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凤衔柳 > 壹佰肆拾贰 闹事

凤衔柳 壹佰肆拾贰 闹事

    柳烟桥与小桃来到绣楼,见绣楼门前已经被人围了个水泄不通。柳烟桥心中一紧,拉着小桃往人群中挤去。好不容易才挤到前面。

    “诶哟快来看啊!”

    嘈杂人声中,一个尖锐高亢的咆哮声尤为突出。

    柳烟桥循声看去,只见一个黑瘦的中年妇人坐在绣楼门前空地上,呼天抢地,好似受了天大的委屈。

    “不得了了!这楼里欺负我们孤儿寡母啊!”

    她说着,将身旁一个年轻姑娘的手往下一带,那姑娘显得很是局促,被这么一带,险些跪了下去。不过似乎是并不想同妇人一起坐到地上,于是她极力稳住了身形,可无奈于妇人一下接一下拉扯,年轻姑娘只能被迫弯腰,她低着头朝四周望了一圈,又俯身同妇人说了些什么,然后作势要将妇人从地上拉起来,然而,一切徒劳。

    柳烟桥在人群中站定,并不急着上前,静静看着事态发展。

    那妇人看着清瘦,力气却要比身旁年轻女子大些,只见她用力一拽,那小姑娘一个趔趄,便栽倒跪坐到了地上。

    “大伙儿来评评理啊!我女儿在这楼里辛辛苦苦大半年,一文工钱都没有啊——!!”

    “我们娘俩就指着这几个字儿讨口饭吃,这可叫我们怎么活啊!”

    “……”

    柳烟桥听了一会儿,大约弄清了妇人的哭诉内容,随后走上前,又询问了一遍面对此景手足无措的掌柜和管事。

    绣楼的掌柜是个年轻人,经验尚缺,显然对于处理这种事并不擅长。而她旁边的仇娘是教导绣娘的好手,对于这样的事却也是束手无策。

    二人见柳烟桥来,仿若找到了主心骨。而地上的妇人见此,似乎也是见到了救命稻草,眼见着就要爬过来,掌柜见此,忙上前稳住,仇娘看了眼掌柜,叹气,将事情经过说给柳烟桥听。

    与柳烟桥猜想不差分毫,那妇人身旁的年轻姑娘是绣楼里做工的绣娘,名叫春儿,而这妇人则是春儿的母亲。

    今日春儿迟迟未上工,正当仇娘怕人出了什么事正欲遣人去问问时,春儿的母亲就带着春儿来了。

    这妇人来了便往地上一坐,任谁赶也不走,这一问才知道,原是带着春儿来讨要工钱的。

    说起此事,又要扯上另一个人,元香。元香与春儿同是绣楼的绣娘,两人又是邻居,话说昨日二人母亲闲话家常,不知怎的就谈及了二人做工之事,继而聊到工钱,两母一核对,发现元香每月工钱要比春儿多两百文。

    同样是绣娘,做同样的活计,怎么你家女子比我家多?这春儿娘就不乐意了,当晚便问了春儿,春儿只说不知,绣楼每月只给自己两百文,同招工时说的一样,元香的约莫是掌柜的赏识,多给的也不一定。

    春儿娘不信,一定要来绣楼要个说法。

    柳烟桥问:“每月给春儿的工钱是多少?”

    仇娘并未给出数字,只给了柳烟桥一个复杂的眼神:“都是一样的。”

    “我还专门找了账本核对,每个月都不曾少。”

    柳烟桥听罢,点点头,缓缓呼出一口气,什么都明白了。

    绣楼贴出的告示是每月两百文,但给楼里绣娘发下去的,实则是四百文。这是柳烟桥善意的表里不一,是她为身不由己的女子留的一点点后路。

    不过有藏私的,便有连同上交的,而今两者相撞,倒成了她给自己设下的难题。

    若是点破,这楼中其余绣娘便不得不将另外两百文全部上交,可若是认下是绣楼疏于管理,拿些银子平息此事也不妥,此番平息,此后影响更大。

    今日这事闹得太大,周围众人都等着绣楼如何解决,虽不曾高调宣扬,但京中谁人不知锦绣坊隶属凤府?好在是平日里多有训导,未曾出现殴打伤亡,只是此事若是处理不当,多少也会影响到凤府。

    柳烟桥想了想,走到妇人面前,微微屈身:

    “这位夫人,我是锦绣坊的东家,您有什么委屈?同我说说吧。”

    妇人本和掌柜大声撒泼耍着无赖,见柳烟桥过来,瞬间收了声,哭诉起来:“贵人,我一瞧您就是个明理人,定是手底下人黑心肠,您可要为我做主啊!”

    柳烟桥蹲下身,想将她扶起来:“什么事?您慢慢说。”

    这妇人痛哭流涕,却并不顺势起身:“我女子在您楼里做工,每月的工钱都被这些黑心的昧下了啊!”

    柳烟桥眉头微蹙,眼神却依然平静:“您先莫急,这其中是否有什么误会?我们锦绣坊向来都是按时按量发放工钱,从未有过克扣之事。”

    妇人一听,哭得更大声了:“怎会有误会!我这苦命的女儿,日夜辛劳,却连应得的工钱都拿不到,这让我们母女如何活下去啊!”

    柳烟桥站起身,看向掌柜,掌柜心领神会,转身往绣楼走去。

    不多时,掌柜拿着账本回来,递给柳烟桥。柳烟桥仔细翻阅着,随后看向妇人:“账本上记录清晰,您女儿的工钱每月都已按时发放,并有她的签字画押。”

    “若您不放心,我们可以走一趟衙门。”

    听到柳烟桥要报官,妇人愣了愣,看了眼身旁站着的春儿,似乎是傻了,一时竟安静了下来。

    趁着妇人安静的间隙,柳烟桥站起身,与一旁的春儿对视。

    这是个年岁约莫十六七的姑娘,见柳烟桥看向自己,不知是觉得难为情还是怎么低下了头。

    “认得我吗?”柳烟桥问。

    春儿支支吾吾,怯生生:“认……认得……”

    柳烟桥盯着她的眼睛,语气温和,但落到春儿耳中,如同索命魔音:“依照你母亲所说……你自上工以来,每月的工钱,都不曾得到?”

    “不……不是……”春儿的脑袋越发低了下去。

    “那……是数额不对?”柳烟桥明知故问。

    春儿几乎要将自己的头埋进地里,并不回答。

    柳烟桥又低头看向妇人:“这位夫人,您说。”

    妇人身子一颤:“是……是数额不对……”

    “如何不对?”女子反问。

    “少……少了二百文钱……”妇人战战兢兢伸出两根手指,道。

    柳烟桥了然:“那……到手的工钱是多少?”

    妇人低声回答:“二百文。”

    “哦?”柳烟桥状似思考,“这我就不明白了。”

    她似乎也是疑惑起来,伸手抚了抚下巴:“当初招工时,告示上写得明明白白,每月工钱二百文,如今您既说放了二百文下去,又从何处少了二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