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各地风土人情收录 第71章 新柴股份301032的前世今生
热门推荐:
杀人就变强我从屠宗开始证道成帝
提前登陆游戏世界,开局联姻女帝
人在汉末,我堂兄是刘备
精灵:开局捡漏玉虫石板
无敌从降妖除魔开始
帝道无疆
无限穿越,只为破界锤作者!
星沉战史
原神,我把归终变成了英灵
萌芽破土:诞生与创立背景
2007 年 6 月 15 日,浙江新柴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就此在非道路用柴油发动机领域开启了征程。彼时的中国内燃机行业,正处于蓬勃发展与深刻变革的关键阶段。
改革开放后,我国积极从德国、法国、日本等国家引进多种系列的内燃机产品、生产专利和设备,大幅提升了工业制造水平,推动内燃机产品不断进步。到 2007 年,中国已成为世界级的内燃机生产大国,总产量达 5800 万台,总功率超 10 亿千瓦 ,形成了门类齐全、较为完整的工业体系。不过,在技术水平上,与发达国家仍存在一定差距。
在非道路用柴油发动机领域,市场需求正持续扩张。随着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拖拉机、收割机等农用机械对柴油发动机的需求日益增长;基础设施建设的大力推进,使得挖掘机、装载机、叉车等工程机械的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作为其核心动力源的非道路用柴油发动机,也迎来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但这一领域的竞争也异常激烈。市场中既有如潍柴、玉柴等深耕多年、实力强劲的老牌企业,凭借深厚的技术积累和广泛的市场渠道,占据着较大的市场份额;也有众多新兴企业不断涌入,试图在这片市场中分得一杯羹。在这样的竞争格局下,新柴股份的诞生,无疑是在浪潮中扬起的一张新帆,面临着诸多挑战,却也充满无限机遇。
成长拔节:早期发展与积累
成立初期,新柴股份便将全部精力聚焦于非道路用柴油发动机的研发、生产与销售。公司深知,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立足,必须以技术为先导,以质量求生存。
在技术研发的道路上,新柴股份积极投入资源,搭建起坚实的研发平台。2008 年,公司成功组建省级企业技术中心 ,这一平台汇聚了众多行业内的技术精英,他们专注于非道路用柴油发动机的前沿技术研究与产品开发。通过不懈努力,新柴股份不断推出适应市场需求的新产品,其产品的性能和质量逐步得到市场的认可。
2010 年,新柴股份凭借在技术创新、产品质量和市场影响力等方面的突出表现,荣获 “中国内燃机行业排头兵企业” 的称号。这一荣誉不仅是对公司过往努力的高度肯定,更是激励着新柴股份朝着更高的目标迈进。同年,公司生产的新柴牌内燃机被评为浙江省品牌产品,进一步提升了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
为了进一步提升技术创新能力,新柴股份在 2012 年设立了省级高新技术研究开发中心,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开展产学研合作项目。通过整合各方资源,公司在发动机的燃烧技术、排放控制技术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例如,在排放控制技术上,公司研发团队深入研究,优化发动机的燃烧过程,采用先进的尾气处理装置,有效降低了发动机的尾气排放,使其产品能够更好地满足日益严格的环保标准。
2015 年,新柴股份成功设立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这标志着公司在技术研发的道路上又迈出了重要一步。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的设立,吸引了更多高层次的科研人才加入,为公司开展前沿技术研究和解决关键技术难题提供了强大的智力支持。在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的支持下,公司在发动机的轻量化设计、智能化控制等方面取得了显着进展,推动了产品的升级换代。
在产品方面,新柴股份不断丰富产品系列,逐渐形成了涵盖 N、d、K、E、b、h、F 七大平台,100 多个机型、1300 多个变型产品的完整市场配套结构 ,功率范围覆盖 10~220pS,能够满足不同客户的多样化需求。无论是叉车、挖掘机等工程机械,还是拖拉机、收割机等农用机械,亦或是发电机组、船舶等其他领域,都能找到新柴股份适配的发动机产品。
枝繁叶茂:业务拓展与市场深耕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产品的日益丰富,新柴股份在业务拓展与市场深耕方面取得了显着的成果。公司的产品凭借其广泛的适用性和可靠的性能,在多个领域得到了深度应用。在工程机械领域,叉车作为物流搬运的关键设备,对发动机的动力和稳定性要求极高。新柴股份的发动机凭借出色的动力输出和稳定的性能,成为众多叉车制造商的首选。像杭叉集团,作为全球知名的叉车研发制造企业,与新柴股份保持着长期紧密的合作关系。新柴股份为杭叉集团的内燃叉车提供配套柴油机,助力杭叉集团的产品在市场上赢得了良好的口碑。此外,新柴股份还与安徽合力、中国龙工、台励福、江淮重工等工程机械行业的龙头企业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其产品在装载机、挖掘机、起重机等各类工程机械中都有着出色的表现 。
在农业机械领域,新柴股份同样发挥着重要作用。拖拉机作为农业生产的主要动力机械,其发动机的性能直接影响到农业生产的效率和质量。新柴股份与一拖股份、星光农机、沃得股份等农业机械行业的大型企业紧密合作,为他们提供适配不同型号拖拉机的发动机。例如,在一些大型农场中,配备新柴股份发动机的拖拉机能够高效地完成耕地、播种、收割等作业,为农业生产的现代化提供了有力支持。同时,新柴股份的发动机在收割机、插秧机等农业机械上也得到了广泛应用,有效提升了农业生产的机械化水平。
除了工程机械和农业机械领域,新柴股份的产品还在发电机组、船舶等其他领域展现出独特的优势。在一些偏远地区或应急供电场景中,新柴股份的发动机作为发电机组的动力源,能够稳定地提供电力,保障当地居民的生活和生产用电需求。在船舶领域,其发动机以其可靠的性能和良好的适应性,为内河船舶和小型海洋船舶提供了稳定的动力支持。
凭借着丰富的产品系列和优质的产品质量,新柴股份赢得了众多客户的信赖。公司与下游众多大型主机厂商建立了长期紧密的合作关系,并且多次被评为优秀供应商。在叉车用柴油机领域,新柴股份凭借多年的技术积累、服务经验以及对市场的深刻理解,占据了 50%-55% 的市场份额 ,处于行业领先地位。这种客户资源优势和市场先发优势,为新柴股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为公司的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高光时刻:技术突破与上市征程
在技术研发的道路上,新柴股份不断攀登新的高峰,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成果。截至 2020 年 12 月 31 日,公司已获得专利权 110 项 ,这些专利涵盖了发动机的设计、制造工艺、燃烧技术、排放控制等多个关键领域。例如,在燃烧技术方面,公司研发的专利技术能够使燃油在发动机内更充分地燃烧,从而提高发动机的动力输出和燃油经济性;在排放控制方面,专利技术有效降低了尾气中有害物质的排放,使产品更好地满足环保要求。
同时,新柴股份还积极参与行业标准的制定,彰显了其在行业内的技术引领地位。公司主要及参与起草了 12 项国家、行业及团体标准制定 ,为推动整个非道路用柴油发动机行业的规范化、标准化发展贡献了重要力量。通过参与标准制定,新柴股份不仅能够将自身的技术优势转化为行业标准,提升公司在行业内的影响力和话语权,还能促使整个行业朝着更加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
2019 年,新柴股份迎来了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 公司研制的 4E30 型号柴油发动机成功出口至欧洲,达到了欧 5 排放标准 。这一成果具有重大意义,标志着新柴股份的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欧洲市场对发动机的排放标准极为严格,4E30 型号发动机能够达到欧 5 排放标准并成功出口,充分证明了新柴股份在排放控制技术等方面的卓越实力。这不仅为公司打开了国际市场的大门,提升了公司的国际知名度和品牌形象,也为公司进一步拓展海外市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经过多年的精心筹备和不懈努力,2021 年 7 月 22 日,新柴股份在深交所创业板成功上市 ,股票代码为 。这是公司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开启了公司发展的新篇章。上市当日,新柴股份股价表现出色,截至午间收盘,报收 15.79 元,较发行价上涨 217.71%,盘中最高涨至 17.99 元 。此次上市,公司发行规模为 6028.34 万股,发行价格为 4.97 元 \/ 股,发行募集资金净额为 2.40 亿元 。
成功上市为新柴股份带来了多方面的积极影响。在资金方面,募集到的资金为公司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资金支持,公司可以利用这些资金进一步加大研发投入,提升技术创新能力,优化产品结构;扩大生产规模,提高生产效率,满足市场不断增长的需求;加强市场拓展,提升品牌知名度,进一步巩固和扩大市场份额。在品牌影响力方面,上市使得新柴股份受到了更多投资者和社会各界的关注,提升了公司的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有助于公司在市场竞争中获得更多的优势。同时,上市也对公司的治理结构和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促使公司进一步完善内部管理制度,提升运营效率,实现可持续发展。
砥砺前行:当下挑战与未来蓝图
在当前的行业发展态势下,新柴股份正面临着诸多机遇与挑战。随着全球对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的关注度不断提高,非道路用柴油发动机行业也在朝着高端、环保、节能的方向加速发展。国务院印发的《中国制造 2025》《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内燃机工业节能减排的意见》等文件,都对内燃机工业节能减排提出了明确要求 。国外发达国家对非道路用柴油机的节能减排要求更为细致,不仅严格控制有害物质排放,还对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制定了标准。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开发高效、环保、节能的非道路用柴油机已成为行业的主要发展方向。
在竞争格局方面,行业内主要生产厂商的生产能力逐步增强,产业集中度稳步提高。企业规模化生产有助于成本控制和技术水平提升,近年来,多缸柴油机第一梯队中销量前十的企业销售占比达到总销量 70% 以上,多缸柴油机前十生产企业销售规模都超过了 10 万台 。未来,随着小规模生产商受到成本以及排放要求等因素的限制,其竞争力将进一步下降,市场份额将向大型生产企业集中,产业集中度也将进一步提升。
面对这些挑战,新柴股份积极应对,制定了一系列的发展规划。在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方面,公司持续加大投入,积极响应国家节能减排号召,紧跟国家排放法规政策要求。2024 年,公司在技术研发上取得了显着进展,持续加强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不断优化产品布局,积极践行优化管理体系,提高产品质量,做好降本增效工作,努力改善公司的经营业绩,实现了产品毛利率提升,毛利额同比增加。同时,公司还在不断探索新的技术领域,如新能源动力技术在非道路用发动机上的应用,为未来的市场竞争做好技术储备。
在市场拓展方面,新柴股份坚持聚焦主业,在稳定和扩大国内市场占有率的同时,积极拓展海外市场。公司与下游众多大型主机厂商建立了长期紧密的合作关系,通过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巩固和深化与现有客户的合作。2024 年 11 月 19 日,新柴股份与上海新动力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柴)在上海举行了未来 5 年战略合作协议签订仪式。上海新动力在船电、工程机械等配套领域具有完善的销售渠道和市场开拓能力,而新柴在中小马力段非道路发动机领域具有研发和生产制造优势。双方将在技术研发、市场拓展、资源共享等方面携手共进,共同开拓市场,实现互利共赢。此外,公司还积极参加各类国际展会和行业交流活动,展示公司的产品和技术实力,提升品牌的国际知名度,吸引更多的海外客户。
展望未来,新柴股份将继续秉承创新、发展、合作、共赢的理念,不断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公司将持续加大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投入,推出更多满足市场需求的高端、环保、节能产品;加强与上下游企业的合作,构建更加完善的产业链生态;积极拓展国内外市场,进一步提升市场份额和品牌影响力。相信在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下,新柴股份必将在非道路用柴油发动机领域创造更加辉煌的业绩,为行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2007 年 6 月 15 日,浙江新柴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就此在非道路用柴油发动机领域开启了征程。彼时的中国内燃机行业,正处于蓬勃发展与深刻变革的关键阶段。
改革开放后,我国积极从德国、法国、日本等国家引进多种系列的内燃机产品、生产专利和设备,大幅提升了工业制造水平,推动内燃机产品不断进步。到 2007 年,中国已成为世界级的内燃机生产大国,总产量达 5800 万台,总功率超 10 亿千瓦 ,形成了门类齐全、较为完整的工业体系。不过,在技术水平上,与发达国家仍存在一定差距。
在非道路用柴油发动机领域,市场需求正持续扩张。随着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拖拉机、收割机等农用机械对柴油发动机的需求日益增长;基础设施建设的大力推进,使得挖掘机、装载机、叉车等工程机械的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作为其核心动力源的非道路用柴油发动机,也迎来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但这一领域的竞争也异常激烈。市场中既有如潍柴、玉柴等深耕多年、实力强劲的老牌企业,凭借深厚的技术积累和广泛的市场渠道,占据着较大的市场份额;也有众多新兴企业不断涌入,试图在这片市场中分得一杯羹。在这样的竞争格局下,新柴股份的诞生,无疑是在浪潮中扬起的一张新帆,面临着诸多挑战,却也充满无限机遇。
成长拔节:早期发展与积累
成立初期,新柴股份便将全部精力聚焦于非道路用柴油发动机的研发、生产与销售。公司深知,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立足,必须以技术为先导,以质量求生存。
在技术研发的道路上,新柴股份积极投入资源,搭建起坚实的研发平台。2008 年,公司成功组建省级企业技术中心 ,这一平台汇聚了众多行业内的技术精英,他们专注于非道路用柴油发动机的前沿技术研究与产品开发。通过不懈努力,新柴股份不断推出适应市场需求的新产品,其产品的性能和质量逐步得到市场的认可。
2010 年,新柴股份凭借在技术创新、产品质量和市场影响力等方面的突出表现,荣获 “中国内燃机行业排头兵企业” 的称号。这一荣誉不仅是对公司过往努力的高度肯定,更是激励着新柴股份朝着更高的目标迈进。同年,公司生产的新柴牌内燃机被评为浙江省品牌产品,进一步提升了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
为了进一步提升技术创新能力,新柴股份在 2012 年设立了省级高新技术研究开发中心,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开展产学研合作项目。通过整合各方资源,公司在发动机的燃烧技术、排放控制技术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例如,在排放控制技术上,公司研发团队深入研究,优化发动机的燃烧过程,采用先进的尾气处理装置,有效降低了发动机的尾气排放,使其产品能够更好地满足日益严格的环保标准。
2015 年,新柴股份成功设立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这标志着公司在技术研发的道路上又迈出了重要一步。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的设立,吸引了更多高层次的科研人才加入,为公司开展前沿技术研究和解决关键技术难题提供了强大的智力支持。在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的支持下,公司在发动机的轻量化设计、智能化控制等方面取得了显着进展,推动了产品的升级换代。
在产品方面,新柴股份不断丰富产品系列,逐渐形成了涵盖 N、d、K、E、b、h、F 七大平台,100 多个机型、1300 多个变型产品的完整市场配套结构 ,功率范围覆盖 10~220pS,能够满足不同客户的多样化需求。无论是叉车、挖掘机等工程机械,还是拖拉机、收割机等农用机械,亦或是发电机组、船舶等其他领域,都能找到新柴股份适配的发动机产品。
枝繁叶茂:业务拓展与市场深耕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产品的日益丰富,新柴股份在业务拓展与市场深耕方面取得了显着的成果。公司的产品凭借其广泛的适用性和可靠的性能,在多个领域得到了深度应用。在工程机械领域,叉车作为物流搬运的关键设备,对发动机的动力和稳定性要求极高。新柴股份的发动机凭借出色的动力输出和稳定的性能,成为众多叉车制造商的首选。像杭叉集团,作为全球知名的叉车研发制造企业,与新柴股份保持着长期紧密的合作关系。新柴股份为杭叉集团的内燃叉车提供配套柴油机,助力杭叉集团的产品在市场上赢得了良好的口碑。此外,新柴股份还与安徽合力、中国龙工、台励福、江淮重工等工程机械行业的龙头企业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其产品在装载机、挖掘机、起重机等各类工程机械中都有着出色的表现 。
在农业机械领域,新柴股份同样发挥着重要作用。拖拉机作为农业生产的主要动力机械,其发动机的性能直接影响到农业生产的效率和质量。新柴股份与一拖股份、星光农机、沃得股份等农业机械行业的大型企业紧密合作,为他们提供适配不同型号拖拉机的发动机。例如,在一些大型农场中,配备新柴股份发动机的拖拉机能够高效地完成耕地、播种、收割等作业,为农业生产的现代化提供了有力支持。同时,新柴股份的发动机在收割机、插秧机等农业机械上也得到了广泛应用,有效提升了农业生产的机械化水平。
除了工程机械和农业机械领域,新柴股份的产品还在发电机组、船舶等其他领域展现出独特的优势。在一些偏远地区或应急供电场景中,新柴股份的发动机作为发电机组的动力源,能够稳定地提供电力,保障当地居民的生活和生产用电需求。在船舶领域,其发动机以其可靠的性能和良好的适应性,为内河船舶和小型海洋船舶提供了稳定的动力支持。
凭借着丰富的产品系列和优质的产品质量,新柴股份赢得了众多客户的信赖。公司与下游众多大型主机厂商建立了长期紧密的合作关系,并且多次被评为优秀供应商。在叉车用柴油机领域,新柴股份凭借多年的技术积累、服务经验以及对市场的深刻理解,占据了 50%-55% 的市场份额 ,处于行业领先地位。这种客户资源优势和市场先发优势,为新柴股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为公司的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高光时刻:技术突破与上市征程
在技术研发的道路上,新柴股份不断攀登新的高峰,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成果。截至 2020 年 12 月 31 日,公司已获得专利权 110 项 ,这些专利涵盖了发动机的设计、制造工艺、燃烧技术、排放控制等多个关键领域。例如,在燃烧技术方面,公司研发的专利技术能够使燃油在发动机内更充分地燃烧,从而提高发动机的动力输出和燃油经济性;在排放控制方面,专利技术有效降低了尾气中有害物质的排放,使产品更好地满足环保要求。
同时,新柴股份还积极参与行业标准的制定,彰显了其在行业内的技术引领地位。公司主要及参与起草了 12 项国家、行业及团体标准制定 ,为推动整个非道路用柴油发动机行业的规范化、标准化发展贡献了重要力量。通过参与标准制定,新柴股份不仅能够将自身的技术优势转化为行业标准,提升公司在行业内的影响力和话语权,还能促使整个行业朝着更加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
2019 年,新柴股份迎来了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 公司研制的 4E30 型号柴油发动机成功出口至欧洲,达到了欧 5 排放标准 。这一成果具有重大意义,标志着新柴股份的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欧洲市场对发动机的排放标准极为严格,4E30 型号发动机能够达到欧 5 排放标准并成功出口,充分证明了新柴股份在排放控制技术等方面的卓越实力。这不仅为公司打开了国际市场的大门,提升了公司的国际知名度和品牌形象,也为公司进一步拓展海外市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经过多年的精心筹备和不懈努力,2021 年 7 月 22 日,新柴股份在深交所创业板成功上市 ,股票代码为 。这是公司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开启了公司发展的新篇章。上市当日,新柴股份股价表现出色,截至午间收盘,报收 15.79 元,较发行价上涨 217.71%,盘中最高涨至 17.99 元 。此次上市,公司发行规模为 6028.34 万股,发行价格为 4.97 元 \/ 股,发行募集资金净额为 2.40 亿元 。
成功上市为新柴股份带来了多方面的积极影响。在资金方面,募集到的资金为公司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资金支持,公司可以利用这些资金进一步加大研发投入,提升技术创新能力,优化产品结构;扩大生产规模,提高生产效率,满足市场不断增长的需求;加强市场拓展,提升品牌知名度,进一步巩固和扩大市场份额。在品牌影响力方面,上市使得新柴股份受到了更多投资者和社会各界的关注,提升了公司的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有助于公司在市场竞争中获得更多的优势。同时,上市也对公司的治理结构和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促使公司进一步完善内部管理制度,提升运营效率,实现可持续发展。
砥砺前行:当下挑战与未来蓝图
在当前的行业发展态势下,新柴股份正面临着诸多机遇与挑战。随着全球对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的关注度不断提高,非道路用柴油发动机行业也在朝着高端、环保、节能的方向加速发展。国务院印发的《中国制造 2025》《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内燃机工业节能减排的意见》等文件,都对内燃机工业节能减排提出了明确要求 。国外发达国家对非道路用柴油机的节能减排要求更为细致,不仅严格控制有害物质排放,还对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制定了标准。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开发高效、环保、节能的非道路用柴油机已成为行业的主要发展方向。
在竞争格局方面,行业内主要生产厂商的生产能力逐步增强,产业集中度稳步提高。企业规模化生产有助于成本控制和技术水平提升,近年来,多缸柴油机第一梯队中销量前十的企业销售占比达到总销量 70% 以上,多缸柴油机前十生产企业销售规模都超过了 10 万台 。未来,随着小规模生产商受到成本以及排放要求等因素的限制,其竞争力将进一步下降,市场份额将向大型生产企业集中,产业集中度也将进一步提升。
面对这些挑战,新柴股份积极应对,制定了一系列的发展规划。在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方面,公司持续加大投入,积极响应国家节能减排号召,紧跟国家排放法规政策要求。2024 年,公司在技术研发上取得了显着进展,持续加强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不断优化产品布局,积极践行优化管理体系,提高产品质量,做好降本增效工作,努力改善公司的经营业绩,实现了产品毛利率提升,毛利额同比增加。同时,公司还在不断探索新的技术领域,如新能源动力技术在非道路用发动机上的应用,为未来的市场竞争做好技术储备。
在市场拓展方面,新柴股份坚持聚焦主业,在稳定和扩大国内市场占有率的同时,积极拓展海外市场。公司与下游众多大型主机厂商建立了长期紧密的合作关系,通过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巩固和深化与现有客户的合作。2024 年 11 月 19 日,新柴股份与上海新动力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柴)在上海举行了未来 5 年战略合作协议签订仪式。上海新动力在船电、工程机械等配套领域具有完善的销售渠道和市场开拓能力,而新柴在中小马力段非道路发动机领域具有研发和生产制造优势。双方将在技术研发、市场拓展、资源共享等方面携手共进,共同开拓市场,实现互利共赢。此外,公司还积极参加各类国际展会和行业交流活动,展示公司的产品和技术实力,提升品牌的国际知名度,吸引更多的海外客户。
展望未来,新柴股份将继续秉承创新、发展、合作、共赢的理念,不断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公司将持续加大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投入,推出更多满足市场需求的高端、环保、节能产品;加强与上下游企业的合作,构建更加完善的产业链生态;积极拓展国内外市场,进一步提升市场份额和品牌影响力。相信在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下,新柴股份必将在非道路用柴油发动机领域创造更加辉煌的业绩,为行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