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国的非咸鱼生活 第七百二十九章 领兵人选
热门推荐:
我快邪神满级,你劝我转职召唤?
系统:稳住,别浪!
雍正往事
八零军婚:从夺回家产开始
不一样的中医
国家霸霸救命,我被系统绑定了
皇贵妃假死后,皇上要退位
徒儿无敌了,求你下山去吧
丧尸末世:请叫我菌王
其实吧,汉末三国时期,确实是存在空城计的。
但主角并不是诸葛亮和司马懿,而是文聘和孙十万。
历史上的文聘,也是在面临孙十万的偷袭时,采用了跟如今一样的应对,摆出了一副毫无防备,但自己闭门不出的架势,导致孙十万误判,以为文聘其实早有戒备,大开城门只不过是设伏引自己上钩的手段,因此不敢进攻西陵,选择了直接撤兵。
这不仅成就了文聘的大名,也让孙十万的领兵笑料,多么那么一笔。
但如今,情况却有所不同。
历史上,孙权偷袭西陵,也不是什么大规模作战。
当时的江夏,是一分为二的。
北部是曹魏的地盘,由文聘镇守,南部是东吴的地盘,包括鄂县,下雉,靳春,都属于东吴的势力范围。
那次孙权偷袭西陵,不过是一次全据江夏的尝试而已,孙权并没有带太多的人马,属于那种能偷袭成功最好,偷袭不成就撤军的作战。
但这个时空,孙权这次进攻江夏的真实目的,是给偷袭荆南两郡做掩护,因此,他不仅带来了足足五万士卒,并且也不可能在预判到文聘有所戒备就直接退兵。
起码得等到把荆州军主力吸引到江夏来之后,才能选择在合适的时机退兵。
因此,孙权最终给了周鲂五千兵马为前锋,先行试探进攻西陵。
而周鲂这个人呢,也是难得的智谋之士,最重要的是,这人是真的豁的出去,历史上可是把曹休给坑的死死的。
文聘久镇荆州,对周鲂的名声还是听过的,当得知周鲂领兵五千往西陵方向进攻时,文聘就知道,自己的空城计摆不下去了。
文聘也不装了已经争取到了五六天的时间了,也不算亏了。
再加上从各县抽调的郡兵,也陆续已经抵达了西陵城附近,这时候文聘继续摆空城计,只会得不偿失。
因此,文聘立刻出府守城,同时下令关闭四门,士卒上城墙坚守,把早就准备好的守城物资全数搬到城墙上。
接下来,可就是最艰苦的守城战了。
算算日子,这个时候襄阳那边应该也已经接到自己的求救战报了,沿汉水而下支援西陵的话,大概需要给十天左右的时间,而文聘,就需要坚守住这十天。
虽然攻守兵力比在十比一以上,但文聘还是有信心,能坚守住这十天的。
而随着江夏之战的开打,襄阳方面立刻调动了起来。
诸葛亮早就已经书信传回襄阳,让襄阳提高警惕,谨防东吴有变这封书信到了荆州,连一点异议都没有引发。
一方面是费祎在去长安之前,已经把出使江东的情况告知了徐庶和王基,这俩其实得出了跟诸葛亮差不多的答案,已经开始着手调整荆州的防务问题了。
因此,当诸葛亮书信传来的时候,两人根本不意外,已经传令江陵的石苞,公安的张任,江夏的文聘,武陵的习宏,以及零陵的潘濬加强戒备了。
至于调兵增援,一时间还做不到。
一方面,如今不是战时,兵马调动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要准备随军粮草,来回调度换防起码需要一两个月的时间。
另一方面,北面的曹魏从三月份开始就异动连连,不仅仅是宛城方向有兵力集结的迹象,连稍微偏一点的许昌和汝南郡,都有兵力调动的迹象。
徐庶和王基实在不敢把太多的兵力调离襄阳,生怕曹魏是玩声东击西,说服江东佯做异动,但实际上是想分襄阳之兵,然后宛城和许昌两路出兵,攻取襄樊。
因此,调兵的进度很慢。
而一到四月份,江东突然偷袭江夏,襄阳接报后,不得不立刻做出了调整和回应。
军械粮秣都准备的差不多了,荆州水军也基本都集中在襄阳,要顺汉水南下救援江夏,并不是什么难事儿。
但问题是,北方曹魏的威胁始终还在,就算这进攻的重点是江东发动的,但也不能派出曹魏趁火打劫的可能性。
因此,谁领兵南下救援江夏,谁留守襄阳主持大局,就显得非常重要了。
本来呢,徐庶和王基稍微合计了一下,觉得就由王基和关平一起率领荆州水军南下救援江夏,而徐庶坐镇襄樊。
毕竟王基是有领兵作战的经验的,徐庶这方面经验不足,不如留守襄阳,毕竟襄阳还有邓艾,关兴,廖化等将可以领兵,徐庶即使只负责出谋划策也行。
但.关羽不同意。
是的,关羽不同意,就跟诸葛亮预料的那样,关羽要亲自出马,领兵作战。
一来,关羽确实对江东再次背盟偷袭的事儿很不爽,觉得那帮江东鼠辈记吃不记打,这次非把他们给打疼了不可。
二来,关羽也提出了一个相当现实的问题——南下救援江夏,免不了要跟江东打水战,如今的襄阳城内,有谁比他更会水战的?!
别说懂水战了,就是站在船上指挥作战能不吐的,你找个出来我看看?!
这问题,直接问了徐庶和王基一个哑口无言。
在荆州镇守了十来年,徐庶依然无法适应水上作战的环境。
如果只是坐船行舟,徐庶到也能忍受,但是水军指挥方面,徐庶是真的不甚了解。
而王基呢,之前虽然常驻江陵,但他到底是个北方人,对水战这个东西,真的天赋不多虽然懂一点水战的技巧,但并没有实际指挥过。
整个荆州,能称的上精通水战的人,还真的只有关羽父子。
如今关羽伤重虚弱,按理说让关平领军去救援也行,但问题是,关平一直在关羽的羽翼护卫之下,实际统兵作战能力有多少,真不好说。
要是普通的对手,让关平出马也不是不可以,重要给关平锻炼成长的机会.可这次的对手,是江东水军。
不管怎么说,自从赤壁一战过后,天下公认,江东水军最强,而孙十万虽然陆战能力拉胯,但水战指挥还是有高光时刻的——比如在濡须之战时,孙权就亲自指挥水军,把曹操率领的水军给堵在水寨内不敢出来。
对手不同,王基和关平一起领兵南下救援江夏,是否有把握能击退江东水军也不好说,这一直是徐庶和王基最担心的地方。
可如今,如果关羽真的能亲自领兵南下的话,即使对上孙权指挥的江东水军,必然是有更高的获胜把握.可关羽的身体,能行么?!
这个问题,是徐庶问的,也只有徐庶能问,王基都不够资历来质疑这个事情。
关羽虽然很气徐军师看不起自己,但自己的身体状况到底如何,关羽还是心里有数的。
如今的关羽,出行都只能坐车,不能骑马了,更别说抡刀上阵了。
可关羽也有关羽的借口啊。
“水战本就不同于陆战,江面之上,本就少有主将直接厮杀,全看士卒用命.老夫此番出征,只坐镇舰首指挥,厮杀之事,自有诸将为之,又何须老夫出马?!”
那意思,就是自己只负责指挥,厮杀的事情,交给将士们就行。
而且吧,这次南下,如果关羽只是坐船的话,总比路上行军要轻松一些,没有那么颠簸和操劳。
徐庶和王基凑在一起商量了好一会儿,最终也觉得,关羽说的话是有道理的,好像这种情况也不算是关羽仗着性子胡来那就没有必要按照诸葛亮给的密令,剥夺关羽的军权了吧?!
就这样,在关羽的力主之下,荆州军团重新做出了调整。
襄阳守备,还是由王基为主将,徐庶为军师,负责襄樊防线。
只要曹军不是主动南下进攻邓县和新野,那么襄樊的荆州军暂时不北上,静观其变。
而江夏方面,关羽亲自领两万水军,一万步卒,挟关平,邓艾,关索三将南下救援。
关平随行,是为了帮关羽分担指挥水军的重任,毕竟除了关羽,也就关平常年跟随在关羽身边,懂得一些水战技法。
至于“关索”,其实还是关银屏不放心,打算跟随在关羽身边,照顾关羽。
而邓艾.实话实说,邓艾是真的不想南下的。
别忘了,邓艾是个旱鸭子,他打小就跟船只不合,早年赤壁之战时,当时才十二岁的邓艾偷溜上张溪和诸葛亮的座驾,张溪本也打算让他见识一下如此宏大的战役。
但可惜,邓艾打从上船开始就在吐,一直吐到张溪看不下去,把人又给送回了夏口.打那以后,邓艾就一直离的荆州水军远远的。
可如今不行啊。
先不说关羽点名要他跟随,就说自家老婆和大舅哥陪着老丈人一起上阵,他这个女婿留在襄阳.怎么说也说不过去啊。
而关羽之所以点名让邓艾出征,还真的不是想要折腾邓艾。
女儿都嫁过去那么久了,外孙都有了,关羽就算再有意难平,也差不多得了。
关羽真正要让邓艾随行的原因,是想让邓艾积累更多的水战经验。
没办法啊,谁让邓艾这小子学东西快呢,关羽稍微传授一点水战经验心得,最先领悟的,居然是这个一看见船就犯晕的邓艾。
关羽知道自己的身体状况,哪怕不操劳,估计也撑不了太久,而一旦他去世后,荆州方面只靠关平一个懂水战的将领,怎么支撑起整个荆州防线。
因此吧,关羽打算借着这次出征,一方面让邓艾积累一些水战经验,让所学和实践互相印证,培养邓艾的水战能力。
另一方面,关羽一直就觉得,邓艾那个晕船的问题,只不过是心理问题。
像这种情况,把邓艾关在船上几个月,让他吐啊吐的,就吐习惯了。
只要治好了这个毛病,关羽有信心,在未来的两三年内,为大汉再培养出一个水战名将出来。
本章完
但主角并不是诸葛亮和司马懿,而是文聘和孙十万。
历史上的文聘,也是在面临孙十万的偷袭时,采用了跟如今一样的应对,摆出了一副毫无防备,但自己闭门不出的架势,导致孙十万误判,以为文聘其实早有戒备,大开城门只不过是设伏引自己上钩的手段,因此不敢进攻西陵,选择了直接撤兵。
这不仅成就了文聘的大名,也让孙十万的领兵笑料,多么那么一笔。
但如今,情况却有所不同。
历史上,孙权偷袭西陵,也不是什么大规模作战。
当时的江夏,是一分为二的。
北部是曹魏的地盘,由文聘镇守,南部是东吴的地盘,包括鄂县,下雉,靳春,都属于东吴的势力范围。
那次孙权偷袭西陵,不过是一次全据江夏的尝试而已,孙权并没有带太多的人马,属于那种能偷袭成功最好,偷袭不成就撤军的作战。
但这个时空,孙权这次进攻江夏的真实目的,是给偷袭荆南两郡做掩护,因此,他不仅带来了足足五万士卒,并且也不可能在预判到文聘有所戒备就直接退兵。
起码得等到把荆州军主力吸引到江夏来之后,才能选择在合适的时机退兵。
因此,孙权最终给了周鲂五千兵马为前锋,先行试探进攻西陵。
而周鲂这个人呢,也是难得的智谋之士,最重要的是,这人是真的豁的出去,历史上可是把曹休给坑的死死的。
文聘久镇荆州,对周鲂的名声还是听过的,当得知周鲂领兵五千往西陵方向进攻时,文聘就知道,自己的空城计摆不下去了。
文聘也不装了已经争取到了五六天的时间了,也不算亏了。
再加上从各县抽调的郡兵,也陆续已经抵达了西陵城附近,这时候文聘继续摆空城计,只会得不偿失。
因此,文聘立刻出府守城,同时下令关闭四门,士卒上城墙坚守,把早就准备好的守城物资全数搬到城墙上。
接下来,可就是最艰苦的守城战了。
算算日子,这个时候襄阳那边应该也已经接到自己的求救战报了,沿汉水而下支援西陵的话,大概需要给十天左右的时间,而文聘,就需要坚守住这十天。
虽然攻守兵力比在十比一以上,但文聘还是有信心,能坚守住这十天的。
而随着江夏之战的开打,襄阳方面立刻调动了起来。
诸葛亮早就已经书信传回襄阳,让襄阳提高警惕,谨防东吴有变这封书信到了荆州,连一点异议都没有引发。
一方面是费祎在去长安之前,已经把出使江东的情况告知了徐庶和王基,这俩其实得出了跟诸葛亮差不多的答案,已经开始着手调整荆州的防务问题了。
因此,当诸葛亮书信传来的时候,两人根本不意外,已经传令江陵的石苞,公安的张任,江夏的文聘,武陵的习宏,以及零陵的潘濬加强戒备了。
至于调兵增援,一时间还做不到。
一方面,如今不是战时,兵马调动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要准备随军粮草,来回调度换防起码需要一两个月的时间。
另一方面,北面的曹魏从三月份开始就异动连连,不仅仅是宛城方向有兵力集结的迹象,连稍微偏一点的许昌和汝南郡,都有兵力调动的迹象。
徐庶和王基实在不敢把太多的兵力调离襄阳,生怕曹魏是玩声东击西,说服江东佯做异动,但实际上是想分襄阳之兵,然后宛城和许昌两路出兵,攻取襄樊。
因此,调兵的进度很慢。
而一到四月份,江东突然偷袭江夏,襄阳接报后,不得不立刻做出了调整和回应。
军械粮秣都准备的差不多了,荆州水军也基本都集中在襄阳,要顺汉水南下救援江夏,并不是什么难事儿。
但问题是,北方曹魏的威胁始终还在,就算这进攻的重点是江东发动的,但也不能派出曹魏趁火打劫的可能性。
因此,谁领兵南下救援江夏,谁留守襄阳主持大局,就显得非常重要了。
本来呢,徐庶和王基稍微合计了一下,觉得就由王基和关平一起率领荆州水军南下救援江夏,而徐庶坐镇襄樊。
毕竟王基是有领兵作战的经验的,徐庶这方面经验不足,不如留守襄阳,毕竟襄阳还有邓艾,关兴,廖化等将可以领兵,徐庶即使只负责出谋划策也行。
但.关羽不同意。
是的,关羽不同意,就跟诸葛亮预料的那样,关羽要亲自出马,领兵作战。
一来,关羽确实对江东再次背盟偷袭的事儿很不爽,觉得那帮江东鼠辈记吃不记打,这次非把他们给打疼了不可。
二来,关羽也提出了一个相当现实的问题——南下救援江夏,免不了要跟江东打水战,如今的襄阳城内,有谁比他更会水战的?!
别说懂水战了,就是站在船上指挥作战能不吐的,你找个出来我看看?!
这问题,直接问了徐庶和王基一个哑口无言。
在荆州镇守了十来年,徐庶依然无法适应水上作战的环境。
如果只是坐船行舟,徐庶到也能忍受,但是水军指挥方面,徐庶是真的不甚了解。
而王基呢,之前虽然常驻江陵,但他到底是个北方人,对水战这个东西,真的天赋不多虽然懂一点水战的技巧,但并没有实际指挥过。
整个荆州,能称的上精通水战的人,还真的只有关羽父子。
如今关羽伤重虚弱,按理说让关平领军去救援也行,但问题是,关平一直在关羽的羽翼护卫之下,实际统兵作战能力有多少,真不好说。
要是普通的对手,让关平出马也不是不可以,重要给关平锻炼成长的机会.可这次的对手,是江东水军。
不管怎么说,自从赤壁一战过后,天下公认,江东水军最强,而孙十万虽然陆战能力拉胯,但水战指挥还是有高光时刻的——比如在濡须之战时,孙权就亲自指挥水军,把曹操率领的水军给堵在水寨内不敢出来。
对手不同,王基和关平一起领兵南下救援江夏,是否有把握能击退江东水军也不好说,这一直是徐庶和王基最担心的地方。
可如今,如果关羽真的能亲自领兵南下的话,即使对上孙权指挥的江东水军,必然是有更高的获胜把握.可关羽的身体,能行么?!
这个问题,是徐庶问的,也只有徐庶能问,王基都不够资历来质疑这个事情。
关羽虽然很气徐军师看不起自己,但自己的身体状况到底如何,关羽还是心里有数的。
如今的关羽,出行都只能坐车,不能骑马了,更别说抡刀上阵了。
可关羽也有关羽的借口啊。
“水战本就不同于陆战,江面之上,本就少有主将直接厮杀,全看士卒用命.老夫此番出征,只坐镇舰首指挥,厮杀之事,自有诸将为之,又何须老夫出马?!”
那意思,就是自己只负责指挥,厮杀的事情,交给将士们就行。
而且吧,这次南下,如果关羽只是坐船的话,总比路上行军要轻松一些,没有那么颠簸和操劳。
徐庶和王基凑在一起商量了好一会儿,最终也觉得,关羽说的话是有道理的,好像这种情况也不算是关羽仗着性子胡来那就没有必要按照诸葛亮给的密令,剥夺关羽的军权了吧?!
就这样,在关羽的力主之下,荆州军团重新做出了调整。
襄阳守备,还是由王基为主将,徐庶为军师,负责襄樊防线。
只要曹军不是主动南下进攻邓县和新野,那么襄樊的荆州军暂时不北上,静观其变。
而江夏方面,关羽亲自领两万水军,一万步卒,挟关平,邓艾,关索三将南下救援。
关平随行,是为了帮关羽分担指挥水军的重任,毕竟除了关羽,也就关平常年跟随在关羽身边,懂得一些水战技法。
至于“关索”,其实还是关银屏不放心,打算跟随在关羽身边,照顾关羽。
而邓艾.实话实说,邓艾是真的不想南下的。
别忘了,邓艾是个旱鸭子,他打小就跟船只不合,早年赤壁之战时,当时才十二岁的邓艾偷溜上张溪和诸葛亮的座驾,张溪本也打算让他见识一下如此宏大的战役。
但可惜,邓艾打从上船开始就在吐,一直吐到张溪看不下去,把人又给送回了夏口.打那以后,邓艾就一直离的荆州水军远远的。
可如今不行啊。
先不说关羽点名要他跟随,就说自家老婆和大舅哥陪着老丈人一起上阵,他这个女婿留在襄阳.怎么说也说不过去啊。
而关羽之所以点名让邓艾出征,还真的不是想要折腾邓艾。
女儿都嫁过去那么久了,外孙都有了,关羽就算再有意难平,也差不多得了。
关羽真正要让邓艾随行的原因,是想让邓艾积累更多的水战经验。
没办法啊,谁让邓艾这小子学东西快呢,关羽稍微传授一点水战经验心得,最先领悟的,居然是这个一看见船就犯晕的邓艾。
关羽知道自己的身体状况,哪怕不操劳,估计也撑不了太久,而一旦他去世后,荆州方面只靠关平一个懂水战的将领,怎么支撑起整个荆州防线。
因此吧,关羽打算借着这次出征,一方面让邓艾积累一些水战经验,让所学和实践互相印证,培养邓艾的水战能力。
另一方面,关羽一直就觉得,邓艾那个晕船的问题,只不过是心理问题。
像这种情况,把邓艾关在船上几个月,让他吐啊吐的,就吐习惯了。
只要治好了这个毛病,关羽有信心,在未来的两三年内,为大汉再培养出一个水战名将出来。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