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中国各地风土人情收录 > 第35章 洁特生物688026的前世今生

中国各地风土人情收录 第35章 洁特生物688026的前世今生

    初创之姿:应运而生的洁特生物

    2001 年,在广州开发区这片充满机遇与活力的土地上,广州洁特生物过滤股份有限公司呱呱坠地,创始人袁建华,彼时已在生物学与医学领域深耕多年,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深厚的学识。他曾先后在中国医科大学、南京医学院取得医学硕士学位,后又赴美深造,担任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访问学者、客座研究员 。这段海外经历,让袁建华深刻认识到国内生物实验室耗材领域与国际的巨大差距,当时国内这一领域近乎空白,高端关键技术和产品被海外企业牢牢把控 ,而这也成为他回国创业的强大动力。

    怀揣着 “做中国自己的生物实验室耗材产品” 的梦想,袁建华在广州开启了创业之旅。创业初期的洁特生物,条件异常艰苦,仅有一个 80 平方米的 “小作坊”,十几人的团队便是全部家底。但就是在这样简陋的环境中,他们怀揣着对未来的无限憧憬,踏上了打破海外垄断的征程。

    公司创立之初,便将目光聚焦于生物实验室一次性塑料耗材领域,包括细胞培养类、分子检测类、液体处理类等产品研发、生产和销售。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塑料制品,实则技术含量极高,对于材料的性能、生产工艺的精度以及产品的质量稳定性都有着严苛要求。在那个国内相关技术几乎一片空白的年代,洁特生物每前进一步,都面临着重重困难和挑战。但袁建华和他的团队没有丝毫退缩,他们凭借着顽强的毅力和对技术的执着追求,在生物实验室耗材领域默默耕耘,努力探索着属于自己的发展道路。

    成长之程:砥砺前行铸实力

    在创始人袁建华的带领下,洁特生物开始了漫长而艰苦的技术研发之路。为了攻克生物实验室一次性塑料耗材的关键技术,研发团队日夜奋战,不断尝试各种材料和工艺。经过无数次的试验和失败,他们终于在高分子材料改性技术与高分子材料加工技术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 ,成功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打破了国外企业在该领域的技术垄断。

    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洁特生物的产品种类也日益丰富。从最初的细胞培养瓶、离心管等基础产品,逐渐拓展到分子检测类、液体处理类等多个领域,产品种类涵盖了生物实验室日常使用的大部分耗材,多达 700 余种。这些产品不仅在国内市场受到广泛欢迎,还远销美国、德国、英国、澳大利亚、印度、巴西和阿根廷等 40 余个国家和地区 ,成功进入国际知名生物实验室用品综合服务商的全球供应链体系,与包括 VwR、thermo Fisher、GE healthcare 等在内的优质客户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在市场份额方面,洁特生物也实现了跨越式增长。公司成立初期,市场份额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但凭借着优质的产品和良好的口碑,其市场份额逐年攀升。2018 年,洁特生物在国内生物实验室一次性塑料耗材市场的占有率为 0.61% ,虽然占比相对较小,但在国产企业中已处于领先地位。此后,公司不断加大市场拓展力度,通过参加国际展会、举办产品推介会等方式,提高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市场份额进一步扩大。

    2015 年 11 月,洁特生物成功在新三板挂牌,这是公司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挂牌新三板不仅为洁特生物提供了更广阔的融资渠道,也提升了公司的品牌形象和市场关注度。借助资本市场的力量,洁特生物加快了技术研发和产品创新的步伐,进一步巩固了在生物实验室耗材领域的领先地位。

    2018 年,对于洁特生物来说是具有特殊意义的一年。这一年,公司获得了多项荣誉,包括 “2018 年黄埔区创新发展之星”、“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状”、“创新中国 2018 年度新锐科技企业” 等,这些荣誉的背后,是洁特生物多年来坚持创新、努力奋斗的结果。同年 10 月 24 日,国家领导人赴广州科学城考察,洁特生物董事长袁建华展示了公司自主研发的细胞培养瓶和 3d 细胞培养支架,领导人对公司的创新成果给予了高度评价,并发表了 “中小企业能办大事” 的重要指示 ,这无疑给洁特生物注入了一剂强大的 “强心针”,极大地鼓舞了全体员工的士气,也为公司未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随着业务的不断发展壮大,洁特生物开始积极筹备上市事宜。2020 年 1 月 22 日,这是一个值得铭记的日子,洁特生物正式在上交所科创板挂牌上市 ,股票代码为 。此次公开发行股票数量为 2500 万股,发行价格 16.49 元 \/ 股。上市首日,洁特生物股价大涨,收盘价达到 53.36 元,总市值达到 53 亿元 。成功登陆科创板,标志着洁特生物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为公司未来的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和更多的机遇。

    上市高光:登陆科创板的辉煌

    2020 年 1 月 22 日,这一天对于洁特生物而言,意义非凡。洁特生物成功登陆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股票代码 ,正式开启了其在资本市场的崭新时代。

    上市首日,洁特生物便吸引了众多投资者的目光。当日股价高开 234.1% ,涨幅惊人,收盘价达到 53.36 元,相较于发行价 16.49 元,实现了大幅增长,总市值也一举达到 53 亿元。这一成绩不仅展示了市场对洁特生物的高度认可,也标志着公司在发展历程中迈出了极为关键的一步。成功上市,让洁特生物获得了更为充足的资金支持,为公司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加大研发投入、拓展市场份额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在随后的几个交易日里,洁特生物的股价更是一路飙升,成为市场瞩目的焦点。上市四天涨幅高达 809.46% ,2 月 4 日盘中最高价一度达到 157.00 元 ,创下上市以来股价最高点。其股价的迅猛上涨,一方面得益于公司自身的良好发展前景和技术实力,另一方面也与当时的市场环境以及热点题材密切相关。2020 年初,新冠疫情爆发,口罩等防护物资成为市场急需品,洁特生物虽主要业务并非口罩生产,但其子公司广州拜费尔空气净化材料有限公司具备口罩生产业务基础,这一因素使得洁特生物搭上了 “口罩概念股” 的快车,股价受到市场资金的热烈追捧。2 月 3 日,洁特生物开盘大涨 30.01%,盘中两次触及临停,最终以 108.5% 的涨幅收报 122.04 元 \/ 股,成交 13.08 亿元,换手率 66.61%,振幅 100.89% ,自 1 月 22 日上市以来,短短三个交易日累计涨幅达 640% ,成为当之无愧的 “妖股”。

    然而,股价的大幅波动也引发了市场的关注和质疑。洁特生物董事长袁建华在上市仪式上关于口罩生产的发言,一度引发股价异动。袁建华曾表示公司已下达 1000 万个口罩紧急生产任务,并接到广州市相关部门 200 万个口罩订单,但当晚公司便发布澄清公告,称负责口罩生产的子公司广州拜费尔长期处于亏损状态,正处于注销公告阶段,未来将会缩减或全面停止口罩业务。随后,在疫情的严峻形势下,洁特生物又撤回拜费尔注销申请,全力推动恢复口罩等防疫产品的正常生产供应。这一系列事件使得洁特生物的股价犹如坐上了过山车,起伏不定。不过,从长远来看,洁特生物在生物实验室耗材领域的核心竞争力才是其立足市场的根本,上市带来的不仅是资金和知名度的提升,更是对公司规范治理和持续发展的有力推动。

    现状洞察:当下的发展态势

    如今,洁特生物已成长为一家在生物实验室耗材领域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企业。从财务数据来看,其发展态势良好。2024 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2.36 亿元,同比增长 20.14% ;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3000.02 万元,同比增长 912.89% ,基本每股收益 0.23 元 \/ 股,比上年同期增长 1050.00%。2024 年第三季度,公司单季度主营收入 1.55 亿元,同比上升 16.22% ;单季度归母净利润 2015.66 万元,同比上升 83.25% ;单季度扣非净利润 1865.62 万元,同比上升 97.28% 。预计 2024 年全年营业收入 5.6 亿元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 7000 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加 3521.15 万元,同比增长 101.22%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 6300 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加 3121.54 万元,同比增长 98.21%。

    在市场地位方面,洁特生物在国内生物实验室一次性塑料耗材市场占据一定份额,虽然整体占比相对一些国际巨头企业来说仍有提升空间,但在国产企业中始终处于领先地位,是国内生物实验室耗材领域的佼佼者。其产品远销欧美等 70 多个国家和地区 ,服务于全球各大知名院校、检验检疫机构、医疗机构及疫苗生产、药物研发等大型生物医药公司,在国际市场上也逐渐崭露头角。

    产品线愈发丰富多样,涵盖生物实验室高端耗材、试剂、实验室仪器等多个领域,产品数量逾千种。除了传统的细胞培养类、分子检测类、液体处理类等产品,还不断拓展新的产品领域,如已推出 IVF 专用细胞培养皿,目前处于市场推广状态,未来还计划继续拓展 IVF 系列产品线,目前有多款相关产品正在研发中 。

    研发投入是企业保持竞争力的关键,洁特生物始终高度重视研发创新。2024 上半年公司在研发方面投入了 1327.48 万元 ,尽管同比有所减少,但这主要是由于职工薪酬和材料费减少等因素导致。公司一直秉持创新精神,着力强化核心技术的研发,被认定为 “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广东省生物实验室一次性塑料耗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省省级企业技术中心” 等 ,承担了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项目、省部协同创新与平台环境建设、广州市产学研协同创新重大专项等数十个项目。目前,已拥有专利 205 项,其中发明专利 34 项 ,并连续四年获国家发明专利奖,同时还主导制定了省级标准 2 项,团体标准 24 项,参与制定国家标准 1 项,行业标准 3 项 。这些研发成果不仅为公司产品的升级换代提供了技术支持,也进一步巩固了公司在行业内的技术领先地位。

    未来展望:前景与挑战并存

    展望未来,洁特生物有着明确的发展方向和巨大的发展潜力。在研发计划方面,公司将继续加大研发投入,围绕细胞治疗、生物医药、疫苗研发等领域的市场需求,积极布局新品的研发和产业化。特别是在 IVF 系列产品线的拓展上,公司已经迈出了坚实的步伐,目前有多款相关产品正在研发中,未来有望为公司带来新的业绩增长点。同时,公司还将重点研发超滤包、大容量细胞培养系列等工业生产端的产品,拓展产品在工业客户大规模生产环节的应用,进一步完善产品布局,满足不同客户的多样化需求。

    市场拓展战略上,洁特生物将坚持境内外市场并重的策略。在国内市场,随着国家对生命科学研究和生物医药产业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市场需求持续增长,洁特生物将充分利用自身的技术优势和品牌影响力,进一步巩固和拓展国内市场份额,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医疗机构以及生物医药企业的合作,提高产品的市场覆盖率。在国际市场,公司将继续加强与国际知名生物实验室用品综合服务商的合作,不断拓展海外销售渠道,提高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知名度和竞争力,逐步实现进口替代和出口换汇的目标。

    从行业趋势来看,随着全球生命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和生物技术的快速发展,生物实验室耗材市场呈现出持续增长的态势。特别是在细胞治疗、基因编辑、个性化医疗等新兴领域的推动下,市场对高品质、高性能的生物实验室耗材的需求日益旺盛,这为洁特生物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同时,随着智能制造技术的不断进步,生物实验室耗材的生产也将朝着智能化、自动化、高效化的方向发展,洁特生物将积极推进智能制造计划,对现有生产流水线及设备进行技术改造和升级,增加新的自动化设备及生产线,提升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以适应行业发展的趋势。

    然而,洁特生物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也将面临诸多挑战。首先,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国内外众多企业纷纷加大在生物实验室耗材领域的投入,市场竞争格局愈发复杂。国际巨头企业凭借其强大的品牌优势、技术实力和市场份额,在高端市场占据主导地位,洁特生物要想在国际市场上进一步扩大份额,面临着巨大的竞争压力。在国内市场,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进入该领域,市场竞争也逐渐加剧,洁特生物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其次,产品研发及注册存在风险。生物实验室耗材行业技术更新换代较快,对产品的创新性和性能要求不断提高。洁特生物需要持续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研发创新,以满足市场需求。但研发过程充满不确定性,存在研发失败的风险。同时,新产品的注册审批也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且审批结果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如果新产品不能及时注册上市,将影响公司的市场拓展和业绩增长。

    此外,自主品牌推广也是洁特生物面临的一大挑战。虽然公司在 oEm 业务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自主品牌的知名度和市场认可度相对较低。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自主品牌的影响力将越来越重要,洁特生物需要加大自主品牌的推广力度,提高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建立完善的品牌营销体系,以提升自主品牌在市场中的竞争力。

    面对未来的机遇与挑战,洁特生物将凭借其深厚的技术积累、丰富的产品线、良好的市场口碑以及积极进取的发展战略,努力克服困难,实现可持续发展。相信在公司管理层的正确领导下,在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下,洁特生物将在生物实验室耗材领域创造更加辉煌的业绩,为推动我国生命科学研究和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