好大赚特赚一笔,不只是赚朝廷的银钱,更是赚老百姓们的钱。

    只要一打仗,物资必然优先会支援入安南的大军,那广西境内的府县各处,粮食自然就会出现短缺的现象,这是不可避免的。

    到时候两头赚,两头不亏,只是约到后期,粮食价格逐步攀升之后,粮商们就没这般的高兴了。

    消息传播开来后,其余省份的粮商自然是收紧自己的粮袋,没道理有钱不赚的,那不是傻子了吗。

    广西都指挥使甘正宁处,正对着底下的数个军官道,“朝廷有令,即刻将广西境内之卫所兵,抽调健壮兵士,打散重整成师,待命南宁府外,随时听候调遣!”

    “甘总兵,为何无故要抽调卫所兵,重新组建新师,可是有何事要发生?”

    说话的是广西都司参将钱达开,大明一省都司,常设总兵官一名,参将五名,守备三名,坐营官一名,本来常驻桂林府的,但朝廷将广西治所迁调到南宁府后,都司衙门也被一同迁移了过来。

    桂林府地处内陆,远离安南,若真有与安南之战事发生,桂林府统辖过于不便,故而广西一些官员,在朝廷将治所从桂林府迁移到南宁后,就知道,朝廷这次迁移,定是有目的性的。

    果然被钱达开猜中,这时询问上司都指挥使甘正宁,无非是装着明白揣糊涂而已,在官言官,下属聪明能干,但也不能抢了自己上司的风头,不然容易被上司给小鞋穿。

    “此乃是右军都督府之调令,尔等只需照办便可,其余之事,不必这般探听清楚,需知事知越多,麻烦越多,还是少问一些为好!”

    甘正宁还以为自己手底下的这帮下属,不知道朝廷及兵部的用意,他也不将话讲明,只是将事情吩咐下去,让手下这些个参将去办即可。

    几个参将见总兵甘正宁不肯细说,便也自知无可探查的消息了,也就拱手退出了都司大堂,才出了大堂,其余的几个参将就小声说道,“会不会朝廷是要将新法,也在咱们这广西境内施行了。”

    “有可能!”

    另外一个参将回道,毕竟朝廷凡是施行过新法的省份,全都是将当地的卫所兵老弱病残淘汰掉,只保留那些个轻壮卫所兵,重新编制。

    要真的是打算在广西也施行新法了,那他们这些个参将,可就得把自己手底下那点儿空饷,给尽快的填补上去才好,不然到时免不了要出事的。

    大明初期设置的卫所制,本意是好的,打得是屯田兵卒自养的算盘,老朱甚至还自夸过:吾养兵百万,不废民一粮一黍!

    初期至靖难及永乐朝时,卫所制发挥出的功效,还是很强的,大明朝廷依托着卫所兵,打出了夺目的战绩来。

    但随着承平日久,兵事消远之后,一两代人后,这些原本骁勇的地方卫所兵,逐渐被新一代的卫所兵替代,原本同甘苦共患难的上下级关系,也慢慢不见了。

    那些世代为军户的卫所兵,演变成为了世袭的百户千户们剥削的对象,沦落成为了‘乞丐兵’。

    而老朱制定下的户籍制,也逐渐显露出滞后性来,军户除了科举之外,再无晋升及谋生之手段,本就贫苦,又有多少军户能出一两个张居正来。

    老朱制定的这个户籍制,有点像是三哥那边的婆罗门制度,只要固定死了职业和等级后,再想挪动,那是千难万难。

    而大明这些被户籍制限制的人,上升通道比三哥还是要好些的,最起码大明那些个人,还能发愤图强,通过科举改变自己的命运。

    而三哥就真的只能是指望下辈子投个好胎了!

    钱达开笑着看向谈论的几个同僚,也没有插话,就这么边走边听他们讲,就听最先开口那个参将道,“只是不知到时选拔了之后,重新编练,这些个卫所兵的田地,朝廷是否会重新拨给,嘿嘿!”

    只要是个卫所兵,朝廷都会每户拨给十数亩不等的田地,给予其耕种自养,军户也会逃亡的,几代人下来,子子孙孙继承这为数不多的十几二十亩田地,那里能够养活。

    一些实在是过不下去的军户,就会直接舍了这些田地,加入到流民队伍中去,兵部为了填补这些逃亡军户的空缺,不时都会重新设立一些新的卫所。

    从百姓之中重新招募一些轻壮,转籍成为军户,但那些个地方世袭百户千户们,都鬼精的很,一般军户逃亡,全都是隐瞒不报,直接将军户的田地昧下,成为自己的私产。

    要是这次朝廷重新在南宁府这,设立几个卫所,那这些卫所兵手中的田地,早晚都会成为他们这些参将后代的囊中之物。

    几个参将笑着各自打算,心里想得很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