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追光者 第208章 清朝十二大铁帽子王传承概览
热门推荐:
夫君寡嫂生野种?来!做亲子鉴定沈锦书赵桓禹
沈锦书赵桓禹
高中辍学,京圈大佬扶我青云直上
流放:搬空半个京城炸仇人皇宫
刚好遇见你:这个大佬有点暖
朝朝向扶光
胎穿之澜因絮果
快穿之表哥快到碗里来
穿越后我们全家讨人嫌
在清朝十二位铁帽子王中,清朝的皇位继承有其特定的制度和复杂的政治博弈。一方面,铁帽子王们虽然地位尊崇、权力较大,但他们往往受到各种政治势力的制衡。
在皇位争夺中,各方势力会权衡利弊,选择最有利于自己的人选。清朝的皇位继承并非单纯的实力决定,还涉及到正统性、皇室血脉、政治稳定等多方面因素。
礼亲王是清朝“八大铁帽子王”之一,其爵位世袭罔替。所谓世袭罔替,即后代可以永远继承王爵,不会像一般的爵位那样逐代降等。这意味着礼亲王家族的后代能够一直保持亲王的爵位和相应的待遇、地位,只要家族一直延续,王爵就不会中断。
在家族内部,爵位的传承通常是按照父死子继的方式进行。如果亲王去世,其嫡长子或其他符合规定的儿子有优先继承权。不过,在一些特殊情况下,比如嫡长子早逝、犯罪被剥夺继承权等,可能会由其他儿子或家族中合适的成员继承爵位。
尽管礼亲王世爵是世袭罔替,但每一代的继承人仍需要得到皇帝的认可和正式册封。皇帝会根据相关的制度和程序,对继承人的身份、资格等进行审查和确认,然后颁发册封诏书,正式确立其礼亲王的身份。这一过程体现了清朝皇帝对宗室爵位传承的掌控和管理。
在礼亲王世爵的传承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支系的变化和特殊情况。例如,由于家族内部的纷争、政治因素等,可能会导致爵位在不同支系之间的流转。但总体上,这些变化都是在家族内部进行,并且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则和程序。
清朝礼亲王世爵的传承制度是一种以世袭罔替为基础,同时受到皇帝认可和家族内部规则制约的制度。这种制度保证了礼亲王家族在清朝的特殊地位和影响力,也反映了清朝宗室爵位制度的特点和复杂性。
在皇太极去世后,睿亲王多尔衮实力强大,但最终在各方势力的权衡下,皇太极第九子福临被拥立为帝。同样,在其他历史时期,铁帽子王们虽然有一定的影响力,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皇帝只能一人当是符合当时的政治现实的。
代善(1583—1648 年),清太祖努尔哈赤次子。他因作战英勇被赐号“古英巴图鲁”,被封为和硕贝勒,以序称大贝勒。在征伐女真各部及蒙古与明朝的过程中屡立战功。
努尔哈赤逝世后,在代善主持下,诸贝勒拥戴其八弟皇太极继承汗位。崇德元年(1636 年),代善被封为和硕礼亲王。
崇德八年(1643 年)皇太极逝世,他再次拥戴皇太极第九子福临即位。代善在清朝初期的政治格局中有着重要的地位,他的一系列行为和决策对清朝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其家族也因他的地位和贡献,在清朝的王爵世袭中占据了重要的位置。
其中,昭梿和世铎在礼亲王传承历程中比较突出。
爱新觉罗·昭梿:嘉庆十年袭爵的礼亲王。他是皇族中着名的学者,着有《啸亭杂录》等传世。不过,昭梿后来因凌辱大臣被夺爵。《啸亭杂录》是一部内容丰富的清代笔记,涵盖内容广泛,涉及清朝的典章制度、人物轶事、政治事件等诸多方面,是研究清朝历史不可多得的珍贵资料。通过这部着作,人们可以深入了解当时清朝宫廷、官场以及社会的真实面貌。
爱新觉罗·世铎:末代礼亲王。清帝退位后去世。在清朝末年,他作为礼亲王,也是当时宗室中的重要人物。
世铎处于清朝末年的特殊时期,作为礼亲王见证了王朝的兴衰变迁。他在政治舞台上也有诸多活动,参与了当时一些重大事务的决策过程,在晚清复杂的政治格局中,作为皇族代表发挥了其相应的作用。
在礼亲王家族后代中,历经10代人,有12人能够继承礼亲王这个爵位。而其中有2人因为某些原因(可能是犯罪、政治斗争失败等因素)被剥夺了礼亲王爵位。这些人主要是代善的后裔,爵位在家族子孙后代之间传承和变化的过程体现了清朝爵位制度以及政治等诸多因素的综合影响。
济尔哈朗是努尔哈赤的弟弟舒尔哈齐的儿子。在清朝的宗室体系中,不是直系传承。济尔哈朗是清太祖的侄子(努尔哈赤之弟舒尔哈齐六子),也是唯一非帝王直系子孙。他自幼被努尔哈赤抚养,参与过征讨蒙古、朝鲜等战役,战功卓着。顺治初年与多尔衮同为摄政王。
在顺治初年与多尔衮同为摄政王。这一政治地位的取得,是因为他在皇族中的辈分和地位,也是基于他在清朝前期军事活动中的功绩和对清朝政权的忠诚。济尔哈朗在政治舞台上的影响力,再次证明了非直系皇族成员在清朝政治体系中也能发挥重要且关键的作用。
作为努尔哈赤的侄子,他在成长过程中深受家族军事活动的熏陶。被努尔哈赤抚养的经历不仅体现了家族内部的紧密联系,也为他日后在军事和政治上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在征讨蒙古和朝鲜等战役的胜利为后金(清)政权的扩张和稳定立下汗马功劳。拓展势力范围,并且获得了更多的物资、人口等资源。
郑亲王世爵传承10世共17王,反映了其在清朝政治体系中的长期延续性。“铁帽子王”意味着其王位世袭罔替,与一般的亲王爵位在传承上有本质区别,一般亲王爵位每传一代可能会降等袭爵,但郑亲王等铁帽子王可以保持原等级传承。
其中5人被夺爵的情况也反映了清朝政治斗争的复杂性和残酷性。夺爵事件往往与朝廷内部的权力斗争、政治事件以及个别王爷的行为失当等因素有关。郑亲王家族成员可能因为站错队伍、触犯皇帝或朝廷的某些禁忌等原因而被剥夺爵位。
这些夺爵事件也从侧面体现了清朝中央集权不断强化的过程,即使是地位尊崇的铁帽子王也不能随意挑战皇权和朝廷的权威。
济尔哈朗在顺治十二年(1655 年)去世,配享太庙。
多尔衮是努尔哈赤的第十四子,皇太极即位后,封其为贝勒。他收降蒙古后获得传国玉玺献给皇太极,崇德元年(1636 年)被封为睿亲王。
多尔衮在清朝初期的政治和军事活动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但他对皇位的态度和与皇室的关系是复杂的,多尔衮早期在军事上的功绩确实显着。
他收降蒙古并获得传国玉玺献给皇太极这一事件,无论是在政治象征意义还是实际的政治资本积累上都有重要价值。
传国玉玺在古代被视为正统皇权的象征,其献玺之举极大地巩固了皇太极的统治地位,也为自己赢得了更多的政治资源,从而使他在崇德元年被封为睿亲王。
皇太极死后,清朝内部围绕皇位展开了激烈的权力角逐。多尔衮作为实力强劲的竞争者,有足够的理由和能力去争夺皇位。虽然最终与礼亲王代善共立福临即位,但这并不意味着他没有称帝的野心。
他被尊称为“叔父摄政王”“皇叔父摄政王”“皇父摄政王”,这些称号的变化反映了他在朝廷中的权力不断膨胀。实际上,在其辅政期间,多尔衮掌握了清朝的军政大权,权力几乎等同于皇帝,甚至在一些方面超越了皇帝的权力。
他在礼仪、用人、决策等诸多方面都有极大的话语权,朝廷中的重要事务基本都由他来决断。
多尔衮辅佐顺治帝约 7 年时间。年幼顺治帝对多尔衮也有猜忌,多尔衮作为摄政王大权在握,在一定程度上引起了顺治帝的不满和猜忌。
多尔衮还陷害豪格至死,豪格是顺治帝的哥哥,这也加剧了顺治帝对多尔衮的反感。多尔衮死后不到两个月,顺治帝就下令对其进行清算,削爵、撤庙享、废宗室、籍财产入官等。
这一系列举动都表明顺治帝对多尔衮积怨已久。不过后来顺治帝逐渐成熟,对自己当初的过激行为有了悔过之意,曾命令修缮多尔衮的坟茔。
多尔衮在辅政期间推动了清朝的迅速发展,继续开疆拓土、加强中央集权等。其行为和动机不能简单地用忠诚来描述,更多的是一种基于自身利益和政治野心的复杂权衡。
多尔衮被顺治称为“叔父摄政王”,顺治七年(1650 年),多尔衮出猎时死于喀剌城(今河北省卢龙县),年仅 39 岁。乾隆四十三年(1778 年)追谥其为睿忠亲王,配享太庙。睿亲王世爵共传 11 世,除去追封的,共 8 王。
多铎是睿亲王多尔衮同胞幼弟,崇德元年(1636 年)封豫亲王。豫亲王多铎及其家族在清朝历史进程中有着巨大的贡献。入关前的军事功绩,在崇德元年封豫亲王之前,多铎就已经跟随父兄参与诸多重要军事行动。
在对蒙古、朝鲜等的战争中,多铎作为八旗军队中的重要将领,发挥了积极的战斗作用。例如在与林丹汗的战争中,多铎所率军队多次立下战功,为后金统一蒙古各部、消除侧翼威胁做出了重要贡献。
清军入关后,多铎率领军队攻克南京,南明弘光帝出降这一事件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南明弘光政权在当时的南方地区具有重要的政治象征意义,是明朝遗民反抗清朝统治的精神支柱之一。多铎攻克南京,使弘光帝投降,极大地打击了南明的抵抗意志,从政治上瓦解了南明的核心力量,为清朝迅速在南方站稳脚跟奠定了基础。
南京作为明朝的旧都,有着重要的军事战略地位。占领南京意味着清朝控制了江南地区的中心枢纽,切断了南明各势力之间的联系,为后续进一步征服南方地区提供了重要的战略支撑点。
豫亲王世爵共传9世,13王,其中2人被夺爵,从爵位传承角度反映了清朝政治体系的稳定性和延续性。铁帽子王的爵位传承模式,保证了家族在政治上的长期影响力,使得多铎家族在清朝的贵族体系中有较高的地位,其贡献不仅仅局限于军事征服,还体现在对清朝政权稳定和发展的多方面推动作用。
豪格是皇太极的长子,因功于崇德元年(1636 年)封肃亲王。皇太极死后的皇位之争中,他与多尔衮不和,顺治元年(1644 年)被夺爵,顺治五年(1648 年)被拘禁死于狱中。顺治八年世祖亲政,为长兄昭雪,恢复原封谥肃武亲王。乾隆四十三年(1778 年)配享太庙。肃亲王世爵共传 9 世,10 王。
硕塞是皇太极第五子,曾与多铎共同在河南攻击李自成,又随军攻破南京,俘虏明弘光皇帝朱由崧。
顺治十一年(1654 年)硕塞死,其子袭爵改号庄亲王。庄亲王一直共传 8 世,11 王,其中 2 人被夺爵。
岳托是礼亲王代善的长子,自幼随父祖征战。清太宗崇德元年(1636 年)封为成亲王,其后两度被降为贝子,清太宗两次免其死罪。
崇德三年(1638 年),岳托病逝军中,被封克勤郡王,乾隆四十三年(1778 年)诏享太庙。克勤郡王世爵共传 13 世,17 王,其中 3 人被夺爵。
勒克德浑的父亲为代善第三子萨哈璘,萨哈璘兼通满、汉、蒙古三种文字,屡建战功,崇德年间病死,追封颖亲王,勒克德浑是其第三子。
顺治五年(1648 年)封顺承郡王,顺治九年(1652 年)去世。顺承郡王世爵共传 10 世,15 王,其中 3 人被夺爵。
胤祥是清圣祖玄烨第十三子。雍亲王胤禛即位后,即封其为和硕怡亲王。
他全力辅佐雍正治理国家,曾总理京畿水利营田事务、办理西北两路军机等,为雍正朝的稳定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雍正八年(1730 年)去世,乾隆年间,定怡亲王爵世袭罔替。怡亲王世爵共传 8 世,9 王。
奕欣为道光第六子,咸丰皇帝即位后即封其为恭亲王。慈禧太后发动辛酉政变得到了奕欣的大力支持配合,两宫垂帘听政任命他为议政王,后赐其食亲王双俸、王爵世袭。同治七年(1868 年)以后遭忌不再参与朝政。光绪二十四年(1898 年)奕欣病逝。恭亲王世爵共传 3 世,2 王。
奕譞是道光皇帝第七子,咸丰年被封为醇郡王,其福晋是慈禧胞妹叶赫那拉氏。
同治十一年(1872 年)晋封为醇亲王。同治死后无嗣,其子载湉(叶赫那拉氏之子)即位,改元光绪,醇亲王食亲王双俸、王爵世袭。光绪十六年(1890 年)奕譞过世,其子载沣袭爵。
奕匡是乾隆十七子永璘的嫡孙。光绪十年(1884 年)被封庆郡王,慈禧 60 大寿时封为亲王,慈禧死后载沣掌政,为缓和亲贵之争赐其王爵世袭。 1918 年病死,其王爵只有一代。
清朝十二位铁帽子王在清朝的历史舞台上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礼亲王代善、睿亲王多尔衮、豫亲王多铎等分别在不同时期为清朝的政治稳定、开疆拓土做出巨大贡献。他们的传承虽复杂多变,但并非全是皇太极一脉。铁帽子王们的爵位世袭罔替,在清朝政治体系中地位尊崇,对国家的发展影响深远。
与明朝朱元璋分封诸子不同,朱元璋将 26 个儿子分封各地,虽有治理当地之意,但在历史进程中并未发挥如清朝铁帽子王这般显着的作用。清朝铁帽子王制度在权力制衡、爵位传承等方面更为成熟,既保证了家族的地位与荣耀,又在一定程度上服务于国家的整体利益,体现了清朝政治制度的进步性。
在皇位争夺中,各方势力会权衡利弊,选择最有利于自己的人选。清朝的皇位继承并非单纯的实力决定,还涉及到正统性、皇室血脉、政治稳定等多方面因素。
礼亲王是清朝“八大铁帽子王”之一,其爵位世袭罔替。所谓世袭罔替,即后代可以永远继承王爵,不会像一般的爵位那样逐代降等。这意味着礼亲王家族的后代能够一直保持亲王的爵位和相应的待遇、地位,只要家族一直延续,王爵就不会中断。
在家族内部,爵位的传承通常是按照父死子继的方式进行。如果亲王去世,其嫡长子或其他符合规定的儿子有优先继承权。不过,在一些特殊情况下,比如嫡长子早逝、犯罪被剥夺继承权等,可能会由其他儿子或家族中合适的成员继承爵位。
尽管礼亲王世爵是世袭罔替,但每一代的继承人仍需要得到皇帝的认可和正式册封。皇帝会根据相关的制度和程序,对继承人的身份、资格等进行审查和确认,然后颁发册封诏书,正式确立其礼亲王的身份。这一过程体现了清朝皇帝对宗室爵位传承的掌控和管理。
在礼亲王世爵的传承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支系的变化和特殊情况。例如,由于家族内部的纷争、政治因素等,可能会导致爵位在不同支系之间的流转。但总体上,这些变化都是在家族内部进行,并且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则和程序。
清朝礼亲王世爵的传承制度是一种以世袭罔替为基础,同时受到皇帝认可和家族内部规则制约的制度。这种制度保证了礼亲王家族在清朝的特殊地位和影响力,也反映了清朝宗室爵位制度的特点和复杂性。
在皇太极去世后,睿亲王多尔衮实力强大,但最终在各方势力的权衡下,皇太极第九子福临被拥立为帝。同样,在其他历史时期,铁帽子王们虽然有一定的影响力,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皇帝只能一人当是符合当时的政治现实的。
代善(1583—1648 年),清太祖努尔哈赤次子。他因作战英勇被赐号“古英巴图鲁”,被封为和硕贝勒,以序称大贝勒。在征伐女真各部及蒙古与明朝的过程中屡立战功。
努尔哈赤逝世后,在代善主持下,诸贝勒拥戴其八弟皇太极继承汗位。崇德元年(1636 年),代善被封为和硕礼亲王。
崇德八年(1643 年)皇太极逝世,他再次拥戴皇太极第九子福临即位。代善在清朝初期的政治格局中有着重要的地位,他的一系列行为和决策对清朝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其家族也因他的地位和贡献,在清朝的王爵世袭中占据了重要的位置。
其中,昭梿和世铎在礼亲王传承历程中比较突出。
爱新觉罗·昭梿:嘉庆十年袭爵的礼亲王。他是皇族中着名的学者,着有《啸亭杂录》等传世。不过,昭梿后来因凌辱大臣被夺爵。《啸亭杂录》是一部内容丰富的清代笔记,涵盖内容广泛,涉及清朝的典章制度、人物轶事、政治事件等诸多方面,是研究清朝历史不可多得的珍贵资料。通过这部着作,人们可以深入了解当时清朝宫廷、官场以及社会的真实面貌。
爱新觉罗·世铎:末代礼亲王。清帝退位后去世。在清朝末年,他作为礼亲王,也是当时宗室中的重要人物。
世铎处于清朝末年的特殊时期,作为礼亲王见证了王朝的兴衰变迁。他在政治舞台上也有诸多活动,参与了当时一些重大事务的决策过程,在晚清复杂的政治格局中,作为皇族代表发挥了其相应的作用。
在礼亲王家族后代中,历经10代人,有12人能够继承礼亲王这个爵位。而其中有2人因为某些原因(可能是犯罪、政治斗争失败等因素)被剥夺了礼亲王爵位。这些人主要是代善的后裔,爵位在家族子孙后代之间传承和变化的过程体现了清朝爵位制度以及政治等诸多因素的综合影响。
济尔哈朗是努尔哈赤的弟弟舒尔哈齐的儿子。在清朝的宗室体系中,不是直系传承。济尔哈朗是清太祖的侄子(努尔哈赤之弟舒尔哈齐六子),也是唯一非帝王直系子孙。他自幼被努尔哈赤抚养,参与过征讨蒙古、朝鲜等战役,战功卓着。顺治初年与多尔衮同为摄政王。
在顺治初年与多尔衮同为摄政王。这一政治地位的取得,是因为他在皇族中的辈分和地位,也是基于他在清朝前期军事活动中的功绩和对清朝政权的忠诚。济尔哈朗在政治舞台上的影响力,再次证明了非直系皇族成员在清朝政治体系中也能发挥重要且关键的作用。
作为努尔哈赤的侄子,他在成长过程中深受家族军事活动的熏陶。被努尔哈赤抚养的经历不仅体现了家族内部的紧密联系,也为他日后在军事和政治上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在征讨蒙古和朝鲜等战役的胜利为后金(清)政权的扩张和稳定立下汗马功劳。拓展势力范围,并且获得了更多的物资、人口等资源。
郑亲王世爵传承10世共17王,反映了其在清朝政治体系中的长期延续性。“铁帽子王”意味着其王位世袭罔替,与一般的亲王爵位在传承上有本质区别,一般亲王爵位每传一代可能会降等袭爵,但郑亲王等铁帽子王可以保持原等级传承。
其中5人被夺爵的情况也反映了清朝政治斗争的复杂性和残酷性。夺爵事件往往与朝廷内部的权力斗争、政治事件以及个别王爷的行为失当等因素有关。郑亲王家族成员可能因为站错队伍、触犯皇帝或朝廷的某些禁忌等原因而被剥夺爵位。
这些夺爵事件也从侧面体现了清朝中央集权不断强化的过程,即使是地位尊崇的铁帽子王也不能随意挑战皇权和朝廷的权威。
济尔哈朗在顺治十二年(1655 年)去世,配享太庙。
多尔衮是努尔哈赤的第十四子,皇太极即位后,封其为贝勒。他收降蒙古后获得传国玉玺献给皇太极,崇德元年(1636 年)被封为睿亲王。
多尔衮在清朝初期的政治和军事活动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但他对皇位的态度和与皇室的关系是复杂的,多尔衮早期在军事上的功绩确实显着。
他收降蒙古并获得传国玉玺献给皇太极这一事件,无论是在政治象征意义还是实际的政治资本积累上都有重要价值。
传国玉玺在古代被视为正统皇权的象征,其献玺之举极大地巩固了皇太极的统治地位,也为自己赢得了更多的政治资源,从而使他在崇德元年被封为睿亲王。
皇太极死后,清朝内部围绕皇位展开了激烈的权力角逐。多尔衮作为实力强劲的竞争者,有足够的理由和能力去争夺皇位。虽然最终与礼亲王代善共立福临即位,但这并不意味着他没有称帝的野心。
他被尊称为“叔父摄政王”“皇叔父摄政王”“皇父摄政王”,这些称号的变化反映了他在朝廷中的权力不断膨胀。实际上,在其辅政期间,多尔衮掌握了清朝的军政大权,权力几乎等同于皇帝,甚至在一些方面超越了皇帝的权力。
他在礼仪、用人、决策等诸多方面都有极大的话语权,朝廷中的重要事务基本都由他来决断。
多尔衮辅佐顺治帝约 7 年时间。年幼顺治帝对多尔衮也有猜忌,多尔衮作为摄政王大权在握,在一定程度上引起了顺治帝的不满和猜忌。
多尔衮还陷害豪格至死,豪格是顺治帝的哥哥,这也加剧了顺治帝对多尔衮的反感。多尔衮死后不到两个月,顺治帝就下令对其进行清算,削爵、撤庙享、废宗室、籍财产入官等。
这一系列举动都表明顺治帝对多尔衮积怨已久。不过后来顺治帝逐渐成熟,对自己当初的过激行为有了悔过之意,曾命令修缮多尔衮的坟茔。
多尔衮在辅政期间推动了清朝的迅速发展,继续开疆拓土、加强中央集权等。其行为和动机不能简单地用忠诚来描述,更多的是一种基于自身利益和政治野心的复杂权衡。
多尔衮被顺治称为“叔父摄政王”,顺治七年(1650 年),多尔衮出猎时死于喀剌城(今河北省卢龙县),年仅 39 岁。乾隆四十三年(1778 年)追谥其为睿忠亲王,配享太庙。睿亲王世爵共传 11 世,除去追封的,共 8 王。
多铎是睿亲王多尔衮同胞幼弟,崇德元年(1636 年)封豫亲王。豫亲王多铎及其家族在清朝历史进程中有着巨大的贡献。入关前的军事功绩,在崇德元年封豫亲王之前,多铎就已经跟随父兄参与诸多重要军事行动。
在对蒙古、朝鲜等的战争中,多铎作为八旗军队中的重要将领,发挥了积极的战斗作用。例如在与林丹汗的战争中,多铎所率军队多次立下战功,为后金统一蒙古各部、消除侧翼威胁做出了重要贡献。
清军入关后,多铎率领军队攻克南京,南明弘光帝出降这一事件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南明弘光政权在当时的南方地区具有重要的政治象征意义,是明朝遗民反抗清朝统治的精神支柱之一。多铎攻克南京,使弘光帝投降,极大地打击了南明的抵抗意志,从政治上瓦解了南明的核心力量,为清朝迅速在南方站稳脚跟奠定了基础。
南京作为明朝的旧都,有着重要的军事战略地位。占领南京意味着清朝控制了江南地区的中心枢纽,切断了南明各势力之间的联系,为后续进一步征服南方地区提供了重要的战略支撑点。
豫亲王世爵共传9世,13王,其中2人被夺爵,从爵位传承角度反映了清朝政治体系的稳定性和延续性。铁帽子王的爵位传承模式,保证了家族在政治上的长期影响力,使得多铎家族在清朝的贵族体系中有较高的地位,其贡献不仅仅局限于军事征服,还体现在对清朝政权稳定和发展的多方面推动作用。
豪格是皇太极的长子,因功于崇德元年(1636 年)封肃亲王。皇太极死后的皇位之争中,他与多尔衮不和,顺治元年(1644 年)被夺爵,顺治五年(1648 年)被拘禁死于狱中。顺治八年世祖亲政,为长兄昭雪,恢复原封谥肃武亲王。乾隆四十三年(1778 年)配享太庙。肃亲王世爵共传 9 世,10 王。
硕塞是皇太极第五子,曾与多铎共同在河南攻击李自成,又随军攻破南京,俘虏明弘光皇帝朱由崧。
顺治十一年(1654 年)硕塞死,其子袭爵改号庄亲王。庄亲王一直共传 8 世,11 王,其中 2 人被夺爵。
岳托是礼亲王代善的长子,自幼随父祖征战。清太宗崇德元年(1636 年)封为成亲王,其后两度被降为贝子,清太宗两次免其死罪。
崇德三年(1638 年),岳托病逝军中,被封克勤郡王,乾隆四十三年(1778 年)诏享太庙。克勤郡王世爵共传 13 世,17 王,其中 3 人被夺爵。
勒克德浑的父亲为代善第三子萨哈璘,萨哈璘兼通满、汉、蒙古三种文字,屡建战功,崇德年间病死,追封颖亲王,勒克德浑是其第三子。
顺治五年(1648 年)封顺承郡王,顺治九年(1652 年)去世。顺承郡王世爵共传 10 世,15 王,其中 3 人被夺爵。
胤祥是清圣祖玄烨第十三子。雍亲王胤禛即位后,即封其为和硕怡亲王。
他全力辅佐雍正治理国家,曾总理京畿水利营田事务、办理西北两路军机等,为雍正朝的稳定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雍正八年(1730 年)去世,乾隆年间,定怡亲王爵世袭罔替。怡亲王世爵共传 8 世,9 王。
奕欣为道光第六子,咸丰皇帝即位后即封其为恭亲王。慈禧太后发动辛酉政变得到了奕欣的大力支持配合,两宫垂帘听政任命他为议政王,后赐其食亲王双俸、王爵世袭。同治七年(1868 年)以后遭忌不再参与朝政。光绪二十四年(1898 年)奕欣病逝。恭亲王世爵共传 3 世,2 王。
奕譞是道光皇帝第七子,咸丰年被封为醇郡王,其福晋是慈禧胞妹叶赫那拉氏。
同治十一年(1872 年)晋封为醇亲王。同治死后无嗣,其子载湉(叶赫那拉氏之子)即位,改元光绪,醇亲王食亲王双俸、王爵世袭。光绪十六年(1890 年)奕譞过世,其子载沣袭爵。
奕匡是乾隆十七子永璘的嫡孙。光绪十年(1884 年)被封庆郡王,慈禧 60 大寿时封为亲王,慈禧死后载沣掌政,为缓和亲贵之争赐其王爵世袭。 1918 年病死,其王爵只有一代。
清朝十二位铁帽子王在清朝的历史舞台上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礼亲王代善、睿亲王多尔衮、豫亲王多铎等分别在不同时期为清朝的政治稳定、开疆拓土做出巨大贡献。他们的传承虽复杂多变,但并非全是皇太极一脉。铁帽子王们的爵位世袭罔替,在清朝政治体系中地位尊崇,对国家的发展影响深远。
与明朝朱元璋分封诸子不同,朱元璋将 26 个儿子分封各地,虽有治理当地之意,但在历史进程中并未发挥如清朝铁帽子王这般显着的作用。清朝铁帽子王制度在权力制衡、爵位传承等方面更为成熟,既保证了家族的地位与荣耀,又在一定程度上服务于国家的整体利益,体现了清朝政治制度的进步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