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六零年代平安喜乐 第120章 天冷得有炕
热门推荐:
剑未配妥人已超凡
这个主角明明很强却异常谨慎
穿成农女后我真香了
下乡后,靠签到系统带飞姐妹
重生后侯府夫人鲨疯了
重回九零:手握灵泉奔小康
开局老公瘫了,靠种田翻盘
吞仙
我的徒弟们都太逆天了!
呼啸的北风顺着窗户缝儿往里头灌,才十月底,天就已经冷到不行。
中午放学回来的时候邱玉玲带了一卷塑料纸,拿着小锤子叮叮当当一通敲,把里外窗户都用塑料纸封了起来。
“姥,天冷了,你把炭火烧起来,还有暖水袋也灌上,回头咱俩搬一个屋,让我爹给你这屋盘上炕。”
姥姥觉得不用破坏上三房的布局,不如索性把堆杂物的厢房拾掇出来,盘上炕,支上炉子,她俩一屋,暖和还俭省。
成啊,怎么不成呢。这样祖孙俩藏个东西更方便了。
劳工她回去喊下她爹和大哥就够了,正好万金的几个崽也能见风了,她往家送回去一个。
对了一个多月前,万金就下崽儿了,一共四只,周小楠抱走了最像万金的那只,还剩三只。
邱玉玲分别给它们取名多金、美银、和海金!
美银是个小公主,邱玉玲舍不得送人,打算自己留着。只把多金和海金给自家和大舅家各送一只回去。
周六那天下午放学,邱玉玲端着姥姥牌儿的红豆包,去了趟周小楠家。
“婶儿,天冷了,先前没考虑周全,没提前盘个炕,等正冬天怕是遭不住,您知道哪儿能买到红砖吗?”
“这你可问对人了,小楠她大舅的连襟就在砖厂上班,你看你家得要多少?其实顺便盘个火墙更好,整个屋都热乎了。”
这几个月王翠凤和邱家没少打交道,邱家有点事儿啥的,她还是很热心的。
“火墙就先不忙弄了,多接几节炉筒子就对付了,炕却得盘一个,要是有的话,就要三百块砖吧。”
“婶子您知道这砖头大概啥价不,我姥让我准备了两块钱拿过来不知道够不?”
“一分钱十块砖,都是稍微有点瑕疵的,但是能用,这种砖哪里用那么多钱的啊,你这娃。”
邱玉玲数了五毛出来,“婶儿,还得麻烦他帮忙给送到家,您别推辞,这活不是您家帮忙呢,不能不给。”
事问上了,她看王翠凤想让周小楠学习,便也借口回去温书,没有多待就回自己家了。
“问上啦?贵不?”姥姥灌了两个热水袋,这会儿正给她捂被窝呢。
“还成,三百块转三毛钱,这老远的路,就不用我爹他们拉土坯啥的了,再一个也抗造些。”
“桌上的奶粉这会儿温温热,喝了快睡吧,小娃娃睡的多了又长个子又长脑。”
“姥你喝没?您这岁数也要认真喝呢,人老了骨头脆,喝了就能强身健骨嘞。”
说着又促狭的跟老太太眨眨眼,“咋敞开肚皮喝,也喝得起!”
“你呀,姥喝了,你快喝了,把碗涮涮,一会儿热水袋该不暖和了。”
祖孙俩只随意闲扯了几句,就灭了煤油灯,歇下再无话。
清晨的咯咯哒声,叫醒了睡梦中的邱玉玲。
她一出门,院子里万金带着三小只,欢快的跑来跑去。
她拿起大扫帚,把地上的树叶子扫堆,用簸箕揽到后头晾着,等下回家里谁进城捎回去喂牲口。
“玉玲不扫了,粥熬好了。”姥姥把溜馍的热水舀出来,添到万金他们的狗盆里,顺便喊上了邱玉玲。
早饭简单又“丰盛”,黄灿灿的小米粥,两个大馒头,一小碟酱辣子,另外还有两颗煮鸡蛋。
祖孙两人吃的慢条斯理,“姥,一会儿您在家等着,不知道小楠她大舅他们几时来送砖,我出去买点东西,等我娘来了回去的时候让捎着。”
她虽然出来了,但是家里的麦乳精、白糖、红糖以及一些常用又得要票买的东西,一般都是她准备,邱母虽然不次次给钱,但在小本子上都记着。
她有一次好笑的劝再别多此一举了,邱母义正言辞的给她说“家里不止我生的,未来也还有其他人进来,你做了多少别人可以没数,我们当爹当娘的,他们当哥哥的得心里有数。
别以后日子长了,成习惯了,哪天短了缺了的,再胡搅蛮缠瞎咧咧。”
道理她懂,斗米恩升米仇嘛!邱母的自然法则是略带悲观的那一类。
属于做事尽量做好,但想事儿常常想到最差的那种。
邱玉玲没觉得不好,相反她十分欣赏,这样的人活人过日子,永远不会有骤变带来的落差感,因为他们在心里演练过无数次糟糕的最下限。
这也是她为这个家做这许许多多事儿,心甘情愿的由来。有一个这样的大家长,子女之间倒戈相向、反目成仇的概率不大。
最后用小盆舀出了一盆米粥,放着在灶头。果然收拾完没过多久,就听到毛驴的声音。
玉玲姥姥趁着热锅,溜了四个大肉包,几分钟就能热透了。
“娘,大嫂也来啦,慢点走。”门槛有点高,她大嫂的肚子大的惊人,都看不着脚下。
“娘说了好几次小院如何好,今儿一见,娘都把话说小了。”黄朵儿真心觉得这院子美滴很,不过她还是喜欢有大山的地方。
放了一会儿的米粥有点粘稠,婆媳俩就着包子,吃了个盆净盘光。
“也不知道为啥,最近格外容易饿。”黄朵儿吃的比婆婆多的多,放下碗筷,有了几分不好意思。
“那正常,你这双身子,一个人吃几个人补的,尤其这肚子里揣的还不是一个,可不更遭罪。”姥姥和邱母都是过来人,十分理解。
邱玉玲也表示理解,甚至问她娘,得是家里又弄得少油寡盐了?
“那哪能呢,娘每回都挖一勺子的猪板油,那菜香的嘞!”黄朵儿急忙替她婆婆辩驳。
家里对她已经够照顾了,下苦的活儿,基本没咋让她去的,也就是摘棉花的时候,她跟着抢收了一阵,后来到掰骨朵了,她就又坐回屋里头干了。
平日里吃食也对她十分照顾,别人隔天吃个蛋,听说小姑子要求必须一天吃一个,公婆又想省,又没法省的样子,她一开始都不理解,后来经历了几次,连着她也对这个半大小姑娘怕了。
而她呢,一天至少一颗蛋,有时候还给煮两颗。
上回捎回去的苹果,也是全给她一个人吃了。
就因为小姑子说了句“一天一个苹果,疾病远离我”!
公婆就说啥都不吃,非得让她一个人吃完,说她现在可不兴生病。
她娘专程来过一次,见她珠圆玉润,面色红润,连十个指甲都干干净净的,只说了一句她摊上个好婆家,再就真的放心的一次都没来过了。
中午放学回来的时候邱玉玲带了一卷塑料纸,拿着小锤子叮叮当当一通敲,把里外窗户都用塑料纸封了起来。
“姥,天冷了,你把炭火烧起来,还有暖水袋也灌上,回头咱俩搬一个屋,让我爹给你这屋盘上炕。”
姥姥觉得不用破坏上三房的布局,不如索性把堆杂物的厢房拾掇出来,盘上炕,支上炉子,她俩一屋,暖和还俭省。
成啊,怎么不成呢。这样祖孙俩藏个东西更方便了。
劳工她回去喊下她爹和大哥就够了,正好万金的几个崽也能见风了,她往家送回去一个。
对了一个多月前,万金就下崽儿了,一共四只,周小楠抱走了最像万金的那只,还剩三只。
邱玉玲分别给它们取名多金、美银、和海金!
美银是个小公主,邱玉玲舍不得送人,打算自己留着。只把多金和海金给自家和大舅家各送一只回去。
周六那天下午放学,邱玉玲端着姥姥牌儿的红豆包,去了趟周小楠家。
“婶儿,天冷了,先前没考虑周全,没提前盘个炕,等正冬天怕是遭不住,您知道哪儿能买到红砖吗?”
“这你可问对人了,小楠她大舅的连襟就在砖厂上班,你看你家得要多少?其实顺便盘个火墙更好,整个屋都热乎了。”
这几个月王翠凤和邱家没少打交道,邱家有点事儿啥的,她还是很热心的。
“火墙就先不忙弄了,多接几节炉筒子就对付了,炕却得盘一个,要是有的话,就要三百块砖吧。”
“婶子您知道这砖头大概啥价不,我姥让我准备了两块钱拿过来不知道够不?”
“一分钱十块砖,都是稍微有点瑕疵的,但是能用,这种砖哪里用那么多钱的啊,你这娃。”
邱玉玲数了五毛出来,“婶儿,还得麻烦他帮忙给送到家,您别推辞,这活不是您家帮忙呢,不能不给。”
事问上了,她看王翠凤想让周小楠学习,便也借口回去温书,没有多待就回自己家了。
“问上啦?贵不?”姥姥灌了两个热水袋,这会儿正给她捂被窝呢。
“还成,三百块转三毛钱,这老远的路,就不用我爹他们拉土坯啥的了,再一个也抗造些。”
“桌上的奶粉这会儿温温热,喝了快睡吧,小娃娃睡的多了又长个子又长脑。”
“姥你喝没?您这岁数也要认真喝呢,人老了骨头脆,喝了就能强身健骨嘞。”
说着又促狭的跟老太太眨眨眼,“咋敞开肚皮喝,也喝得起!”
“你呀,姥喝了,你快喝了,把碗涮涮,一会儿热水袋该不暖和了。”
祖孙俩只随意闲扯了几句,就灭了煤油灯,歇下再无话。
清晨的咯咯哒声,叫醒了睡梦中的邱玉玲。
她一出门,院子里万金带着三小只,欢快的跑来跑去。
她拿起大扫帚,把地上的树叶子扫堆,用簸箕揽到后头晾着,等下回家里谁进城捎回去喂牲口。
“玉玲不扫了,粥熬好了。”姥姥把溜馍的热水舀出来,添到万金他们的狗盆里,顺便喊上了邱玉玲。
早饭简单又“丰盛”,黄灿灿的小米粥,两个大馒头,一小碟酱辣子,另外还有两颗煮鸡蛋。
祖孙两人吃的慢条斯理,“姥,一会儿您在家等着,不知道小楠她大舅他们几时来送砖,我出去买点东西,等我娘来了回去的时候让捎着。”
她虽然出来了,但是家里的麦乳精、白糖、红糖以及一些常用又得要票买的东西,一般都是她准备,邱母虽然不次次给钱,但在小本子上都记着。
她有一次好笑的劝再别多此一举了,邱母义正言辞的给她说“家里不止我生的,未来也还有其他人进来,你做了多少别人可以没数,我们当爹当娘的,他们当哥哥的得心里有数。
别以后日子长了,成习惯了,哪天短了缺了的,再胡搅蛮缠瞎咧咧。”
道理她懂,斗米恩升米仇嘛!邱母的自然法则是略带悲观的那一类。
属于做事尽量做好,但想事儿常常想到最差的那种。
邱玉玲没觉得不好,相反她十分欣赏,这样的人活人过日子,永远不会有骤变带来的落差感,因为他们在心里演练过无数次糟糕的最下限。
这也是她为这个家做这许许多多事儿,心甘情愿的由来。有一个这样的大家长,子女之间倒戈相向、反目成仇的概率不大。
最后用小盆舀出了一盆米粥,放着在灶头。果然收拾完没过多久,就听到毛驴的声音。
玉玲姥姥趁着热锅,溜了四个大肉包,几分钟就能热透了。
“娘,大嫂也来啦,慢点走。”门槛有点高,她大嫂的肚子大的惊人,都看不着脚下。
“娘说了好几次小院如何好,今儿一见,娘都把话说小了。”黄朵儿真心觉得这院子美滴很,不过她还是喜欢有大山的地方。
放了一会儿的米粥有点粘稠,婆媳俩就着包子,吃了个盆净盘光。
“也不知道为啥,最近格外容易饿。”黄朵儿吃的比婆婆多的多,放下碗筷,有了几分不好意思。
“那正常,你这双身子,一个人吃几个人补的,尤其这肚子里揣的还不是一个,可不更遭罪。”姥姥和邱母都是过来人,十分理解。
邱玉玲也表示理解,甚至问她娘,得是家里又弄得少油寡盐了?
“那哪能呢,娘每回都挖一勺子的猪板油,那菜香的嘞!”黄朵儿急忙替她婆婆辩驳。
家里对她已经够照顾了,下苦的活儿,基本没咋让她去的,也就是摘棉花的时候,她跟着抢收了一阵,后来到掰骨朵了,她就又坐回屋里头干了。
平日里吃食也对她十分照顾,别人隔天吃个蛋,听说小姑子要求必须一天吃一个,公婆又想省,又没法省的样子,她一开始都不理解,后来经历了几次,连着她也对这个半大小姑娘怕了。
而她呢,一天至少一颗蛋,有时候还给煮两颗。
上回捎回去的苹果,也是全给她一个人吃了。
就因为小姑子说了句“一天一个苹果,疾病远离我”!
公婆就说啥都不吃,非得让她一个人吃完,说她现在可不兴生病。
她娘专程来过一次,见她珠圆玉润,面色红润,连十个指甲都干干净净的,只说了一句她摊上个好婆家,再就真的放心的一次都没来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