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视频通古代,李二变身蜀汉通天代 > 第872章 拖油瓶?

视频通古代,李二变身蜀汉通天代 第872章 拖油瓶?

    “满清举国之力,能凑出六十万大军吗?”

    就在天幕上的众人纷纷为项羽的鲁莽而感到叹息之际,刘邦忽然问出了个风马牛不相及的问题。

    “六十万大军?”

    “边关已然有十多万,再加上其他地方的叛军也有不少,得留兵力镇压防范。”

    “不过满清对于兵力保持的应该不错,虽不及,应该也差的不远。”

    赵匡胤虽不能理解刘邦这个问题,但想了想还是答道。

    寻常王朝国力巅峰并不意味着兵力也是巅峰。

    往往外敌没了威胁,内部休养生息的时候,反而是兵力最为匮乏的时候。

    绝大部分资源都用来投向民生方面,哪来那么多军饷去养士卒?

    按理来说,乾隆治下若是满清的巅峰盛世,那兵力应该就不会太过充足。

    不过考虑到满清朝廷下,处处都是嚷嚷着反清复明的叛军,加上他们还需要压制中原百姓,这种情况下,兵力保持的应该会较为充沛一些。

    “六十万大军未必凑得出来,但举国之力,三四十万应该没太大问题。”

    “高祖问这个,是有什么不同的看法?”

    李二的推测与赵匡胤相仿。

    王朝盛世之际,寻常王朝的确会削减军饷上的开销。

    但满清显然不在这寻常王朝之列。

    他们要面对的,是几乎未曾断过的叛乱,以及关外此起彼伏的敌人。

    显而易见的,到了满清这个时期,外敌已然逐步崛起。

    虽说其他的王朝也同样有外敌,如大汉时期的匈奴,大唐时期的大食、罗马帝国。

    不过这些外敌对他们来说算是强敌,却绝对算不上太大的威胁。

    甚至于可以说,这些外敌的确实力不俗,可在他们眼中甚至连威胁都称不上。

    而满清时期就截然不同了。

    那些外敌,已然有了跨越千山万水来灭清的能力。

    面对这么多强悍的外敌,李二觉得,朝廷本身是该保有大部分的兵力布置才对。

    是以,六十万兵马或许够呛,但三四十万,倾尽全力应当没问题。

    “既然凑不够六十万大军围剿,那你们凭什么觉得,项老弟留下来就一定输了?”

    刘邦反问。

    闻言李二等人都愣了愣。

    为什么非得凑够六十万大军?

    好在刘邦也没让他们困惑多久,紧接着便做出了回答。

    “当初乃公六十万大军围剿,你们应该都知道他领着多少人冲出了重围吧?”

    “二十八人!”

    那一战,直至如今刘邦想起来都觉得有些后怕。

    整整六十万大军的合围,甚至还被项羽找到了险些反杀的机会。

    可以说,十面埋伏,但凡最后少一面盾牌,刘邦都不带亲自去的。

    就这,数千兵马围山,还依旧被项羽杀了个溃败,损失堪称惨重。

    退守孤山,大军围困。

    这bUFF叠的,刘邦属实是越看越觉得眼熟。

    相比于其他人悲观的看法,他甚至都觉得,这是项羽刻意找的场地!

    复刻楚汉争霸时的场地,以及最能够将他一生所学和一身勇武彻底展现出来的机会!

    “所以高祖你是觉得,他还能再度创造奇迹?”

    “能够以这数百人的兵马,再杀穿满清朝廷所有的援军?”

    “虽说我也认同羽之神勇千古无二这句话,只是单有勇武可是不够的,秦末汉初之时,不管是士卒的强壮程度还是兵器的精良程度,双方差距都是极大。”

    “再想创造那样的奇迹,很难。”

    “更别说,此番他身后还带着为数不少的拖油瓶。”

    赵匡胤口中的拖油瓶,自然是自发选择跟着项羽的百姓。

    他赞同项羽愿意给他们一条生路,带着他们上路。

    可眼下却又要放弃原本的念头,回身迎敌。

    这样的决断,他理解不了,也并不看好。

    秦末汉初年间,刘邦虽有六十万大军之众,但多数都瘦的皮包骨,别说全甲,就是一身皮甲都配不上。

    这种情况下的冲阵,跟眼下这场挑战的难度可截然不同。

    “拖油瓶?”

    “赵黑子,如果你就是这般看待百姓的,那乃公还真就只能说,老朱骂你的那些话,还真没骂错。”

    “乃公只能告诉你,百姓从来都不是什么拖油瓶,相比于精锐士卒,他们的确孱弱,但有时为了保护他们心中珍爱之人,爆发出的力量也同样不容小觑。”

    看似项羽只有数百兵马,实则如果有必要,他身后的百姓绝对不会袖手旁观。

    天幕之内,项羽看不到天幕上的那些争吵。

    当然,即便看到了,他也不会改变的自己的决定。

    这世上,还没人能劝的动他!

    “霸王,这是要就地迎敌?”

    里长还是聪明的。

    见项羽就地扎营,他便立即反应了过来。

    明明身后有追兵,这个时候不赶紧逃命,反而停下了脚步,那就只剩下一种可能。

    “对。”

    项羽瞥了他一眼,并未多说。

    面对这般冷淡的氛围,里长张了张嘴,犹豫片刻之后才开口。

    “其实霸王不用顾虑我等,我等是自愿跟上来的,若追不上霸王的脚步,那就是我等死有余辜。”

    “小老儿斗胆劝谏一句,若霸王是因考虑到我等而选择留下,那大可不必。”

    “我们这些人,能活下来自然最好,活不下来,想必也是老天爷不愿给我等活路。”

    “不能因为我等而耽搁霸王的大业。”

    他也是鼓起勇气才敢来说出这番话的。

    在民间的传闻之中,西楚霸王虽说一身勇武无人能敌,可名声是真不怎么好。

    有说他残忍嗜杀的,有说他屠戮百姓的,也有说他心胸狭隘的。

    除了在正面战场上,没有任何其他优点。

    可当下,他是唯一的希望。

    唯一救所有人脱离苦海的希望。

    如果不想让子孙后代都如猪狗一般被对待,就只能将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项羽身上。

    他不能因为自己等人,而让所有人的希望彻底破灭。

    “不是为了你们。”

    项羽面上没有太多表情。

    甚至可能连他自己也不知道,自己究竟是为什么放弃了自己最大的机动性优势,而停留在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