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大唐:开局进攻长安,掳走皇后 > 第33章 老梁头消耗过度昏迷

大唐:开局进攻长安,掳走皇后 第33章 老梁头消耗过度昏迷

    赵德言,贝州刺史。

    早在李世民任命魏征前往河北安抚之前,李世民已经给大唐各州下发了文书,言明自己要与天下人和解的意愿。

    之所以还要让魏征前往河北一趟,便是因为河北、山东是前太子和齐王残党的聚集地。

    让魏征前往进一步表明自己的意愿,同时也避免地方有人欺瞒上下,暗中和残党勾连。

    魏征刚到贝州,东宫千牛李志安和齐王护军李思行这两个重要,且极具代表的人物就被赵德言抓了起来。

    赵德言一度觉得李世民让魏征安抚河北是假,引出前太子和齐王残党来消灭是真,尤其是那李思行更是曾经毒杀过李世民。

    于是他便想要将二人押送到长安,以表忠心,借此希望自己能够在官道一途更上一层楼。

    只可惜他最终还是聪明反被聪明误,曲解了李世民的真正意思。

    魏征得知后立马找上了赵德言,言明其中的利害关系,一旦这二人被押送回京,李世民与天下和解一事变成了空谈,将会导致无法想象的后果。

    只是魏征和他讲道理,他却和魏征玩心眼,始终认为魏征就是一个幌子,一度表示这二人不在他手中,并且在当晚就秘密押送二人上路。

    好在魏征及时得知,让随行的人将二人截留了下来,带回了驿馆。

    得知二人被劫,自己的前程被毁,赵德言当场大怒,当即就派人包围了驿馆。

    由于魏征手中有李世民赐予的节杖,所以赵德言也不敢明目张胆的放肆,只让人将魏征一行软禁在驿馆,不让他们和外界联系。

    之后,他又上书诬告魏征图谋不轨,与李志安和李思行二人沆瀣一气,欲行造反之事。

    魏征的身份和影响力摆在那里,这本就有极大的可能,哪怕是假的,赵德言也坚信李世民会 趁此机会除了魏征。

    可是到底是他曲解了李世民的意思,李世民发现其中不对之后,立马审问了赵德言派来呈书之人,了解真实情况之后,立马就罢免了赵德言,并让人将其押送回京。

    人被押送到长安之后,李世民一不见二不审,直接将其打入大牢,为的就是在魏征回来后,当着魏征和满朝文武的面公审。

    除了逃窜在外,身居地方的势力残党外,朝廷百官之中几乎有一半是前太子一系的旧臣。

    此番公审,就是给魏征一个交代;

    表明他言行必出,绝不做作的决心;

    同时也给所有残党与旧臣吃下一颗定心丸,彻底让他们安心,稳固人心惶惶的朝廷,最大限度的杜绝内部隐患。

    “对朕的忠心?”

    “呵!真实可笑!”

    “朝廷的文书在前,朝廷的制使在后,可你还是不顾一切的肆意妄为,置朝廷的信义何在?”

    “难道这就是你对朕的忠心?”

    “陛下,臣···”

    “臣臣臣,你还知道自己是一介臣子,既如此,你为何不按照朝廷的意思行事,偏要妄自猜测,特立独行!”

    “如果天下的地方官员都如你一样,朝廷的政策该如何执行?天下的臣子都似你这般的猜忌,那朕岂不是成了说一套做一套的小人!”

    “这就是你的忠心,忠心的想要让朕成为天下人所唾弃的反复小人?”

    李世民完全不给赵德言说话的机会, 站起身伸手就朝着他怒声斥喝,脸上透露着极致的愤怒。

    而此时的赵德言,心里委屈死了。

    李思行,曾亲自调酒毒杀李世民;

    魏征,多次主张杀了李世民,并且还多次献计置李世民与秦王府于险地。

    这两个人,完全就是李世民的生死仇敌。

    而他的所作所为也完全是为了李世民好,为其着想。

    是在表忠诚,当为立功。

    可到最后,怎么反而还是他错了呢?

    他为主子,主子却背刺他。

    委屈,太委屈了!

    冤,实在是比窦娥还冤!

    赵德言被李世民的态度给吓懵了,感觉自己好像真的要芭比q了。

    被死亡恐惧包裹的他,此刻再也说不出一句为自己辩解的话来,浑身颤抖,拜伏在地。

    惊恐地失声喊道:“陛下,臣万死!!!”

    ······

    尽管赵德言之罪,论罪当诛。

    即使李世民的也很想杀了赵德言这等小人,为朝廷和大唐除了这等祸害。

    可是,这赵德言到底还是杀不得。

    不是因为他身后有什么大人物,也不是他有着什么特别的身份和地位。

    更不是李世民理解了赵德言所谓的忠心,心软想要留对方一命。

    这一切的一切,仅仅只是因为赵德言曾也是前太子李建成的人。

    若不是李建成,以他的才能,根本就做不到刺史这个位置。

    虽说他早就脱离了李建成反水,但是身上毕竟有着李建成的印记。

    而他的所作所为,在一定程度上不过也是为了表明立场,不让自己受到牵连。

    也因为赵德言的身上有这层印记在,李世民不能杀了他。

    否则这就与他一开始的意愿,以及朝廷的政令相违背。

    最后,李世民将赵德言罢官,永不录用,同时私下又在和房玄龄、杜如晦以及长孙无忌三人一番商议后,给赵德言找了一个好去处。

    ······

    圣山王庭,颉利此刻身居杨灵萱的穹庐之中。

    大雪之节,草原的冬天比中原要冷的多。

    一盆熊熊燃烧的火盆,给帐中颉利和杨灵萱二人提供了不少温度。

    颉利身前的案桌上,摆放着好几张粗简的兽皮地图。

    根据记忆结合现实,颉利在一张硕大的纸上画出了一张以突厥为中心的简略版世界地图。

    地图上,标注着许多东西,有突厥周边的势力分布,有重要的山川河流,有大洲大洋,还有一些特别之地的特殊产物标注。

    除此之外,他还写了一册20万字的知识指南,其中囊括了许多内容,包括但不限于诸多作物、矿物和新奇之物的简单介绍以及粗略图画、在不同时候遇到不同人事物时的不同处理方法、各种现象的简单介绍及应对等等之类。

    这既是一册浓缩的百科全书,又是一册另类的十万个为什么,更是一册异世界的生存指南。

    花费了整整三天的时间做完地图和指南,颉利再也扛不住了,一头栽倒在了杨灵萱的怀里。

    看着精神十分萎靡,一下子瘦了好几圈的颉利,杨灵萱突然有些心疼,将颉利的脑袋放平在自己的双腿上,伸手轻按了起来。

    “大汗,你没事吧?”

    感受着钻入鼻尖香风,以及脑袋处传来的舒缓,疲惫的颉利缓缓的睁开了双眼。

    整个人十分虚弱的开口道:“灵萱,你找时间将这地图和指南都分别复绘一份,我不行了,太累了。”

    颉利触发了太多不属于自己的记忆,对他的精神负压是极大的,刚刚交代完,便彻底的昏睡了过去。

    期间任杨灵萱怎么叫,都没有一点动作,要不是感觉颉利的身体还是热的,胸口还有着起伏,杨灵萱都以为颉利已经嗝屁了。

    仔细观察了一段时间,发现颉利确实没有任何危险之后,杨灵萱便拿起了地图和指南,一边阅览,一边绘制。

    三天之后,颉利总算是醒了过来。

    虽然醒了,颉利还是觉得脑子有些痛感和迷糊。

    只是这种感觉很快就被神经中枢传来的兴奋给取代了。

    感受到兴奋的源头,颉利目光顺着自己的身体看去,就看到了有一人竟然在光天化日,朗朗乾坤之下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