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视频通古代,李二变身蜀汉通天代 > 第727章 千载难逢的机会?

视频通古代,李二变身蜀汉通天代 第727章 千载难逢的机会?

    “咱是真的想看看,你到底长没长脑子,能不能听懂咱们这些人说话。”

    “你是从哪一句听出来,咱们说高祖输了?”

    “又是从哪里能看出来,高祖会输?”

    “万余兵马又如何呢?李自成这样的人,给他百万兵马他也依旧会输,但高祖这样的,哪怕只给他百人,咱也依旧相信他能赢。”

    对于乾隆的半场开香槟,老朱简直都没眼看。

    到底是谁给他的自信?

    李自成不是对手,就等于高祖也不是对手了?

    这两人之间,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划等号吧?

    “迷信不可取!”

    “不过就是因为他曾经得过天下,所以你们对他才那般的迷信。”

    “事实上,我朝忠亲王也同样是入主江山的最大功臣,真要论能力,远远甩出那刘邦八条街!”

    “你们这些人简直就是笑话,到现在还认不清事实。”

    “李自成这一败,等刘邦再带人入关,他将要面对的,是忠亲王的十余万大军。”

    “可现在,他没了项籍,没了韩信,凭他自己和那些老弱病残,难道还能是忠亲王的对手?”

    战场局势已然如此明朗,这帮人竟然还在嘴硬。

    乾隆这次并没有暴怒,反而一副看好戏的心态。

    当下李自成面临的境况,甚至比崇祯皇帝还要绝望。

    毕竟崇祯皇帝再是不敌,也依旧还有南渡这个选项。

    他没有南渡,那也是他自己的选择。

    可现在,李自成面对的是京师附近盘旋着的数万大军,加上南面虎视眈眈,对他无比敌视的南明!

    乃至于只要他真正露出败相,张献忠也绝对不会吝啬于上前咬一口。

    四面楚歌!

    李自成败亡已是定局。

    届时多尔衮所率领的满清大军顺理成章便能入主京师。

    而相比于李自成,多尔衮可是丝毫不吝啬于向那些士族豪强们许诺好处的。

    到那个时候,支持满清入主京师的呼声将远远超过李自成以及其他任何一处势力。

    凭刘邦麾下的那万余兵力还能翻得了天不成?

    “傅恒,你说这些人是不是蠢?”

    “纵使韩信还在招兵买马又能如何?等天下人都接受了我大清入主中原这个事实之后,又有多少人还愿意跟着他拿命去拼一个不可能的未来?”

    “中原的这些奴才们最是愚蠢,他们眼中总是只能看到面前的利益,而压根没有丝毫长远的目光。”

    “他们可不会在意这天下之主的位置究竟是谁做,只要不动他们的利益,甚至给予他们足够的好处堵住他们的嘴,他们就会支持谁当皇帝。”

    “你觉得他们会支持已然雄踞京师,兵力强盛的我大清,还是支持个不知从哪冒出来的叛军?”

    说不过天幕上的那帮人,乾隆便转头看向身边的人。

    对于他的看法,傅恒虽然觉得有哪里不对劲,但也不敢出言反驳,只能连连点头称是。

    “的确如此,陛下慧眼如炬,这帮人不过就是不甘心当奴才罢了,这才一直嘴硬。”

    “不出意外的话,彻底击溃李自成剩下的兵马之后,忠亲王麾下大军将会迅速扩充到十万以上。”

    “十倍的兵力,大抵也只有李岩那种蠢货才能输。”

    如若刘邦手中的兵力能稍微更多些,那傅恒或许还能有些其他的看法。

    但一万兵力,还多数都是临时拼凑起来,并未经过太长时间训练的叛军。

    真当谁都是项羽?

    能轻易领兵战胜十倍之敌?

    虽然刘邦战胜了项羽,但那可不意味着项羽有的能力他也有!

    就在此时,天幕之内的战事也在迅速往众人所预料的那个方向逼近。

    原本已经沉寂下去,准备龟缩防守的南明,在看到李自成麾下兵马大乱,甚至连防备着他们的兵马都抽调走了大半之后,他们也生出了些蠢蠢欲动的心思来。

    在他们眼中,这天下本就该是大明的,既然这闯贼自乱阵脚,那他们也没有不上去啃一口,拿回自己江山的理由!

    与此同时,张献忠也同样察觉到了这一点。

    或者说,他是第一个察觉的。

    在入主京师已成定局之后,李自成便一直将他当成眼中钉,大部分兵马都用来防范他出蜀地。

    可在不久之前,大顺军几乎全部撤走,只留下了一座座的空城,他就料到了中原之地产生了变数。

    当时他的第一反应是天助我也!

    但在得知了详细的情报之后,却反倒纠结了起来。

    “大西王,此番中原动乱,正是我等出蜀的好机会!”

    “那李自成如今自乱阵脚,正是首尾不能相顾之时,我等趁现在出兵,定然能够蚕食大量的城池。”

    “到时候,不管这一战的胜负如何,到了我们手中的土地,谁也不可能再拿回去!”

    张献忠麾下的将领们无一不是想要趁着当下的机会去获取好处。

    说到底,他们跟李自成就是针锋相对的状态。

    这个时候趁虚而入,也没人能说什么。

    哪怕是李自成,也不可能说他们个不是来。

    可面对这些人的提议,张献忠却是一个都未采纳,只是静静的看着战报。

    良久之后,他又看向了那看过无数遍的中原地图。

    这么长时间以来,他都被困在这蜀中之地。

    李自成攻不进来,他也打不出去。

    眼下这样的机会,说是千载难逢也不为过了。

    可他不知为何,就是不想在这个时候趁人之危。

    “你们说,这个时候出兵真的是对的吗?”

    “还记得本王当初起兵,到底为的是什么吗?”

    不知过了多久,在下面人争论的声音逐渐安静下来的时候,张献忠这才幽幽的开口。

    当初起兵为的是什么?

    “记得, 陛下当初为的是给我等谋一条生路。”

    “还记得那时俺都快饿死在村中了,若不是跟着陛下起兵,恐怕现在早已经成了一具枯骨。”

    “陛下的恩情,俺一辈子都记在心里,您指哪俺就打哪,绝不含糊!”

    “您若说要拿李自成的脑袋,俺不能保证一定能帮您取来,但俺一定会第一个冲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