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中国各地风土人情收录 > 第90章 辰光医疗430300的前世今生

中国各地风土人情收录 第90章 辰光医疗430300的前世今生

    萌芽:2004,梦想启程

    2004 年,在上海这片充满机遇与挑战的土地上,辰光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如同在医疗科技领域种下了一颗希望的种子。其成立之初,便精准定位,专注于超导磁共振关键核心部件的研发与生产,立志在高端医疗设备领域闯出一片天地。

    彼时,超导磁共振成像(mRI)设备在医学诊断中已逐渐崭露头角,成为检测心脑血管、神经和肿瘤等多种重大疾病的重要工具。然而,国内该领域却被国外技术牢牢垄断。像 GE、飞利浦、西门子等国际医疗巨头,凭借着长期积累的技术优势和市场份额,掌控着 mRI 设备核心部件的生产与供应 ,国内企业在技术上处处受限,设备采购成本高昂,严重制约了国内医疗影像技术的普及与发展。

    在这样的背景下,辰光医疗的创立可谓是迎难而上。公司由中国磁共振产业链的先驱、科研专家王杰博士创立,他怀揣着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实现国产超导磁共振技术自主可控的梦想,汇聚了一批志同道合的专业人才。他们在简陋的办公环境中,开启了艰苦的创业之路,从基础研究到技术攻关,一步步朝着目标迈进,为辰光医疗后续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成长:在新三板崭露头角(2013 - 2022)

    2013 年 7 月 19 日,对于辰光医疗来说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日子,公司成功在新三板挂牌,这为其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开启了新的篇章。

    挂牌后的辰光医疗,在资本的助力下,驶入了发展的快车道。从财务数据来看,2019 - 2021 年,公司收入和净利润整体呈现出稳健的增长态势。2019 年,公司营业收入达到了 [x] 万元,净利润为 [x] 万元;到了 2021 年,营业收入稳步增长至 [x] 万元,净利润也提升至 [x] 万元 ,展现出良好的盈利能力和发展潜力。尽管 2022 年受疫情影响,公司营业收入下降 4.25% 至 18,780.89 万元,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下降 3.14% 至 2,348.23 万元,但在如此艰难的环境下,仍能保持相对稳定的业绩,足见其经营的韧性。

    在产品体系方面,辰光医疗不断丰富和完善,产品覆盖了超导 mRI 设备 90% 以上的硬件,形成了以超导磁体和射频探测器系列产品为核心的业务布局,2022 年这两大产品的收入占比高达 90.93% 。其超导磁体分为用于医学 mRI 系统的标准超导磁体以及用于高端科研领域的特种超导磁体,在市场上具有独特的竞争优势。公司在技术研发上持续投入,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在 2019 - 2022 年期间保持在 10% - 17% 之间 。通过长期的技术积累和创新,辰光医疗掌握了多项关键核心技术,如高均匀度磁体设计技术、磁体主动及被动匀场技术、稳定成熟的磁体制造工艺技术、主动屏蔽和失超保护技术、大型超导磁体的少液氦设计技术,智能控制和远程维护技术等。这些技术使得公司生产的超导磁体具有场强高、稳定性佳和均匀性好的优点,性能接近国外产品,价格却远低于进口产品,性价比极高。全球范围内仅有 GE、Siemens、联影医疗及辰光医疗少数几家公司实现了在 mRI 系统的超导磁体领域中 1.5t、3.0t、7.0t 的自主开发和商业化,辰光医疗作为其中一员,打破了国外技术在高场强超导磁体领域的长期垄断,解决了国内相关产业的 “卡脖子” 问题 。

    在射频探测器方面,辰光医疗同样表现出色。公司产品种类齐全,设计了可覆盖人体各个部位的线圈,满足了不同临床诊断的需求。其中,“云线圈” 更是公司的得意之作,它与 GE 首创的 AIR 线圈形成对标,在性能和品质上毫不逊色,展现了辰光医疗在射频技术领域的深厚实力。此外,公司还开发了老鼠线圈等用于配备动物 mRI 系统的零部件,进一步拓展了产品的应用领域,为科研机构和高校提供了专业的技术支持。

    凭借着优质的产品和领先的技术,辰光医疗积累了丰富且优质稳定的客户资源。与前三大客户 philips、万东医疗及朗润医疗分别形成了约 16 年、约 6 年和约 7 年的长期合作关系 。与 philips 的合作,让辰光医疗得以接触到国际先进的生产标准和管理经验,进一步提升了自身的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与万东医疗、朗润医疗等国内知名企业的合作,则助力辰光医疗更好地了解国内市场需求,推动国产超导 mRI 设备的普及和发展。这些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不仅为辰光医疗带来了持续的收入来源,也增强了公司在市场中的品牌影响力和竞争力。

    高光:登陆北交所,开启新篇章(2022 - 至今)

    2022 年 12 月 7 日,辰光医疗成功在北京证券交易所上市,股票代码 ,这一里程碑事件标志着辰光医疗步入了资本市场的新阶段,在公司发展历程中熠熠生辉。

    上市对于辰光医疗而言,意义非凡。它不仅为公司打通了更为广阔的融资渠道,助力其在技术研发、市场拓展、人才储备等方面投入更多资源,还极大地提升了公司的品牌知名度和市场影响力,吸引了更多投资者和合作伙伴的目光 。

    上市后,辰光医疗在业务拓展方面积极进取。公司进一步深化与现有客户的合作,巩固市场份额。同时,加大市场开拓力度,积极布局国内外新兴市场,拓展客户群体。在技术创新领域,辰光医疗始终保持着高度的热情和投入。2023 年,公司在营收同比下滑 11.8% 的情况下,研发费用却达到 2004.96 万元,同比增幅高达 65.95% 。2024 年,公司继续在超导磁体研发上发力,重点聚焦于 3.0t 超导磁体的研发。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辰光医疗不断提升产品性能和质量,推出了一系列具有竞争力的新产品,进一步巩固了其在超导磁共振核心部件领域的领先地位。

    从市场表现来看,辰光医疗的股价在上市初期受到了投资者的热烈追捧,反映出市场对其发展前景的高度认可。然而,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以及行业竞争的加剧,公司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在财务数据方面,2023 年公司营业收入为 1.66 亿元,同比下降 11.8%,归母净利润为 -1178.2 万元,出现亏损 。2024 年第一季度,归母净利润为 -905.55 万元,同比下降 91.35% 。业绩的下滑主要受到海外客户飞利浦公司阶段性成本控制措施收缩供应链的影响,导致国外营业收入大幅下降 。不过,2024 年上半年,公司营收同比增长 1.91% 至 5715.48 万元,其中一个核心因素是国外市场收入增速较快,同比增长 114.01% 至 877.37 万元,主要得益于战略客户飞利浦公司经营情况改善,采购需求增加 。

    在发展过程中,辰光医疗也面临着一些挑战。行业竞争日益激烈,国内外众多企业纷纷加大在超导磁共振领域的投入,市场竞争压力不断增大。技术创新的速度和成果转化效率也对公司的发展至关重要,如果不能持续保持技术领先,可能会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此外,全球经济形势的不确定性以及供应链的稳定性等因素,也给公司的生产和销售带来了一定的风险。

    面对挑战,辰光医疗也迎来了诸多机遇。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以及对高端医疗设备需求的增加,全球医学影像市场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根据相关数据预测,未来几年 mRI 系统的市场规模将持续扩大,这为辰光医疗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同时,国家对高端医疗器械产业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政策,为国产医疗器械企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辰光医疗作为行业内的领军企业,有望在政策的支持下,实现更快更好的发展。

    未来展望:星辰大海,征途不止

    回顾辰光医疗的发展历程,从 2004 年的艰难创业到如今在北交所上市,它在超导磁共振核心部件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实现国产替代,辰光医疗不仅为国内医疗设备产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也在国际市场上展现了中国企业的实力。

    展望未来,辰光医疗有望在技术创新的道路上继续高歌猛进。在超导磁体方面,随着 3.0t 超导磁体研发的持续推进,若能取得更大的技术突破,将进一步提升公司在高端市场的竞争力,满足临床对更高分辨率、更精准诊断的需求。同时,在射频探测器领域,不断优化产品性能,开发更多适应不同应用场景的线圈产品,有望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

    在市场拓展方面,辰光医疗将面临更多的机遇。随着全球医学影像市场的快速增长,特别是新兴市场国家对高端医疗设备需求的不断增加,辰光医疗可以凭借其性价比优势,进一步拓展国际市场。在国内,随着国家对医疗行业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以及医疗新基建的推进,辰光医疗有望与更多国内医疗机构和整机厂商合作,推动国产超导 mRI 设备的普及和应用。

    从行业趋势来看,未来超导磁共振技术将朝着更高场强、更智能化、更小型化的方向发展。辰光医疗需要紧跟行业趋势,加大研发投入,加强人才培养和团队建设,不断提升自身的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同时,积极应对行业竞争和市场变化,加强与上下游企业的合作,构建更加完善的产业生态,实现互利共赢。

    辰光医疗的未来充满希望与挑战。我们期待辰光医疗能够继续秉持创新精神,不断突破技术瓶颈,拓展市场空间,在医疗科技领域创造更多的辉煌,为全球医疗事业的发展贡献更多的力量。让我们共同关注辰光医疗的后续发展,见证它在星辰大海的征途中,不断书写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