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国的非咸鱼生活 第二章 面试
大雪过后的空气,清冷异常。
站在招贤馆门口的张溪暂时无暇去感受这份清冷,他即将面临着一场重要的面试。
不管是什么面试,哪怕自认为是走过场的面试,该紧张还是会紧张一下的。
心中默念一会儿的“面试说辞”,心里觉得没问题了,这才深吸一口气,整理一下衣冠,拿出名帖,前去敲门。
门响三下,侧身在门边站立,等人来开门。
这是登门拜访的规矩。
张溪也不知道招贤馆的规矩是啥样,既然这样,就按照登门拜访的规矩来好了。
站立等待了大概十几秒的时间,门往里打开。
开门的是一位大汉,身高得有一米八以上,浑身鼓鼓囊囊的,一看就是那种肌肉很发达的主。
最要命的是一双眼睛,炯炯有神不说,还带着警惕和怀疑的意味探视着张溪,久久没有任何动作。
张溪很不舒服。
不是因为被瞪着看不舒服,而是一种来自潜意识的认知告诉张溪,开门大汉这种审视的目光是一种很无礼的行为,这时候张溪最应该做的,就是拂袖而去。
可......
张溪收拾一下心情,摆出一副笑脸,躬身作揖行礼后,才对着开门大汉说道,“在下张溪,字元长,颍川人士,特来拜访馆主,烦请足下代为通报。”
没办法,咱是来找工作的嘛,不能因为前台的脸色不好就放弃一次面试机会嘛......这就是张溪最后做出决定的原因。
开门大汉闻言,脸色却是微微一变,原本审视的目光直接消失,眼神里流露出不屑的神色。
“在此等候,不可擅闯!”
大汉说完这话,拿过张溪的拜帖,也不看张溪的反应,直接转身进里屋。
张溪此时也有点绷不住了,主要是那个大汉那个不屑的表情实在是太明显了,感觉深怕你不知道他看不起你的样子。
不管是在古代还是在现代,人家明着看不起你,还能满脸堆笑的跟人家说话的人......嗯,反正张溪是做不到。
这时候的张溪真的有点想直接走人了。
但问题是,拜帖已经送出去了,不是你想走就可以走的。
如果刚刚自己觉得受辱,不给拜帖直接转身就走,传出去大家也只会说是刘使君的不尊重人才,可现在自己给了拜帖却不见主人,这反倒意味着张溪看不上刘使君。
虽说吧,不管是历史上还是三国演义上,刘备这个人对待人才好像都还挺不错的,只要不跟彭羕那样作大死,顶多就是不重用......但你敢赌么?!
思来想去,张溪还是决定,暂时忍下这口恶气,站在门口静静的等待。
本来张溪觉得就那个大汉的态度,会不会给自己通报,什么时候通报都不好说,他甚至做好了被人晾着的准备了。
但实际上,并没有让张溪等的太久,就见那大汉黑着一张脸跟在一个中年男人身后,而中年男人则是满脸笑容的快步向门口走来。
“贤士驾临,备不胜荣幸,未能远迎,还望高才恕罪,恕罪。”
中年男人来到门口,对着张溪,二话没说的直接鞠躬作揖行礼
张溪一看这架势,赶紧的也作揖行礼,嘴里连说,“不敢,不敢......”
然后就说不下去了。
要说点客套话,总得搞清楚对方身份吧,而对方的身份也不难,刚刚人家就自我介绍了......然后张溪就有点傻了。
“备”?
什么“备”?!
在新野县,招贤馆内,自称“备不胜荣幸”的人......总不能他姓张吧!
反应过来的张溪一时间有些尬住了,但刘备可没有,他伸手抓住张溪的手腕,一遍笑着把张溪往里领,并且说道,“备设此招贤馆,只为一见天下贤士,今有幸认识先生,且随备进屋一叙,如何?!”
张溪被刘备拉着,顺势的就往招贤馆里走......这时候要是再反应不过来,那就真的不用进去一叙了,这场面试在门口就结束了。
反应过来的张溪,赶紧顺势放松自己的身体,由着刘备的引领往招贤馆内走去,同时脸上笑着回应道,“如此,便有劳刘使君了!”
刘备依然没说什么,带着张溪进入招贤馆前厅,分宾主落座。
坐好之后,张溪不等刘备开口,先主动说话。
“向闻刘使君仁义布于天下,求贤若渴,今日一见,果然不虚.....幸甚,幸甚!”
得找补一下,恭维一下这位boSS,拍拍马屁好提高好感度.....不然刚刚在门口愣住那傻样,人家要是觉得你反应太慢或者没有眼力见可怎么办。
面试第一印象很重要的。
可这事儿吧,张溪觉得也真的不能怪自己。
你见过谁家公司面试,人事经理不先出面,直接见老板的?!
本来张溪以为,来招贤馆面试,最多是见到刘备手下的某位文臣,如果能见到简雍糜竺等人就已经是烧高香了。
谁能想到刘备堂堂一个豫州牧,左将军,没事儿蹲在一个招贤馆里的?!
刘备面对张溪的恭维,却只是微微一笑,说道,“不敢,不敢.....先生既是颍川人士,不知却为何来到荆州?!”
嘛,这个刘备......好像不太吃这一套哈。
也是,能在乱世里混出头的英雄们,哪个是吃溜须拍马这一套的,就连袁术都不会吃这套。
既然刘备不吃这套,那张溪也不能继续恭维下去,不然就成了马屁之徒了。
稍微调整一下心态,张溪按照记忆中文士对答的惯例,正色回答道,“溪自颍川来,欲往襄阳庞德公处游学,途径此地,听闻刘使君招贤纳士,求贤若渴,特来自荐!”
分家这事儿,不太好拿到台面上来说,所以张溪就找了一个游学的说法。
在汉朝,游学这事儿是很正常的情况,刘备早年也游学过,并且因此拜在了大儒卢植名下学习。
而游学也是有规矩的。
只有在一个老师那边学完了所有的知识,得到老师的许可,才有资格游学,换句话说,没有一定的知识储备,是不够资格去游学的。
而造成游学之风盛行的原因也在于,汉朝采用的是察举制,要入仕就得有官员举荐,游学各地,也是结交各地读书人,进而结交各地官员的一种手段。
张溪这么说,就是告诉刘备,虽然我是在游学过程中,但如果你要举荐我的话,我也是可以答应出仕的。
这算是这个时代面试工作的流程性用语了。
刘备自然也听懂了,微微一笑,正衣冠,肃颜色,然后才问道,“哦,既如此,不知先生所善何事,何以教我?!”
这是标准的君臣问对程序了。
这时候就不能再抱着轻松的心态,张溪必须在这个时候向刘备展现出自己的能力来。
何以教你,要不要先来个《隆中对》,抢一下诸葛亮的饭碗?!
别说,这事儿张溪昨天在客栈模拟问答的时候还真的想过,只是后来自己给自己推翻了。
《隆中对》的大概意思张溪是明白,也能说的出来......但,会背《隆中对》其实并没有太大的意义。
《隆中对》是一个大纲,是诸葛亮给刘备提出的战略规划。
但张溪可不认为刘备去见诸葛亮,就是听诸葛亮读一遍《隆中对》,两个人肯定是商量了很久关于如何实现《隆中对》的方略,也就是在这个时候,诸葛亮初步获得了刘备的认可。
张溪知道自己的能耐,仗着所谓先知先觉或者多出来的一些知识给自己弄得舒服一点这倒是能做到,让他去规划军事战略,那他还不如一个马谡。
马谡好歹读过多年兵书,而张溪嘛,两辈子加起来就只会一句“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道,不可不查。”
是的,《孙子兵法》这么牛的着作,张溪只记得这一句。
如果刘备真的跟张溪讨论《隆中对》的线路问题,那说不了几句张溪就得露馅,反而会给刘备留下“夸夸其谈”,“言过其实”的坏印象。
再一个,张溪也有属于自己的说辞。
“溪早年在家耕读,后求学于颍川荀氏,颇通数术之道。”
这是张溪早就想好了的说辞。
在这个时代,书非常的珍贵。
虽然蔡伦改进了造纸术,大大降低了造纸的成本,但蔡侯纸书写和保存都相当的不便,还不如原始的竹简好用,所以现在书的主要载体还是竹简。
竹简笨重,文字承载量也有限,这就造成了书的流通不便,再加上世家豪族为了掌握知识的“注释权”,对于书籍全都是敝帚自珍的态度,所以这年头的大儒都不敢说自己熟读所有经典,大多数只是专攻一本经典。
张溪如果说自己“博览群书”,那肯定是在吹牛,即使真的看的书多,也不见得能全部理解书中的内容和含义。
倒不如顺大流的说自己专精一样,还是一般人不太会去研究的“数术之道”。
这个时候的数术之道可不是后世的装神弄鬼下九流“小道”,而是先于道家的一门辅佐帝王的学问,也是研究《周易》的基础......跟现代数学不是一回事,但必定会用到数学的知识。
张溪当然不会这个年代的数术之道,更不会装神弄鬼的下九流“小道”,他只会九年义务教育的现代数学。
但这年头,数术之道太难了,肯下苦功夫去研究的人也太少,更别说什么集大成者,很多人连《九章算术》都没啃下来呢。
就这点来说,张溪觉得自己应该比大部分学数术的人要强的多......起码他会多元方程组。
张溪故意这么说,就是让刘备没办法真的来考证他的学问......甚至他都怀疑,刘备压根就没有读过任何数术类的着作。
刘备果然不太懂,闻言皱眉,问道,“敢问先生,何为数术之道?!”
张溪微微一笑,心里默念昨天准备好的说辞,说道,“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可以筹算者,天地之数也,若得天地之数,则大道在其中也。思通造化,策谋奇妙,是为术家.......”
其实张溪根本不懂什么叫数术之道,他就是把记忆中读过的《素问》和《汉书》中的一些关于数术的内容,似是而非的糅合在一起蒙人。
看着刘备一脸懵逼,似懂非懂却又不停点头的样子,张溪就知道,这次真的让自己蒙过去了。
洋洋洒洒的扯了一大堆文言文,有些文字张溪自己说出来都觉得拗口,但总算是把刘备给唬住了。
至于这么说会不会因为扯淡太过导致刘备不用自己.......张溪觉得这也不可能。
刘备现在是什么处境?!
屡战屡败,困守新野,寄人篱下。
难道刘备到现在还能不知道自己不能成事的原因么?!他要是真的不知道,会放下架子三顾茅庐去请诸葛亮出山?!
张溪在数术之道的阐述中为什么上来就要强调数术之道可以“筹算天地”,可以“思通造化,策谋奇妙”?!
目的只有一个,不管你刘备信不信,至少表面上,我是你现在需要的谋略型人才。
这样的人才上门投靠你,你就算不信我,千金买马骨的典故知道吧?!
而刘备呢......
“既然先生擅长数术之道......备帐中尚缺一名粮草主簿,不知先生可愿屈就?”
刘备的这个反应,就有点让张溪不太好评价了。
算是在预料之中吧,刘备在张溪一顿四六不靠的叨叨后,虽然听不懂,但还是愿意给张溪一个官职。
主簿是一个不小的官职了,虽然刘备现在没地盘,但主簿是一郡副手,不能说刘备拿个小官打发张溪。
但......主簿这个官职为啥前面要加个“粮草”二字?!
粮草主簿......那是个什么玩意儿?!
站在招贤馆门口的张溪暂时无暇去感受这份清冷,他即将面临着一场重要的面试。
不管是什么面试,哪怕自认为是走过场的面试,该紧张还是会紧张一下的。
心中默念一会儿的“面试说辞”,心里觉得没问题了,这才深吸一口气,整理一下衣冠,拿出名帖,前去敲门。
门响三下,侧身在门边站立,等人来开门。
这是登门拜访的规矩。
张溪也不知道招贤馆的规矩是啥样,既然这样,就按照登门拜访的规矩来好了。
站立等待了大概十几秒的时间,门往里打开。
开门的是一位大汉,身高得有一米八以上,浑身鼓鼓囊囊的,一看就是那种肌肉很发达的主。
最要命的是一双眼睛,炯炯有神不说,还带着警惕和怀疑的意味探视着张溪,久久没有任何动作。
张溪很不舒服。
不是因为被瞪着看不舒服,而是一种来自潜意识的认知告诉张溪,开门大汉这种审视的目光是一种很无礼的行为,这时候张溪最应该做的,就是拂袖而去。
可......
张溪收拾一下心情,摆出一副笑脸,躬身作揖行礼后,才对着开门大汉说道,“在下张溪,字元长,颍川人士,特来拜访馆主,烦请足下代为通报。”
没办法,咱是来找工作的嘛,不能因为前台的脸色不好就放弃一次面试机会嘛......这就是张溪最后做出决定的原因。
开门大汉闻言,脸色却是微微一变,原本审视的目光直接消失,眼神里流露出不屑的神色。
“在此等候,不可擅闯!”
大汉说完这话,拿过张溪的拜帖,也不看张溪的反应,直接转身进里屋。
张溪此时也有点绷不住了,主要是那个大汉那个不屑的表情实在是太明显了,感觉深怕你不知道他看不起你的样子。
不管是在古代还是在现代,人家明着看不起你,还能满脸堆笑的跟人家说话的人......嗯,反正张溪是做不到。
这时候的张溪真的有点想直接走人了。
但问题是,拜帖已经送出去了,不是你想走就可以走的。
如果刚刚自己觉得受辱,不给拜帖直接转身就走,传出去大家也只会说是刘使君的不尊重人才,可现在自己给了拜帖却不见主人,这反倒意味着张溪看不上刘使君。
虽说吧,不管是历史上还是三国演义上,刘备这个人对待人才好像都还挺不错的,只要不跟彭羕那样作大死,顶多就是不重用......但你敢赌么?!
思来想去,张溪还是决定,暂时忍下这口恶气,站在门口静静的等待。
本来张溪觉得就那个大汉的态度,会不会给自己通报,什么时候通报都不好说,他甚至做好了被人晾着的准备了。
但实际上,并没有让张溪等的太久,就见那大汉黑着一张脸跟在一个中年男人身后,而中年男人则是满脸笑容的快步向门口走来。
“贤士驾临,备不胜荣幸,未能远迎,还望高才恕罪,恕罪。”
中年男人来到门口,对着张溪,二话没说的直接鞠躬作揖行礼
张溪一看这架势,赶紧的也作揖行礼,嘴里连说,“不敢,不敢......”
然后就说不下去了。
要说点客套话,总得搞清楚对方身份吧,而对方的身份也不难,刚刚人家就自我介绍了......然后张溪就有点傻了。
“备”?
什么“备”?!
在新野县,招贤馆内,自称“备不胜荣幸”的人......总不能他姓张吧!
反应过来的张溪一时间有些尬住了,但刘备可没有,他伸手抓住张溪的手腕,一遍笑着把张溪往里领,并且说道,“备设此招贤馆,只为一见天下贤士,今有幸认识先生,且随备进屋一叙,如何?!”
张溪被刘备拉着,顺势的就往招贤馆里走......这时候要是再反应不过来,那就真的不用进去一叙了,这场面试在门口就结束了。
反应过来的张溪,赶紧顺势放松自己的身体,由着刘备的引领往招贤馆内走去,同时脸上笑着回应道,“如此,便有劳刘使君了!”
刘备依然没说什么,带着张溪进入招贤馆前厅,分宾主落座。
坐好之后,张溪不等刘备开口,先主动说话。
“向闻刘使君仁义布于天下,求贤若渴,今日一见,果然不虚.....幸甚,幸甚!”
得找补一下,恭维一下这位boSS,拍拍马屁好提高好感度.....不然刚刚在门口愣住那傻样,人家要是觉得你反应太慢或者没有眼力见可怎么办。
面试第一印象很重要的。
可这事儿吧,张溪觉得也真的不能怪自己。
你见过谁家公司面试,人事经理不先出面,直接见老板的?!
本来张溪以为,来招贤馆面试,最多是见到刘备手下的某位文臣,如果能见到简雍糜竺等人就已经是烧高香了。
谁能想到刘备堂堂一个豫州牧,左将军,没事儿蹲在一个招贤馆里的?!
刘备面对张溪的恭维,却只是微微一笑,说道,“不敢,不敢.....先生既是颍川人士,不知却为何来到荆州?!”
嘛,这个刘备......好像不太吃这一套哈。
也是,能在乱世里混出头的英雄们,哪个是吃溜须拍马这一套的,就连袁术都不会吃这套。
既然刘备不吃这套,那张溪也不能继续恭维下去,不然就成了马屁之徒了。
稍微调整一下心态,张溪按照记忆中文士对答的惯例,正色回答道,“溪自颍川来,欲往襄阳庞德公处游学,途径此地,听闻刘使君招贤纳士,求贤若渴,特来自荐!”
分家这事儿,不太好拿到台面上来说,所以张溪就找了一个游学的说法。
在汉朝,游学这事儿是很正常的情况,刘备早年也游学过,并且因此拜在了大儒卢植名下学习。
而游学也是有规矩的。
只有在一个老师那边学完了所有的知识,得到老师的许可,才有资格游学,换句话说,没有一定的知识储备,是不够资格去游学的。
而造成游学之风盛行的原因也在于,汉朝采用的是察举制,要入仕就得有官员举荐,游学各地,也是结交各地读书人,进而结交各地官员的一种手段。
张溪这么说,就是告诉刘备,虽然我是在游学过程中,但如果你要举荐我的话,我也是可以答应出仕的。
这算是这个时代面试工作的流程性用语了。
刘备自然也听懂了,微微一笑,正衣冠,肃颜色,然后才问道,“哦,既如此,不知先生所善何事,何以教我?!”
这是标准的君臣问对程序了。
这时候就不能再抱着轻松的心态,张溪必须在这个时候向刘备展现出自己的能力来。
何以教你,要不要先来个《隆中对》,抢一下诸葛亮的饭碗?!
别说,这事儿张溪昨天在客栈模拟问答的时候还真的想过,只是后来自己给自己推翻了。
《隆中对》的大概意思张溪是明白,也能说的出来......但,会背《隆中对》其实并没有太大的意义。
《隆中对》是一个大纲,是诸葛亮给刘备提出的战略规划。
但张溪可不认为刘备去见诸葛亮,就是听诸葛亮读一遍《隆中对》,两个人肯定是商量了很久关于如何实现《隆中对》的方略,也就是在这个时候,诸葛亮初步获得了刘备的认可。
张溪知道自己的能耐,仗着所谓先知先觉或者多出来的一些知识给自己弄得舒服一点这倒是能做到,让他去规划军事战略,那他还不如一个马谡。
马谡好歹读过多年兵书,而张溪嘛,两辈子加起来就只会一句“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道,不可不查。”
是的,《孙子兵法》这么牛的着作,张溪只记得这一句。
如果刘备真的跟张溪讨论《隆中对》的线路问题,那说不了几句张溪就得露馅,反而会给刘备留下“夸夸其谈”,“言过其实”的坏印象。
再一个,张溪也有属于自己的说辞。
“溪早年在家耕读,后求学于颍川荀氏,颇通数术之道。”
这是张溪早就想好了的说辞。
在这个时代,书非常的珍贵。
虽然蔡伦改进了造纸术,大大降低了造纸的成本,但蔡侯纸书写和保存都相当的不便,还不如原始的竹简好用,所以现在书的主要载体还是竹简。
竹简笨重,文字承载量也有限,这就造成了书的流通不便,再加上世家豪族为了掌握知识的“注释权”,对于书籍全都是敝帚自珍的态度,所以这年头的大儒都不敢说自己熟读所有经典,大多数只是专攻一本经典。
张溪如果说自己“博览群书”,那肯定是在吹牛,即使真的看的书多,也不见得能全部理解书中的内容和含义。
倒不如顺大流的说自己专精一样,还是一般人不太会去研究的“数术之道”。
这个时候的数术之道可不是后世的装神弄鬼下九流“小道”,而是先于道家的一门辅佐帝王的学问,也是研究《周易》的基础......跟现代数学不是一回事,但必定会用到数学的知识。
张溪当然不会这个年代的数术之道,更不会装神弄鬼的下九流“小道”,他只会九年义务教育的现代数学。
但这年头,数术之道太难了,肯下苦功夫去研究的人也太少,更别说什么集大成者,很多人连《九章算术》都没啃下来呢。
就这点来说,张溪觉得自己应该比大部分学数术的人要强的多......起码他会多元方程组。
张溪故意这么说,就是让刘备没办法真的来考证他的学问......甚至他都怀疑,刘备压根就没有读过任何数术类的着作。
刘备果然不太懂,闻言皱眉,问道,“敢问先生,何为数术之道?!”
张溪微微一笑,心里默念昨天准备好的说辞,说道,“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可以筹算者,天地之数也,若得天地之数,则大道在其中也。思通造化,策谋奇妙,是为术家.......”
其实张溪根本不懂什么叫数术之道,他就是把记忆中读过的《素问》和《汉书》中的一些关于数术的内容,似是而非的糅合在一起蒙人。
看着刘备一脸懵逼,似懂非懂却又不停点头的样子,张溪就知道,这次真的让自己蒙过去了。
洋洋洒洒的扯了一大堆文言文,有些文字张溪自己说出来都觉得拗口,但总算是把刘备给唬住了。
至于这么说会不会因为扯淡太过导致刘备不用自己.......张溪觉得这也不可能。
刘备现在是什么处境?!
屡战屡败,困守新野,寄人篱下。
难道刘备到现在还能不知道自己不能成事的原因么?!他要是真的不知道,会放下架子三顾茅庐去请诸葛亮出山?!
张溪在数术之道的阐述中为什么上来就要强调数术之道可以“筹算天地”,可以“思通造化,策谋奇妙”?!
目的只有一个,不管你刘备信不信,至少表面上,我是你现在需要的谋略型人才。
这样的人才上门投靠你,你就算不信我,千金买马骨的典故知道吧?!
而刘备呢......
“既然先生擅长数术之道......备帐中尚缺一名粮草主簿,不知先生可愿屈就?”
刘备的这个反应,就有点让张溪不太好评价了。
算是在预料之中吧,刘备在张溪一顿四六不靠的叨叨后,虽然听不懂,但还是愿意给张溪一个官职。
主簿是一个不小的官职了,虽然刘备现在没地盘,但主簿是一郡副手,不能说刘备拿个小官打发张溪。
但......主簿这个官职为啥前面要加个“粮草”二字?!
粮草主簿......那是个什么玩意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