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重生1958,我在四合院放卫星 > 第120章 大规模集成电路

重生1958,我在四合院放卫星 第120章 大规模集成电路

    为了验证计算器的性能,黎镇南拿来了104机的编程打孔卡,想要输入计算器。

    结果他没有找到输入连接口:“姚跃进,打孔卡输入机呢?你怎么没有连接口?”

    姚跃进一脸好笑地摇摇头:“我这台计算器不需要打孔卡!”

    “没有打孔卡你怎么输入?你这不是开玩笑!”

    姚跃进拿出了类似后世的U盘:“这是我研发的快速储存器,可以在不同设备间复制转移数据,这个技术已经用在了数控切割机上,你们应该见过吧?”

    黎镇南恍然大悟!

    他当然见过,但是成本太高计算所都用不起。

    只有重大项目转移数据时才会用到,堪称镇所之宝!

    按照专家们的说法,这玩意要是公布出去足以轰动世界。

    但是为了军工需要,一切还处在保密阶段,至少五年内不可能公开这项技术。

    没想到姚跃进将它用在了小小的计算器上,这就给了计算器无限扩展可能!

    黎镇南还是不服气道:“计算机看的是运算速度,我们的104机每秒钟运算一万次,你这小东西能有这么快的速度吗?”

    “每秒钟一万次,一万次啊,你知道有多快吗?”

    姚跃进轻轻摸了摸计算器,无奈地摇摇头:“技术有限,我这台计算器也就每秒钟运算六万次!”

    “才六万……,哈哈哈……”

    黎镇南本能地大笑起来,想要嘲笑姚跃进计算器的性能差。

    结果笑声卡在了喉咙里,下一刻他激动地喊了起来:“多少?六万次?你撒谎!不可能,这绝对不可能!”

    姚跃进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带着同情的语气说道:“一切皆有可能!”

    随后他将设备拆了下来,交到了张教授手里:“这台设备我就交给你们了,希望你们不要被苏联带歪了,电子管绝对是要被淘汰的!”

    小小的计算器重逾千斤,张教授双手颤抖着紧紧抱在怀里:“你放心,我们一定不会辜负你的期望!”

    姚跃进转身朝外走去,突然又回头指向了黎镇南:“我希望下次再到计算所的时候,你已经不在了!”

    望着姚跃进潇洒离去的背影,黎镇南两腿一软坐倒在地。

    下一刻他忍不住抱头痛哭:“呜呜……”

    既生瑜,何生亮啊!

    难道他这个留学高材生,一辈子都要活在姚跃进的阴影下吗?

    张教授看都懒得看他一眼,赶紧带着计算器去找所长汇报。

    随后在所长亲自坐镇下,计算所开始对计算器进行测试。

    初步测试结果证明姚跃进没有撒谎,这台计算器的运算速度确实达到了每秒六万次!

    这在计算所科研人员眼中简直就是天方夜谭!

    哪怕在西方留学归来的计算机专家,也非常确定西方至今还没有推出这么先进的产品。

    唯一的可能就是刚实现的大规模集成电路!

    也只有这项技术才能让这么小的机器爆发出远超电子管计算机的性能!

    为了验证猜想,他们小心翼翼地拆开了外壳,终于见到了里面的庐山真面目。

    “嘶……”

    望着简单无比的电路,还有那几块封装的芯片,他们无比确定一件事。

    这就是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

    电路板还是酒仙桥那边做的,一些简单的电容器也是国产的。

    只有最复杂的这三块芯片,一看就知道是进口货!

    姚跃进买到了国外最先进的芯片,用来组装了计算器。

    要是破解了芯片里的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华夏的半导体产业将会追上世界脚步。

    赶英超美不是梦,至少超过苏联就像做梦一样容易!

    很快计算所向第三轧钢厂发来一份特殊订单,要求购买一千份计算器芯片。

    李怀德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找到姚跃进询问情况:“小姚,什么计算器芯片啊?怎么连个价格都没有?”

    “那是让我们自己填,一份三块算二十万好了!”

    “多少?”

    李怀德被吓住了:“二十万?小姚,你可别太黑啊,小心有一天吃不了兜着走啊!”

    别人不知道,李怀德可是很清楚。

    这些芯片都是姚跃进自己造的!

    三款芯片再值钱也不值二十万啊!

    姚跃进露出坏坏的笑容:“他们买了是代替104机的,您知道104机一台造价多少吗?200万!我要他们二十万还要给国家交税,实在太良心了!”

    十分之一的价格能够买到104机六倍性能的产品,计算所那边做梦都能笑醒。

    但是李怀德还有点害怕:“不行,不行,一千份啊,加起来就是两个亿,最多十万块!”

    李怀德一刀砍掉一半,姚跃进无奈也只能答应下来。

    反正肉烂在锅里,赚多赚少都是国家的,又不是自己的!

    就这样,计算所买走了一千份计算器芯片,回去很快组装成功一千台计算器。

    596项目那边再也不用打算盘,鸟枪换炮全都用上了计算器,大大提升了核弹模型计算效率。

    全国核心研究部门全都换上了计算器,至于104机被封进了展品馆,给未来留个念想吧!

    为了保密,中科院给计算器套上了个大盒子,里面装上了恒温系统。

    计算器从一本书变成了一个大衣柜,至少不会让外人怀疑华夏掌握了新技术!

    同时中科院开始组织人手对芯片进行破解,在显微镜下放大复刻线路图。

    一点点扒出完整的线路图,随后集中人力开启了新一代光刻机的研究。

    以前看不到结果,害怕浪费国家资源不敢投入。

    但是现在芯片就摆在眼前,计算器已经用上了,谁还敢质疑这条道路的正确性!

    这一代的华夏半导体专家们幸福地实现了技术跨越,提前走在了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康庄大道上。

    正好赶上苏联专家撤离各大研究所和高校,国家紧急更换了最新版本的半导体教材。

    开篇序论里专家教授们联名特别感谢一个人,是他最终审核了所有教材,修改了所有不合理的地方。

    但是出于保密需要,暂时不能公开他的名字!

    他是中国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引路者!

    他是第一个将大规模集成电路引进中国的先行者!

    他是第一个实现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器的开拓者!

    ……

    若干年后,专家教授们气的破口大骂。

    这小子就是个骗子!

    他骗了我们整整十年!

    他应该被称为中国大规模集成电路之父!

    我们能够拥有卡西方脖子的芯片技术,全都来自他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