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58:三年困难,粮食吃不完 第156章 一大妈探监
没有自行车也没什么,这样的稀罕物件本就不是谁都能有的。
可偏偏院里先是刘光天买自行车,后面何雨水和刘海中也都买了。
三个人里两个是孩子,骑着自行车出去可拉风,让一大妈心里颇不是滋味。
不怕没有,就怕对比,人比人气死人,他家老易是一大爷,可是大院唯一的七级工,工资最高的存在,却在大件上被一个个的小屁孩比下去。
幸好她是个生性内敛的人,这些事在心里想想也就过了,没多纠结。
抖了抖身上沉重的包裹,重新迈开步伐,就听到一个爽朗的声音传来:“一大妈,背这么多东西啊,要不要我帮忙。”
循声看去,只见刘海中推着一辆自行车,笑容满面地走过来。
一大妈:“……”
这个人人都有自行车的世界,真是够够的了!
心里暗骂,嘴上却很诚实:“那行二大爷,你顺路把我放离公安近点的地方就行。”
“放公安,去看老易啊。”
“嗯,这不冬天到了,给他整点厚实衣服。”
“行,那我拐弯都送你去!”
刘海中对一大妈的印象挺好的,正好也是他展示自行车的好机会,瞧瞧这二八大杠,出行就是方便!
一大妈听完背着大包就坐到他的自行车后座上,车子依旧稳稳当当,没有被压扁的迹象。
这就是这个年代自行车的特点,坚实,抗压耐造。
刘海中愣了一下说:“一大妈,还没出大院门呢,你出去再坐啊。”
“呵呵,我忘了。”
一大妈尴尬地下来,心想还是第一次坐自行车呢,可能有点紧张。
两人前后出去了。
前院。
雨水骑着自行车出去后,阎解成对阎富贵说:“爸,你看雨水这么个小丫头片子都有自行车了,你什么时候给我也整一个?”
阎富贵摇摇头道:“解成啊,你别太贪心,才给你买了房子安排了相亲,家里没什么钱了,你想要自行车自己攒工资买。”
“你弟弟解放眼看要成年了,高中没考上学校,急着找工作也需要钱。”
屋里的阎解放听到声音连连点头,说:“哥,虽然你是老大,但爸对我们一向公平,总不能家里的钱全花你身上吧?”
阎解矿也说:“爸,还有几年我也长大了,你得给我也留点啊。”
“不着急,大家都有。”阎富贵表态。
阎解成听完只得作罢,心想这年头生活艰难,他的钱都拿去鸽子市抢粮食饱腹了,哪里能攒得下钱。
阎富贵却是心思微动,尤其在看到雨水后面,刘海中推着自行车走出来,路过他家时,大声地跟他打招呼:“老阎啊,怎么还不去上班呢?”
阎富贵呵呵直冷笑,心想自行车确实是个好东西,让刘胖子的性子都变了,变得爱打招呼爱亲近人了。
不就是炫耀他那破自行车吗?
他作为三大爷,总不能太丢份,高低也得整一辆。
刘海中看到阎老三铁青的神色心里得意,摇头晃脑神采飞扬,走出大院后,拍拍自行车后座对一大妈说:“一大妈,您请吧!”
一大妈诶诶应了两声,小心地坐到了后座上。
车子骑动,在平滑的马路上丝滑前进着,让一大妈无比新奇,感受这速度简直跟坐小车一样。
没一会儿就到达公安门口,她连忙下车,刘海中打了个招呼:“一大妈,我上班去了啊。”
“好,老刘谢谢了。”
说完两人分开,一大妈吸了口气走进公安部。
来到接待处表明来意,经过一番手续以后成功见到了易中海。
“老易!”
听到声音,易中海抬头。
恍然间,一大妈擦了擦眼睛,感觉有些不认识眼前这个人。
这是怎样的一个人啊!两颊凹陷下去骨瘦如柴,头发上点了丝丝花白,看过来的时候眼睛无光带着些空洞。
“翠莲~”
易中海这一声呼唤,让一大妈马上确信这就是自己的丈夫,她走上前去心疼地呼唤:“老易,你怎么变成这样了?”
易中海不答,颤歪歪地伸出手:“有,有吃的吗?”
“啊,有,有!”
一大妈拿出特地准备的两个三合面窝窝头,她自己没舍得吃留到现在的递过去。
易中海抢过,狼吞虎咽三两口都吃完了。
“慢点,喝点水。”
接过水,又是三两口喝完。
“还有吗?”
面对易中海饿狼似的目光,一大妈摇摇头:“没有了。”
易中海遗憾地叹了口气,放松一点坐到椅子上,眼神总算恢复了当初的几分睿智。
“老易,你在这儿……”一大妈说着微微哽咽:“过得怎么样?”
其实看他样子已经不用再问了,但都来了总得问一句。
“哎,你看得到,就这样子。”
易中海叹息:“外头的饥荒肯定更厉害了,我这儿犯罪之人吃不上东西,饿地!”
“呜呜,老易……”
一大妈看着他这模样实在心疼,偏偏拿不出食物出来。
她想着心酸,后悔地说道:“老易,咱们当初不招惹光天就好了,现在全院就后院刘家吃的好,跟刘家交好的也都脸色红润气色十足,要是不招惹光天,没准咱们也都能沾上光。”
“不招惹刘光天,我就不会到这里来!”
易中海沉着声音打断:“过去的事不用多说,反正我早已谋划好,刑期只有一年。”
“明年中旬我就能出去了,以后是非再见分晓!”
“刘光天?呵呵!”
“嗯,幸好,马上你就能出去了。”一大妈闻言擦了擦泪,痛快地笑了出来。
“老易,等咱们出去就别招惹刘光天了,我们跟他和好,说些好话,大家邻里邻居的,他肯定不会再记恨的。”
她试图劝解易中海放下仇恨,本来就是些邻居间的小事,闹来闹去偏偏闹成大事,现在自家怎么都捞不着好,刘家却发展得红红火火,愈发强盛了。
她早就看清楚,刘光天是人中龙凤,普通人比不得的。
然而易中海只冷哼一声便不再多言,根本没有答她这话的意思。
一大妈哪里不知道他的脾气,当大院一大爷久了是绝不会与人低头的,刘光天桀骜不驯属实触了他的逆鳞,只能不再多说。
再说老易跟何雨柱的这个隐患已经拔了,以后再无弱点,明年考上八级工远不是刘光天能比的,未必斗不过刘光天。
想了这些安心许多,便转换话题道:
“我给你带了些棉衣和换洗衣物,你看看够穿不……”
两人聊足了十分钟,一大妈离开会面室,易中海依旧被带回牢房。
离开前路过大厅,一大妈心有所感,突然有些不放心,来到一位漂亮可亲的女公安身边。
“同志,同志。”
“什么事儿?”
“我就想问问,我刚刚见到的那位叫易中海的,他是明年可以出去了吧!”
“易中海啊。”
女公安皱眉想了想:“不太对,我记得他的案子在重新审核来着。”
“什么,重新审核?”
一大妈慌了:“什么意思,那他明年能如期出去吗?”
“不好说,具体的我不方便透露,到时候会通知你们的。”
女公安摇摇头不再多说。
一大妈整个人都呆了,立在原地,恍如一尊石像。
四合院,中院易家。
冬日稀薄的阳光照耀下来,在屋檐下投下一层浅淡的剪影。
此时已日上三竿,院子里有工作的人已全都走了,贾东旭打了个哈欠爬起来,慢悠悠地起床睡衣。
他没有固定工作,最近打的小工又被辞了,起床也不知道去哪儿,还不如睡点懒觉节约体力。
贾张氏也还在睡,在被窝里闭着眼睛催促道:“东旭啊,你快点出门去找活干,找不到活也把定量领回来,棒梗还等着饭吃呢。”
他们家还有些存款,虽然消耗迅速好歹没花完,拿着这些钱就能把贾东旭的定量领了,不够吃多少饿不死。
“好的妈。”
收拾完自己临近出门的时候,贾东旭犹豫了。
“怎么了?”贾张氏问。
“妈,我想回轧钢厂。”
“什么?”
“我以前嫌轧钢厂的活累,出来以后发现外面的活更累!”
贾东旭一脸的怨念深重,道:“不但累,钱还少,少干点就会挨骂,我不想干下去了!”
听到这贾张氏哪里还不明白,她当然知道外面的活有多累,不然为什么宁愿每天在家里缝些鞋底子,都不肯出去找活干?
家里的鞋底都被她缝包浆了,缝了一层又一层,为了表示自己没闲着,也是在劳动的。
轧钢厂身为大型国营工厂,本身自有一套规矩在,干多少活拿多少钱都是定好的,当然比外面的小厂轻松。
“哎,东旭你忍忍吧,今年年头艰难点,我们吃点苦。”
“但这苦吃到什么时候才是个头!”贾东旭爆发了,大吼出声。
“明年。”贾张氏没受影响,冷静地回答。
“明年?”
“嗯,明年等你师傅出狱。”
贾东旭眼睛一亮,想起来重点了。
“对,等师傅出狱!”
贾张氏点点头,神色轻松:“等你师傅出狱,就算不把你弄进轧钢厂,也能安排别的好厂子,咱们家的生活就能慢慢好起来。”
“嗯嗯,妈你说的对。”贾东旭连连点头。
“你最近得去看望你一次你师傅,一大妈都去了你没去。”
“我过几天就去!”母子俩聊完,贾张氏也慢腾腾起床,贾东旭则满怀希望地出去找工作去了。
中午,鸽子市。
今日阳光明媚适合出行,刘光天下班后打算出去逛逛,先去看望李婷老师,顺便给了些粮食。
李老师显现地瘦了,家里有两个小孩是吃粮大户,之前刘光天给的粮食太少根本不够,这次他又提了些粗糙的二和面三合面过去。
不是说不给白面,而是怎么都得谨慎点,之前给白面全都没有现身,这次是真人过来的,万一被人看到举报很麻烦。
二和面三合面还好说,就说把自己的定量粮食给出去了。
这年头有得吃就不错了,别说二合面三合面,就是最差的杂粮麦麸玉米面都是好东西,李婷很感谢,差点又要哭出来。
从李老师家里出来,刘光天没直接回家,顺路去逛鸽子市。
这年头粮食珍贵,其他的东西反而便宜,特别是用粮食换,性价比非常高。
刘光天逛着很快发现目标:一个手电筒。
不像后世手电筒是看不上眼的小玩意,已经被手机自带电筒功能取缔,这年头可是实实在在的家用电器,四九城通电道路任重而道远,目前只有几个核心区域通了电晚上是亮的,几条主干大道上都还是点的煤油灯,其余大部分地方一片漆黑。
要是有个手电筒,爸妈晚上出去上厕所也方便点。
便上前问:“手电筒怎么卖?”
卖手电筒的是个穿着棉布长袍脸颊凹陷身材消瘦的中年汉子,难得的是他的长袍不新不旧,一个补丁一处烂的地方都没有。
听到有人问,中年汉子没什么表情,说:“只换粮食。”
“换什么粮食?”
听到这话他才抬起头来。
“我要红薯土豆玉米面,或者什么粗粮都可以,越多越好。”
他知道换细粮换不了多少,还不如换粗粮多点能活命。
“你就一个手电筒多不到哪去啊。”
听到刘光天隐含的意味,中年汉子眼中精光一闪站起身来。
“兄弟,我这还有煤油,你要不要?”
“要啊。”
这倒是意外之喜了,手电筒和煤油去买的话都要票,现在换了省票方便。
“好!”
听到这,中年汉子再不犹豫,把手电筒塞给刘光天,又从身边的麻袋里拿出一瓶子煤油。
连价都没讲,仿佛生怕刘光天不换一样。
“这些能换多少粮食?”
“这儿说话不方便。”刘光天看向热闹的大街,已经有几个人瞧过来了。
这年头你要是有粮食,在街上就是香饽饽,绝对被人盯上。
中年汉子当即把摊子一收,麻袋一背,跟着刘光天就走。
来到僻静处,刘光天说:“你这两样能换20斤红薯,手电筒耐用不?”
“耐用,我给你换新电池,再给你一个备用灯泡。”
“那行,给你30斤。”
“你这还有什么别的东西,我看看有没有需要的?”
可偏偏院里先是刘光天买自行车,后面何雨水和刘海中也都买了。
三个人里两个是孩子,骑着自行车出去可拉风,让一大妈心里颇不是滋味。
不怕没有,就怕对比,人比人气死人,他家老易是一大爷,可是大院唯一的七级工,工资最高的存在,却在大件上被一个个的小屁孩比下去。
幸好她是个生性内敛的人,这些事在心里想想也就过了,没多纠结。
抖了抖身上沉重的包裹,重新迈开步伐,就听到一个爽朗的声音传来:“一大妈,背这么多东西啊,要不要我帮忙。”
循声看去,只见刘海中推着一辆自行车,笑容满面地走过来。
一大妈:“……”
这个人人都有自行车的世界,真是够够的了!
心里暗骂,嘴上却很诚实:“那行二大爷,你顺路把我放离公安近点的地方就行。”
“放公安,去看老易啊。”
“嗯,这不冬天到了,给他整点厚实衣服。”
“行,那我拐弯都送你去!”
刘海中对一大妈的印象挺好的,正好也是他展示自行车的好机会,瞧瞧这二八大杠,出行就是方便!
一大妈听完背着大包就坐到他的自行车后座上,车子依旧稳稳当当,没有被压扁的迹象。
这就是这个年代自行车的特点,坚实,抗压耐造。
刘海中愣了一下说:“一大妈,还没出大院门呢,你出去再坐啊。”
“呵呵,我忘了。”
一大妈尴尬地下来,心想还是第一次坐自行车呢,可能有点紧张。
两人前后出去了。
前院。
雨水骑着自行车出去后,阎解成对阎富贵说:“爸,你看雨水这么个小丫头片子都有自行车了,你什么时候给我也整一个?”
阎富贵摇摇头道:“解成啊,你别太贪心,才给你买了房子安排了相亲,家里没什么钱了,你想要自行车自己攒工资买。”
“你弟弟解放眼看要成年了,高中没考上学校,急着找工作也需要钱。”
屋里的阎解放听到声音连连点头,说:“哥,虽然你是老大,但爸对我们一向公平,总不能家里的钱全花你身上吧?”
阎解矿也说:“爸,还有几年我也长大了,你得给我也留点啊。”
“不着急,大家都有。”阎富贵表态。
阎解成听完只得作罢,心想这年头生活艰难,他的钱都拿去鸽子市抢粮食饱腹了,哪里能攒得下钱。
阎富贵却是心思微动,尤其在看到雨水后面,刘海中推着自行车走出来,路过他家时,大声地跟他打招呼:“老阎啊,怎么还不去上班呢?”
阎富贵呵呵直冷笑,心想自行车确实是个好东西,让刘胖子的性子都变了,变得爱打招呼爱亲近人了。
不就是炫耀他那破自行车吗?
他作为三大爷,总不能太丢份,高低也得整一辆。
刘海中看到阎老三铁青的神色心里得意,摇头晃脑神采飞扬,走出大院后,拍拍自行车后座对一大妈说:“一大妈,您请吧!”
一大妈诶诶应了两声,小心地坐到了后座上。
车子骑动,在平滑的马路上丝滑前进着,让一大妈无比新奇,感受这速度简直跟坐小车一样。
没一会儿就到达公安门口,她连忙下车,刘海中打了个招呼:“一大妈,我上班去了啊。”
“好,老刘谢谢了。”
说完两人分开,一大妈吸了口气走进公安部。
来到接待处表明来意,经过一番手续以后成功见到了易中海。
“老易!”
听到声音,易中海抬头。
恍然间,一大妈擦了擦眼睛,感觉有些不认识眼前这个人。
这是怎样的一个人啊!两颊凹陷下去骨瘦如柴,头发上点了丝丝花白,看过来的时候眼睛无光带着些空洞。
“翠莲~”
易中海这一声呼唤,让一大妈马上确信这就是自己的丈夫,她走上前去心疼地呼唤:“老易,你怎么变成这样了?”
易中海不答,颤歪歪地伸出手:“有,有吃的吗?”
“啊,有,有!”
一大妈拿出特地准备的两个三合面窝窝头,她自己没舍得吃留到现在的递过去。
易中海抢过,狼吞虎咽三两口都吃完了。
“慢点,喝点水。”
接过水,又是三两口喝完。
“还有吗?”
面对易中海饿狼似的目光,一大妈摇摇头:“没有了。”
易中海遗憾地叹了口气,放松一点坐到椅子上,眼神总算恢复了当初的几分睿智。
“老易,你在这儿……”一大妈说着微微哽咽:“过得怎么样?”
其实看他样子已经不用再问了,但都来了总得问一句。
“哎,你看得到,就这样子。”
易中海叹息:“外头的饥荒肯定更厉害了,我这儿犯罪之人吃不上东西,饿地!”
“呜呜,老易……”
一大妈看着他这模样实在心疼,偏偏拿不出食物出来。
她想着心酸,后悔地说道:“老易,咱们当初不招惹光天就好了,现在全院就后院刘家吃的好,跟刘家交好的也都脸色红润气色十足,要是不招惹光天,没准咱们也都能沾上光。”
“不招惹刘光天,我就不会到这里来!”
易中海沉着声音打断:“过去的事不用多说,反正我早已谋划好,刑期只有一年。”
“明年中旬我就能出去了,以后是非再见分晓!”
“刘光天?呵呵!”
“嗯,幸好,马上你就能出去了。”一大妈闻言擦了擦泪,痛快地笑了出来。
“老易,等咱们出去就别招惹刘光天了,我们跟他和好,说些好话,大家邻里邻居的,他肯定不会再记恨的。”
她试图劝解易中海放下仇恨,本来就是些邻居间的小事,闹来闹去偏偏闹成大事,现在自家怎么都捞不着好,刘家却发展得红红火火,愈发强盛了。
她早就看清楚,刘光天是人中龙凤,普通人比不得的。
然而易中海只冷哼一声便不再多言,根本没有答她这话的意思。
一大妈哪里不知道他的脾气,当大院一大爷久了是绝不会与人低头的,刘光天桀骜不驯属实触了他的逆鳞,只能不再多说。
再说老易跟何雨柱的这个隐患已经拔了,以后再无弱点,明年考上八级工远不是刘光天能比的,未必斗不过刘光天。
想了这些安心许多,便转换话题道:
“我给你带了些棉衣和换洗衣物,你看看够穿不……”
两人聊足了十分钟,一大妈离开会面室,易中海依旧被带回牢房。
离开前路过大厅,一大妈心有所感,突然有些不放心,来到一位漂亮可亲的女公安身边。
“同志,同志。”
“什么事儿?”
“我就想问问,我刚刚见到的那位叫易中海的,他是明年可以出去了吧!”
“易中海啊。”
女公安皱眉想了想:“不太对,我记得他的案子在重新审核来着。”
“什么,重新审核?”
一大妈慌了:“什么意思,那他明年能如期出去吗?”
“不好说,具体的我不方便透露,到时候会通知你们的。”
女公安摇摇头不再多说。
一大妈整个人都呆了,立在原地,恍如一尊石像。
四合院,中院易家。
冬日稀薄的阳光照耀下来,在屋檐下投下一层浅淡的剪影。
此时已日上三竿,院子里有工作的人已全都走了,贾东旭打了个哈欠爬起来,慢悠悠地起床睡衣。
他没有固定工作,最近打的小工又被辞了,起床也不知道去哪儿,还不如睡点懒觉节约体力。
贾张氏也还在睡,在被窝里闭着眼睛催促道:“东旭啊,你快点出门去找活干,找不到活也把定量领回来,棒梗还等着饭吃呢。”
他们家还有些存款,虽然消耗迅速好歹没花完,拿着这些钱就能把贾东旭的定量领了,不够吃多少饿不死。
“好的妈。”
收拾完自己临近出门的时候,贾东旭犹豫了。
“怎么了?”贾张氏问。
“妈,我想回轧钢厂。”
“什么?”
“我以前嫌轧钢厂的活累,出来以后发现外面的活更累!”
贾东旭一脸的怨念深重,道:“不但累,钱还少,少干点就会挨骂,我不想干下去了!”
听到这贾张氏哪里还不明白,她当然知道外面的活有多累,不然为什么宁愿每天在家里缝些鞋底子,都不肯出去找活干?
家里的鞋底都被她缝包浆了,缝了一层又一层,为了表示自己没闲着,也是在劳动的。
轧钢厂身为大型国营工厂,本身自有一套规矩在,干多少活拿多少钱都是定好的,当然比外面的小厂轻松。
“哎,东旭你忍忍吧,今年年头艰难点,我们吃点苦。”
“但这苦吃到什么时候才是个头!”贾东旭爆发了,大吼出声。
“明年。”贾张氏没受影响,冷静地回答。
“明年?”
“嗯,明年等你师傅出狱。”
贾东旭眼睛一亮,想起来重点了。
“对,等师傅出狱!”
贾张氏点点头,神色轻松:“等你师傅出狱,就算不把你弄进轧钢厂,也能安排别的好厂子,咱们家的生活就能慢慢好起来。”
“嗯嗯,妈你说的对。”贾东旭连连点头。
“你最近得去看望你一次你师傅,一大妈都去了你没去。”
“我过几天就去!”母子俩聊完,贾张氏也慢腾腾起床,贾东旭则满怀希望地出去找工作去了。
中午,鸽子市。
今日阳光明媚适合出行,刘光天下班后打算出去逛逛,先去看望李婷老师,顺便给了些粮食。
李老师显现地瘦了,家里有两个小孩是吃粮大户,之前刘光天给的粮食太少根本不够,这次他又提了些粗糙的二和面三合面过去。
不是说不给白面,而是怎么都得谨慎点,之前给白面全都没有现身,这次是真人过来的,万一被人看到举报很麻烦。
二和面三合面还好说,就说把自己的定量粮食给出去了。
这年头有得吃就不错了,别说二合面三合面,就是最差的杂粮麦麸玉米面都是好东西,李婷很感谢,差点又要哭出来。
从李老师家里出来,刘光天没直接回家,顺路去逛鸽子市。
这年头粮食珍贵,其他的东西反而便宜,特别是用粮食换,性价比非常高。
刘光天逛着很快发现目标:一个手电筒。
不像后世手电筒是看不上眼的小玩意,已经被手机自带电筒功能取缔,这年头可是实实在在的家用电器,四九城通电道路任重而道远,目前只有几个核心区域通了电晚上是亮的,几条主干大道上都还是点的煤油灯,其余大部分地方一片漆黑。
要是有个手电筒,爸妈晚上出去上厕所也方便点。
便上前问:“手电筒怎么卖?”
卖手电筒的是个穿着棉布长袍脸颊凹陷身材消瘦的中年汉子,难得的是他的长袍不新不旧,一个补丁一处烂的地方都没有。
听到有人问,中年汉子没什么表情,说:“只换粮食。”
“换什么粮食?”
听到这话他才抬起头来。
“我要红薯土豆玉米面,或者什么粗粮都可以,越多越好。”
他知道换细粮换不了多少,还不如换粗粮多点能活命。
“你就一个手电筒多不到哪去啊。”
听到刘光天隐含的意味,中年汉子眼中精光一闪站起身来。
“兄弟,我这还有煤油,你要不要?”
“要啊。”
这倒是意外之喜了,手电筒和煤油去买的话都要票,现在换了省票方便。
“好!”
听到这,中年汉子再不犹豫,把手电筒塞给刘光天,又从身边的麻袋里拿出一瓶子煤油。
连价都没讲,仿佛生怕刘光天不换一样。
“这些能换多少粮食?”
“这儿说话不方便。”刘光天看向热闹的大街,已经有几个人瞧过来了。
这年头你要是有粮食,在街上就是香饽饽,绝对被人盯上。
中年汉子当即把摊子一收,麻袋一背,跟着刘光天就走。
来到僻静处,刘光天说:“你这两样能换20斤红薯,手电筒耐用不?”
“耐用,我给你换新电池,再给你一个备用灯泡。”
“那行,给你30斤。”
“你这还有什么别的东西,我看看有没有需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