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各地风土人情收录 第105章 昆工科技831152的前世今生
热门推荐:
雍正王朝之四阿哥传奇
黑暗深渊:林风的精神分裂异境
大唐:天上掉下个铜板都得姓李
躺平小庙祝:我家神明太卷了!
综影视:昭昭姒兰
我用幻术控制全世界
神雕:开局独孤九剑,陆地剑仙
王府厨娘美又娇,世子钓成翘嘴了
阿姨,对不起了
萌芽之初:高校产学研的创新孵化
2000 年,在昆明这座充满活力的城市,昆工科技()于时代浪潮中应运而生,其诞生承载着产学研结合的创新使命。公司由昆明理工大学教授郭忠诚创立,初始便与昆明理工大学携手,开启了产学研融合的发展征程,这也正是公司名称 “昆工” 的由来。
彼时,国家大力倡导产学研结合,鼓励高校科研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昆明理工大学在冶金等学科领域拥有深厚的科研积淀,郭忠诚教授敏锐地捕捉到市场对冶金节能新材料的迫切需求,决心将高校的科研优势与市场需求紧密结合。在这样的背景下,昆工科技成立,致力于冶金节能新材料、有色金属特种功能粉体材料、电子浆料、表面工程技术等领域的研究开发和生产。
公司创立初期,条件较为艰苦,但凭借着郭忠诚教授及其团队对科研创新的执着追求,在冶金电极材料领域不断深耕。他们专注于解决有色金属电化学冶金过程中的关键技术难题,如电极材料的高能耗、低效率等问题。通过无数次的实验和探索,逐渐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 ,为公司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发展历程:步步为营,夯实基础
早期技术突破与市场拓展
在成立后的发展历程中,昆工科技始终将技术创新作为发展的核心驱动力 ,在有色金属湿法冶金电极材料方面不断取得重大突破。公司研发的高效节能降耗栅栏型铝基铅合金复合材料阳极,是其技术创新的典型代表。该产品应用于有色金属电化学冶金行业,成功实现了降低能耗、提高电流效率以及增加产量的多重目标,系国内外首创。这一创新成果对电化学冶金工业的节能降耗以及阴极产品质量的提高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促进了整个有色金属电化学冶金行业电极材料的升级改造和科技进步 。
凭借卓越的技术研发实力,昆工科技承担了包括国家 863 计划、国家发改委高技术产业化项目、国家科技部火炬计划、云南省科技计划项目等 30 余项国家级和省级科研项目。通过这些项目的实施,公司不仅提升了自身的技术水平,还在行业内树立了良好的技术创新形象 。
在技术研发取得成果的同时,昆工科技积极拓展市场。公司产品凭借优异的性能,在国内外市场获得了广泛应用和高度认可。在国内,与中国有色矿业集团有限公司、紫金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江西铜业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中金岭南有色金属股份有限公司、洛阳钼业等众多冶金行业龙头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为这些企业的有色金属湿法冶炼电解 \/ 电积环节提供关键的电极材料产品和技术服务。在国际市场上,昆工科技积极响应 “一带一路” 倡议,产品成功进入赞比亚、刚果(金)等国家,在当地的有色金属冶炼项目中得到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和市场评价,为公司进一步拓展海外市场奠定了坚实基础。
登陆资本市场:北交所上市的里程碑
2022 年 9 月 1 日,是昆工科技发展历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天,公司成功在北交所上市 。这一关键事件为公司的发展带来了全方位的深刻变革。
上市首先为昆工科技开辟了更为广阔的融资渠道。通过资本市场,公司能够募集到大量资金,为企业的技术研发、产能扩张、市场拓展等战略发展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这些资金的注入,有助于公司加快新产品的研发进程,提升生产设备的先进性和自动化水平,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
品牌影响力的提升也是上市带来的显着成效。北交所上市使得昆工科技在资本市场和行业内的知名度大幅提高,吸引了更多投资者、合作伙伴以及行业专家的关注。公司的品牌形象得到进一步强化,这对于公司在市场竞争中获取更多的市场份额、拓展业务合作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
在上市后,昆工科技引入了国资股东,这一举措为公司带来了丰富的资源和强大的支持。国资股东凭借其深厚的行业背景和广泛的资源网络,帮助公司在资源整合和战略布局方面实现了新的突破。公司能够更加便捷地获取行业内的优质资源,加强与上下游企业的合作,优化产业链布局,提升公司在行业内的整体竞争力 。同时,在国资的支持下,公司在战略规划上更加注重长期发展和可持续性,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导向,布局新兴产业领域,为公司未来的多元化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关键转折点:业务转型与战略升级
进军储能领域的决策背景
随着全球 “双碳” 目标的提出,新能源产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储能作为新能源产业的关键支撑环节,其重要性日益凸显 。在这样的行业大背景下,昆工科技敏锐地捕捉到储能市场的巨大潜力,毅然决定进军储能领域。
彼时,储能市场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各类储能技术百花齐放。锂离子电池凭借其高能量密度等优势在消费电子和电动汽车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但成本较高、安全性问题在大规模储能应用中存在一定隐患;钒电池在大规模储能方面有独特优势,但成本居高不下,限制了其大规模推广 。而铅炭电池作为一种从传统铅酸电池演进而来的新型储能技术,具有成本低廉、安全性高、适合大规模储能等特点,逐渐在储能市场崭露头角。
昆工科技凭借在有色金属湿法冶金电极材料领域积累的深厚技术优势,尤其是在电化学领域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认为自身有能力在铅炭电池技术研发和产业化方面取得突破。公司看到了铅炭电池在大规模储能应用场景中的巨大潜力,如可再生能源发电的配套储能、电网的调峰调频等领域,这些应用场景对电池的安全性、成本和稳定性有较高要求,而铅炭电池正好能够满足这些需求 。基于对行业趋势的准确判断和自身技术优势的充分评估,昆工科技果断决策,将储能领域作为公司未来发展的重要战略方向,开启了在铅炭电池技术研发和产业化的征程。
铅炭电池技术的研发与突破
为了在铅炭电池技术领域取得突破,昆工科技在研发方面进行了大量投入。公司组建了一支由行业资深专家和高素质科研人才组成的研发团队,专注于铅炭电池核心技术的研究 。
在研发过程中,昆工科技成功攻克了多项关键技术难题,其中独创的铝基铅合金复合材料电极是其核心技术成果之一 。该技术将铝基铅合金复合材料应用到常规的铅炭电池中,替代原有的铅合金板栅。这种创新的材料应用,使得电池的性能得到了显着提升。与传统的铅合金板栅相比,铝基铅合金复合材料板栅具有更高的导电性,其导电性是铅合金的 5 倍,这大大提高了电池的充放电效率;同时,该材料具有更好的耐腐蚀性,能够有效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 。
与其他储能电池技术相比,昆工科技的铅炭电池技术优势明显。在成本方面,铅炭电池的原材料成本相对较低,在相似的输出功率等级、放电时间、效率、寿命等指标下,其建造成本仅为锂电池的一半、钒电池的四分之一 ,这使得铅炭电池在大规模储能项目中具有更强的成本竞争力。在安全性方面,铅炭电池采用水系电解液,不存在易燃易爆的风险,与锂离子电池相比,安全性更高,更适合在对安全要求极高的储能电站等场景中应用 。在性能稳定性方面,铅炭电池在面临极端高低温等环境下的储能表现相较锂电池要更加稳定,储电容量和工作功率等受影响较小,能够适应各种复杂的应用环境 。凭借这些技术优势,昆工科技的铅炭电池在储能市场中迅速崭露头角,为公司在储能领域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当下挑战:业绩困境与市场质疑
2024 年业绩亏损剖析
2024 年,昆工科技发布的业绩预告犹如一颗重磅炸弹,在市场中掀起波澜。公告显示,公司预计 2024 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 - 3600 万元至 - 3200 万元,同比下降 2926.29% 至 3304.58% ,亏损幅度大幅扩大。这一业绩表现无疑让市场为之震惊,也引发了投资者和行业的广泛关注。
深入剖析亏损原因,原材料价格波动是不可忽视的关键因素。昆工科技的产品主要原材料为铅、铝、铜、锡、银等金属材料,这些有色金属价格受到国内宏观经济、市场供需及政策层面的多重影响,波动频繁且幅度较大 。在 2024 年,有色金属冶炼行业上游原材料价格上涨明显,导致公司营业成本大幅增加。以 2024 年上半年为例,报告期内营业成本达到 26,114.62 万元,同比增长 21.84% ,这对公司的毛利率产生了严重的挤压,使得原本的盈利空间被大幅压缩。
研发投入和市场拓展也是导致业绩亏损的重要原因。公司持续加强产品研发及推进铝基铅炭长时储能电池产业化建设,在研发过程中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和人力。虽然部分研发项目已研发完成并结题,使得 2024 年前三季度研发费用有所减少,但全年来看,研发投入依旧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同时,为了拓展市场,公司在销售渠道建设、品牌推广等方面也投入了大量资源,这些前期投入在短期内难以完全转化为收益,进一步加重了公司的财务负担。
此外,经营战略调整也对业绩产生了影响。报告期内公司对低效资产计提的资产减值损失增加,这是公司为了优化资产结构、提升资产质量而采取的必要措施,但在短期内直接导致了利润的减少 。公司业务发展需要使得人力投入增加,管理费用大幅上升,2024 年前三季度管理费用 18,118,759.52 元,比上年同期增加 5,007,068.73 元,增幅 38.19% ,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公司的盈利能力。
如此严重的业绩亏损,对昆工科技的发展带来了多方面的挑战。资金压力增大,公司在研发投入、产能扩张、市场拓展等方面的资金需求可能无法得到充分满足,进而影响公司的战略布局和发展速度。业绩亏损也会影响公司在市场中的声誉和形象,对公司与客户、供应商的合作关系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增加了未来业务拓展的难度。
市场对公司的信心波动
昆工科技 2024 年的业绩亏损,直接导致了市场对公司信心的波动,这种波动在股价上得到了明显的体现。自业绩预告发布后,公司股价出现了较大幅度的震荡。投资者对公司未来的盈利能力产生了担忧,部分投资者选择抛售股票,导致股价下行压力增大 。在股吧等投资者交流平台上,充斥着各种对公司业绩的讨论和质疑,“垃圾股”“完犊子了” 等负面评价屡见不鲜,反映出投资者对公司的失望情绪 。
除了股价波动,市场对公司未来发展前景也出现了不同观点。一些投资者认为,昆工科技在铝基铅炭电池领域具备显着的技术优势和市场潜力,如果 2025 年铝基铅炭电池的销售量能够显着增加,公司有望通过储能业务的增长实现减亏甚至扭亏为盈 。他们看到了储能市场的巨大发展空间以及公司在技术研发方面的积累,对公司未来的发展仍抱有一定的信心。
然而,也有不少投资者和市场分析人士对公司提出了质疑。他们指出,尽管公司在储能技术研发上取得了一定成果,但市场竞争异常激烈,众多企业纷纷布局储能领域,昆工科技面临着来自各方的竞争压力 。原材料价格波动、市场需求变化等不确定因素也给公司的未来发展带来了诸多风险。如果公司不能有效控制成本、提升产品市场份额,未来的发展前景依然不容乐观 。这些质疑和信心波动的来源,归根结底是对公司业绩表现和未来发展的不确定性担忧。市场需要看到公司在改善业绩、应对竞争等方面的切实行动和有效成果,才能够重新建立起对公司的信心 。
未来展望:机遇与挑战并存
市场机遇与潜在增长点
尽管当前面临业绩困境,但昆工科技所处的储能市场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为公司的未来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从国内市场来看,随着 “双碳” 目标的持续推进,新能源产业发展势头迅猛,储能作为新能源产业链的关键环节,其重要性愈发凸显。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截至 2024 年底,全国已建成投运新型储能项目累计装机规模达 7376 万千瓦,较 2023 年底增长超过 130% ,预计未来几年,国内储能装机规模仍将保持高速增长态势。
在国际市场上,全球能源转型的大趋势下,储能市场需求也在快速增长。特别是在一些新兴经济体,随着其能源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推进,对储能设备的需求日益旺盛。昆工科技积极布局海外市场,已在乌兹别克斯坦等国家取得突破,未来有望进一步拓展至哈萨克斯坦、阿塞拜疆、伊朗等中东国家 。随着海外业务营收占比的提升,公司整体毛利率呈现持续改善态势,2024 年上半年海外营收已超 2500 万元、约为去年全年水平的 2.24 倍,占上半年期间营收的比例接近 10%,海外业务毛利率达到 21.26% ,国际市场的拓展将成为公司重要的潜在增长点。
在储能技术发展趋势方面,虽然锂离子电池在当前储能市场占据主导地位,但铅炭电池凭借其独特的优势,如成本低、安全性高、适合大规模储能等,在特定应用场景中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昆工科技的铅炭电池性能有望进一步提升,成本进一步降低,从而在储能市场中获取更大的市场份额。特别是在对成本和安全性要求较高的应用场景,如分布式能源存储、电网调峰调频等领域,铅炭电池有望迎来更多的市场机会 。
应对策略与发展战略
为了应对当前的挑战并抓住市场机遇,昆工科技制定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应对策略和发展战略。在技术研发方面,公司将持续加大投入,不断优化铅炭电池技术,提高产品性能和质量 。通过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进一步加强产学研合作力度,提升公司的技术创新能力,确保公司在储能技术领域始终保持领先地位。
在市场拓展方面,公司将进一步巩固与现有客户的合作关系,积极开拓新的客户群体和市场领域 。在国内市场,加强与电网企业、新能源发电企业的合作,参与更多的储能项目建设;在国际市场,加快海外市场布局,提高产品的国际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 。同时,公司将加强品牌建设和市场推广,提升公司品牌形象和产品竞争力。
在成本控制方面,公司将加强原材料采购管理,优化供应链体系,降低原材料采购成本 。通过技术创新和生产工艺改进,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加强内部管理,优化运营流程,降低管理费用和运营成本,提高公司的盈利能力 。
昆工科技还将积极探索多元化发展战略,除了铅炭电池业务外,关注储能领域的其他技术发展和市场机会,如钠离子电池、液流电池等,适时布局相关业务,降低公司的经营风险 。通过多元化发展,实现公司业务的协同发展,提升公司的整体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 。
2000 年,在昆明这座充满活力的城市,昆工科技()于时代浪潮中应运而生,其诞生承载着产学研结合的创新使命。公司由昆明理工大学教授郭忠诚创立,初始便与昆明理工大学携手,开启了产学研融合的发展征程,这也正是公司名称 “昆工” 的由来。
彼时,国家大力倡导产学研结合,鼓励高校科研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昆明理工大学在冶金等学科领域拥有深厚的科研积淀,郭忠诚教授敏锐地捕捉到市场对冶金节能新材料的迫切需求,决心将高校的科研优势与市场需求紧密结合。在这样的背景下,昆工科技成立,致力于冶金节能新材料、有色金属特种功能粉体材料、电子浆料、表面工程技术等领域的研究开发和生产。
公司创立初期,条件较为艰苦,但凭借着郭忠诚教授及其团队对科研创新的执着追求,在冶金电极材料领域不断深耕。他们专注于解决有色金属电化学冶金过程中的关键技术难题,如电极材料的高能耗、低效率等问题。通过无数次的实验和探索,逐渐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 ,为公司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发展历程:步步为营,夯实基础
早期技术突破与市场拓展
在成立后的发展历程中,昆工科技始终将技术创新作为发展的核心驱动力 ,在有色金属湿法冶金电极材料方面不断取得重大突破。公司研发的高效节能降耗栅栏型铝基铅合金复合材料阳极,是其技术创新的典型代表。该产品应用于有色金属电化学冶金行业,成功实现了降低能耗、提高电流效率以及增加产量的多重目标,系国内外首创。这一创新成果对电化学冶金工业的节能降耗以及阴极产品质量的提高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促进了整个有色金属电化学冶金行业电极材料的升级改造和科技进步 。
凭借卓越的技术研发实力,昆工科技承担了包括国家 863 计划、国家发改委高技术产业化项目、国家科技部火炬计划、云南省科技计划项目等 30 余项国家级和省级科研项目。通过这些项目的实施,公司不仅提升了自身的技术水平,还在行业内树立了良好的技术创新形象 。
在技术研发取得成果的同时,昆工科技积极拓展市场。公司产品凭借优异的性能,在国内外市场获得了广泛应用和高度认可。在国内,与中国有色矿业集团有限公司、紫金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江西铜业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中金岭南有色金属股份有限公司、洛阳钼业等众多冶金行业龙头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为这些企业的有色金属湿法冶炼电解 \/ 电积环节提供关键的电极材料产品和技术服务。在国际市场上,昆工科技积极响应 “一带一路” 倡议,产品成功进入赞比亚、刚果(金)等国家,在当地的有色金属冶炼项目中得到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和市场评价,为公司进一步拓展海外市场奠定了坚实基础。
登陆资本市场:北交所上市的里程碑
2022 年 9 月 1 日,是昆工科技发展历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天,公司成功在北交所上市 。这一关键事件为公司的发展带来了全方位的深刻变革。
上市首先为昆工科技开辟了更为广阔的融资渠道。通过资本市场,公司能够募集到大量资金,为企业的技术研发、产能扩张、市场拓展等战略发展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这些资金的注入,有助于公司加快新产品的研发进程,提升生产设备的先进性和自动化水平,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
品牌影响力的提升也是上市带来的显着成效。北交所上市使得昆工科技在资本市场和行业内的知名度大幅提高,吸引了更多投资者、合作伙伴以及行业专家的关注。公司的品牌形象得到进一步强化,这对于公司在市场竞争中获取更多的市场份额、拓展业务合作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
在上市后,昆工科技引入了国资股东,这一举措为公司带来了丰富的资源和强大的支持。国资股东凭借其深厚的行业背景和广泛的资源网络,帮助公司在资源整合和战略布局方面实现了新的突破。公司能够更加便捷地获取行业内的优质资源,加强与上下游企业的合作,优化产业链布局,提升公司在行业内的整体竞争力 。同时,在国资的支持下,公司在战略规划上更加注重长期发展和可持续性,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导向,布局新兴产业领域,为公司未来的多元化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关键转折点:业务转型与战略升级
进军储能领域的决策背景
随着全球 “双碳” 目标的提出,新能源产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储能作为新能源产业的关键支撑环节,其重要性日益凸显 。在这样的行业大背景下,昆工科技敏锐地捕捉到储能市场的巨大潜力,毅然决定进军储能领域。
彼时,储能市场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各类储能技术百花齐放。锂离子电池凭借其高能量密度等优势在消费电子和电动汽车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但成本较高、安全性问题在大规模储能应用中存在一定隐患;钒电池在大规模储能方面有独特优势,但成本居高不下,限制了其大规模推广 。而铅炭电池作为一种从传统铅酸电池演进而来的新型储能技术,具有成本低廉、安全性高、适合大规模储能等特点,逐渐在储能市场崭露头角。
昆工科技凭借在有色金属湿法冶金电极材料领域积累的深厚技术优势,尤其是在电化学领域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认为自身有能力在铅炭电池技术研发和产业化方面取得突破。公司看到了铅炭电池在大规模储能应用场景中的巨大潜力,如可再生能源发电的配套储能、电网的调峰调频等领域,这些应用场景对电池的安全性、成本和稳定性有较高要求,而铅炭电池正好能够满足这些需求 。基于对行业趋势的准确判断和自身技术优势的充分评估,昆工科技果断决策,将储能领域作为公司未来发展的重要战略方向,开启了在铅炭电池技术研发和产业化的征程。
铅炭电池技术的研发与突破
为了在铅炭电池技术领域取得突破,昆工科技在研发方面进行了大量投入。公司组建了一支由行业资深专家和高素质科研人才组成的研发团队,专注于铅炭电池核心技术的研究 。
在研发过程中,昆工科技成功攻克了多项关键技术难题,其中独创的铝基铅合金复合材料电极是其核心技术成果之一 。该技术将铝基铅合金复合材料应用到常规的铅炭电池中,替代原有的铅合金板栅。这种创新的材料应用,使得电池的性能得到了显着提升。与传统的铅合金板栅相比,铝基铅合金复合材料板栅具有更高的导电性,其导电性是铅合金的 5 倍,这大大提高了电池的充放电效率;同时,该材料具有更好的耐腐蚀性,能够有效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 。
与其他储能电池技术相比,昆工科技的铅炭电池技术优势明显。在成本方面,铅炭电池的原材料成本相对较低,在相似的输出功率等级、放电时间、效率、寿命等指标下,其建造成本仅为锂电池的一半、钒电池的四分之一 ,这使得铅炭电池在大规模储能项目中具有更强的成本竞争力。在安全性方面,铅炭电池采用水系电解液,不存在易燃易爆的风险,与锂离子电池相比,安全性更高,更适合在对安全要求极高的储能电站等场景中应用 。在性能稳定性方面,铅炭电池在面临极端高低温等环境下的储能表现相较锂电池要更加稳定,储电容量和工作功率等受影响较小,能够适应各种复杂的应用环境 。凭借这些技术优势,昆工科技的铅炭电池在储能市场中迅速崭露头角,为公司在储能领域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当下挑战:业绩困境与市场质疑
2024 年业绩亏损剖析
2024 年,昆工科技发布的业绩预告犹如一颗重磅炸弹,在市场中掀起波澜。公告显示,公司预计 2024 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 - 3600 万元至 - 3200 万元,同比下降 2926.29% 至 3304.58% ,亏损幅度大幅扩大。这一业绩表现无疑让市场为之震惊,也引发了投资者和行业的广泛关注。
深入剖析亏损原因,原材料价格波动是不可忽视的关键因素。昆工科技的产品主要原材料为铅、铝、铜、锡、银等金属材料,这些有色金属价格受到国内宏观经济、市场供需及政策层面的多重影响,波动频繁且幅度较大 。在 2024 年,有色金属冶炼行业上游原材料价格上涨明显,导致公司营业成本大幅增加。以 2024 年上半年为例,报告期内营业成本达到 26,114.62 万元,同比增长 21.84% ,这对公司的毛利率产生了严重的挤压,使得原本的盈利空间被大幅压缩。
研发投入和市场拓展也是导致业绩亏损的重要原因。公司持续加强产品研发及推进铝基铅炭长时储能电池产业化建设,在研发过程中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和人力。虽然部分研发项目已研发完成并结题,使得 2024 年前三季度研发费用有所减少,但全年来看,研发投入依旧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同时,为了拓展市场,公司在销售渠道建设、品牌推广等方面也投入了大量资源,这些前期投入在短期内难以完全转化为收益,进一步加重了公司的财务负担。
此外,经营战略调整也对业绩产生了影响。报告期内公司对低效资产计提的资产减值损失增加,这是公司为了优化资产结构、提升资产质量而采取的必要措施,但在短期内直接导致了利润的减少 。公司业务发展需要使得人力投入增加,管理费用大幅上升,2024 年前三季度管理费用 18,118,759.52 元,比上年同期增加 5,007,068.73 元,增幅 38.19% ,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公司的盈利能力。
如此严重的业绩亏损,对昆工科技的发展带来了多方面的挑战。资金压力增大,公司在研发投入、产能扩张、市场拓展等方面的资金需求可能无法得到充分满足,进而影响公司的战略布局和发展速度。业绩亏损也会影响公司在市场中的声誉和形象,对公司与客户、供应商的合作关系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增加了未来业务拓展的难度。
市场对公司的信心波动
昆工科技 2024 年的业绩亏损,直接导致了市场对公司信心的波动,这种波动在股价上得到了明显的体现。自业绩预告发布后,公司股价出现了较大幅度的震荡。投资者对公司未来的盈利能力产生了担忧,部分投资者选择抛售股票,导致股价下行压力增大 。在股吧等投资者交流平台上,充斥着各种对公司业绩的讨论和质疑,“垃圾股”“完犊子了” 等负面评价屡见不鲜,反映出投资者对公司的失望情绪 。
除了股价波动,市场对公司未来发展前景也出现了不同观点。一些投资者认为,昆工科技在铝基铅炭电池领域具备显着的技术优势和市场潜力,如果 2025 年铝基铅炭电池的销售量能够显着增加,公司有望通过储能业务的增长实现减亏甚至扭亏为盈 。他们看到了储能市场的巨大发展空间以及公司在技术研发方面的积累,对公司未来的发展仍抱有一定的信心。
然而,也有不少投资者和市场分析人士对公司提出了质疑。他们指出,尽管公司在储能技术研发上取得了一定成果,但市场竞争异常激烈,众多企业纷纷布局储能领域,昆工科技面临着来自各方的竞争压力 。原材料价格波动、市场需求变化等不确定因素也给公司的未来发展带来了诸多风险。如果公司不能有效控制成本、提升产品市场份额,未来的发展前景依然不容乐观 。这些质疑和信心波动的来源,归根结底是对公司业绩表现和未来发展的不确定性担忧。市场需要看到公司在改善业绩、应对竞争等方面的切实行动和有效成果,才能够重新建立起对公司的信心 。
未来展望:机遇与挑战并存
市场机遇与潜在增长点
尽管当前面临业绩困境,但昆工科技所处的储能市场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为公司的未来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从国内市场来看,随着 “双碳” 目标的持续推进,新能源产业发展势头迅猛,储能作为新能源产业链的关键环节,其重要性愈发凸显。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截至 2024 年底,全国已建成投运新型储能项目累计装机规模达 7376 万千瓦,较 2023 年底增长超过 130% ,预计未来几年,国内储能装机规模仍将保持高速增长态势。
在国际市场上,全球能源转型的大趋势下,储能市场需求也在快速增长。特别是在一些新兴经济体,随着其能源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推进,对储能设备的需求日益旺盛。昆工科技积极布局海外市场,已在乌兹别克斯坦等国家取得突破,未来有望进一步拓展至哈萨克斯坦、阿塞拜疆、伊朗等中东国家 。随着海外业务营收占比的提升,公司整体毛利率呈现持续改善态势,2024 年上半年海外营收已超 2500 万元、约为去年全年水平的 2.24 倍,占上半年期间营收的比例接近 10%,海外业务毛利率达到 21.26% ,国际市场的拓展将成为公司重要的潜在增长点。
在储能技术发展趋势方面,虽然锂离子电池在当前储能市场占据主导地位,但铅炭电池凭借其独特的优势,如成本低、安全性高、适合大规模储能等,在特定应用场景中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昆工科技的铅炭电池性能有望进一步提升,成本进一步降低,从而在储能市场中获取更大的市场份额。特别是在对成本和安全性要求较高的应用场景,如分布式能源存储、电网调峰调频等领域,铅炭电池有望迎来更多的市场机会 。
应对策略与发展战略
为了应对当前的挑战并抓住市场机遇,昆工科技制定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应对策略和发展战略。在技术研发方面,公司将持续加大投入,不断优化铅炭电池技术,提高产品性能和质量 。通过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进一步加强产学研合作力度,提升公司的技术创新能力,确保公司在储能技术领域始终保持领先地位。
在市场拓展方面,公司将进一步巩固与现有客户的合作关系,积极开拓新的客户群体和市场领域 。在国内市场,加强与电网企业、新能源发电企业的合作,参与更多的储能项目建设;在国际市场,加快海外市场布局,提高产品的国际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 。同时,公司将加强品牌建设和市场推广,提升公司品牌形象和产品竞争力。
在成本控制方面,公司将加强原材料采购管理,优化供应链体系,降低原材料采购成本 。通过技术创新和生产工艺改进,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加强内部管理,优化运营流程,降低管理费用和运营成本,提高公司的盈利能力 。
昆工科技还将积极探索多元化发展战略,除了铅炭电池业务外,关注储能领域的其他技术发展和市场机会,如钠离子电池、液流电池等,适时布局相关业务,降低公司的经营风险 。通过多元化发展,实现公司业务的协同发展,提升公司的整体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