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视频通万界:开局盘点十大意难平 > 第160章 "文人皇帝的才华与政治"

视频通万界:开局盘点十大意难平 第160章 "文人皇帝的才华与政治"

    最终,义帝的原稿仅占据了页面的一小部分,不到九成的地方都被乾隆的笔触所占据。没有古代插图和注释的辅助,许多观众甚至难以分辨出哪部分是义帝的作品。

    相较于对苏轼作品的相对保守,乾隆现在完全释放了自己的创作欲望。

    华春艺术讲究留白之美,但乾隆却不在意,他渴望占据每一寸空白空间,紧紧追随书法圣人的足迹。

    作为义帝的忠实粉丝,唐朝的太宗皇帝李世民,对此感到深深的不满。

    他气得头皮血管几乎爆裂,这是他罕见的愤怒表现:“每当我观赏书法圣人的伟大作品时,我都会沐浴更衣并洗手,以示对作品的尊重,不敢有丝毫懈怠。我绝不敢如此亵渎他的杰作!”

    “竟敢如此放肆,你这个小子!”

    唐朝的战士们没有在书法作品上盖章和注释的习惯,即使是作者的签名也通常隐藏在不显眼的地方。唐太宗本人也从不曾在书法作品下盖章。

    他急忙返回书房,寻找到一件义帝的真迹。手中的书法圣人的作品依旧保持着干净完好,尚未受到任何糟蹋,也没有出现皮炎的状况。

    他心中感到一丝安慰:“嗯,如果我将在昭陵与书法圣人的伟大作品一同埋葬,它们应该就不再会受到亵渎了吧,是这样吗?”

    义帝对他的作品所遭遇的困境一无所知;他在书房里专心致志地练习书法,以至于忘记了吃饭和睡觉。过了一段时间,他的肚子咕咕作响,才提醒他该去用餐了。

    随后,他拿起一枝大笔,蘸了墨汁,不经意间,他的睫毛沾染了墨水,粘在了下巴上。他却没有停下来,继续投入地书写。

    他的孙子,小家族的献帝,正站在院子里观看天屏的节目,突然间他惊讶得张大嘴巴,急忙跑进书房。

    “爷爷,你一定要看看,客人写的《及时之乐雪》手稿……”

    此刻,献帝仿佛目睹了令他无言以对的情景,只见爷爷下巴上沾满了墨水,静静地站在那里,动也不动。

    直到献帝提醒,义帝才恍然大悟,自己竟然一直用墨酒代替了汤酒来书写。

    他并不介意,带着孩子般天真的微笑,自语道:“这倒也不错,用这种墨酒混合物,我的笔应该能滑顺不少。”

    献帝则无言以对,心想:“爷爷,你还能保持如此天真。” 他顺势提醒道:“顺便说一句,天屏提到了你……”

    义帝从孙子的下巴上听出了端详,带着微微倾斜的头部走出书房,目光落在了乾隆的杰作上。

    义帝,一位文人墨客,心中不禁感到些许迷茫。

    他思索着,如果乾隆皇帝并不欣赏这些作品,为何要加盖印章?而如果他真的喜欢,为何又要多次盖章?

    这一连串的疑问让他感到困惑不解。

    许多像梦灰这样的义帝忠实粉丝也感到十分沮丧:“右骑手的作品原本是纯粹优雅,无忧无虑,超然于尘世之外的存在。如何能够这样对待右骑手的书法?这样的作品又怎能称得上风雅呢?”

    他拔出了随身携带的斧头,斧刃在月光下闪烁着令人不寒而栗的光芒。他心中默默希望,如果能穿越时空回到乾隆时代,他会告诉那个时代的皇帝不要轻易盖上印章。

    他并非试图为乾隆辩护,而是出于对梦灰的关心,不愿看到她因为愤怒而伤害自己。毕竟,乾隆已是数百年前的历史人物,他们对他的行为无法产生实质性的影响。

    他甚至暗暗希望,梦灰能够活得更加快乐,不被过去的遗憾所困扰。

    叶锋紧接着说道:“现在,让我们介绍今天的第二位受害者,梦灰的《月下露台》卷轴。”

    “正如苏轼的作品一样,这是世界上唯一留下的梦灰真迹。对于许多人来说,书法的质量并不是争议的焦点;更重要的是,我们是否能够透过这部作品看到更多。

    梦灰不是一个虚构的角色,也不是一个象征性的人物;他真实地在这个世界的凡人之间生活过。

    特别是这部作品,其书写之美令人赞叹。它与梦灰的诗歌相呼应,让人不禁想起那句‘清酒莲花,自然无饰’,赢得了伟人的由衷赞美。

    紧接着,天屏展示了博物馆珍藏的梦灰《月下露台》卷轴。

    宋徽宗在卷轴底部留下了评语,他那肥润的银色书法令人心旷神怡。然而,他却在天庭设定了先例,允许使用“丑”这个字。后来的人们纷纷效仿,他们的注释越来越过分,几乎将梦灰的文字长度增加了一倍。

    到了明朝,墨竹居农向元汴注意到卷轴下已有众多人在纷纷题字,他心想自己若加几个章应当还算适度。

    于是,他便开始了他的盖章盛宴,噼里啪啦地连续加上了数个章,几乎将梦灰的书法作品完全包围。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卷轴上已有五百九十二枚印章,其中绝大多数均为他所添加。

    时光流转至清朝,乾隆皇帝抵达时发现,自己竟来得太早了一些!卷轴上几乎已经没有足够的空间供他随意加盖印章!

    无奈之下,他只能挑选别人题字间的空隙,勉强挤入自己的印章,如“乾隆御试印章”、“古七十岁帝四福四代堂印章”以及“古七十岁帝”。

    尽管已经盖下了这些印章,乾隆皇帝却仍然觉得尚未过瘾,于是又继续在卷轴上题写注释,以满足他的占有欲。

    有趣的是,当乾隆为其他作品题写评语时,他常常会借机吟咏几首诗,以展示自己的文采。然而,面对诗人圣人的作品,他却表现得相当谦逊,只写下直接的评语,而不附带任何诗作。

    这一次,他似乎展现了一丝自我意识。

    杜甫的诗作:“……”

    在这一刻,杜甫挥舞着从梦灰那里借来的斧头,疯狂地劈砍周围的树木,仿佛他在借此攻击乾隆。

    他的胸膛剧烈地起伏,那样子仿佛被亵渎的是他自己的作品,而不是梦灰的。

    “正是如此,杜惠王,乾隆的黄金时代已经无法重塑,正如污渍无法被彻底掩盖!”

    “在黄泉之下,他必须为杜惠王脱鞋和研磨墨水,也只有这样,他才能稍稍缓解这股恶意。”

    他决定,从此与这个兄弟断绝关系!

    昔日,梦灰常劝杜甫不要轻易动怒;如今,梦灰却转而劝说杜甫保持冷静。

    不仅杜甫,众多梦灰的忠实粉丝亦感到义愤填膺。

    向元汴的邻居不禁诅咒乾隆:“果不其然,人性本野,鸭子永远无法化作凤凰。这些文化赝品,他们如何养成这种随意盖章的恶习?若他出现在我面前,我必给他一记耳光,教他学会闭嘴。”

    通常,人们不敢对皇帝评头论足,但他们是明朝的子民,乾隆无法跨越时空对他们施加惩罚。而且,诅咒一个被认为野蛮的皇帝,或许还能让他们在神皇面前得到某种形式的奖励。

    因此,随着新旧怨恨的交织,明朝的人们对乾隆的诅咒尤为严厉。

    邻居的言辞激烈,声音穿透了墙壁,一路传到了隔壁向元汴的院子里。

    明朝的收藏家向元汴望着桌下的《月下露台》卷轴,心中充满了尴尬。他不久前才斥巨资购得这幅作品,本打算作为家传之宝,却不料现在需要在其上加盖印章。

    邻居们只知道隔壁的房屋是一个收藏院,却不大了解这个家庭所拥有的传家宝的珍贵程度,或是向元汴的盖章行为与乾隆相比有何过之。

    向元汴摩擦着身上的鸡皮疙瘩,心中忧虑自己的未来声誉可能不会比乾隆更佳。然而,他意识到亡羊补牢,为时未晚,毕竟他尚未开始盖章。

    他悄无声息地收起了自己的印章,仿佛盖章的行为与自己无关。

    随着低声咒骂,他加入了邻居们的抱怨之中,愤愤不平地说:“确实,没有人会如此随意地盖章!乾隆简直是耻辱!与他有任何联系都显得尤为尴尬!”

    随后,天屏提到了更多受害者的名字。

    【宋朝西洲皇帝的珍宝“千里江地图”】

    【元代大家黄公望的杰作“富春山居图”】

    【唐代诗人杜牧的“行书游诗”】

    【唐代书法家柳公权的“兰亭序”行书】

    【宋代书法家黄山谷的“与集贤共赏”草书】

    【唐代才女梅妃的“菩提流支诗”行书】

    这些艺术瑰宝,均遭受了乾隆皇帝盖章的命运,使得它们的完整性和价值受到了不可逆转的损害。

    这些得以流传至今的绘画和书法作品,几乎没有一件逃过了乾隆皇帝的盖章,每一件都留下了他“到此一游”的印记。这或许为作品增添了一丝特别的美感,但乾隆的印章使用得缺乏节制。

    有时,乾隆甚至不在留白之处盖章,而是径直在文字上,甚至在画作中央书写。

    人们并未见证乾隆品酒时的雅致;相反,他们目睹的是他压倒性的,近乎病态的占有欲。这种行为不仅影响了作品的原貌,也反映了乾隆内心的某种缺憾。

    那些酷爱风雅的武术家对这些着名的书法和绘画作品珍视备至,却亲眼目睹它们遭受乾隆的玷污。面对这样的情景,他们怎能不感到愤怒?

    可以说,乾隆的行为不经意间破坏了无数敬仰武术家的粉丝群体。

    在世界上,学者被誉为最为强大的人,因为他们真正擅长批判,拥有无与伦比的战斗力。他们能够引经据典,以高雅的方式诅咒他人,无需借助任何脏话,使对方无言以对,哑口无言。

    很长一段时间里,乾隆的名声坏到了让人看到他就想呕吐,连狗见到他都会摇尾巴表示轻蔑。

    在天屏之上,乾隆的脸色变得苍白,宛如暴风雨即将来临,空气凝固得仿佛能听到针落地的声音。

    汉神见状,吓得浑身颤抖,急忙指着仆人手中的“富春山居图”卷轴,胡言乱语地说:“皇上的印章是亲情的象征;很少有人能享受到这样的待遇。这些卷轴经过皇上亲手处理,价值可能会上升数倍,这真是莫大的荣耀!”

    乾隆的脸色逐渐有所舒缓。

    他本以为武术家们当他们看到自己的作品被他的印章所“封印”会感到失落,然而,实际上,几乎所有人都对他进行了诅咒。

    然而,现代观众却基于自己的判断对乾隆的行为提出了见解。

    叶锋评论道:“乾隆自诩为一个品味非凡的精致武术家,但据传言,他特别偏爱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这幅画作。然而,他竟然收到了两幅同样的画作。

    乾隆自信拥有一幅是真的,另一幅是赝品,因此他始终携带那幅真画,并对它极为珍爱,据说还在上面留下了四十多条评论。

    然而,专家的鉴定结果却出乎他的意料,他珍视的那幅画其实是假的,而他忽视的那幅才是真正的杰作。

    这一消息在聊天群中引起了热烈的讨论。

    聊天信息:(哈哈,我一点也不感到惊讶,这完全符合他的品味和风格。)

    (哎呀,我再次感受到了为他们丢脸的尴尬,我的脚趾都不禁蜷缩起来,仿佛在捡起一座山的尴尬。)

    (我们参观博物馆是为了观看乾隆的印章吗?)

    (不懂诗歌,不擅欣赏艺术,毫无成就,只会自吹自擂。)

    (他在九泉之下怎能安心!)

    许多现代观众都在评论中刷起了“九泉之下”,这已成为一种含蓄的贬低和侮辱的表达方式。

    众多宫廷太监紧咬着牙关,眼泪在眼眶中打转,费力地掩饰着笑声。

    汉神处境尴尬至极,心跳加速,内心暗想,你们这些未来的世人可以随意嘲笑,但作为清朝的臣民,我们却必须承受激怒皇帝的严重后果。若是被割掉尾巴,又能如何呢?

    然而,乾隆和他的父亲都极为聪明,对市场有着深刻的洞察力;他们不应该因为这种微不足道的嘲笑而失去冷静,不是吗?

    他偷偷地抬起头,仿佛看到了什么可怕的场景,顿时惊慌失措地高喊:“皇上!皇上!”

    “假货,九泉之下……”乾隆渴望地低语,呼吸变得急促,眼泪逆着脸颊流下,一种如急水攻心的巨大压力淹没了他,仿佛所有的力量都被瞬间抽空,他身体摇摇欲坠,几乎要软倒在地。

    令人惊讶的是,他竟然晕倒了。

    幸运的是,宫廷太监在乾隆即将摔倒之际及时伸出援手支撑了他。

    他们全都惊讶得说不出话来,难以置信乾隆,一个一直以来健康状况良好、食欲旺盛,甚至疾病都显得复杂的皇帝,竟然会在这个年纪突然晕倒。

    乾隆的脸上依然保持着平静,如果不是这次意外,他们永远都不会意识到皇帝的脆弱程度。

    汉神感到异常尴尬,他意识到对于一个对蛋糕有着深厚爱好的皇帝来说,朝堂的混乱甚至比直接对皇帝的攻击更加难以忍受。

    如果时间可以倒流,乾隆大帝是否还会期待朝堂对他的“九泉之下”地位进行审视,这真是让人深思。

    意识到这一点,他立刻给了自己一个耳光,心中暗骂自己怎么可以这样对皇帝不敬?该死,这一切都是因为这个词太容易记住,他无法忘怀。

    随着叶锋的声音渐渐消失,那如天籁之音也一同落幕,屏幕化作虚无,天空恢复了往日的宁静。

    然而,人们的心情却无法如天空般恢复原状。

    在清朝,整个皇家医院陷入了一片混乱,众人忙碌地照料着乾隆,给他喂药,按摩穴位,擦拭身体……

    许久之后,乾隆终于缓缓醒来。

    御医小心翼翼地说:“陛下,您的肝脏有些堵塞,气机有些停滞,请您下次别再过度激动了。”

    乾隆不悦地反驳:“什么激动!有什么能让我激动!”

    御医急忙摇头,心中暗想,陛下您的意志真是坚定。

    乾隆平日里很少生病,但一旦病倒,他便需要在床上休息许久,直到身体逐渐康复才能慢慢起床。

    朝会结束后,武术家和文官们汇报工作都显得异常严肃,一切看似平静如常。然而,他们鞠躬的幅度比往常大得多,仿佛害怕乾隆会洞察到他们内心的表情。

    乾隆感到脖颈处有一股热量,便匆匆离开了朝堂,大步流星地离去,他的意识似乎随着随从一同前往了二希堂。

    往常,朝会结束后,乾隆会在这里欣赏着名的书法和绘画作品,并兴之所至,提笔写诗。

    然而,这一次,乾隆皇帝手持惯常的大胆笔触,却发现自己无法落笔。他在书房中独自枯坐了一个下午,诗篇依旧空白。

    为了 皇帝,一名宫廷太监小心翼翼地睁开眼睛,轻声说道:“陛下,请不必理会那人的闲言碎语。平民们读的书远比陛下少,他们又怎敢妄自评价陛下的诗词呢?”

    乾隆冷哼一声,将笔重重地扔在桌上,墨汁在洁白的宣纸上溅出歪歪扭扭的痕迹。

    “你说的对,我不会为他们写诗,他们根本不配!”

    自那以后,乾隆几乎再也没有动过笔,他每月发行的诗集也变得越来越稀少。

    大臣们暗自松了一口气,心中暗想:太可怕了!他们确实不配看到陛下的大作!

    明太祖朱元璋对清朝的乾隆帝记忆犹新,不仅对他的三万首诗篇记忆深刻,对他那独特的家庭背景也感到敬佩。

    朝会结束后,他仍然沉浸在思考清朝政事的状态中。

    某日,他向他的儿子们询问:“那位清朝的皇帝,究竟出自哪个部落的后裔?你们有找到相关的线索吗?”

    朱允炆摇了摇头,坦率地回答说:“我们尚未找到相关信息,北方部落并不多,这需要更多时间来进行调查。”

    江皇弟沉思片刻,然后询问:“我的第三个儿子,你最近去了北方,应该掌握了一些信息,对吧?”

    在正常情况下,藩王没有特别的理由是不被允许进入京城的,他们只能每隔两个月来京城朝见皇帝一次。正值藩王们的京城访问周期,因此近期有许多藩王纷纷来到京城。

    江皇弟对这些儿子的思念之情油然而生,于是他精心组织了一场盛大的宴会,邀请了他们所有人共聚一堂。巧合的是,这场宴会正值屏幕广播的日子,因此现场气氛尤为热闹。

    清越朱帝信心满满地对皇帝说:“陛下,昔日唐朝的太宗皇帝亲自统率大军,成功扫荡了蛮族,使得刘卫周围的各个部落纷纷投降。我们大明朝实力雄厚,绝不会落在他人之后。无需耗费时间寻找他们,我们只需一次性解决掉他们!”

    江皇弟目不转睛地注视着朱帝,对他的无畏态度表示赞赏,这种气概与他本人的性格不谋而合。

    江皇弟赞许地说:“说得非常好!朱家的儿子就该有这种决心!第三个儿子,这件事就托付给你了。”

    朱帝急于立下功勋,欣然领命:“陛下,您的儿子愿意为您效劳。”

    江皇弟心中涌起一股纯净而真诚的快乐;他的大儿子朱允炆温文尔雅,品德高尚,深得尊敬,是维护现状的楷模。而像朱帝这样的藩王儿子们勇敢能干,坚守在京城,确保了大明朝的稳定。

    朱帝如何能有如此才华横溢的子嗣?

    今日,屏幕即将播出。江皇弟心中不禁涌起一丝期待。在回顾了清朝的历史之后,理应轮到明朝了。尽管他平日里忙碌异常,很少有时间和机会阅读,但他始终没有忘记学习的重要性。每当有机会降临,他都会迫不及待地投身于书海之中,汲取知识的养分。

    武术家崇尚诗书画艺,他自己也研习过一些,心中自负才华横溢,自信不输于乾隆皇帝。

    他好奇地思考着,自己是否也有机会上榜。

    若他未能上榜,那么他的儿子们同样有机会,因为他们都是朱家的血脉,差别并不太大。

    他期望通过屏幕了解更多关于大明未来的动态。比如,朱允炆的近况如何?朱家的儿子们过着怎样的生活,是否能够享受到生活中的种种美好?在大明被外人取代之前,这个朝代还能够持续多久?

    在众人的期待中,屏幕准时亮起,开始播放。

    【各位观众,主持人温和地介绍道,名单上的皇帝皆以诗书画艺见长,尽管他们的才华各有差异,有些皇帝或许并不特别突出,但鉴于他们的成就与地位,仍然被纳入了这份名单之中。

    名单上的第八位皇帝,正是大明历史上的第九位皇帝,嘉靖皇帝。

    让我们为这位第八位的皇帝,大明史上的嘉靖皇帝,献上掌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