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1659:我在滇缅成为亚洲之王 > 第66章 广南府之战(2)

1659:我在滇缅成为亚洲之王 第66章 广南府之战(2)

    不过,虽然同意了刘元初的筹划,但张七面临的具体情况还是严峻的。

    与孙延龄部合股不但是他极力想阻止的,但也是沈永忠极力想达到的。

    时下张七四个大营占据的西洋河河口距离广南府城所在的平地还有约莫百里,杨阿索两部占据的宝月关距离那里也有近五十里。

    所谓西洋河河口,并不是西洋河从广南府平地开始进入山地的地方,该河是一条东西走向的河流,不过在这里有一个渡口,正好控制住了北往广南府城的要冲,故此才在当地人嘴里称为河口而已。

    无论从哪里出发,都要经过蔓延起伏的崇山峻岭。

    于是,沈永忠仗着自己人马多,在两地前往广南府城必经之处层层设防,而有了耿继茂的教训,他手下的将领们一个个也拼死阻击。

    移营之战开始了。

    战争,特别是山地作战移营时非常麻烦的,你想移营,而敌人显然不想你移营,后世的太平天国前期,还在广西的时候,清军想要彻底围住永安州,不停地想拉近与州城之间的距离。

    每一次转移驻地都要花费巨大的代价,就是在这次打破清军的封锁后太平军就一飞冲天了,自那以后,清军再能集结大军围困太平军还要等到江南江北大营之时了。

    现在的张七明军同样如此。

    虽然两路人马一连共计前进了三日,每一路却只前进了三十里!

    沈永忠几乎将每一座可用的山头都利用上了,若不是明军火力猛烈,恐怕三十里也走不到。

    幸运的是,孙延龄也是一个好帮手,他显然比他的岳父孔有德差远了,虽然勉强答应前来与沈永忠合营,但终究是被耿继茂部的惨状吓到了,故此他的一万五千大军紧紧地挤在一起,每日只走上二十里。

    每走一日还要停下来扎营,于是便更慢了。

    饶是如此,三日后他的大军距离广南府城也只有五十里了!

    张七虽然在云南、广西各处密布哨探,但能够拥有电报机的显然只有少数,时下也就在镇安府、曲靖府、广南府、昆明、永昌府、密支那、孟养六处设置了,加上随军携带的三部,他一共就有十部。

    当然了,这是指功率较大的,若是只能短距离传输的小功率的自然还有一些。

    饶是如此,时下孙延龄所部的动向他也无法完全掌握,只能靠派出的夜不收抵近观察才能得知,再将掌握的讯息传到他这里时效性至少差了一日以上,也就是他通过该部一连几日的行动大致估算出其速度而已。

    眼下沈永忠的大军已经将广南府围得水泄不通,若不是他在城内安插有密探,恐怕那里的情况也是一无所知。

    好的一面是,贺九仪在得知他就在府城不远之地时,倒是下定了紧守城池的主意。

    “这样不行”

    虽然在攻击前进时己方伤亡不大,但若是继续这样下去,迟早会迎来孙延龄、沈永忠两部的成功汇合,故此,在第三日晚上,张七召开了紧急会议。

    这一次,就连刘元初也想不出什么好主意了。

    张七直接做出了决定。

    “杨阿索、郝应锡两人虽然也只前进了三十里,但宝月关距离广南府城也就五十里,也就是说,他们现在距离府城只有二十里了”

    “我决定,重新做出调整,我亲自带着张乘龙、郝元彪两部前往那里与其汇合,至于这里,留下蒯方、吴国安两部,加上高得杰骑兵,依旧按照这个进度缓慢前进,由高得杰统一指挥”

    高得杰问道:“您的意思是我这一部就是用来迷惑敌人的?”

    张七点点头,“我走之后,张部、郝部以及我的大旗依旧不动,让敌人认为我们的主力还在这里”

    “这里距离宝月关走小道的话只有五十里,我准备连夜进军”

    离开三乡县后,他从六部中个抽调了一百长枪兵、一百弓箭手,用来镇守县城,眼下各部实际上只剩下了千人左右,当晚便连夜展开行动,在当地土人的带领下,于黎明前十分抵达了宝月关。

    与他一样,杨阿索郝应锡两人也抽调了四百长枪兵、弓箭手镇守此关,主力则进驻到北面三十里的董那孟寨。

    歇息半日后,大队人马继续北进,终于在黄昏时分与杨、郝两部汇合了。

    如果说广南府城是在一个四面皆山的盆地里,那么董那孟寨则是在一个四面皆山的小盆地里。

    敌人之所以坐视杨郝两部轻易闯到这里,那是因为他们封锁住了前往广南府城唯一的通道。

    “王爷”

    杨阿索对着地图介绍起来。

    “董那孟寨距离广南府城所在的平地实际上只有十里了,不过仍需穿越一片山地,山地的尽头则是五里桥要塞,想要大军进出广南府城,必须经过此寨方可”

    “根据我的情报,沈永忠在这里驻扎了五百人,还在寨上布置了大量的火炮,另外,前往五里桥的山道极有可能设伏”

    “能从其它地方绕过去吗?”

    “有的,就是西面西洋河北面那条山道,最终还是与其汇合了”

    张七点点头,“敌人之所以没来这里,就是认为他们的五里桥寨易守难攻,还有十里长的山路可以设伏?”

    杨阿索说道:“我俩从宝月关北上时也不断遭到了敌人的袭扰,不过由于我们都有上好弹药的燧发枪、短管火炮,随时便能迎敌,最终还是以很小的代价击退了他们的进攻”

    “当然了,都是击溃战,我们急于将大营移往靠近府城的地方,这一点想必沈永忠也知晓了”

    张七说道:“我们必须尽快通过最后这座山,张貔”

    “到”

    “你带着五百亲卫步兵一个小时后前去开道,记住了,见到容易掩藏伏兵的地方就立即射击,也时不时放上一炮,你等不用携带重炮,携带十门五十斤重的短管火炮就行了”

    “一般来说,树木茂盛之地反而不是隐藏伏兵的好地方,因为这样的地方无法释放檑木滚石这样的东西”

    “树木稀少,灌木丛、野草茂盛之地才是最易隐藏伏兵之地,不妨多放上几炮,一定要保证己方人马有三成的燧发枪处于装填状态”

    “伏兵,无外乎居高临下射箭、射击、放炮,清狗火器都集中在乌真超哈部队,我估计彼等不一定舍得拿出来设伏,若是寻常长枪兵、刀盾兵,埋伏之地就不能太低,若真如此,他们下来时你们也有反应的时间”

    “大队人马就跟在后面,现在就全看你了”

    张貔眼神一凛。

    “孩儿一定完成任务!”

    下午,大队人马全部出发了。

    张貔知道张七为何要让他打头阵。

    时下能够提前装填好弹药而不让弹药、引药泄露的新式燧发枪各个大营只装备了一百人,而亲卫步兵则全部装备了,也就是说他这五百人是清一色的新式燧发枪!

    对于弹药来说,为了保证气密性,塞入铅弹时会包裹一块布片将其捅进去,一般来说除非将火枪倒立后用力震荡就不会跑出来,但引药没有那个新装置显然是不行的。

    除了武器,还有甲胄的因素。

    虽然都配备了新式火枪,但这五百人依旧配备了棉甲,与其它营头通过缴获修修补补得来的棉甲不同,张七的亲卫队无论是步兵还是骑兵都配备了密支那甲胄工坊新制作的棉甲。

    缴获的清军棉甲最轻的也有三十五斤,不过他们所用的铁片质量较差,多半是生铁,被铅弹击中后很容易碎裂,张七却用上了熟铁,这柔韧性便又上了一层楼。

    棉甲是将两块铁片夹住一层经过多道工序处理后的棉片铆合而成,时下张七亲卫步军的棉甲重达四十斤,亲卫骑兵的则重达三十斤,质量比以严苛着称的清军又一个层次。

    加上全部配置只有精锐部队才配备的宽檐铁盔,只要不是骤然在近距离遇敌,在这个依旧是冷兵器占据主要地位的古老东方还是能反应过来的。

    还有五十斤重的短管火炮,这种火炮只有一米,管径却有十五厘米,平射射程只有五十米,四十五度角仰射最大射程不到一百米,但可以装填实心弹、散弹和开花弹,对付近处的敌人不要太爽。

    与火枪一样,为防漏气,将炮弹嵌入时同样要裹上一层厚麻布,一般来说只要小心一些是不会掉落的。

    张貔出发了,按照张七的吩咐,见到两侧树木茂盛之地就让火枪手放上十几铳,清军的军纪普遍比明军强,但显然强不过李定国的部队,真实历史上的磨盘山之战,吴三桂得知有伏兵存在后当即让火枪手、炮兵大肆发射,该部在伤亡了几百人才忍无可忍展开反击。

    也就是说,李定国的部队,单论军纪一项已经接近后世的铁军了。

    清军显然还没有达到这一点。

    就这样一路走一路射击,却并没有发现伏兵存在的迹象,他们很快就抵达了山道的尽头。

    五里桥山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