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南明崛起 > 第330章 云南根据地的建设1

南明崛起 第330章 云南根据地的建设1

    那嵩若有所思:“原来如此,兄台真是见多识广,能将这不同之处融会贯通,造出如此利器,实乃大才。”

    梁二钊笑道:“兄台谬赞。我观兄台今日在重围之中,镇定自若,长刀所指,清军莫敢近身,那股英雄气概,令我深感敬佩。”

    那嵩正色道:“我身为土司,守土有责。这云南的山川百姓,皆在我心中。清军残暴,妄图侵占我家园,我怎能退缩?唯有拼死一战,方不负祖宗,不负乡亲。”

    梁二钊赞叹道:“兄台心怀大义,一身正气,有兄台这样的豪杰在,这云南之地,清军定难以轻易得手。”

    那嵩目光坚定:“不错,只要我还有一口气在,就定要与清军周旋到底。不过,梁兄弟,你说这清军屡屡来犯,我们当如何应对才是长远之策?”

    梁二钊沉思片刻,缓缓道:“清军虽强,但我等有地利人和。我们可继续加强这乡村学堂之建设,不仅教民众读书识字,更要让他们知晓天下大势,明白抗清之意义。”

    “如此,可源源不断地招募到更多有志之士。再者,我等还需进一步挖掘云南之资源,打造更多精良武器,训练出更精锐之部队。此外,发展生产亦至关重要,唯有根基稳固,方能持久抗清。”

    那嵩抚掌道:“梁兄弟所言极是。这学堂之事,你一直用心操持,如今已见成效。日后,我也当多多助力,让更多的孩子能入学堂,学本事。只是这发展生产,不知从何入手?”

    梁二钊道:“云南之地,物产丰富,然生产方式颇为落后。我等可先从兴修水利开始,引山间溪流灌溉农田,使庄稼得以丰收。再引入新的农作物品种,如番薯,此作物耐旱且产量颇高,可解粮食之困。”

    顿了一顿,又说道:“同时,发展特色手工业,如利用本地的丝绸、茶叶等资源,加以精致加工,不仅可供自用,还可与外界贸易,换取所需物资。”

    那嵩点头称是:“此计甚好。但这兴修水利,需大量人力,且耗时良久,恐清军不会坐视不理。”

    梁二钊笑道:“兄台勿忧。我们可组织民众,分段而修,且安排士兵巡逻护卫。再者,可利用夜色掩护,悄然施工。至于时间,虽长却不得不为,此乃长远根基。”

    于是,在梁二钊的谋划与那嵩的支持下,根据地的生产发展运动轰轰烈烈地展开。

    梁二钊从绿水书院调配了精通水利的学子,与当地有经验的老农一道,翻山越岭,勘察地形。

    他们沿着山势,规划水渠的路线,标记出需要挖掘的地段。

    民众们听闻是为了改善农田灌溉,纷纷踊跃参与。男女老少齐上阵,年轻力壮的男子挥舞着锄头,奋力挖掘泥土;妇女们则用竹筐搬运土石,孩子们也在一旁帮忙递水递工具。

    在引一处山溪之水时,遇到了难题。山溪水流湍急,且地势落差较大,若直接引水,恐冲毁渠道。

    梁二钊苦思冥想,借鉴了书院中关于力学与水利的知识,设计出了一种简易的水坝与引流装置。

    先以巨石和木桩搭建水坝,减缓水流速度,再通过迂回的渠道,逐步降低地势落差,使溪水缓缓流入农田。

    而在特色手工业方面,梁二钊邀请了各地的能工巧匠,来到根据地传授技艺。

    有擅长丝绸纺织的工匠,他们带来了先进的织机和纺织技法,教导当地的妇女如何将云南的蚕丝织成精美华丽的绸缎。

    原本粗糙的丝绸制品,在学习新技法后,变得细腻柔软,图案精美,无论是色泽还是质感,都有了质的飞跃。

    茶叶的加工也得到了改进。以往只是简单的炒制,如今学会了更为精细的发酵与烘焙工艺。

    茶叶的香气更加浓郁,口感更加醇厚。这些改良后的茶叶被制成茶饼,包装精美,除了供应本地,还通过秘密的商路,运往周边地区,换取了盐、铁等珍贵物资。

    一日,梁二钊在云南地区巡查时,偶然发现田间有少量玉米种植。

    那玉米植株挺拔,叶片在风中沙沙作响,结出的玉米棒子虽个头不大,但粒粒饱满。

    梁二钊心中一动,想起李奇曾经说过,在很远的地方,有那长得象粟米一样的植物,长出的粟米象一粒粒珍珠一样大,晶莹剔透,产量很高,适合南北各地区种植,当地土人把这种植物叫做珍珠粟。

    他心想,这或许就是院长提及的玉米,若能大规模种植,对根据地的粮食供应将大有裨益。

    梁二钊连忙把发现的玉米让人报回给李奇,自己则小心翼翼地收集了一些玉米种子,详细记录下发现的地点与玉米的生长状况。

    李奇收到消息后,心中满是期待与好奇。

    当那包带着云南泥土气息的玉米种子被放置在他的桌案上时,他迫不及待地开始仔细端详。

    那一颗颗玉米粒,色泽金黄,颗粒饱满,虽然与他记忆中后世的玉米在外形上略有差异,但已经能看出几分相似之处。

    李奇深知,这可能是改变云南粮食格局乃至整个抗清局势的关键。

    他立刻召集书院中的农学科研人员,众人齐聚在书院的试验田旁的一间屋子。

    李奇将玉米种子展示出来,说道:“诸位,此乃梁二钊从云南送来之物,极有可能就是那传说中的玉米。若真能成功种植并推广,其意义非凡。”

    农学科研人员们围拢过来,纷纷拿起种子仔细观察,有的用放大镜查看种子的纹理,有的轻轻捏着种子感受其质地。

    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学者说道:“院长,从这种子的外观和其在云南的生长情况来看,与古籍中对玉米的零星记载有相符之处,但我们仍需谨慎试验。”

    于是,众人在试验田中开辟出一块肥沃且光照充足的土地,精心翻耕、平整。他们按照不同的种植间距和深度,小心翼翼地播下了玉米种子,仿佛在埋下珍贵的希望。

    随后,在种子周围筑起了小土埂,以便更好地保持水分。科研人员们日夜轮流值守,时刻关注着土壤的湿度、温度,记录着每一颗种子的发芽情况。

    而在云南这边,普洱土司那嵩收到了李奇送来的番薯藤。

    那番薯藤鲜嫩翠绿,充满生机。梁二钊带领工作队亲自指导种植。他们选择了山区的一片缓坡地,这里土壤疏松,排水良好。

    梁二钊对那嵩说道:“那嵩兄,这番薯藤乃是绿水书院精心改良之物,适应性极强,在这山区种植,只要管理得当,产量必定可观。”

    那嵩点头,眼神中充满期待:“梁兄弟,若真能如此,我这普洱的百姓们可就有福了,再也不用为粮食发愁。”

    工作队先将土地开垦出来,去除杂草和石块,然后挖好种植坑。

    他们把番薯藤剪成合适的长度,将一端斜插入坑中,再轻轻覆盖上一层薄土,浇上适量的水。

    在番薯藤生长期间,工作队定期前来查看,指导百姓施肥、除草、培土。

    百姓们起初对这新作物半信半疑,但看到工作队如此用心,也都积极配合。

    随着时间的推移,番薯藤茁壮成长,藤蔓爬满了山坡,叶片在阳光下绿得发亮。地下的番薯逐渐长大,将土地拱起一个个小土包。

    收获的季节来临,那嵩带着百姓们来到番薯地。当第一块番薯被挖出来时,众人都惊呆了。

    那番薯又大又圆,色泽橙红,散发着淡淡的香甜气息。百姓们欢呼雀跃,纷纷动手挖掘,不一会儿,番薯就堆成了小山。

    与此同时,那嵩也没有忘记本地的普洱茶。

    在梁二钊的建议下,他组织人手精心挑选了一批品质上乘的普洱茶。

    这些茶叶条索紧实,色泽乌润,香气扑鼻。

    那嵩说道:“梁兄弟,这普洱茶是我普洱的瑰宝,烦请绿水书院帮忙寻个好销路,让它能走出云南,换得更多物资。”

    梁二钊点头应下,安排专人将普洱茶运送回绿水书院。李奇收到茶叶后,对其品质赞不绝口。

    他召集书院中擅长商业经营的学子和一些与外界有贸易往来的商人,共同商议普洱茶的销售之事。

    他们为普洱茶设计了精美的包装,突出其产地特色和独特风味。然后通过书院在各地的人脉和商业渠道,将普洱茶推向市场。

    一时间,这来自云南的普洱茶在一些繁华的城镇引起了轰动,文人雅士们对其独特的韵味赞赏有加,富商们则竞相购买收藏,普洱茶的价格也一路攀升。

    随着玉米试种的逐步推进,试验田中的玉米苗茁壮成长。

    它们长出了粗壮的茎秆,宽大的叶片在风中摇曳,像是在欢快地舞蹈。

    玉米开始抽穗,那一个个穗子逐渐饱满,玉米粒也慢慢变得坚硬、金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