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万人嫌的我开始反击了 第1083章

    如果继续留下来,类似今天这样的事情还会不断发生。

    真没有必要。

    本来只是有备无患,谁能想到邵卫国刚离开半天,邵母就开始作妖了。

    不得不说,邵母还真是憋不住。

    有大家的帮助,本来就不多的东西,一趟就搬完了。

    借大家的碗,这段时间都还不了,也没人在意。

    知青点有锅碗瓢盆的,只不过是大家一起用,连灶台也是。

    陈可秀到了才知道,返乡的知青,比她以为的还要多。

    恢复高考的政策刚出了一个月,原本二十多个知青,现在只有七八个人。

    有的人早早就准备了门路,刚有返乡的消息,立刻收拾了包袱卷离开。

    没有门路的,姑且再熬一熬。

    听说现在已经有恢复高考的消息了,陈可秀到的时候,大家都在看书复习。

    现在的信息不发达,没有门路离开的人,只能想到通过高考离开。

    是绝不会想到,最晚的再过几年一定能返城的。

    留下的这点知青,有几个和陈可秀是眼熟的。

    不过毕竟多年不见,距离上次回来,也已经过了两年多了,立场本来就已经不相同了。

    所以也没有谁刻意打招呼。

    陈可秀也不在意,把东西收拾好,她和林姐以及两个孩子住一间房。

    里里外外的打扫了一遍,又找了旧的粗,把漏风的窗户都订好,上上下下拾掇,也勉强能住人。

    看着这样,还真和邵家差不多。

    把东西收拾好,又马不停蹄的开始做饭,然后由林姐,来回几次把东西送过去。

    毕竟周围不是亲戚,只是不太熟悉的知青,陈可秀可不敢让人帮忙看孩子。

    林姐把东西送过去就回来了,饥肠辘辘的,两人吃了晚饭。

    天黑的时候,帮忙干活的嫂子们把东西还了回来。

    还说两人没空的话,以后到了饭点,帮忙干活的人会抽出几个人来抬东西过去吃。

    毕竟就两个女人还带这两个孩子,大家都寻思能帮把手就帮把手,卖个人情也好。

    在村里生活,只要是没有深仇大恨,谁也不会故意落进下石,都想着点人情世故。

    陈可秀同意了,也表达了感谢。

    日子就这么一天天的过去。

    刚换了环境,其实也有一些不方便的地方,比如要用灶台的时候,就得轮番来。

    还有厕所,也有几个男的知青,倒也不是特别方便。

    不过知青本来就是被排挤的外地人,加上都争取在农忙前多学习,没有人愿意找事,也能平静的过下去。

    就是步入了夏天,蚊虫有些多,割艾蒿来熏,熏得屋里都是臭味,也只能的咬牙坚持。

    因为知青的聚集点后面有山坡,树比较多,蚊虫也多。

    为了孩子们不被蚊子咬的满头包,就只能这样了。

    不过这味道,慢慢的也就习惯了,后来甚至觉得挺好闻的。

    住了两个多月,和知青们熟了,他们也差不多要开始农忙,断断续续地开始出工。

    这对于灶台来说,用的时间就岔不开了。

    不过大家都会让陈可秀先用,平时烧水的时候,也有人帮忙把水打过来,水缸里的水,都让她随便用。

    原因没别的,就是因为陈可秀的书多,不论谁来借,她都愿意借给大家看。

    知青们来了很久,这里又没有工资可以发,加上镇上也不一定能买到书。

    大家的书都很少,甚至称得上贫瘠,能有个借书的,不管是面子情,还是不想欠人情,多多少少都会帮她分摊点活。

    再加上,无意中惊奇地发现,她居然还会数学和化学物理一类的题,比大家强了不知道多少倍。

    谁都想等明年恢复高考第一批高考出去,可没少不耻下问,又没有能报答的,只能帮忙干活了。

    不管平时有没有龌龊,在帮陈可秀干活的事上,谁都没有二话,毕竟关于前程。

    一人搭一把手,看似不起眼,陈可秀和林姐都轻松很多。

    陈可秀的日常,就是工作,带带孩子,给大家解答问题,过得也充实。

    大家也都问她要不要参加高考,陈可秀只是说有孩子了,不想折腾了,含糊过去。

    参加高考,不在乎是改变命运,说白了就是前程和钱,要么就是圆大学的梦。

    而陈可秀读过大学了,不需要圆梦,不重新读大学也没遗憾。

    虽说活到老学到老,她本就没有做科学家的天赋,也没有做学究的心思,即便重新上大学,也不过重来一遍,蹉跎岁月。

    她要学的,在大学里反而难学到。

    至于以后做什么,她心里也有了方向,真没必要去过那千军万马的独木桥。

    在盖房子的两个月里,邵母只来过一回,看到屋里乌烟瘴气的,说了几句让她回去,只要尊敬,就不追究的话。

    陈可秀没说话,只是打开门,把人给推出去了。

    邵母看到知青们都帮陈可秀,只骂了两句,顺便恨恨地说了几句狐狸精之类不安分的话。

    有女知青出头,把邵母骂了一顿,她灰溜溜的走了,就再也没来过。

    房子都要建成了,经过大家的努力,两个月的时间,赶在农忙之前,就开始打房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