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在三国的非咸鱼生活 > 第五百六十四章 画风清奇的眉县世家们

在三国的非咸鱼生活 第五百六十四章 画风清奇的眉县世家们

    毋丘俭选择了回军,寻找朱赞所部禁军步兵。

    如果离的近,毋丘俭觉得还有咬上蜀军撤退部队的可能.哪怕蜀军连夜打火把撤退,可行军速度肯定是没法跟白天相比的,而且深夜之中打火把行军,目标非常明显,要跟上并不是什么难事。

    只要时不时的骚扰蜀军撤退,等到天亮后,并不是没有再战的机会。

    但.毋丘俭花了很长的时间,才找到了一个在小村庄内休整,补充给养的朱赞军,而这个小村庄,已经偏离了刚刚的主战场将近十里路。

    从这个地方再次出发,去咬住撤退蜀军,已经是一件相当困难的事情了。

    更何况.朱赞并不同意再次追击蜀军。

    从两个人的身份地位来说,朱赞其实没有必要一定要服从毋丘俭的命令和指挥。

    毋丘俭虽然是郭淮军中的参军,但参军这个职位是临时职位,在郭淮大军内是有一定的权限和威慑力的,可出了郭淮大军的范围,换到另一个系统内,毋丘俭其实并没有太高的实质性军职。

    毋丘俭的资历还是太浅了,之前从未在军中立下功劳,郭淮就算想提拔他,也没有合适的理由,所以毋丘俭现在真正的军职,只是一个骑都尉而已。

    朱赞呢,好歹是个中郎将,光论军中级别来说,朱赞其实是比毋丘俭要高两级的。

    而且朱赞是属于散关守将孙礼这一个系统内的,而孙礼,其实是曹真的人.虽然郭淮和曹真也有上下级关系,但这俩的上下级关系,其实已经是属于比较模糊的上下级关系了。

    因此,毋丘俭可以在朱赞没有异议的情况下,用郭淮的名义来指挥朱赞作战,但当朱赞对毋丘俭的指挥命令提出质疑或者反对的情况下,毋丘俭是没有任何理由要求朱赞无条件服从命令的。

    再者,朱赞也不是没有自己的理由的。

    朱赞带领五千禁军,奉了散关守将,偏将军孙礼的命令,前来支援眉县.理论上,眉县失守后,他就应该领兵退回散关,去向孙礼报告这个消息,同时协助孙礼继续防守散关。

    但因为毋丘俭以郭淮的名义征召朱赞作战,而且朱赞也不想跑出来这么一趟,除了一个损兵折将外,什么战果都没有两人这才合力行动。

    那个时候,朱赞虽然一路上跟王平率领的无当飞军来回纠缠,但麾下终究还是有三千五百多人,并不是没有一战之力。

    可这几天的交战下来,朱赞麾下的禁军遭遇了连续打击,从三千五百人锐减到了只有两千三百人朱赞没有继续打下去的底气了。

    就算他朱赞愿意舍身为国,麾下的将士们也不会同意的。

    出来的时候带着五千人,现在就剩下两千三百人,战损已经超过五成了能到这个阶段保证士卒的士气没有彻底崩坏,没有出现大规模的逃兵,已经是很不容易的事情了。

    也就搭着这是曹魏的中央禁军,这些士卒的家属们都在邺城,当逃兵的后果可比留在军中严重的多.否则以朱赞的能力,绝对不可能到现在还能保持住自己麾下士卒的建制的。

    但即使如此,朱赞也很清楚自己麾下的这些士卒在想什么,如果在这个时候还逼着这些人去夜战,去追击接下来会发生什么,朱赞自己都不知道。

    对于毋丘俭,朱赞并没有什么恶感,所以有些事,朱赞是实话实说的,并没有瞒着毋丘俭。

    而毋丘俭在听完了朱赞的话后,思虑再三,却只能叹气。

    这个时候的毋丘俭,只是一个刚刚加入大魏,准备建功立业的新人而已,还没到“世受国恩”的地步你要是换成淮南三叛时期的毋丘俭,绝对不会就这么轻易的放弃,说不得还能做出斩杀朱赞,夺取兵权的事儿来。

    但如今嘛,在朱赞明确反对出兵后,毋丘俭只能感叹一句“时不由我”,然后就跟朱赞商议,接下来到底是一起留下来等待郭刺史的回军大军,还是分道扬镳,朱赞返回散关,而自己引军去见郭淮。

    对此,朱赞也是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决定,率领残军回转散关。

    对毋丘俭呢,几天的并肩作战下来,朱赞是认可这个人的人品和道德的,但对郭淮朱赞表示真的不熟。

    别回头这位位高权重的雍州刺史把这次拖延蜀军主力不利的锅全都扣到自己头上,那自己留在这里,那不是死的冤枉?!

    为防万一,朱赞还是决定,以散关兵力不足为由,率军回援散关。

    毋丘俭也没说什么,给朱赞留出了足够的粮草供应,恭送朱赞离开。

    如今蜀军主力已经会师,如果不出意外的话,明天应该就能撤回眉县.接下来的战事,是不是多一个朱赞,已经没有多大的影响了。

    跟朱赞道别后,毋丘俭也回到自己的军中,清点整顿好自己的骑兵部队,准备退往五丈原方向,寻找郭淮将军的主力,告知他如今眉县发生的一切。

    之后的事情,毋丘俭觉得,是需要跟郭刺史再做商议的如今蜀军已经在眉县会师,眉县守军从五六千人瞬间涨到万人以上。

    眉县,并不好打了。

    而此时的魏延,也在一夜的急行军之后,终于护卫着吴班所部,安全的撤回了眉县。

    魏延回到眉县后,第一时间做的事情就是派人加固城防,接下来会发生什么,魏延多少有些预判了。

    还有王平所部,魏延也派出了斥候去寻找,引导他们尽快退守眉县.这样一支奇兵,一定要保证他们安全撤回来,在将来守城的时候,说不定能有大用。

    做完这些之后,魏延才跟吴班一起碰了一个头,对撤回来的汉军做了一个清点。

    然后两个人都有点心凉。

    这次接应,看似完美成功,但实际上损失并不小。

    吴班本来带领着一万人左右进军眉县,中途遇到了王平,总兵力是在一万一千人左右。

    但退回眉县的人,不算王平所部,只有六千五百余人。

    而魏延,率领四千人出城去接应吴班,最后撤回眉县的,只有三千人出头。

    这其中,大部分是在跟魏军的交战中伤亡的,也有小部分,是在连夜行军的过程中,走失逸散的.这年头的士卒本身素质都不高,很多人打仗就是为了混口饭吃,绝对不会拼命的。

    如今眉县大战在即,这些走散的士卒,在这个时候,恐怕也不可能再归建了。

    也就是说,如果中途没有毋丘俭横差一脚的话,眉县应该会有一万六千人以上驻守可如今,不算王平的那一千余无当飞军的话,眉县守军,只有不到一万人。

    不过是两三天的时间,损失了足足五千多士卒。

    这个损失,足够让魏延和吴班上请罪表的了.但现在事情还不算完。

    毋丘俭的出现,意味着五丈原方向的魏军已经察觉到了眉县的问题,那么五丈原的魏军主力是否会反攻眉县,并不好说。

    除了五丈原方面外,长安的曹真算算时间,曹真派出来救援眉县的部队,应该差不多要到眉县了吧?!

    除非曹真是傻子,派出的救援部队得知眉县失守后直接退回,否则,这支部队出现在眉县城外,应该不超过三天的时间。

    魏延真的没有太多的时间来思考其他的事情,他现在要做的,就是赶紧加固眉县城防,安定眉县城内民心,打一场眉县防御战。

    说实话,魏延对此的信心,并不是很充足。

    这要是在汉中,或者说是在其他大汉属地内,打这么一场防御战,魏延并不觉得有什么问题。

    一万人士卒守卫的城池,哪怕敌人十万人过来进攻,魏延都有信心能守上一个月。

    但问题是,这个眉县,到魏延手里,满打满算,都不超过十天。

    城池防御战,除了守城士卒需要拼命外,城内的百姓是否支持或者说的更加直白一点,城内的世家大族们是不是支持,也是一个关键因素。

    当眉县守军充足的时候,这些世家大族不管心里怎么想,都不会轻举妄动,甚至还会在表面上对魏延表示支持.但一旦眉县坚守到了关键时刻,兵力损失过大的话,这些世家们到底会做出什么事情来,谁也不知道。

    可如今,魏延并没有太多时间来安抚这些城内世家们,甚至到现在,魏延还没有正经的处理一下王双的问题这倒霉孩子,一直在眉县府衙大牢内关着呢!

    这事儿吧,魏延得去做,虽然魏延真的很不擅长这些事儿,但魏延知道,自己做了,总比什么都不做强。

    好歹也是当过汉中太守的人,魏延真不是什么都不懂的莽夫,召集城内世家代表,好言相劝,提出一些利益诱惑.不求你们彻底倒向大汉,但至少别添乱,就可以了。

    这不是什么太高的要求,魏延虽然情商低了点,但这些年的汉中太守也不是白干的,至少有经验。

    这时候你要让这些世家大出血的支持大汉,说不定直接就把这些世家逼到曹魏那边去了。

    但不添乱这种事儿,属于是谁都不用得罪,将来眉县不管最终归谁,这些世家们都能继续在眉县生存下去的选择。

    这种要求,眉县的世家大族们,纷纷是表示了反对!!!

    怎么能不添乱呃,不是,怎么能什么都不做呢?!

    江山倒悬,社稷沉沦,作为大汉子民,眼见王师北伐,岂有不箪食壶浆相迎的道理?!

    曹魏,篡汉逆贼耳,身为大汉子民,岂有为逆贼张目之理?!

    眉县世家,纷纷表示,要襄助王师守城.这些世家们凑了一千家丁,粮草金帛若干,并且表示,如果魏将军有需要的话,都可以交由魏将军指挥。

    魏延人都傻了这眉县的世家,怎么画风如此清奇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