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爷爷你朱元璋,带我要饭? 第146章 封赏、开启计划生育
洪武十七年(1384年)十月五日早朝。
朱英看着冷清许多的大殿感觉到很和谐,不像之前那么‘吵闹’。
随后太监宣读封赏圣旨,读到徐达、冯胜、傅友德三人封王时,殿内文武大臣们都不可置信,
特别是‘漏网之鱼’衍圣公孔讷,一副不敢相信的模样,同时看着朱英心里变化奇妙起来。
本只是徐达一人授王爵,但马秀英的参和下冯胜、傅友德也得了王爵,
二人知道是皇后娘娘给陛下做的思想工作,这份恩情他们默默记在心里。
蓝玉没有成为历史上的凉国公,得到的是梁国公。
留守京城并帮朱英守船厂的常茂听到封公爵的舅舅蓝玉比他本人还开心。
徐辉祖、汤軏二人得封伯爵,两人可以袭父辈的爵位,可是自己“挣”来的爵位才是最香,
大狗、二狗、三狗也被封县男(男爵)。
朱樉、朱棡、朱棣三王没有一点羡慕,这几天三人泡在文华殿看世界地图选自己未来的封国,
封国可不是挂名那么简单,大侄子说的是实封,自己的国家自己做主那种!
听他这样说明白后,朱元璋才把之前内心一直不爽削藩的事,选择性忘记。
其他一大群将领主要是封男爵及职位上的晋升,总之一片欢喜中。
还有那些在驻守没有来京城的人,徐辉祖、汤軏二人回去时会把他们的“奖赏”带回去。
没有受封的武将们都不羡慕,一个个内心都希望再有战事肯定会有自己的份。
北元这边就一个人得封爵,主动投降的纳哈出被封为海西侯,赐丹书铁券。
其他在大殿中吃瓜的北元高层都羡慕不已,草原生活怎能比中原繁华之地?
一些还想着以后有机会反出大明的北元高层在享受几天应天府的生活后骨头都软了几分。
北元俘虏都被分划在京城周边的县里,没有限制他们的自由,只是有衙役们会定点检查。
那些年轻的汉子被编入骑兵营,并用他们的妻女来“绑定”他们为大明效力,
没有妻女的朱元璋做主给他们分配婆娘,这些女人都是草原女子。
早朝结束,朱元璋推辞了徐达、冯胜等人的酒宴邀请和朱英、朱标、朱樉等人去造船厂巡视。
路上,朱元璋一脸莫名其妙的对着朱标询问:“标儿,爹给你的那些钱财,你全部都拿去补贴
那些将士们了?你不置办些家当吗?”
“爹,吾那边什么都不需置办,您和娘都给了我不少东西,那些战死的将士们也是有妻儿的人,
吾只是多给他们发放一些钱财而已,让其以后生活好过一些!儿砸出的钱最多......”
等朱标说完,朱元璋、朱棣都略有所思,只有朱樉、朱棡两人暗自不屑,
那么多钱给那些丘八的家属就是浪费。
好在两人只是心里想,要说出来不用朱元璋、朱英发话,朱标就会让人把这两弟弟屁股打开花。
来到龙江造船厂,常茂和漕运使兼工部主事张齐,两人一路殷勤的给大家介绍现在的情况。
朱英溜达一圈后进度算是比较快的,就是木料不太够,主要是运输困难。
“爷爷,水泥现在生产如何了?”
朱元璋听到水泥,立马来的精神,“大孙,水泥真的好东西!就是你说的合格率太低了。”
“嗯!低不怕,多招一些工匠来做就行!老桂子你过来。”
老太监一脸微笑小心翼翼的跑过来,“太孙殿下有何吩咐?”
“最近这段时间,你负责去工部水泥厂把合格的水泥亲自送往纪念堂里先用到纪念碑建造上,
并且你亲自监督!只是监督不可插手其中建造工作。”
老桂子连忙行礼答应:“是,太孙殿下,奴婢定做好本职之事。”
“嗯!爷爷,你来题字,就写大明人民英雄纪念碑。”
“好!爷爷应下了。”
随后一行人离开造船厂回宫,老桂子带着一群小太监拿着朱元璋的手谕去水泥厂‘提货’。
(不光是嘴巴说别人就配合你,还要证明!是签字盖章那种证明,还要一一记录。)
文华殿偏殿。
去检查内阁成员工作的朱元璋从主殿回来,看到朱英等人热火朝天的说什么,
笑道:“哟呵,你们在聊什么那么起劲?”
椅子上的朱英喝了一口茶对着坐在自己旁边的朱元璋开口说道:
“爷爷,我出了一份军事改革的计划书,你先看看。”
朱元璋放下茶碗接过朱英递过来的纸张慢慢看起来。
“大孙第一条就是严查全国贪、色、散、骄、奢、惰...等武官,咱可没那么多锦衣卫啊。”
见朱英没有回话,继续开口:“改制卫所?卫所不得生产?只做军备?大孙你这...这...”
朱英打断咋咋呼呼的他,“爷爷,别一惊一乍的,好好看完再说。”
朱元璋看完指挥没有第一时间提问题,一直在沉思里面的内容。
朱英、朱标、朱樉等人也没打扰默默的喝着茶等待。
一刻钟之后还没有反应,朱英等不了开口询问:“爷爷,你考虑怎么样?别磨磨唧唧的。”
“哎,大孙啊!这些改造不妥吧?什么司令?什么军长?什么师长...什么集团军?
什么军区划分?什么三大纪律八项注意......这些咱觉得十分不妥,以后再议吧!”
朱英怒了,自己辛辛苦苦把后世经历总结过来,朱老头居然不同意?
难道等到军队出大问题才后悔?随即也不管老朱、朱标、朱樉等人怎么想,
大声呵斥道:“老头,明年军事学业开学之前你要不做!我就和奶奶一起造反,哼!”
说完气冲冲的独自走出大殿。
朱标看朱英离开,也愤愤不平的开口帮腔道:“爹,吾觉得儿砸说的没错,
卫所的屯田制度现在看起来是不错,可十年百年之后呢?那些开垦出来的田地如何管理?
还有发生战事那些士兵离开,土地又要怎么管理?”
朱樉看着朱元璋脸色弱弱开口:“爹,儿子也觉得要改制!”
朱棡、朱棣也同朱樉一样不敢像朱英一样和朱英对吼,只是弱弱的表达自己的意见。
朱樉、朱棡只是残暴,但一点都不傻还有不小的军事天赋。
“嗯,咱知道了,你们先下去,咱在考虑考虑!”
朱元璋考虑的事情和儿子、孙子的不一样,所以既不反对也不赞同。
坤宁宫。
朱英找到马秀英没有提刚刚和朱元璋等人说的军改事情,一脸认真的对她开口说道:
“奶奶,我这里有之前计划生育细则,你看看这个艰巨的任务只有奶奶你能完成了,
爷爷那个糟老头做不了!”
马秀英认认真真的看着计划生育细则。
朱英在一旁继续说:“奶奶,现在粮食已经不成问题(土豆、红薯......等等都是大丰收)
能养好更多的人,还有现在大明银行也初具规模,凤阳那边也做得很好,我们可以先从应天、
凤阳开始执行,百姓们的奖励费用由银行出,等以后东、西两厂做大做强后就能全国实行,
不必找臭老头的户部,就让他守着他的那点棺材本不放!”
马秀英边看边听,随后点头答应!不为别的为了百姓马秀英也会那么做。
朱英看着冷清许多的大殿感觉到很和谐,不像之前那么‘吵闹’。
随后太监宣读封赏圣旨,读到徐达、冯胜、傅友德三人封王时,殿内文武大臣们都不可置信,
特别是‘漏网之鱼’衍圣公孔讷,一副不敢相信的模样,同时看着朱英心里变化奇妙起来。
本只是徐达一人授王爵,但马秀英的参和下冯胜、傅友德也得了王爵,
二人知道是皇后娘娘给陛下做的思想工作,这份恩情他们默默记在心里。
蓝玉没有成为历史上的凉国公,得到的是梁国公。
留守京城并帮朱英守船厂的常茂听到封公爵的舅舅蓝玉比他本人还开心。
徐辉祖、汤軏二人得封伯爵,两人可以袭父辈的爵位,可是自己“挣”来的爵位才是最香,
大狗、二狗、三狗也被封县男(男爵)。
朱樉、朱棡、朱棣三王没有一点羡慕,这几天三人泡在文华殿看世界地图选自己未来的封国,
封国可不是挂名那么简单,大侄子说的是实封,自己的国家自己做主那种!
听他这样说明白后,朱元璋才把之前内心一直不爽削藩的事,选择性忘记。
其他一大群将领主要是封男爵及职位上的晋升,总之一片欢喜中。
还有那些在驻守没有来京城的人,徐辉祖、汤軏二人回去时会把他们的“奖赏”带回去。
没有受封的武将们都不羡慕,一个个内心都希望再有战事肯定会有自己的份。
北元这边就一个人得封爵,主动投降的纳哈出被封为海西侯,赐丹书铁券。
其他在大殿中吃瓜的北元高层都羡慕不已,草原生活怎能比中原繁华之地?
一些还想着以后有机会反出大明的北元高层在享受几天应天府的生活后骨头都软了几分。
北元俘虏都被分划在京城周边的县里,没有限制他们的自由,只是有衙役们会定点检查。
那些年轻的汉子被编入骑兵营,并用他们的妻女来“绑定”他们为大明效力,
没有妻女的朱元璋做主给他们分配婆娘,这些女人都是草原女子。
早朝结束,朱元璋推辞了徐达、冯胜等人的酒宴邀请和朱英、朱标、朱樉等人去造船厂巡视。
路上,朱元璋一脸莫名其妙的对着朱标询问:“标儿,爹给你的那些钱财,你全部都拿去补贴
那些将士们了?你不置办些家当吗?”
“爹,吾那边什么都不需置办,您和娘都给了我不少东西,那些战死的将士们也是有妻儿的人,
吾只是多给他们发放一些钱财而已,让其以后生活好过一些!儿砸出的钱最多......”
等朱标说完,朱元璋、朱棣都略有所思,只有朱樉、朱棡两人暗自不屑,
那么多钱给那些丘八的家属就是浪费。
好在两人只是心里想,要说出来不用朱元璋、朱英发话,朱标就会让人把这两弟弟屁股打开花。
来到龙江造船厂,常茂和漕运使兼工部主事张齐,两人一路殷勤的给大家介绍现在的情况。
朱英溜达一圈后进度算是比较快的,就是木料不太够,主要是运输困难。
“爷爷,水泥现在生产如何了?”
朱元璋听到水泥,立马来的精神,“大孙,水泥真的好东西!就是你说的合格率太低了。”
“嗯!低不怕,多招一些工匠来做就行!老桂子你过来。”
老太监一脸微笑小心翼翼的跑过来,“太孙殿下有何吩咐?”
“最近这段时间,你负责去工部水泥厂把合格的水泥亲自送往纪念堂里先用到纪念碑建造上,
并且你亲自监督!只是监督不可插手其中建造工作。”
老桂子连忙行礼答应:“是,太孙殿下,奴婢定做好本职之事。”
“嗯!爷爷,你来题字,就写大明人民英雄纪念碑。”
“好!爷爷应下了。”
随后一行人离开造船厂回宫,老桂子带着一群小太监拿着朱元璋的手谕去水泥厂‘提货’。
(不光是嘴巴说别人就配合你,还要证明!是签字盖章那种证明,还要一一记录。)
文华殿偏殿。
去检查内阁成员工作的朱元璋从主殿回来,看到朱英等人热火朝天的说什么,
笑道:“哟呵,你们在聊什么那么起劲?”
椅子上的朱英喝了一口茶对着坐在自己旁边的朱元璋开口说道:
“爷爷,我出了一份军事改革的计划书,你先看看。”
朱元璋放下茶碗接过朱英递过来的纸张慢慢看起来。
“大孙第一条就是严查全国贪、色、散、骄、奢、惰...等武官,咱可没那么多锦衣卫啊。”
见朱英没有回话,继续开口:“改制卫所?卫所不得生产?只做军备?大孙你这...这...”
朱英打断咋咋呼呼的他,“爷爷,别一惊一乍的,好好看完再说。”
朱元璋看完指挥没有第一时间提问题,一直在沉思里面的内容。
朱英、朱标、朱樉等人也没打扰默默的喝着茶等待。
一刻钟之后还没有反应,朱英等不了开口询问:“爷爷,你考虑怎么样?别磨磨唧唧的。”
“哎,大孙啊!这些改造不妥吧?什么司令?什么军长?什么师长...什么集团军?
什么军区划分?什么三大纪律八项注意......这些咱觉得十分不妥,以后再议吧!”
朱英怒了,自己辛辛苦苦把后世经历总结过来,朱老头居然不同意?
难道等到军队出大问题才后悔?随即也不管老朱、朱标、朱樉等人怎么想,
大声呵斥道:“老头,明年军事学业开学之前你要不做!我就和奶奶一起造反,哼!”
说完气冲冲的独自走出大殿。
朱标看朱英离开,也愤愤不平的开口帮腔道:“爹,吾觉得儿砸说的没错,
卫所的屯田制度现在看起来是不错,可十年百年之后呢?那些开垦出来的田地如何管理?
还有发生战事那些士兵离开,土地又要怎么管理?”
朱樉看着朱元璋脸色弱弱开口:“爹,儿子也觉得要改制!”
朱棡、朱棣也同朱樉一样不敢像朱英一样和朱英对吼,只是弱弱的表达自己的意见。
朱樉、朱棡只是残暴,但一点都不傻还有不小的军事天赋。
“嗯,咱知道了,你们先下去,咱在考虑考虑!”
朱元璋考虑的事情和儿子、孙子的不一样,所以既不反对也不赞同。
坤宁宫。
朱英找到马秀英没有提刚刚和朱元璋等人说的军改事情,一脸认真的对她开口说道:
“奶奶,我这里有之前计划生育细则,你看看这个艰巨的任务只有奶奶你能完成了,
爷爷那个糟老头做不了!”
马秀英认认真真的看着计划生育细则。
朱英在一旁继续说:“奶奶,现在粮食已经不成问题(土豆、红薯......等等都是大丰收)
能养好更多的人,还有现在大明银行也初具规模,凤阳那边也做得很好,我们可以先从应天、
凤阳开始执行,百姓们的奖励费用由银行出,等以后东、西两厂做大做强后就能全国实行,
不必找臭老头的户部,就让他守着他的那点棺材本不放!”
马秀英边看边听,随后点头答应!不为别的为了百姓马秀英也会那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