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中国各地风土人情收录 > 第62章 灿瑞科技688061的前世今生

中国各地风土人情收录 第62章 灿瑞科技688061的前世今生

    初露锋芒:创业起点与早期发展

    2005 年,在全球半导体产业蓬勃发展的浪潮中,灿瑞科技在上海这片充满创新活力的土地上应运而生。公司创立之初,便将目光聚焦于磁传感器领域,作为一家外资企业,灿瑞科技怀揣着在半导体细分领域崭露头角的雄心壮志。

    彼时的磁传感器市场,虽潜力巨大,但也面临着诸多挑战。一方面,磁传感器的应用场景在当时还相对局限,主要集中在一些传统工业领域和早期的消费电子产品中。例如在工业电机的转速监测、简单的门禁系统等方面有所应用,但整体市场规模较小,需求尚未得到充分挖掘。另一方面,海外企业在磁传感器技术上长期处于垄断地位,它们凭借着深厚的技术积累、先进的研发设备和成熟的产业链体系,牢牢把控着市场的主导权。像美国、日本等国家的半导体巨头,在磁传感器的核心技术,如霍尔效应、磁阻效应的应用研发上,远远领先于国内企业,这使得初出茅庐的灿瑞科技在市场竞争中面临着巨大的压力。

    在这样的背景下,灿瑞科技规模受限,发展之路充满艰辛。但公司并未因此而退缩,而是凭借着对技术研发的执着和对市场趋势的敏锐洞察,开始了艰难的创业征程。他们不断投入研发资源,组建专业的技术团队,致力于突破海外技术封锁,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磁传感器技术 。尽管早期的成果并不显着,市场份额也十分有限,但灿瑞科技在这个过程中积累了宝贵的技术经验和行业资源,为日后的崛起奠定了基础。

    突破困境:业务拓展与模式转变

    2010 年前后,国产智能手机市场如同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迅速崛起并在全球消费电子市场中占据了重要地位。据市场研究机构的数据显示,2010 - 2015 年间,国产智能手机的出货量以年均超过 30% 的速度增长 ,这一爆发式的增长不仅改变了手机市场的格局,也为相关产业链上的企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灿瑞科技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市场趋势,果断决定拓展电源管理芯片产品线。电源管理芯片作为智能手机等电子产品中的关键部件,负责对电能进行变换、分配、检测等功能,其性能直接影响着电子产品的续航能力、稳定性和整体性能。当时,虽然市场上已经存在一些电源管理芯片供应商,但大多被国外企业垄断,国产芯片在技术和市场份额上都处于劣势。

    面对这一挑战,灿瑞科技加大研发投入,组建了专门的电源管理芯片研发团队。他们深入研究市场需求,借鉴国际先进技术,经过无数次的试验和改进,终于成功推出了一系列适用于智能手机的电源管理芯片产品。这些产品凭借其高效的电源转换效率、稳定的性能和良好的兼容性,迅速获得了市场的认可。例如,灿瑞科技研发的某款屏幕偏压驱动芯片,在功耗控制上比同类产品降低了 20%,有效延长了手机的续航时间,一经推出便受到了众多国产手机厂商的青睐,订单量持续攀升。

    随着业务的不断拓展,灿瑞科技在磁传感器芯片和电源管理芯片的生产过程中,逐渐意识到封装测试环节对于产品质量和成本控制的重要性。在当时的市场环境下,外部封装测试厂商的服务难以满足灿瑞科技对于产品精度和交付周期的严格要求。例如,在磁传感器芯片的封装过程中,由于磁传感器对磁场、温度等环境因素极为敏感,普通封装测试厂商无法有效解决封装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磁场干扰问题,导致产品性能不稳定,次品率较高。

    为了解决这一痛点,2014 年,灿瑞科技毅然成立了灿集电子,正式向封装测试产业延伸。公司投入大量资金引进先进的封装测试设备,招聘和培养专业的技术人才,建立了一套完善的封装测试流程和质量控制体系。起初,灿集电子主要专注于解决磁传感器芯片的特殊封装需求,通过不断优化封装工艺,成功解决了磁场干扰等问题,大幅提高了产品的良品率和性能稳定性。

    随着经验的积累和技术的提升,灿集电子不断扩充封装测试产品类型,逐渐形成了 “Fabless + 封装测试” 的独特经营模式。在这种模式下,灿瑞科技的芯片设计业务与封装测试业务实现了紧密协同。芯片设计团队可以根据封装测试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设计方案,提高芯片的可制造性和性能;封装测试团队则能够更好地理解芯片的技术要求,提供更精准的封装测试服务,确保产品质量。这种协同效应不仅提高了公司的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还增强了公司在市场中的竞争力。

    资本助力:pre - Ipo 融资与上市之路

    2021 年,对于灿瑞科技来说,是具有关键意义的一年。在这一年,半导体行业投资热度持续攀升,众多资本纷纷瞄准具有潜力的半导体企业。灿瑞科技凭借其在智能传感器芯片和电源管理芯片领域多年的技术积累、丰富的产品矩阵以及良好的市场口碑,吸引了众多投资者的目光。

    鋆昊资本果断出手,出资近亿元独家领投灿瑞科技的 pre - Ipo 轮融资。鋆昊资本作为一家在半导体领域有着广泛布局和深刻理解的投资机构,其领投行为不仅为灿瑞科技带来了充裕的资金支持,更向市场传递了积极的信号。随后,小米、中芯聚源、传音、华润集团(华润微)等知名产业机构也纷纷入股。这些产业机构的加入,不仅为灿瑞科技注入了大量资金,进一步充实了公司的资本实力,优化了公司的股权结构,还凭借其在各自领域的资源和渠道优势,为灿瑞科技的业务拓展和市场布局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例如,小米作为全球知名的智能手机和智能家居企业,其入股后与灿瑞科技在智能手机芯片、智能家居传感器等领域展开了更深入的合作,为灿瑞科技的产品提供了更广阔的应用场景和市场空间;中芯聚源依托中芯国际在半导体制造领域的深厚底蕴,为灿瑞科技在芯片制造工艺、技术创新等方面提供了专业的建议和资源对接 。

    在众多投资者的助力下,2022 年 10 月 18 日,灿瑞科技成功在上交所科创板上市,股票代码 “”。这一里程碑事件标志着灿瑞科技正式踏入资本市场,开启了新的发展篇章。此次上市,灿瑞科技募集资金净额高达 19.99 亿元,这些资金将主要用于高性能传感器研发及产业化、电源管理芯片研发及产业化、专用集成电路封装建设、研发中心建设和补充流动资金等项目。

    高性能传感器研发及产业化项目致力于结合客户需求和技术发展趋势,对智能传感器芯片进行迭代更新,加快新产品的研发及产业化进程,进一步完善公司智能传感器芯片的产品结构,并向工业机器人、汽车电子、医疗监控、物联网与智能电网等下游应用领域拓展。在磁传感器芯片领域,计划研发砷化镓(GaAs)磁传感器芯片、锑化铟(InSb)磁传感器芯片、tmR 磁开关传感器、电流传感器芯片、三轴可编程线性磁传感器芯片以及高精度可编程角度传感器芯片等;在光传感器芯片领域,将专注于虹膜识别发射器及驱动芯片、3dtoF VcSEL 传感芯片等产品的研发 。

    电源管理芯片研发及产业化项目则聚焦于在现有电源管理芯片的基础上,加强对屏幕偏压驱动芯片及功率驱动芯片产品的研发,并开展锂电充电芯片、锂电保护芯片等新产品的研发及产业化。通过提高现有产品的性能,进一步丰富电源管理芯片产品结构,为公司培育新的业务增长点,提升公司整体竞争实力及抗风险能力。

    专用集成电路封装建设项目利用现有厂区,在已有封装测试技术及工艺的基础上,新建封装测试产线,扩充封装测试产能,形成规模效应,并进一步提升与芯片设计业务的协同效应,有效保障公司产品产能和品质。研发中心建设项目旨在建立高效、创新的研发平台,打造一支高素质的研发团队,整合公司现有的核心技术积累以及在智能传感器芯片、电源管理芯片领域积累的产品开发经验,持续更新和迭代现有主营产品,实现新技术的突破和新产品的应用,为公司的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

    现状剖析:业务板块与市场表现

    如今,灿瑞科技已形成智能传感器芯片和电源管理芯片两大核心业务板块。

    在智能传感器芯片领域,公司产品覆盖磁传感器、光传感器等多个系列,应用于汽车电子、工业控制、消费电子等广泛领域。例如,在汽车电子领域,开关型磁传感器芯片已成功进入整车供应链,应用于智能座舱系统;智能电驱芯片(hIo 芯片)则用于车灯散热、座椅通风、车内空气循环、5G 车载天线等场景 。在工业控制领域,其磁传感器产品为 danfoss、英威腾等工业设备品牌提供支持。在消费电子领域,与格力、美的、海尔等智能家居品牌,漫步者和 JbL 等可穿戴设备品牌以及海康威视等智能安防品牌都有合作,市场份额逐步提升。光传感器芯片目前已经批量供货于蚂蚁集团人脸支付终端设备,和德国 pmd 集团的智能工业机器人方案中。

    电源管理芯片方面,公司积累了多项核心技术,形成超过 200 款产品,在低功耗、过压过流过温保护、输出效率等方面具备技术优势,广泛应用于智能手机、计算机、可穿戴设备等终端产品。产品已覆盖大部分国产手机品牌及 odm 厂商,在智能手机屏幕偏压驱动芯片、闪光背光驱动芯片、LEd 照明驱动芯片与功率驱动芯片等细分市场占据一定份额。其中屏幕偏压驱动芯片凭借高效的电源转换效率和稳定的性能,在国产手机市场中获得了较高的认可度,市场份额稳步增长。

    在封装测试业务上,公司采用 “Fabless + 封装测试” 业务模式,拥有自有封装测试产线,涵盖晶圆测试、芯片封装、成品测试等环节,年产能达 30 亿颗芯片,可提供 dIp 系列、SIp 系列、Sop 系列和 Sot 系列等多种封装测试服务。不过,受下游需求影响,2023 年及 2024 年上半年封测业务稼动率不足,业务主体恒拓电子处于亏损状态,拉低了公司整体利润率。

    从财务数据来看,2024 年 1 - 9 月,公司营业总收入 4.16 亿元,同比增长 37.30% ,显示出业务的良好增长态势。但营业总支出 4.76 亿元,同比增长 39.47%,营业利润 - 3317.35 万元,同比下滑 129.27%,净利润为 - 2303.38 万元,较去年同期下滑 47.78%。主要原因是电源管理芯片市场竞争激烈,产品价格和毛利率处于底部区间,以及封测业务亏损等因素影响。尽管如此,分产品线来看,智能传感器芯片下游应用广泛,上半年收入维持良好增长态势,产品价格和毛利率较为稳定,磁传感器和 hIo 电机驱动芯片仍保持市场领先的产品竞争力 。

    未来展望:战略规划与发展前景

    展望未来,灿瑞科技制定了清晰的战略规划,旨在进一步巩固其在半导体领域的地位,实现可持续发展。

    在业务拓展方面,公司将持续深化在车规级磁传感器领域的布局。随着汽车智能化、电动化、网联化的快速发展,车规级磁传感器市场需求呈现爆发式增长。据相关数据预测,2030 年全球汽车磁传感器市场规模有望增长至 25.97 亿美元 ,我国汽车磁传感器市场规模有望增长至 8.58 亿美元。灿瑞科技目前已在车规级磁传感器领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其高性能车规磁传感器系列芯片荣获第八届铃轩奖量产类优秀奖,车规级磁传感器产品在智能座舱、车身控制、驾驶安全、动力系统等方面都有应用,并在 2024 车路云一体化零部件智能配套及数据安全展上荣获车路云一体化:智汇创新奖。未来,公司将继续加大研发投入,提升产品性能和可靠性,满足汽车行业日益严格的标准和要求,进一步扩大在车规级磁传感器市场的份额。

    同时,灿瑞科技也将关注工业控制、物联网、医疗等领域的发展机遇,拓展相关传感器芯片和电源管理芯片的应用。在工业控制领域,随着工业 4.0 和智能制造的推进,对传感器和芯片的需求将不断增加,公司将凭借其在磁传感器和电源管理芯片方面的技术优势,为工业自动化提供更优质的解决方案;在物联网领域,万物互联的趋势使得传感器成为连接物理世界和数字世界的关键,灿瑞科技将积极研发适用于物联网设备的传感器芯片,满足智能家居、智能穿戴、智能安防等场景的需求;在医疗领域,随着人们对健康管理和医疗设备智能化的关注,对高精度、高可靠性的传感器芯片也有较大需求,公司有望通过技术创新,开拓医疗监控等细分市场。

    然而,灿瑞科技在未来的发展中也面临着诸多挑战。从行业竞争来看,半导体行业竞争激烈,全球市场仍被国际巨头主导,如在车规级磁传感器领域,Allegro、英飞凌、AKm、melexis、tdK 等海外厂商占据了主要市场份额,国内厂商在技术、品牌和市场份额上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在技术创新方面,半导体技术更新换代迅速,需要持续投入大量的研发资源,以跟上技术发展的步伐,满足客户不断变化的需求。如果公司在新品研发上不及预期,可能会导致产品竞争力下降,错失市场机遇。此外,下游市场需求的波动也会对公司业绩产生影响,如消费电子市场的需求变化较为频繁,若公司不能及时调整产品结构和市场策略,可能会面临库存积压、营收下滑等风险。

    尽管面临挑战,但灿瑞科技也拥有诸多发展机遇。随着全球半导体产业链的重构和国内半导体产业政策的大力支持,国产替代空间巨大。国家对科技创新的重视和对半导体产业的扶持,为灿瑞科技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发展机遇,有助于公司在技术研发、人才培养、市场拓展等方面获得更多的资源和支持。同时,公司自身在技术研发、产品质量、客户资源等方面也具备一定的优势,凭借多年的技术积累和市场耕耘,已与众多知名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拥有良好的品牌口碑,这些优势将有助于公司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总体而言,灿瑞科技未来的发展前景广阔,但也需要应对诸多挑战。通过明确的战略规划、持续的技术创新和有效的市场拓展,公司有望在半导体领域实现新的突破,提升市场份额,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半导体企业 ,为推动我国半导体产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