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世长歌 第79章 伏虎关(四)
赵进虽然一路上与刘义并不对付,但是在大纛倒地的那一刹那,就迅速反应了过来,他急忙对身后的号手大吼道:“吹号,迎敌!”
但是似乎伏击者早就盯上了号手与鼓手,密密麻麻地羽箭几乎第一时间就覆盖了大纛所在的位置,导致没有响起多久的号角声戛然而止。
许多刚刚接到将令开始披甲的魏军士卒也被突然从两侧射来的箭矢弩矢打乱了阵脚。
失去了中军号令的各级军官也只得靠吼来聚拢麾下的士卒。
一时间,整个中军便乱作一团。
队列两侧的骑兵因为这段道路狭窄,因此就位于步卒后方,此刻成了重点打击对象,披甲远比步卒麻烦的骑兵此刻在密集的箭雨中几乎只能躲在大车与战马群中间,甚至无法上马。
刘义此刻已经下马,他拉着一名亲兵说道:“速去通知后军,让他们抛弃辎重别走官道,从两侧进入山林与叛军交战。”
又拉住另一名亲兵说道:“去通知前军让他们不要管中军,冲出这片山林再回头从两侧攻击。”
刘义说完后,不太放心,又接连吩咐了十几人后,才开始命令活着的旗手开始摇动令旗,让周边士卒开始聚拢结阵。
在一旁的赵进被伏击后,已经没了想跟刘义抬杠的劲头,连忙说道:“如今鼓号手都被射杀,光靠令旗如何能让整个中军看到!”
刘义摇了摇头,说道:“能聚拢多少就聚拢多少。”
两人说话的功夫,两侧的山林深处,突然冲出了大量已经列成横阵的叛军,他们借着地势举起长枪步槊一列一列地高速向下冲击,刚一交战,就在早已混乱不堪的魏军中军队列上撕开了好几个口子。
混乱的魏军中军在面对有针对性的选择了数个点发起冲击的叛军丝毫没有任何办法,仅仅片刻,长达四里的中军队列就被以点破面的打法彻底截成了数段。
各自为战的并州募兵虽然悍勇,却远非早有准备且阵形严整的叛军对手。
随着突破口涌进魏军队列的叛军越来越多,魏军也终于开始崩溃。
大量的士卒被早已架起长枪步槊的叛军慢慢的。有目的性的驱赶在一起,同时山林中未曾露面的弓弩手则对着被驱赶在一起的士卒进行覆盖射击。
一时间,衣甲不全的并州募兵们便尸横遍野。
这种情况此刻正在被切割得更加破碎的魏军中军队列中大量出现,这也导致许多失去战意的士卒开始跪地请降。
此时与中军相隔二里半的魏军前军后军也并没有好到哪去。
他们接到拼死冲出的亲兵送来的命令后,还没有展开,就同时遭到了来自不同方向的骑兵冲击。
高速奔袭来的骑兵没有任何阵形可言,只是借着马速一头扎进挤在官道上的魏军队列中,马槊与横刀在人群中带起一篷又一篷的血雾。
在官道上挤成一团的前军后军甚至没有全军披甲,更谈不上结阵抵御骑兵的冲击,自然就成了待宰的羔羊。
队形被搅乱的士卒丢弃了辎重大车,在各自将校的带领下想要后退重整,却不曾想这一退变成了溃败,大量士卒裹挟着试图阻止他们溃退的将校,被叛军骑兵像是赶羊群一般,赶去了中军方向。
刘义与赵进在匆匆聚拢了几百士卒后便开始向着前军所在的方向突围,一路上不断聚拢士卒,总算有了千余人。
此时的叛军士卒正忙着分割还在抵抗的魏军,因此并未有完整的包围圈,因此两人带领着千余残兵非常顺利的就冲破了几百叛军士卒的阵形后冲了出去。
两人带着残兵向前走了没有几步,却又退了回来。
因为两人面前的官道上不知道何时挤满了哭喊着逃命的魏军士卒,他们身后,是不急不缓仿佛是在牧羊的叛军骑兵。
看着眼前的景象,两人自然也就清楚的知道,前军已经被叛军骑兵击溃。
被骑兵们驱赶着的溃兵拼命涌进了这段两侧山林密布且狭窄的官道上,已然是堵死了刘义与赵进的南逃的路线。
想要回身的赵进被刘义一把拉住,他刚要挣开,却看到刘义双目无神地说道:“前军已经如此,后军也不会好到哪去。两侧山林中还有敌军未曾露面,就等着我们一头撞上去。
降了吧,本是同根同源,想来不会做出杀俘这等天理不容的事。”
说罢,刘义也不再啰嗦,只是呆呆地往前走了几步,便突然挥刀自刎,脖颈间喷出的鲜血喷洒了离他最近的赵进一脸。
被鲜血溅了一脸地赵进看着软软地倒在地上的刘义,身子一哆嗦,仿佛突然醒悟了一般,手中的横刀也终于无力的掉在了地上。
看到主将战死,都尉已经弃械,其余士卒也自然不会再继续顽抗下去,于是便纷纷扔掉了手中兵器,跪伏在地上,不再动弹。
塘马将伏击成功的战报送到师俊彦桌案前时,师俊彦只是简单看了一眼,就放到了一旁。
他站起身,走出中军大帐,同样在中军大帐中的众将也纷纷跟随着师俊彦走了出来。
师俊彦看着大营外正不断将石弹甩向半空的石炮,沉默了一会后淡淡地说道:“全军好好修整,但是石炮不要停,一直砸到明日为止。
明日,全军寅时造饭,卯时进攻,一日拿下伏虎关!”
身后的众将也不啰嗦,齐齐躬身抱拳,中气十足地应道:“诺!”
众将得了将令,自然不会再赖在主将眼前不走,便纷纷离去,只留着师俊彦一人负手站在大帐之外,如同雕塑般久久未曾动弹。
此时已过申时,天色也渐渐暗了下来。
师俊彦终于有了动静,他慢慢踱着步子走下中军大帐的木头台阶,然后闲庭信步般从来去匆匆的士卒中间走过,目光却一直放在那座在落日的余晖中渐渐失去颜色的伏虎关上。
突然,一阵无名风从北面刮了过来,正走着的师俊彦被这阵不起眼的风一刮,却感受到了刺骨的寒意。
但是似乎伏击者早就盯上了号手与鼓手,密密麻麻地羽箭几乎第一时间就覆盖了大纛所在的位置,导致没有响起多久的号角声戛然而止。
许多刚刚接到将令开始披甲的魏军士卒也被突然从两侧射来的箭矢弩矢打乱了阵脚。
失去了中军号令的各级军官也只得靠吼来聚拢麾下的士卒。
一时间,整个中军便乱作一团。
队列两侧的骑兵因为这段道路狭窄,因此就位于步卒后方,此刻成了重点打击对象,披甲远比步卒麻烦的骑兵此刻在密集的箭雨中几乎只能躲在大车与战马群中间,甚至无法上马。
刘义此刻已经下马,他拉着一名亲兵说道:“速去通知后军,让他们抛弃辎重别走官道,从两侧进入山林与叛军交战。”
又拉住另一名亲兵说道:“去通知前军让他们不要管中军,冲出这片山林再回头从两侧攻击。”
刘义说完后,不太放心,又接连吩咐了十几人后,才开始命令活着的旗手开始摇动令旗,让周边士卒开始聚拢结阵。
在一旁的赵进被伏击后,已经没了想跟刘义抬杠的劲头,连忙说道:“如今鼓号手都被射杀,光靠令旗如何能让整个中军看到!”
刘义摇了摇头,说道:“能聚拢多少就聚拢多少。”
两人说话的功夫,两侧的山林深处,突然冲出了大量已经列成横阵的叛军,他们借着地势举起长枪步槊一列一列地高速向下冲击,刚一交战,就在早已混乱不堪的魏军中军队列上撕开了好几个口子。
混乱的魏军中军在面对有针对性的选择了数个点发起冲击的叛军丝毫没有任何办法,仅仅片刻,长达四里的中军队列就被以点破面的打法彻底截成了数段。
各自为战的并州募兵虽然悍勇,却远非早有准备且阵形严整的叛军对手。
随着突破口涌进魏军队列的叛军越来越多,魏军也终于开始崩溃。
大量的士卒被早已架起长枪步槊的叛军慢慢的。有目的性的驱赶在一起,同时山林中未曾露面的弓弩手则对着被驱赶在一起的士卒进行覆盖射击。
一时间,衣甲不全的并州募兵们便尸横遍野。
这种情况此刻正在被切割得更加破碎的魏军中军队列中大量出现,这也导致许多失去战意的士卒开始跪地请降。
此时与中军相隔二里半的魏军前军后军也并没有好到哪去。
他们接到拼死冲出的亲兵送来的命令后,还没有展开,就同时遭到了来自不同方向的骑兵冲击。
高速奔袭来的骑兵没有任何阵形可言,只是借着马速一头扎进挤在官道上的魏军队列中,马槊与横刀在人群中带起一篷又一篷的血雾。
在官道上挤成一团的前军后军甚至没有全军披甲,更谈不上结阵抵御骑兵的冲击,自然就成了待宰的羔羊。
队形被搅乱的士卒丢弃了辎重大车,在各自将校的带领下想要后退重整,却不曾想这一退变成了溃败,大量士卒裹挟着试图阻止他们溃退的将校,被叛军骑兵像是赶羊群一般,赶去了中军方向。
刘义与赵进在匆匆聚拢了几百士卒后便开始向着前军所在的方向突围,一路上不断聚拢士卒,总算有了千余人。
此时的叛军士卒正忙着分割还在抵抗的魏军,因此并未有完整的包围圈,因此两人带领着千余残兵非常顺利的就冲破了几百叛军士卒的阵形后冲了出去。
两人带着残兵向前走了没有几步,却又退了回来。
因为两人面前的官道上不知道何时挤满了哭喊着逃命的魏军士卒,他们身后,是不急不缓仿佛是在牧羊的叛军骑兵。
看着眼前的景象,两人自然也就清楚的知道,前军已经被叛军骑兵击溃。
被骑兵们驱赶着的溃兵拼命涌进了这段两侧山林密布且狭窄的官道上,已然是堵死了刘义与赵进的南逃的路线。
想要回身的赵进被刘义一把拉住,他刚要挣开,却看到刘义双目无神地说道:“前军已经如此,后军也不会好到哪去。两侧山林中还有敌军未曾露面,就等着我们一头撞上去。
降了吧,本是同根同源,想来不会做出杀俘这等天理不容的事。”
说罢,刘义也不再啰嗦,只是呆呆地往前走了几步,便突然挥刀自刎,脖颈间喷出的鲜血喷洒了离他最近的赵进一脸。
被鲜血溅了一脸地赵进看着软软地倒在地上的刘义,身子一哆嗦,仿佛突然醒悟了一般,手中的横刀也终于无力的掉在了地上。
看到主将战死,都尉已经弃械,其余士卒也自然不会再继续顽抗下去,于是便纷纷扔掉了手中兵器,跪伏在地上,不再动弹。
塘马将伏击成功的战报送到师俊彦桌案前时,师俊彦只是简单看了一眼,就放到了一旁。
他站起身,走出中军大帐,同样在中军大帐中的众将也纷纷跟随着师俊彦走了出来。
师俊彦看着大营外正不断将石弹甩向半空的石炮,沉默了一会后淡淡地说道:“全军好好修整,但是石炮不要停,一直砸到明日为止。
明日,全军寅时造饭,卯时进攻,一日拿下伏虎关!”
身后的众将也不啰嗦,齐齐躬身抱拳,中气十足地应道:“诺!”
众将得了将令,自然不会再赖在主将眼前不走,便纷纷离去,只留着师俊彦一人负手站在大帐之外,如同雕塑般久久未曾动弹。
此时已过申时,天色也渐渐暗了下来。
师俊彦终于有了动静,他慢慢踱着步子走下中军大帐的木头台阶,然后闲庭信步般从来去匆匆的士卒中间走过,目光却一直放在那座在落日的余晖中渐渐失去颜色的伏虎关上。
突然,一阵无名风从北面刮了过来,正走着的师俊彦被这阵不起眼的风一刮,却感受到了刺骨的寒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