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各地风土人情收录 第27章 绿的谐波688017的前世今生
热门推荐:
雍正王朝之四阿哥传奇
黑暗深渊:林风的精神分裂异境
大唐:天上掉下个铜板都得姓李
躺平小庙祝:我家神明太卷了!
综影视:昭昭姒兰
我用幻术控制全世界
神雕:开局独孤九剑,陆地剑仙
王府厨娘美又娇,世子钓成翘嘴了
阿姨,对不起了
萌芽:梦想的起点(2003 - 2011 年)
2003 年,在智能制造的浪潮刚刚兴起之时,绿的谐波的核心团队就敏锐地捕捉到了机器人产业的巨大潜力,尤其是谐波减速器这一关键领域。彼时,国外企业在谐波减速器技术上已经取得了显着的成果,并且对中国实行了严格的技术封锁 ,国内相关技术几乎一片空白。但绿的谐波的团队并没有被困难吓倒,他们怀揣着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实现国产谐波减速器自主研发的梦想,毅然踏上了这条充满挑战的研发之路。
在简陋的实验室里,团队成员们日夜奋战。他们跳出传统渐开线齿形设计理论的束缚,运用有限元设计方法对谐波传动进行数学建模,将 3d 仿真引入谐波齿形设计。这在当时是一种极具创新性的尝试,没有太多的经验可以借鉴,每一次的实验和计算都充满了不确定性。经过无数次的失败与尝试,终于在 2009 年,团队制造出了第一台谐波减速器的原型机。这台原型机的诞生,凝聚着团队成员们多年的心血,它虽然还不够完美,但却为后续的研发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为了进一步完善产品性能,团队又建立了企业检验测试中心,开始对谐波减速器进行全面的评价和测试。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不断优化设计方案,改进制造工艺,对每一个细节都精益求精。终于在 2011 年,首台减速器样机送检,各项性能指标均达到了预期要求。同年,苏州绿的谐波传动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成立,标志着绿的谐波从一个研发团队向产业化企业迈出了关键的一步,开启了在谐波减速器领域的新征程。
成长:突破与扩张(2011 - 2020 年)
自 2011 年成立后,绿的谐波在技术研发、产品创新、市场拓展等方面全面发力,开启了高速成长的新篇章。
2013 年,公司迎来了重要的产品突破,相继推出十四个系列近百种谐波减速器 。这些产品在设计上充分考虑了不同行业的应用需求,在性能上不断优化,一经推出便逐渐被市场认可,为公司赢得了良好的市场口碑,也标志着绿的谐波在产品多元化和市场适应性方面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2014 年,绿的谐波在行业标准制定方面展现了强大的影响力。公司主持编制的 Gb\/t
- 2014《机器人用谐波齿轮减速器》国家标准于当年 6 月 24 日发布,并于 12 月 31 日起正式实施。这一标准的制定,不仅规范了国内机器人用谐波齿轮减速器的生产和检测,提升了整个行业的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也彰显了绿的谐波在谐波减速器领域的技术实力和行业地位,使公司在行业内拥有了更高的话语权。
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增长和公司技术的日益成熟,绿的谐波持续加大在产品研发和生产能力上的投入。到 2015 年,公司的精密谐波减速器产品系列已达十七个,进一步丰富了产品矩阵,能够更好地满足不同客户的多样化需求。在市场拓展方面,公司积极与国内外客户建立合作关系,产品不仅在国内市场得到广泛应用,还逐渐走向国际市场,与国际知名机器人厂商展开合作,如 Abb、通用电气等,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不断提升。
2018 年,绿的谐波在产品创新和生产规模上又取得了重大突破。公司推出了融合谐波减速器、电机、传感器的机电一体化模组产品,这种集成化的产品为客户提供了更加便捷、高效的解决方案,进一步拓宽了公司的业务领域和市场空间。同年,公司的精密谐波减速器产品系列已达十九个,完成了 10 万台的产销目标,这一成绩的取得,充分证明了公司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客户认可度。为了满足未来市场的增长需求,公司年产 50 万台的生产基地开始动工建设,这标志着公司在产能扩张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为后续的规模化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19 年,面向未来的新一代三次谐波减速器 “Y 系列” 成功问世。该系列产品在技术上实现了重大创新,采用了新一代三次谐波技术,使得产品在传动精度、扭矩密度、振动噪声抑制等方面都有了显着提升,性能接近甚至超越了海外巨头同类产品,进一步巩固了公司在谐波减速器领域的技术领先地位。
2020 年 8 月 28 日,对于绿的谐波来说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日子,公司成功在上海证券交易所鸣锣上市,登陆科创板(证券代码:)。此次上市为公司带来了强大的资本支持,募集资金用于建设年产 50 万台精密谐波减速器项目和研发中心升级建设项目 。这不仅有助于公司扩大生产规模,提高产能,满足市场对公司产品日益增长的需求,还能进一步提升公司的研发实力,推动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为公司的长远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现状:挑战与机遇并存(2020 年 - 至今)
上市后的绿的谐波,站在了新的发展起点上,在市场的浪潮中既面临着诸多挑战,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在业绩方面,绿的谐波经历了一定的波动。2022 年,由于受到宏观经济环境、市场竞争加剧以及下游行业需求结构调整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公司净利润出现下滑,营收增长也陷入瓶颈 。进入 2024 年,市场竞争愈发激烈,同行的崛起和新进入者的冲击,使得公司在市场份额的争夺上面临巨大压力。相关数据显示,公司 2024 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 1.64 亿元,同比下降 17.53%;归母净利润为 2776.77 万元,同比下降 38.97% ,业绩的下滑给公司带来了巨大的经营压力。
在市场竞争方面,尽管绿的谐波在国内谐波减速器市场占据领先地位,在自主品牌机器人用谐波减速器领域市场占有率超过 60%,但全球范围内高端机器人主机减速部件仍被传统海外减速器厂商如哈默纳科、纳博特斯克等所垄断。这些国际巨头凭借其长期积累的品牌优势、技术优势和客户资源,在高端市场上对绿的谐波形成了强有力的竞争。与此同时,国内市场上也不断涌现出新兴的竞争对手,如双环传动等,它们凭借自身在相关领域的技术积累和成本优势,逐步切入谐波减速器市场,加剧了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进一步压缩了绿的谐波的市场空间。
不过,绿的谐波也面临着诸多机遇。在技术创新上,公司始终坚持高比例的研发投入,不断探索新技术、新工艺。2024 年上半年,公司研发费用同比增长 5.04%,占营业收入的比重达到 15.70%,同比上升 1.87 个百分点 。围绕谐波减速器轻量化、齿形研究、传动效率、疲劳寿命、振动噪声抑制等方面,公司持续进行优化工作,开发出新一代具有高集成度、高刚性、高精度等优点的机电一体化产品,使其技术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公司还在积极探索谐波减速器在更多领域的应用技术,如与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兴技术的融合,为产品的升级和创新提供了新的方向。
市场拓展方面,绿的谐波积极布局海外市场。2023 年 4 月,公司与三花智控合资在墨西哥建厂,主营谐波减速器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借助三花智控在北美市场的影响力和客户资源,打开海外市场。公司还加大品牌建设力度,通过新品发布会、行业媒体等形式推广公司新品,并积极参与国内外行业展会提升海外知名度。规划并启动了北美、欧洲两大海外研发、生产基地,加速海外布局的落地,未来海外市场有望成为公司新的业绩增长点。
在业务多元化上,公司基于在谐波减速器领域的技术优势,不断拓展业务领域,延伸产业链。除了传统的工业机器人、数控机床、医疗器械、半导体生产设备及新能源装备等应用领域外,公司还积极布局以人形机器人为代表的移动机器人产业。随着人形机器人市场的逐渐兴起,对谐波减速器等核心零部件的需求也将大幅增长。绿的谐波提前布局,有望在人形机器人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实现业务的多元化发展,降低对单一市场的依赖,增强公司的抗风险能力。
未来:驶向何方?
展望未来,绿的谐波在多个关键领域展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同时也需要应对一系列挑战。
在人形机器人市场,绿的谐波有望成为重要参与者。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场景的拓展,人形机器人市场正处于爆发的前夜。特斯拉预计 2025 年内部使用 optimus 机器人,并于 2026 年大批量生产并外供 ,这一计划的推进将极大地拉动谐波减速器的市场需求。谐波减速器由于其负载小、精度高、结构紧凑的特点,主要应用于人形机器人小臂、大臂、髋部等关节,是目前人形机器人的最优方案。绿的谐波凭借其在谐波减速器领域的技术积累和产品优势,有望充分受益于人形机器人的量产,为人形机器人提供高性能的谐波减速器,成为公司新的业绩增长点。
国产替代方面,尽管绿的谐波在国内市场已取得显着成就,在自主品牌机器人用谐波减速器领域市场占有率超过 60%,但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目前,全球高端机器人主机减速部件仍被传统海外减速器厂商垄断,绿的谐波需要继续提升产品性能和质量,加强品牌建设,提高产品的可靠性和稳定性,进一步巩固在国内市场的领先地位,逐步扩大在高端市场的份额,实现对海外品牌的全面替代。
海外市场布局上,绿的谐波已经迈出了坚实的步伐。与三花智控在墨西哥合资建厂,是公司拓展海外市场的重要战略举措。通过与三花智控的合作,借助其在北美市场的影响力和客户资源,绿的谐波能够更快地进入海外市场,提高品牌的国际知名度。公司还在积极规划并启动北美、欧洲两大海外研发、生产基地,这将有助于公司更好地贴近当地市场,了解客户需求,提供更及时的技术支持和售后服务,增强在海外市场的竞争力。未来,海外市场有望成为绿的谐波业绩增长的重要引擎。
然而,绿的谐波在未来发展中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国内外竞争对手不断涌现,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价格竞争激烈,这对公司的市场份额和盈利能力构成了威胁。为了应对竞争,公司需要不断加大研发投入,持续创新,推出具有差异化竞争优势的产品,提高产品附加值,降低生产成本,以价格和性能优势赢得市场。同时,市场需求的不确定性也是一个挑战,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下游行业的发展趋势等因素都可能影响市场对谐波减速器的需求。绿的谐波需要密切关注市场动态,加强市场调研和分析,及时调整经营策略,以适应市场变化。
在技术创新方面,虽然绿的谐波在谐波减速器技术上已经取得了显着成果,但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新的技术和材料不断涌现,对谐波减速器的性能和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公司需要保持对前沿技术的敏锐洞察力,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引进和培养高端技术人才,不断探索新技术、新工艺,推动产品的技术升级和更新换代,以保持技术领先地位。
未来,绿的谐波在人形机器人市场、国产替代和海外市场布局等方面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但也面临着市场竞争、需求不确定性和技术创新等挑战。只有通过不断创新、优化产品结构、提升市场竞争力,绿的谐波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实现可持续发展,驶向更加辉煌的未来。
结语:期待 “绿” 得更艳
绿的谐波从一个怀揣梦想的研发团队,成长为国内谐波减速器领域的领军企业,其发展历程充满了挑战与机遇,也见证了中国高端制造业自主创新的艰辛与辉煌。在过去的二十多年里,绿的谐波凭借着对技术的执着追求和对市场的敏锐洞察,成功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实现了谐波减速器的国产化和产业化,为中国机器人产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
展望未来,尽管绿的谐波面临着市场竞争、技术创新等诸多挑战,但也拥有着人形机器人市场爆发、国产替代加速和海外市场拓展等广阔的发展机遇。相信在公司管理层的正确领导下,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产品优化和市场拓展,绿的谐波一定能够在谐波减速器领域继续保持领先地位,实现更大的突破和发展,“绿” 得更加鲜艳夺目,为中国高端制造业的崛起贡献更多的力量,我们拭目以待。
2003 年,在智能制造的浪潮刚刚兴起之时,绿的谐波的核心团队就敏锐地捕捉到了机器人产业的巨大潜力,尤其是谐波减速器这一关键领域。彼时,国外企业在谐波减速器技术上已经取得了显着的成果,并且对中国实行了严格的技术封锁 ,国内相关技术几乎一片空白。但绿的谐波的团队并没有被困难吓倒,他们怀揣着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实现国产谐波减速器自主研发的梦想,毅然踏上了这条充满挑战的研发之路。
在简陋的实验室里,团队成员们日夜奋战。他们跳出传统渐开线齿形设计理论的束缚,运用有限元设计方法对谐波传动进行数学建模,将 3d 仿真引入谐波齿形设计。这在当时是一种极具创新性的尝试,没有太多的经验可以借鉴,每一次的实验和计算都充满了不确定性。经过无数次的失败与尝试,终于在 2009 年,团队制造出了第一台谐波减速器的原型机。这台原型机的诞生,凝聚着团队成员们多年的心血,它虽然还不够完美,但却为后续的研发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为了进一步完善产品性能,团队又建立了企业检验测试中心,开始对谐波减速器进行全面的评价和测试。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不断优化设计方案,改进制造工艺,对每一个细节都精益求精。终于在 2011 年,首台减速器样机送检,各项性能指标均达到了预期要求。同年,苏州绿的谐波传动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成立,标志着绿的谐波从一个研发团队向产业化企业迈出了关键的一步,开启了在谐波减速器领域的新征程。
成长:突破与扩张(2011 - 2020 年)
自 2011 年成立后,绿的谐波在技术研发、产品创新、市场拓展等方面全面发力,开启了高速成长的新篇章。
2013 年,公司迎来了重要的产品突破,相继推出十四个系列近百种谐波减速器 。这些产品在设计上充分考虑了不同行业的应用需求,在性能上不断优化,一经推出便逐渐被市场认可,为公司赢得了良好的市场口碑,也标志着绿的谐波在产品多元化和市场适应性方面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2014 年,绿的谐波在行业标准制定方面展现了强大的影响力。公司主持编制的 Gb\/t
- 2014《机器人用谐波齿轮减速器》国家标准于当年 6 月 24 日发布,并于 12 月 31 日起正式实施。这一标准的制定,不仅规范了国内机器人用谐波齿轮减速器的生产和检测,提升了整个行业的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也彰显了绿的谐波在谐波减速器领域的技术实力和行业地位,使公司在行业内拥有了更高的话语权。
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增长和公司技术的日益成熟,绿的谐波持续加大在产品研发和生产能力上的投入。到 2015 年,公司的精密谐波减速器产品系列已达十七个,进一步丰富了产品矩阵,能够更好地满足不同客户的多样化需求。在市场拓展方面,公司积极与国内外客户建立合作关系,产品不仅在国内市场得到广泛应用,还逐渐走向国际市场,与国际知名机器人厂商展开合作,如 Abb、通用电气等,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不断提升。
2018 年,绿的谐波在产品创新和生产规模上又取得了重大突破。公司推出了融合谐波减速器、电机、传感器的机电一体化模组产品,这种集成化的产品为客户提供了更加便捷、高效的解决方案,进一步拓宽了公司的业务领域和市场空间。同年,公司的精密谐波减速器产品系列已达十九个,完成了 10 万台的产销目标,这一成绩的取得,充分证明了公司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客户认可度。为了满足未来市场的增长需求,公司年产 50 万台的生产基地开始动工建设,这标志着公司在产能扩张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为后续的规模化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19 年,面向未来的新一代三次谐波减速器 “Y 系列” 成功问世。该系列产品在技术上实现了重大创新,采用了新一代三次谐波技术,使得产品在传动精度、扭矩密度、振动噪声抑制等方面都有了显着提升,性能接近甚至超越了海外巨头同类产品,进一步巩固了公司在谐波减速器领域的技术领先地位。
2020 年 8 月 28 日,对于绿的谐波来说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日子,公司成功在上海证券交易所鸣锣上市,登陆科创板(证券代码:)。此次上市为公司带来了强大的资本支持,募集资金用于建设年产 50 万台精密谐波减速器项目和研发中心升级建设项目 。这不仅有助于公司扩大生产规模,提高产能,满足市场对公司产品日益增长的需求,还能进一步提升公司的研发实力,推动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为公司的长远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现状:挑战与机遇并存(2020 年 - 至今)
上市后的绿的谐波,站在了新的发展起点上,在市场的浪潮中既面临着诸多挑战,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在业绩方面,绿的谐波经历了一定的波动。2022 年,由于受到宏观经济环境、市场竞争加剧以及下游行业需求结构调整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公司净利润出现下滑,营收增长也陷入瓶颈 。进入 2024 年,市场竞争愈发激烈,同行的崛起和新进入者的冲击,使得公司在市场份额的争夺上面临巨大压力。相关数据显示,公司 2024 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 1.64 亿元,同比下降 17.53%;归母净利润为 2776.77 万元,同比下降 38.97% ,业绩的下滑给公司带来了巨大的经营压力。
在市场竞争方面,尽管绿的谐波在国内谐波减速器市场占据领先地位,在自主品牌机器人用谐波减速器领域市场占有率超过 60%,但全球范围内高端机器人主机减速部件仍被传统海外减速器厂商如哈默纳科、纳博特斯克等所垄断。这些国际巨头凭借其长期积累的品牌优势、技术优势和客户资源,在高端市场上对绿的谐波形成了强有力的竞争。与此同时,国内市场上也不断涌现出新兴的竞争对手,如双环传动等,它们凭借自身在相关领域的技术积累和成本优势,逐步切入谐波减速器市场,加剧了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进一步压缩了绿的谐波的市场空间。
不过,绿的谐波也面临着诸多机遇。在技术创新上,公司始终坚持高比例的研发投入,不断探索新技术、新工艺。2024 年上半年,公司研发费用同比增长 5.04%,占营业收入的比重达到 15.70%,同比上升 1.87 个百分点 。围绕谐波减速器轻量化、齿形研究、传动效率、疲劳寿命、振动噪声抑制等方面,公司持续进行优化工作,开发出新一代具有高集成度、高刚性、高精度等优点的机电一体化产品,使其技术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公司还在积极探索谐波减速器在更多领域的应用技术,如与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兴技术的融合,为产品的升级和创新提供了新的方向。
市场拓展方面,绿的谐波积极布局海外市场。2023 年 4 月,公司与三花智控合资在墨西哥建厂,主营谐波减速器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借助三花智控在北美市场的影响力和客户资源,打开海外市场。公司还加大品牌建设力度,通过新品发布会、行业媒体等形式推广公司新品,并积极参与国内外行业展会提升海外知名度。规划并启动了北美、欧洲两大海外研发、生产基地,加速海外布局的落地,未来海外市场有望成为公司新的业绩增长点。
在业务多元化上,公司基于在谐波减速器领域的技术优势,不断拓展业务领域,延伸产业链。除了传统的工业机器人、数控机床、医疗器械、半导体生产设备及新能源装备等应用领域外,公司还积极布局以人形机器人为代表的移动机器人产业。随着人形机器人市场的逐渐兴起,对谐波减速器等核心零部件的需求也将大幅增长。绿的谐波提前布局,有望在人形机器人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实现业务的多元化发展,降低对单一市场的依赖,增强公司的抗风险能力。
未来:驶向何方?
展望未来,绿的谐波在多个关键领域展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同时也需要应对一系列挑战。
在人形机器人市场,绿的谐波有望成为重要参与者。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场景的拓展,人形机器人市场正处于爆发的前夜。特斯拉预计 2025 年内部使用 optimus 机器人,并于 2026 年大批量生产并外供 ,这一计划的推进将极大地拉动谐波减速器的市场需求。谐波减速器由于其负载小、精度高、结构紧凑的特点,主要应用于人形机器人小臂、大臂、髋部等关节,是目前人形机器人的最优方案。绿的谐波凭借其在谐波减速器领域的技术积累和产品优势,有望充分受益于人形机器人的量产,为人形机器人提供高性能的谐波减速器,成为公司新的业绩增长点。
国产替代方面,尽管绿的谐波在国内市场已取得显着成就,在自主品牌机器人用谐波减速器领域市场占有率超过 60%,但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目前,全球高端机器人主机减速部件仍被传统海外减速器厂商垄断,绿的谐波需要继续提升产品性能和质量,加强品牌建设,提高产品的可靠性和稳定性,进一步巩固在国内市场的领先地位,逐步扩大在高端市场的份额,实现对海外品牌的全面替代。
海外市场布局上,绿的谐波已经迈出了坚实的步伐。与三花智控在墨西哥合资建厂,是公司拓展海外市场的重要战略举措。通过与三花智控的合作,借助其在北美市场的影响力和客户资源,绿的谐波能够更快地进入海外市场,提高品牌的国际知名度。公司还在积极规划并启动北美、欧洲两大海外研发、生产基地,这将有助于公司更好地贴近当地市场,了解客户需求,提供更及时的技术支持和售后服务,增强在海外市场的竞争力。未来,海外市场有望成为绿的谐波业绩增长的重要引擎。
然而,绿的谐波在未来发展中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国内外竞争对手不断涌现,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价格竞争激烈,这对公司的市场份额和盈利能力构成了威胁。为了应对竞争,公司需要不断加大研发投入,持续创新,推出具有差异化竞争优势的产品,提高产品附加值,降低生产成本,以价格和性能优势赢得市场。同时,市场需求的不确定性也是一个挑战,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下游行业的发展趋势等因素都可能影响市场对谐波减速器的需求。绿的谐波需要密切关注市场动态,加强市场调研和分析,及时调整经营策略,以适应市场变化。
在技术创新方面,虽然绿的谐波在谐波减速器技术上已经取得了显着成果,但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新的技术和材料不断涌现,对谐波减速器的性能和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公司需要保持对前沿技术的敏锐洞察力,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引进和培养高端技术人才,不断探索新技术、新工艺,推动产品的技术升级和更新换代,以保持技术领先地位。
未来,绿的谐波在人形机器人市场、国产替代和海外市场布局等方面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但也面临着市场竞争、需求不确定性和技术创新等挑战。只有通过不断创新、优化产品结构、提升市场竞争力,绿的谐波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实现可持续发展,驶向更加辉煌的未来。
结语:期待 “绿” 得更艳
绿的谐波从一个怀揣梦想的研发团队,成长为国内谐波减速器领域的领军企业,其发展历程充满了挑战与机遇,也见证了中国高端制造业自主创新的艰辛与辉煌。在过去的二十多年里,绿的谐波凭借着对技术的执着追求和对市场的敏锐洞察,成功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实现了谐波减速器的国产化和产业化,为中国机器人产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
展望未来,尽管绿的谐波面临着市场竞争、技术创新等诸多挑战,但也拥有着人形机器人市场爆发、国产替代加速和海外市场拓展等广阔的发展机遇。相信在公司管理层的正确领导下,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产品优化和市场拓展,绿的谐波一定能够在谐波减速器领域继续保持领先地位,实现更大的突破和发展,“绿” 得更加鲜艳夺目,为中国高端制造业的崛起贡献更多的力量,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