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通古代,李二变身蜀汉通天代 第868章 你想试试西楚霸王的锋芒?
热门推荐:
第五人格:各自安好
重生八零,铁面硬汉父凭子贵
斩神:炎帝萧炎代理人,开局焚诀
别洗了,都说你是社会大哥
绝对死亡规则
我的挂根本关不掉啊!
年代:四合院里的情报员
巡山人:我以三寸龙筋镇邪异
超人在漫威:修吞噬法,独步诸天
“现在怎么办?”
“出兵,围剿?”
敌军的数量远超预料,海兰察一时间也没了主意。
想他们之前还觉得,如何找到明军才是最难的点。
结果人家压根就没想藏,清军刚到,便迫不及待的来耀武扬威了。
现在怎么办,出兵吗?
“出兵?我们刚到,还未来得及休整兵马,现在放弃边关之利出关围剿?”
“是你傻了还是我傻了?”
“你可别忘了,对面可不是寻常将领,你想对上常遇春还是徐达?”
“还是说,你想试试西楚霸王的锋芒?”
傅恒没好气的道。
出兵围剿?
这种漂亮话,在陛下面前说说也就罢了。
你若是当真了,那你就是纯的。
“那就,放任他们耀武扬威,不管?”
海兰察当然知道傅恒的意思,只是这样一来,对于士气的损伤未免太大。
再加上,这边关可不是他们两人说了算的。
明面上乾隆是将这边的兵权全数交到他们手中,但如果因此就觉得,其中没有留下眼线,那也同样是纯的。
但凡让乾隆知道,他们两人面对敌军挑衅不去理会,反而闭关不出。
这种窝囊气,乾隆定然是不会受的。
不出意外的话,他们的调令会第一时间奔波在路上,回京之后脑袋上的乌纱帽也就没了。
至于脑袋还在不在,那是另一码事。
“放任他们不管当然不行。”
“你领五万大军出城与他一战,交锋片刻再退。”
“无论是胜是败,都要退回来!”
在短暂的思索之后,傅恒做出了决断。
五万兵马是底线,即便全部丢在了关外,他领着剩下的人也同样能守住边关。
超过这个数字,折损太大,边关就有危险。
而低于这个数字,又怕被关外之敌一口吞下。
毕竟那可是明太祖,是楚霸王,是大明战神常遇春以及顶尖统帅徐达。
这四人在一块,打出怎样的战果,傅恒都不觉得稀奇!
“败了退回我能明白,为何胜了还要退?”
海兰察领命,正要下去准备,忽然有些好奇的回头看了一眼。
胜了的话,那不该乘胜追击吗?
“你若是败了才是正常,但凡沾上些许胜势,那定然就是敌军有阴谋,要诱你深入一举歼灭!”
“避其锋芒!”
傅恒没好气的道。
他觉得海兰察要么是太单纯,要么就是对自己的实力没个明确的认知。
你是个什么档次的?
在朝廷里或许大小还算个名将,可放在史书上,你算什么东西?
你知道自己将要面对的是怎样的怪物吗?
海兰察:“我避他锋芒?”
虽然他多少也有些自知之明,但面对傅恒这般直白的话语,心中依旧有些不服。
的确,那西楚霸王的威名远扬,是个人都知道该避其锋芒。
明太祖朱元璋也的确善战,鄱阳湖之战以少胜多击溃陈友谅的事迹,至今依旧被不少兵家之人拿出来复盘。
常遇春虽死的早,可早年面对蒙元大军之时却是半点不手软,大明杀神的名号,就是他用敌人的脑袋摞出来的。
可眼下城外领兵者,并非他们之中任何一人!
我怎么就不能胜了!
“事实就是如此,无论胜败,都得撤军,绝不可恋战!”
眼见海兰察神情不对,傅恒连忙再强调了一遍。
“我想,应当还不用你来教我领兵吧?”
“论功绩,你我孰优孰劣还说不好!”
最坏的情况发生了。
傅恒最担心的,就是与自己一同来的将领心态出现问题。
守城这件事,他只能自己负责,交给谁都不放心。
而出城迎战的将领心态一旦出现问题,就很有可能会出乱子!
从当下海兰察的神情来看,他应该是不会听自己的劝告。
可即便他猜到了又能如何呢?
这就是战场上的不确定性。
出城迎战是必要的,否则他们就会被问罪。
原本的边关守将都已经被调离,眼下整个边关之内,还有能力指挥数万人这个量级出战的,只剩下海兰察一人。
这种明知接下来会出乱子,却又无法阻止的感觉,傅恒感受过可不止一次。
尤其是在乾隆身边的时候。
明知道乾隆说的那些话是在招惹仇恨,给自己招惹麻烦,他也阻止不了。
眼下,也是一样。
明知海兰察带兵出城迎战,很有可能会出乱子,他同样无法阻止。
“总之,你要小心。”
“此番我们所面对的敌人,跟那些孱弱的叛军截然不同。”
“他们不会在嘴上喊着反清复明,连整个大明王朝都由他开创。”
“我们的祖先,一度都被那个男人压的喘不过气。”
“你千万不要小瞧他们,否则大清亡国,或许就要从我们开始了。”
眼见海兰察就要走远,傅恒换了一副语气。
闻言,海兰察这才又回头看了他一眼。
“大清亡国?”
“笑话!”
“领兵的若是韩信,我还惧他三分,可徐达?”
“明将能做到的,我作为大清名将,也同样不差!”
傅恒心中咯噔一声。
这话一出,他就知道事情越发的不妙了。
瞧不起徐达?
你怎么能瞧不起徐达!
你忘了,在朱元璋驱逐鞑虏之后,一路北伐将蒙元彻底打崩的人究竟是谁了?
“千万小心,绝不可鲁莽!”
临了,他只能最后喊了一声。
“等我大胜的消息!”
……
“魏国公,清军出关迎战了!”
眼见边关城门大开,徐达身边的亲兵比他神情还要激动。
他们怕的是什么?
是清军闭关不出,只知道死守。
那他们就得继续沉寂下去招兵买马,直至兵强马壮之际才有机会强攻边关。
反而清军出战,才是他们真正想看到的画面!
“不急,先派探子去看看,迎战的清军有多少兵马。”
徐达心中有数。
清军不迎战也就罢了,但凡迎战,兵力定然有极大优势。
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
他需要知晓清军有多少兵马,以及如何布阵扎营,才能做出最精确的判断。
以及,对方将领究竟是抱着怎样的心态,来出关与他一战。
若是龟缩着怂,那没办法,只能当做练练兵。
若是稍微冲动些,稍微有些血性的,那就得给他个全军覆没的下场!
“出兵,围剿?”
敌军的数量远超预料,海兰察一时间也没了主意。
想他们之前还觉得,如何找到明军才是最难的点。
结果人家压根就没想藏,清军刚到,便迫不及待的来耀武扬威了。
现在怎么办,出兵吗?
“出兵?我们刚到,还未来得及休整兵马,现在放弃边关之利出关围剿?”
“是你傻了还是我傻了?”
“你可别忘了,对面可不是寻常将领,你想对上常遇春还是徐达?”
“还是说,你想试试西楚霸王的锋芒?”
傅恒没好气的道。
出兵围剿?
这种漂亮话,在陛下面前说说也就罢了。
你若是当真了,那你就是纯的。
“那就,放任他们耀武扬威,不管?”
海兰察当然知道傅恒的意思,只是这样一来,对于士气的损伤未免太大。
再加上,这边关可不是他们两人说了算的。
明面上乾隆是将这边的兵权全数交到他们手中,但如果因此就觉得,其中没有留下眼线,那也同样是纯的。
但凡让乾隆知道,他们两人面对敌军挑衅不去理会,反而闭关不出。
这种窝囊气,乾隆定然是不会受的。
不出意外的话,他们的调令会第一时间奔波在路上,回京之后脑袋上的乌纱帽也就没了。
至于脑袋还在不在,那是另一码事。
“放任他们不管当然不行。”
“你领五万大军出城与他一战,交锋片刻再退。”
“无论是胜是败,都要退回来!”
在短暂的思索之后,傅恒做出了决断。
五万兵马是底线,即便全部丢在了关外,他领着剩下的人也同样能守住边关。
超过这个数字,折损太大,边关就有危险。
而低于这个数字,又怕被关外之敌一口吞下。
毕竟那可是明太祖,是楚霸王,是大明战神常遇春以及顶尖统帅徐达。
这四人在一块,打出怎样的战果,傅恒都不觉得稀奇!
“败了退回我能明白,为何胜了还要退?”
海兰察领命,正要下去准备,忽然有些好奇的回头看了一眼。
胜了的话,那不该乘胜追击吗?
“你若是败了才是正常,但凡沾上些许胜势,那定然就是敌军有阴谋,要诱你深入一举歼灭!”
“避其锋芒!”
傅恒没好气的道。
他觉得海兰察要么是太单纯,要么就是对自己的实力没个明确的认知。
你是个什么档次的?
在朝廷里或许大小还算个名将,可放在史书上,你算什么东西?
你知道自己将要面对的是怎样的怪物吗?
海兰察:“我避他锋芒?”
虽然他多少也有些自知之明,但面对傅恒这般直白的话语,心中依旧有些不服。
的确,那西楚霸王的威名远扬,是个人都知道该避其锋芒。
明太祖朱元璋也的确善战,鄱阳湖之战以少胜多击溃陈友谅的事迹,至今依旧被不少兵家之人拿出来复盘。
常遇春虽死的早,可早年面对蒙元大军之时却是半点不手软,大明杀神的名号,就是他用敌人的脑袋摞出来的。
可眼下城外领兵者,并非他们之中任何一人!
我怎么就不能胜了!
“事实就是如此,无论胜败,都得撤军,绝不可恋战!”
眼见海兰察神情不对,傅恒连忙再强调了一遍。
“我想,应当还不用你来教我领兵吧?”
“论功绩,你我孰优孰劣还说不好!”
最坏的情况发生了。
傅恒最担心的,就是与自己一同来的将领心态出现问题。
守城这件事,他只能自己负责,交给谁都不放心。
而出城迎战的将领心态一旦出现问题,就很有可能会出乱子!
从当下海兰察的神情来看,他应该是不会听自己的劝告。
可即便他猜到了又能如何呢?
这就是战场上的不确定性。
出城迎战是必要的,否则他们就会被问罪。
原本的边关守将都已经被调离,眼下整个边关之内,还有能力指挥数万人这个量级出战的,只剩下海兰察一人。
这种明知接下来会出乱子,却又无法阻止的感觉,傅恒感受过可不止一次。
尤其是在乾隆身边的时候。
明知道乾隆说的那些话是在招惹仇恨,给自己招惹麻烦,他也阻止不了。
眼下,也是一样。
明知海兰察带兵出城迎战,很有可能会出乱子,他同样无法阻止。
“总之,你要小心。”
“此番我们所面对的敌人,跟那些孱弱的叛军截然不同。”
“他们不会在嘴上喊着反清复明,连整个大明王朝都由他开创。”
“我们的祖先,一度都被那个男人压的喘不过气。”
“你千万不要小瞧他们,否则大清亡国,或许就要从我们开始了。”
眼见海兰察就要走远,傅恒换了一副语气。
闻言,海兰察这才又回头看了他一眼。
“大清亡国?”
“笑话!”
“领兵的若是韩信,我还惧他三分,可徐达?”
“明将能做到的,我作为大清名将,也同样不差!”
傅恒心中咯噔一声。
这话一出,他就知道事情越发的不妙了。
瞧不起徐达?
你怎么能瞧不起徐达!
你忘了,在朱元璋驱逐鞑虏之后,一路北伐将蒙元彻底打崩的人究竟是谁了?
“千万小心,绝不可鲁莽!”
临了,他只能最后喊了一声。
“等我大胜的消息!”
……
“魏国公,清军出关迎战了!”
眼见边关城门大开,徐达身边的亲兵比他神情还要激动。
他们怕的是什么?
是清军闭关不出,只知道死守。
那他们就得继续沉寂下去招兵买马,直至兵强马壮之际才有机会强攻边关。
反而清军出战,才是他们真正想看到的画面!
“不急,先派探子去看看,迎战的清军有多少兵马。”
徐达心中有数。
清军不迎战也就罢了,但凡迎战,兵力定然有极大优势。
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
他需要知晓清军有多少兵马,以及如何布阵扎营,才能做出最精确的判断。
以及,对方将领究竟是抱着怎样的心态,来出关与他一战。
若是龟缩着怂,那没办法,只能当做练练兵。
若是稍微冲动些,稍微有些血性的,那就得给他个全军覆没的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