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哑女的古代生活日志 > 第46章 无偿分享

哑女的古代生活日志 第46章 无偿分享

    梁崇诧异,竟然这么早就种出来了。

    说实话,有人卖韭黄并不奇怪,韭黄的种植没有什么技术含量,只要做好遮光就行。

    不过能在这个时候上市,证明梁崇刚卖完韭黄没多久,这个人就做好了种植的准备。

    毕竟冬天都才刚刚结束,有些地方还未完全化冻,要在这个时节有所产出,肯定得建暖房或者做好保暖工作,

    这人的速度和反应都挺快的,只比梁崇慢了一两个月左右。

    那日苏并不是一个人来的,还带了巴尔思一起。

    如何种植韭黄,就只有梁崇和巴尔思两个人知道。

    巴尔思是达亚尔和那日苏两人打包票推荐过来的,老族长也时常过来暖房这边给他送饭或者帮忙,出现问题后,那日苏赶紧带着人过来梁崇家。

    当然并不是怀疑他,恰恰相反,那日苏能在这时候站出来,反而表现了他对巴尔思的信任。

    不过巴尔思也知道,这件事情,他的嫌疑最大,但他是个不善言辞的,只紧紧的抿着唇,对梁崇说道,“不是我,我从未对外说过。”

    梁崇摆摆手,示意无事,一起共事了这么长时间,对于巴尔思的为人,她还是非常有信心的。

    梁崇表示,这韭黄的种植,本来就不是什么秘密,她能种,其他人自然也能种。

    不过梁崇对售卖之人非常好奇,向两人问道,“可知是什么人在卖?”

    此事一出,巴尔思最是着急,这还是他去营州城买米粮时,正好看到有个人拉着一板车黄澄澄的蔬菜在卖。

    年前给各大酒楼送货都是巴尔思在负责,他一眼就看出,车上的东西,正是他们卖过的韭黄。

    所以急得东西也不买了,去四处打听了一番,回到家后,又去那日苏家和达亚尔家将事情和盘托出。

    不过达亚尔大叔没在家,那日苏只好先拉着他来报信。

    “我听人家说,拉菜的那个人,是隔壁大河村里正的小儿子。”巴尔思解释道。

    三人面面相觑,无它,梁崇刚落户没多久,不怎么善于交际,日常没事都是蜗居在家,对附近村落的大事小情可谓一概不知。

    那日苏和巴尔思就更不用说了,在搬下山之前,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和深山里的野人没什么两样。

    搬下山的几个月里,不是在忙着赶山,就是在忙着种地,知道的事估计还没有梁崇多。

    正在这时,达亚尔大叔快步地走了进来。

    “如何,事情怎么样了?”人未到,声先至。

    几人向他说明了事情的经过,得知并不是巴尔思泄露的,达亚尔长舒一口气。

    他和那日苏一样,怕自己看错了人,害梁崇丢了营生不说,在老族长那里,也难以交代。

    比起几人,达亚尔算是良禾村的土着了,几人忙向他打听起来。

    大河村的里正家和吴正贤家一样,家族背景深厚,财力也是村里数一数二的,还是村里少有的耕读世家。

    这么一说,梁崇倒是明白了。

    韭黄的种植方式可以在书本上找到,过年期间又在城里掀起了一股不小的潮流,惹了别人的眼睛也不奇怪。

    再说这种植的技术也不是她的专利,是个人只要知道方法就能种,她也不过是拾人牙慧而已。

    不过营州城要是有第二家卖韭黄的,那梁崇这边的货就不怎么稀罕了。

    原本她还想着当时的定价有点低,想在收割下一批的时候,再往上提点价呢。

    然而这是不可避免的,野菜干那么小的生意,都有人蜂拥而上,韭黄卖得可比野菜干贵多了。

    但现下,梁崇这里只有可怜巴巴的一亩地能种植韭黄,对方是个里正,就算不是个官,大小也是个地头蛇,万一是个心胸狭隘的,搞些动作就不好了。

    梁崇又向达亚尔打听起这家人的为人来。

    大河村的里正叫做林清怀,要说这林清怀一家,倒也没什么特别的,不过良禾村的人都知道他们的底细。

    无它,林清怀和吴正贤一样,都是里正,底下都管着几个村,家世背景相当不说,职业也相同,两人素来互相看不顺眼。

    两家也隐隐有攀比之意,他们家的二儿子和吴正贤家的小儿子在同一个书院读书,成绩排名不相上下。

    梁崇懂了,这是两个周瑜和诸葛亮互相打擂台的故事。

    当然,是乡村低配版。

    得知林清怀的品行还行,以前也没有做过什么欺压百姓的事情,梁崇这才放下心。

    但也不能放心得太早,说到底,一切都只是几人的猜测而已。

    若是到时市面上只有两家人卖韭黄,梁崇还是单门独户的一个人,吃亏的肯定是她。

    索性有了第二家,这韭黄也卖不上价了,自己这边又只有一亩地的产量,不如用来搞一点别的事情。

    梁崇随即心生一计,并找上了里正吴正贤。

    经历松树村和卖羊肚菌两件事后,梁崇深感不能说话的不便,便做了一个小本子和一支碳笔随身带着。

    遇到识字的就写给他看,遇到不识字的,连比带划,别人也能猜出大半来。

    不过仅针对不太熟的人,相处久了,大家也能明白梁崇在表达什么意思。

    一开始和吴正贤对话时,梁崇还需要达亚尔翻译,交集多了,现在两人基本已经能无障碍交流。

    “什么!你愿意将韭黄的种植方法无偿分享给村里人?”梁崇第一次在吴正贤的脸上看到震惊的表情。

    这韭黄他当然知道,小儿子还领着他去吃了一回,没想到是梁崇种的。

    他只知道梁崇在搞温室种植,但具体是什么,还真没有了解过。

    没有人会把自己赚钱的方法拱手让人,吴正贤随即问她为什么想这样做。

    自认识这个人的第一天起,梁崇就知道他是个圆滑的,虽然不够廉洁,但捞点油水也是张弛有度,没想到他还有控制不住表情的一天。

    梁崇解释,自入村以来,里正和村民都帮了她许多,再加上看见刚下山的熬古人和白柔人都暂时没有什么谋生的技能,所以想将方法教给大家。

    这种蔬菜虽然不值多少钱,但也是她的一点微薄的心意。

    接着梁崇又说了林清怀一家在卖韭黄的事情。

    听完,吴正贤的脸都黑了,当即骂道,“这林清怀,真是老脸都不要了,净干些偷鸡摸狗的事情。”

    梁崇明白,吴正贤未必不知道林家的种植方法是自己寻摸到的,并不是来自己这里偷的师,只是带入了一些私人恩怨,硬要给人家扣帽子而已。

    梁崇识趣的没有多话。

    吴正贤过了骂人的瘾,才回归到正事上面,他也算是一个老狐狸了,自然知道梁崇说的那番话,哪些是真,哪些是假。

    不过他没有点明,毕竟梁崇愿意将方法分享出来,也是一件为村民谋福利的好事。

    凡事论迹不论心,梁崇已经比大多数的人要慷慨得多。

    最主要的是,自从乌拉尔人搬下山后,新知府出台的政策是一项接着一项。

    刚开春的时候,还召集各村的里正去开了一次会。

    会上言明,今年是搬迁的第一年,年底各村要进行搬迁居民的收入统计,并将统计结果作为里正年终考核的重要依据。

    吴正贤正愁不知道怎么提高这几十户人家的收入呢,梁崇恰好就送来了好方法。

    哼,不是要卖菜吗,他们全村都种上韭黄,气死林清怀那个老匹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