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视频通古代,李二变身蜀汉通天代 > 第732章 战场上的王对王,这可不多见

视频通古代,李二变身蜀汉通天代 第732章 战场上的王对王,这可不多见

    “糊涂啊,或许李自成能撑不止十五日时间,可这段时间用来等消息,那接下来的布置可就来不及了。”

    “高祖向来都是果决的,怎的这次竟然犹豫不决了?”

    “张献忠很明显就是为了对抗满清而出蜀,这都倾巢而出了,他还在怀疑什么?”

    杨坚深深叹了一口气,语气中满是失望。

    战机稍纵即逝,刘邦最好的做法,就是提前做出决定,并且为此做出安排。

    张献忠的兵马应该恰好能在李自成败亡,清军打扫战场之时赶到。

    那个时候恰是清军最为疲惫之时,只要两方同时发动奇袭,定能让他们阵脚大乱。

    即便不能一战定乾坤,至少也能取得不小的战果,让清军的势力不再继续壮大下去。

    “杨坚,你有的时候就是有些太自以为是了。”

    “站在你的视角,你看到了张献忠的决定,看到了战场的局势,自然能够轻易做出判断。”

    “可扪心自问,你若在局中,对外界的一切都不知晓,只能凭借手中短短的几封情报来判断局势的话,你还 能说出这种话吗?”

    “赌赢了,也难定大局,赌输了却是满盘皆输,这样的赌局,你愿意赌?”

    李二翻了个白眼,没好气的吐槽道。

    他当然也知道如杨坚所说的去做是对的。

    可局中之人对于情况都不够了解,盲目的去赌那不叫果断,那叫愚蠢!

    “朕当然知道,而且李二,你怎敢直呼朕名?没大没小,纵使不论君臣,你应该叫朕什么?”

    杨坚瞬间想明白自己话中的问题,顿时有些尴尬。

    但他很快便用自己的方式找回了场子。

    李二:“……”

    最讨厌这种说不过人就知道用辈分来压人的!

    “你们那些复杂的亲戚关系就别说了,赶紧看看,战场局势发生变化了。”

    “这多尔衮的胆子可有些大啊,双方兵力没有明显差距,他作为守城一方,竟然敢主动发起攻势?”

    主动发起攻势?

    见了赵匡胤的话,李二连忙将注意力转移到天幕的画面之中。

    刚好看到,多尔衮正趁着夜色领小股兵马出了城。

    而他们的目标,显然就是正亮着火光的大顺军营!

    这一次李自成可谓是押上了全部的家底,他必须要稳。

    因此扎营之后,他并未急着发动攻势,只是阻截城中补给的道路却不攻城,试图跟清军打消耗战。

    不管过去的那段时间里,清军劫掠了多少物资,终究也只有这一城之地。

    李自成背后则有着整个中原。

    他不需要攻城,只需要将此地困成一座死城,牺牲一城之人,换得他江山的安宁。

    这就是他所做的最为稳妥的打算。

    这也同样是天幕外不少人能替他想出的最佳手段。

    甚至都不用围城,只需断城中粮道即可。

    城中之人若是想逃,那便放他们逃命。

    只要不是大批兵马突围,剩下的逃的越多,便越是能够削减敌军的实力。

    留给多尔衮的选择,似乎只剩下了出城决战。

    将胜负放在正面战场上,且将自己放在了主动进攻一方的位置上,最大程度上刺激己方将士的士气,逼迫对方迎战。

    是个不错的选择,虽然未必能赢,但若这种情况下多尔衮选择迎战,李自成至少也能与他拼个两败俱伤。

    可偏偏多尔衮不上当。

    没有发动正面攻势,反而就这么静静的被围了几日之后,夜间突然派奇兵出城。

    明眼人都知道他想做什么,可惜天幕外这些人的话无法传进去,也喊不醒正在休息的李自成。

    军营夜间的确有值夜的守卫,可没有提前准备,直接让这股奇兵杀到近前再惊动守卫,那便已经彻底落入了下风。

    于军心并不安稳的时候,又遭遇这般的袭营,最容易发生的便是炸营。

    天大的压力之下,士卒军心承受不住是很常见的事。

    “这看起来可不像是临时起意啊。”

    “多尔衮将剩余的那点满清骑兵化整为零,十人带百人,两百余满人带着两千奇兵。”

    “恰逢大顺军围城几日未曾遇到丝毫反抗,这夜间正是最放松的时候展开袭击。”

    “一方预谋多时,而一方毫无预料。”

    “怕是这一仗,要输的很窝囊了。”

    这句话就仿佛导火索,话音落下,天幕内于黑暗中摸索前行的满清士卒猛然发动攻势。

    来的突然,且声势浩大。

    守卫惊恐的声音响彻军营之时,大火已点燃了最近的几顶帐篷。

    “李自成,你背叛大明王朝,本王今日就要替天行道,替大明王朝除掉你这个叛贼!”

    多尔衮冲锋在前怒吼着。

    于此同时,城中也亮起火把,城门洞开,整座城中的数万兵马倾巢而出!

    他所领着的这奇兵只是为了确认李自成没有设伏。

    只要敌军没有预料到,那今夜就是决战之时!

    睡眼朦胧中,李自成被自己的亲兵从床上拖了下来。

    清醒之时,他看到的是处处火光。

    明明清军的喊杀声还在前军,可动乱已经传到了中军,甚至殿后的后勤兵马也已生乱象。

    炸营了!

    这是李自成的第一反应。

    “跑什么?”

    “诸将士,你们在跑什么?!”

    “敌军不过是小股奇袭的兵马,朕立即便能领诸位镇压,为何要逃!”

    “传朕旨意,随朕镇压叛军者,无论是谁,官升三级,斩敌首级者,加官进爵!”

    乱军之中,李自成大吼着。

    可这个时候,他军中的将士心中那根弦早已经崩断了,他的重赏之下,也只勉强规整了千余人。

    “朕将领着诸将冲锋,朕将亲手斩下那多尔衮的脑袋!”

    “他不过是个卑鄙小人,不敢与朕决战,只敢玩弄这等阴谋诡计,何足惧?”

    “杀!”

    眼见乱象几乎就要传遍整个军营,李自成知道即便人手不够也不能再等了。

    他就如自己所言,率先向着敌军所在的方向杀了出去。

    这般作为,的确也激励了不少大顺军将士,中军乱象逐渐平息下来。

    ……

    “饮鸩止渴。”

    “不过也说不定真被他抓住了机会。”

    “多尔衮为了确保此番袭营不出问题,也同样是亲自领兵。”

    “战场上的王对王,这可不多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