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活下去,只好窃国 第436章 撤兵南返
热门推荐:
或许我命不该绝
系统提前七天,我于末日无敌
无限流之寻宝行动
饥荒年,娘手中的刀也未尝不利
木灵根觉醒后,种啥得啥带飞祖国
拿我爆金币?我提退婚你哭什么
官道之医官亨通
农家小子的古代上进日常
开局救马皇后,朱元璋尊我大明太上皇
此人正是京师守备,于正一。
他奉魏王之命,驻守京师,就是为了保护皇帝。
现在好了,原本还能活个五六年的皇帝,突然就死了。
这让他如何与魏王交代。
想到将要面临的处罚,他就一阵烦躁。
是否会死,他不知道。
但是,降职流放,肯定是少不了的。
诶!这都什么事啊?
于正一走进殿内,地上的血迹让他眼神微凝。
因为,这血迹有些发黑,不像正常的鲜血。
一瞬间,他的脑海中闪过各种想法。
最终,他忽略了地上的血迹,来到皇帝遗体跟前,行了一礼后,看向一旁的太医,问道:“陛下是因何而殡天?”
太医见到于正一,恭敬的回道:“于大人,陛下是中.......”
“咳咳~”于正一打断太医的话语,眼神凌厉的看向他。
太医瞬间想到了很多的事情,脸色变得有些苍白,见众人都看向自己,他稳住心神,开口道:“陛下是中气不足,又经常举办酒宴,导致身体极度虚弱,突然间服食补品,使身体虚不受补,才龙御归天。这只是下官的推断,具体情况,还待细细探查。”
于正一满意的点点头,眼神严厉的环顾四周,“诸位,为了大周的安稳,从今日起,京师实施戒严。一切事宜,等魏王回京后,再做定夺。”
殿内的人员,对于于正一的说法感到非常愤怒。
现在大殿内皇亲国戚,满朝文武皆在此处,凭什么要等李国忠回来主持陛下的葬礼。
一位亲王就站出来说道:“自古帝王葬礼,皆由皇族与朝廷重臣操办,何时需要一个外人来处理。”
于正一看着这个不知好歹的亲王,脸上露出一丝冷笑,问道:“有谁和祁王殿下一般想法?”
殿内众人纷纷低头。
这一幕让于正一很满意,却让祁王心寒。
祁王怒声说道:“大周养士近三百年,尔等就是如此回报周室的?”
这句话深深地刺痛了几名朝臣的内心,他们纷纷起身指责于正一的不对。
待没有继续站出来时,于正一冷笑一声,挥了挥手,“来人,送祁王殿下和几位大人下去冷静冷静。”
“是。”
十几名金吾卫步入大殿,将祁王与这几名大臣扣押起来,押往殿外。
祁王挣扎了几下,没有挣脱,怒视于正一,“于正一,你这个李国忠的走狗,竟然敢在陛下遗体之前,扣押皇族亲王与朝中重臣,你眼里还有没有王府,还有没有陛下。”
于正一不耐烦的挥了挥手,“带下去!”
祁王被金吾卫拉向殿外,他看到殿内众人竟然无动于衷,悲愤的哭喊道:“先帝啊!这就你所重视的朝臣。呵呵~大周亡矣!大周亡矣!李国忠,你这个窃国之贼。”
路过于正一时,他冷冷的看了一眼对方,“于正一,你也不会有好下场的。”
这句话刺激到了于正一的痛处,冷声道:“堵住他的嘴。”
待大殿安静后,于正一说道:“诸位,本将最后说一遍,一切事宜,等魏王返京后,在做处理。如果有人不识好歹,别怪本将不念旧情。”
说完转身离开乾清宫。
之后,他命人将熙宗皇帝的遗体处理好,放入棺柩中,并安排大量金吾卫守护。
接着,命人快马加鞭的将消息传给李国忠。
至于皇宫中的所有人,全部被他控制住,等待李国忠的处置。
..........
沁州。
大帐内。
李国忠正与麾下将士商讨对李国昌的新一轮进攻,突然有士兵禀报道:“启禀大王,京师送来八百里加急。”
李国忠闻言,内心咯噔一下,脸上却不动声色的吩咐道:“呈上来。”
“是。”士兵将一个漆着红边的圆筒,双手呈上。
这个圆筒是青铜所铸,封口处用蜡进行密封。
李国忠打开圆筒,取出其中的信件。
只见上面写着一行字:陛下殡天,速回。
落款是京师守备,于正一。
哪怕李国忠早有准备,看到这行字时,手也忍不住微微颤抖起来。
他深呼一口气,调整好内心的情绪,对诸将说道:“京师有变,对李国昌的进攻暂停。”
接着挥挥手,让大部分将领离去。
待帅帐中只剩下邓渊,柳从周等心腹后,李国忠才面色悲痛的说道:“京师传回消息,陛下驾崩了。”
众人脸色大惊,内心纷纷浮现出各种各样的想法。
不过,这几人皆是李国忠的心腹,纷纷表示道,此时,正是魏王成就大业的时候,李国忠有任何安排,尽管吩咐,他们都会坚决执行。
李国忠对此很满意,在悲痛一番皇帝猝然离世后,问道:“我军主力在外,京师却突然遭此变故,对此,你们有何建议?”
邓渊率先开口道:“大王,国不可一日无主,现陛下殡天,臣恳请大王以国事为重,速返京城,主持新君登基。”
其余人闻言,眼中皆闪过一丝激动。
柳从周主动请命道:“大王,末将愿率领长直军断后。”
范师厚,姜存等人也纷纷表示,愿意领军断后。
李国忠欣慰的点点头,说道:“诸君忠义,本王甚是感激。”
他踱步之后,吩咐道:“柳从周。”
“末将在。”柳从周应道。
“你率领长直军断后,莫要恋战,一路退往潞州。沁州与汾州等地皆可放弃,只要守住潞、泽两州即可。”
柳从周抱拳领命,“末将明白!”
李国忠继续下令道:“范师厚,荣孝!”
范师厚与李荣孝抱拳应道:“儿臣\/末将,在!”
“范师厚为中军行军总管,李荣孝为行军副总管,率领主力,一路返回京师。”
“遵命!”两人齐声应道。
李国忠看向邓渊,“你与本王一同,先行返回京师。”
“遵命!”邓渊应道。
次日清晨,李国忠率领神武卫,带着邓渊等官员,离开沁州,南下京师。
三日后,魏国大军在范师厚,李荣孝的带领下,缓缓撤出战场。
同时,收到命令的朔方军与辽州军也纷纷撤兵。
李国昌一开始收到三镇联军撤兵时,并不相信。
他认为,这是李国忠的奸计,想要引诱他出城野战。
于是按兵不动。
直到斥候禀报,三镇联军,接连退出了所占领的城池时,他才确信,李国忠是真的退兵了。
于是派出手下,将丢失的土地,一一收回。
并且率领大军,一路抵达潞州城下。
看着城墙上严阵以待的守军,他尝试进攻无果后,率军返回太原城。
同时,派出大量的密探,深入李国忠治下的领地,探查李国忠撤兵的原因。
同一时间,李国忠经过半个月的行军,终于在玄月初六抵达京师。
他奉魏王之命,驻守京师,就是为了保护皇帝。
现在好了,原本还能活个五六年的皇帝,突然就死了。
这让他如何与魏王交代。
想到将要面临的处罚,他就一阵烦躁。
是否会死,他不知道。
但是,降职流放,肯定是少不了的。
诶!这都什么事啊?
于正一走进殿内,地上的血迹让他眼神微凝。
因为,这血迹有些发黑,不像正常的鲜血。
一瞬间,他的脑海中闪过各种想法。
最终,他忽略了地上的血迹,来到皇帝遗体跟前,行了一礼后,看向一旁的太医,问道:“陛下是因何而殡天?”
太医见到于正一,恭敬的回道:“于大人,陛下是中.......”
“咳咳~”于正一打断太医的话语,眼神凌厉的看向他。
太医瞬间想到了很多的事情,脸色变得有些苍白,见众人都看向自己,他稳住心神,开口道:“陛下是中气不足,又经常举办酒宴,导致身体极度虚弱,突然间服食补品,使身体虚不受补,才龙御归天。这只是下官的推断,具体情况,还待细细探查。”
于正一满意的点点头,眼神严厉的环顾四周,“诸位,为了大周的安稳,从今日起,京师实施戒严。一切事宜,等魏王回京后,再做定夺。”
殿内的人员,对于于正一的说法感到非常愤怒。
现在大殿内皇亲国戚,满朝文武皆在此处,凭什么要等李国忠回来主持陛下的葬礼。
一位亲王就站出来说道:“自古帝王葬礼,皆由皇族与朝廷重臣操办,何时需要一个外人来处理。”
于正一看着这个不知好歹的亲王,脸上露出一丝冷笑,问道:“有谁和祁王殿下一般想法?”
殿内众人纷纷低头。
这一幕让于正一很满意,却让祁王心寒。
祁王怒声说道:“大周养士近三百年,尔等就是如此回报周室的?”
这句话深深地刺痛了几名朝臣的内心,他们纷纷起身指责于正一的不对。
待没有继续站出来时,于正一冷笑一声,挥了挥手,“来人,送祁王殿下和几位大人下去冷静冷静。”
“是。”
十几名金吾卫步入大殿,将祁王与这几名大臣扣押起来,押往殿外。
祁王挣扎了几下,没有挣脱,怒视于正一,“于正一,你这个李国忠的走狗,竟然敢在陛下遗体之前,扣押皇族亲王与朝中重臣,你眼里还有没有王府,还有没有陛下。”
于正一不耐烦的挥了挥手,“带下去!”
祁王被金吾卫拉向殿外,他看到殿内众人竟然无动于衷,悲愤的哭喊道:“先帝啊!这就你所重视的朝臣。呵呵~大周亡矣!大周亡矣!李国忠,你这个窃国之贼。”
路过于正一时,他冷冷的看了一眼对方,“于正一,你也不会有好下场的。”
这句话刺激到了于正一的痛处,冷声道:“堵住他的嘴。”
待大殿安静后,于正一说道:“诸位,本将最后说一遍,一切事宜,等魏王返京后,在做处理。如果有人不识好歹,别怪本将不念旧情。”
说完转身离开乾清宫。
之后,他命人将熙宗皇帝的遗体处理好,放入棺柩中,并安排大量金吾卫守护。
接着,命人快马加鞭的将消息传给李国忠。
至于皇宫中的所有人,全部被他控制住,等待李国忠的处置。
..........
沁州。
大帐内。
李国忠正与麾下将士商讨对李国昌的新一轮进攻,突然有士兵禀报道:“启禀大王,京师送来八百里加急。”
李国忠闻言,内心咯噔一下,脸上却不动声色的吩咐道:“呈上来。”
“是。”士兵将一个漆着红边的圆筒,双手呈上。
这个圆筒是青铜所铸,封口处用蜡进行密封。
李国忠打开圆筒,取出其中的信件。
只见上面写着一行字:陛下殡天,速回。
落款是京师守备,于正一。
哪怕李国忠早有准备,看到这行字时,手也忍不住微微颤抖起来。
他深呼一口气,调整好内心的情绪,对诸将说道:“京师有变,对李国昌的进攻暂停。”
接着挥挥手,让大部分将领离去。
待帅帐中只剩下邓渊,柳从周等心腹后,李国忠才面色悲痛的说道:“京师传回消息,陛下驾崩了。”
众人脸色大惊,内心纷纷浮现出各种各样的想法。
不过,这几人皆是李国忠的心腹,纷纷表示道,此时,正是魏王成就大业的时候,李国忠有任何安排,尽管吩咐,他们都会坚决执行。
李国忠对此很满意,在悲痛一番皇帝猝然离世后,问道:“我军主力在外,京师却突然遭此变故,对此,你们有何建议?”
邓渊率先开口道:“大王,国不可一日无主,现陛下殡天,臣恳请大王以国事为重,速返京城,主持新君登基。”
其余人闻言,眼中皆闪过一丝激动。
柳从周主动请命道:“大王,末将愿率领长直军断后。”
范师厚,姜存等人也纷纷表示,愿意领军断后。
李国忠欣慰的点点头,说道:“诸君忠义,本王甚是感激。”
他踱步之后,吩咐道:“柳从周。”
“末将在。”柳从周应道。
“你率领长直军断后,莫要恋战,一路退往潞州。沁州与汾州等地皆可放弃,只要守住潞、泽两州即可。”
柳从周抱拳领命,“末将明白!”
李国忠继续下令道:“范师厚,荣孝!”
范师厚与李荣孝抱拳应道:“儿臣\/末将,在!”
“范师厚为中军行军总管,李荣孝为行军副总管,率领主力,一路返回京师。”
“遵命!”两人齐声应道。
李国忠看向邓渊,“你与本王一同,先行返回京师。”
“遵命!”邓渊应道。
次日清晨,李国忠率领神武卫,带着邓渊等官员,离开沁州,南下京师。
三日后,魏国大军在范师厚,李荣孝的带领下,缓缓撤出战场。
同时,收到命令的朔方军与辽州军也纷纷撤兵。
李国昌一开始收到三镇联军撤兵时,并不相信。
他认为,这是李国忠的奸计,想要引诱他出城野战。
于是按兵不动。
直到斥候禀报,三镇联军,接连退出了所占领的城池时,他才确信,李国忠是真的退兵了。
于是派出手下,将丢失的土地,一一收回。
并且率领大军,一路抵达潞州城下。
看着城墙上严阵以待的守军,他尝试进攻无果后,率军返回太原城。
同时,派出大量的密探,深入李国忠治下的领地,探查李国忠撤兵的原因。
同一时间,李国忠经过半个月的行军,终于在玄月初六抵达京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