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在三国的非咸鱼生活 > 第七百四十一章 岁月

在三国的非咸鱼生活 第七百四十一章 岁月

    张溪那个愁啊,女儿要出嫁了.

    如今,已经是建兴四年的秋天了。

    历经了连续两年的休养生息,如今的关中,终于是逐渐的恢复了民生。

    右扶风基本已经恢复到当年关中鼎盛时期,不管是人口还是赋税,都已经恢复到了当年曹操治理关中的水准。

    左冯翊的屯田工作,也进行的相当不错。

    一部分出让给荆州,益州世家的土地,如今已经开始建立基业,因为鱼鳞图册的限制,如今的世家再想隐匿丁口,已经相当不容易了。

    而屯田民的数量,已经从两年前的十万人,增加到如今的二十万人。

    多出来的这十万人里面,大概有一半是从荆州,益州的世家释放出来的隐匿丁口,在朝廷的押送下,来到长安当屯田民糊口的。

    毕竟,长安的屯田制度是四公六民,比曹魏那边还要良心一点,虽然土地依然不是自己的,但起码能活的下去。

    而剩下的一半,多少是有点冒风险的。

    这两年关中到北地的气候越发严寒,连续两年又是雪灾。

    关中之地靠南一些,再加上张溪一早就为了备灾做了很多的准备,终于是没有重现建兴元年的那场大灾,顺利的把雪灾给渡过去了。

    但草原上的那些胡人们,日子可就难受了。

    这两年,西北地区一直不太稳定,秦州和凉州附近的胡人一直是反反复复的.不造反劫掠,他们根本活不下去。

    而这个时候,身为凉州刺史的徐邈想出了一个主意,联合秦州刺史姜叙,上书朝廷,对两州境内的胡人异族,进行了一次迁徙。

    而迁徙的目的地,就是雍州。

    换句话说,就是让一些胡人来雍州当屯田民。

    一方面,是出于西北地区的治安需要。

    不管是秦州还是凉州,经过了和异族数百年的争夺,早就已经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了。

    举个简单的例子,汉中隔壁的武都郡,除了郡治下辩县,剩下的县城周围都有羌人和氐人的部落,而狄道更是直接通往胡人的聚居地,那边有无数的羌人,氐人,甚至最近十几年迁徙过来的鲜卑人的部落。

    同样的情况,在秦州的陇西郡,南安郡也有。

    而凉州那边就更别说了,基本形成了汉胡杂居的形态。

    这么多的胡人处在州郡之内,这两年又是连着天灾,徐邈实在放心不下。

    这可是真正的胡人一反,危及州郡的形势。

    因此,徐邈上书建议朝廷,迁徙这些胡人入关中,一方面可以集体管控,另一方面雍州那边不是缺人种地嘛,其他胡人可能不会种地,但羌人和鲜卑人,其实还是有一定的耕种基因的。

    尤其是在两州占据胡人大多数人口的羌人,他们跟汉人杂居的时间太长了,本身也会一些耕种,再加上传说羌人乃是炎帝之后,也算是半个自家人,这种耕种的传统也一直没有丢。

    而这些胡人异族进入关中后,就可以凭借耕种每年获取糊口的粮食,怎么看都比在西北放牧要来的好。

    而且,一旦这些胡人接受了这种耕种的生活方式,等过上几代,和汉人互相通婚后,他们还能算是胡人么.估计到时候他们自己都不承认了。

    徐邈的策略,某种程度上来说,是肃清内部隐患,同时也能增加雍州的丁口劳力,可谓是一举两得。

    唯一的缺点是张溪上书反对。

    是,雍州是缺丁口,但也不能拿胡人来凑数啊。

    先不说教导这些胡人耕种需要花多少时间,让他们产生身份认同又需要多久.就说现在,你把五万多的胡人都聚集在左冯翊地区,他本身就是一个隐患。

    别忘了,左冯翊可是直面曹魏的袭扰威胁的。

    曹魏的新君曹叡已经上位快两年了,国内的政局基本已经稳定住了,实现了政权的平稳过度.在建兴三年的秋季前,再次发动了对关中的袭扰,建兴四年更是一年不带停的。

    某种程度上来说,曹叡可比他爹曹丕要难缠的多。

    雍州这两年虽然没有大战,但小打小闹,边境小规模作战几乎就没有停过,自身都不算多消停呢,伱还把这么多的胡人送过来?!

    而且吧,你把这么多异族百姓迁徙到关中跟汉人杂居,各种文化差异和矛盾都丢给我雍州刺史府来做,是不是有些太过了?!

    这要是激化了汉胡矛盾,引发内部混乱,可怎么办?!

    你这不是把原本应该你们凉州和秦州面临的问题,丢给我雍州来解决嘛。

    因此,张溪是真心的上书反对了这事儿。

    但可惜,诸葛亮驳回了张溪的上书,并且顺势,给张溪写了一封信,解释了其中的原因。

    五万人的羌胡异族,放在左冯翊地界,真不算是什么隐患,就这么点人,哪怕他们集体造反,也不是什么大威胁。

    况且,这些异族愿意跋山涉水的离开草原,放弃他们长久以来的生存模式进入关中当屯田民,本身就代表着他们其实并不愿意跟大汉拼命。

    只要张溪能保证让他们活下去,他们就不会造反。

    至于教导异族耕种,这在这个时代不是什么麻烦事情,甚至在异族人看来,这是天大的恩赐。

    如今的时代,是汉人的时代。

    别看汉人自己把国家打的四分五裂的,但对周边异族,依然是压制为主,因此,这个时代的异族,普遍不会有什么优越感,觉得自己的生活方式是多么了不起的。

    长生天的子民,早就让孝武皇帝打断了脊梁骨,趴着起不来了。

    再说了,明眼人一眼就能看的出来,汉人的耕种技术在对抗天灾上,明显要比胡人的放牧技术更有优势.一头羊长大要几年,这段时间都够汉人收割好几茬粮食的了。

    不是胡人不想耕种,他们是不会耕种如果有汉人愿意教授他们耕种,他们巴不得立刻放弃现在的生活方式,改成跟汉人一样的耕种生活呢。

    这也是为什么历史上诸葛亮能在南中地区获得“诸葛阿公”称呼的最重要原因。

    不是什么诸葛亮把南中人都打服了,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诸葛亮在南中传授夷人耕种技巧,得以让南中人存活延续了下来,故此感恩上千年。

    所以嘛,诸葛亮觉得,虽然让胡人内迁关中多少有些风险,但只要处置得宜,改变他们的生活方式,不再以部落形势存在的话,那么内迁充实人口,也不是什么坏事。

    至于什么文化差异引发的矛盾,在诸葛亮看来,完全是张溪想多了。

    异族在汉人的地盘上,什么时候真正抬得起头来,只要张溪能稍微对他们好一点,处事稍微公平一点,就足够他们感恩戴德,还在意什么文化差异干什么?!

    看完诸葛亮的解释信之后,张溪才算是恍然大悟——这个时代,可不是后世那个各族平等的时代,这年月的异族,能把他们当成人看,都已经算是一种时代的进步了。

    本来吧,这个信看到这里,张溪也就对诸葛亮没啥意见了,毕竟诸葛亮已经考虑的很全面了。

    但问题是这个诸葛死鱼头,在信的最后一页,话锋一转,居然还是询问起自家继子诸葛乔在长安的生活情况。

    本来吧,这事儿也算正常,诸葛乔虽然不是诸葛亮亲生的,但到底是如今诸葛氏的继承人,诸葛亮关心一下继子的生活,也说得过去。

    更别说诸葛亮是先说公事,说完了公事才稍微提到了一下自己的儿子。

    但问题是,诸葛亮询问自己儿子过的好不好,完全可以自己写私信给诸葛乔询问,根本不需要通过张溪拐弯抹角的来咨询。

    诸葛亮给张溪写这么一封信,一方面是希望张溪站在诸葛乔长官的立场上,对诸葛乔这几年的工作进行一个评价,另一方面诸葛亮这是在提醒张溪,别忘了当初离开成都时咱俩的约定。

    乔儿今年都二十三了,你女儿小暄儿今年已经快十八了该有个说法了吧?!

    这俩孩子到底能不能成,总该有个结论,不然不是耽误了两家孩子嘛。

    而一说起这事儿吧,张溪是真的愁啊。

    诸葛乔.能力虽然稍显稚嫩,但为人心思细腻,考虑事情周到,深的蒋琬的信重,几次三番的向张溪推荐,一直被张溪压着。

    说实话,对于诸葛乔的性子,张溪也是很欣赏的,毕竟他的处事方式,是非常对张溪胃口的,从不擅自下决定,遇到事情总会多考虑几步,跟张溪的思维方式,简直像的离谱。

    但.谁让这货惦记自己的女儿呢。

    可问题是,自己可以压着诸葛乔继续在基层磨炼一段时间,却压不住自家女儿的心啊。

    这丫头吧,两年前稍微骂了她一顿,倒还有所收敛,知道要避嫌了。

    可这个觉悟终究是有限的。

    这两年,这丫头没少往诸葛乔身边凑,不过是知道带个丫鬟避避嫌而已,一旦遇到那种踏春啊,或者是游灯的时节,必然是约着诸葛乔一起游玩。

    偏偏这事儿,孙尚香是公开支持的,又因为张溪以前私下跟孙尚香说过自己的态度,要面子不好反悔,结果导致这丫头跟诸葛乔之间的关系,闹得现在长安城内的人,几乎无人不知。

    半个长安城都盼着他们俩成婚呢,到了那个时候,张溪这个凉州刺史还不得开放流水席,大家能趁机混顿肉吃?!

    可以说,如今的形势,就是张溪再不想让小暄儿嫁给诸葛乔,也不太可能了。

    而且有一说一,这两年,诸葛乔一直在关中各地奔走,修缮水利设施,人变的务实了不少,少了些翩翩佳公子的气质,但那个身体素质是越来越好了。

    他去乡下巡查都不坐车的,不是骑马就是走路,比张溪这个出门就坐车的“武将”都强。

    这怎么看都不像是身体不行的那样哈。

    思来想去,一方面是女儿的心思,一方面是情势所迫.张溪不得不提笔给诸葛亮回信,让诸葛亮请人择定吉日,让两个孩子完婚。

    但就一点,张溪坚持要求。

    婚后,诸葛乔还必须在长安任职,即使诸葛亮要给诸葛乔调职,那也必须经过张溪的同意。

    天知道这小子将来会不会有什么意外的,留在长安,放在张溪眼皮子底下,真要出现恶疾或者意外,至少还有个卫汛能及时救命。

    张溪可不想自家女儿年纪轻轻的就没了丈夫。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