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唯有反派真绝色 > 第七十一章 百家学说

唯有反派真绝色 第七十一章 百家学说

    既然来到了这个时代。

    不管是因为什么原因,顾青君都想为这个时代的百姓们做点什么。

    她也曾为此努力过。

    被选入宫,成为皇后时,她也一直想尽皇后的职责,一心想规劝惠帝,但是却惹的惠帝不耐烦,更加不喜她。

    顾青君做了很多努力,但是惠帝从来都只信教导他的那位腐儒,顾青君说什么,他根本当听不见。

    久而久之,顾青君就对他再不抱任何希望。

    如今这位新帝继位,且还是以那样的手段登基的,想来并不是迂腐不知变通之辈。

    顾青君就想试一试,看看能不能说动这位。

    在这次进宫面圣之前,她一直在查找各种资料。

    甚至通过凤台卫拿到地方上的历年数据,和翰林院收藏的这些资料一一做了比对,尽量的做到每一个数据都详实而准确。

    要说服齐恒,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

    不是谁空口白牙说上几句齐恒就能信的。

    帝王多疑,没有摆出切实的证据来,单凭几句话,不只不能说动他,相反会把自己置于危险之中。

    顾青君把这些数据摆出来,讲解的时候,尽量控制不去观察齐恒。

    这位是马上皇帝,心性敏感,若是敢观察他,说不定下一刻便会被认为窥探圣心,被这位杀人如麻的帝王叫人拖出去斩了。

    虽然顾青君不怕,反正她是死不了的,但是她现在拖家带口的,能不牵连别人,还是尽量小心为上。

    她正经认真的讲解,却不知齐恒又看到了她耳后那颗小巧的红痣。

    顾青君肌肤本就白皙,白玉一般的连毛孔都几近看不到的肌肤上,那样一颗鲜红的痣着实可爱的紧。

    看了两眼,齐恒便有些心猿意马起来。

    他右手微微颤动两下,努力克制,才没有让食指去抚触。

    深吸一口气,齐恒将杂乱的各种心思压制下去,尽量的去听顾青君的讲解。

    “秦汉时关中沃野千里,然现在很多地方已是沟壑难平,陛下再看这里,秦之前豫州还有大象的踪迹,如今呢?”

    “气温变化,导致北方降雨减少,使得庄稼产量也跟着变少,天灾也跟着多了起来……五六百年前,因着雨量充沛,气侯温暖,吐蕃壮大,强盛一时,后来随着气温变化,吐蕃也跟着衰落下来。”

    顾青君拿出一张自已画出来的地图,在地图上画出了那第四百毫米等降水线。

    齐恒原还有些小心思,但现在许多的心思全被抛诸脑后。

    他盯着那条降水线,听着顾青君讲解这条线的意义有多重大,手指抚过地图:“这条线上修筑的是长城。”

    顾青君点头:“是。”

    齐恒看的越发仔细:“如卿所言,气侯冷暖决定了王朝变化,此为千古不变的真理,而如今,天气愈加严寒,是不是说我大周朝没有多少年了?”

    这话顾青君可是不敢认的。

    “陛下。”她微微垂头:“臣并非此意,臣是想说以后怕是天灾会很多,豪强大族恐会趁机吞并百姓的田产,初时也许并不太明显,但渐渐的,百姓便会越来越穷,直至衣食无着……陛下是马上皇帝,性格坚韧,手段非凡,自是能一言九鼎,但将来若是有继位之君性格稍微仁弱一些,恐会被那些豪强推出来的代言人,也就是那些代表了士绅利益的文人所控制,成为他们的傀儡。”

    这话未曾说完,齐恒已经重重一掌拍在桌上:“文人……呵。”

    顾青君算是看出来了,齐恒对于朝中的文官可没啥好印象。

    他和惠帝不一样,他不吃儒家那一套。

    看出这点来,顾青君心中一喜。

    齐恒把看过的那些纸推到一旁:“卿若有话,但讲无妨。”

    顾青君站起来行礼:“臣有一言,不吐不快,朝中群臣,最忌一言堂,无论哪朝哪代,都想做到文武平衡,以文制武,以后制文,甚至还会弄出第三方来,以达到朝局平衡,如今朝堂也是如此,文臣、武将、宗室,互为制衡,陛下居中调停,以为此乃万事不易之基,但是此策……”

    说到这里,顾青君小心的打量齐恒一眼。

    齐恒听的很认真,看她停下,沉声道:“继续讲,恕你无罪。”

    “是。”顾青君小声应下:“然如今天下承平,大战很少,武将们会越来越难抢到军功,且天长日久,宗室也会越发的力弱,文臣却东一样,每三年便有一次春闱,文官络绎不绝,武将又怎能制衡?毕竟从龙之功少有,科举之士却数之不尽。”

    这么轻轻的一句话,却让齐恒心头一沉。

    无疑,顾青君这话真正戳到了齐恒。

    他其实也在顾忌这个。

    他隐约间感觉到了文人势力会超越武将,但是想不透原因,也看不透未来两方的势力会是怎样的悬殊。

    可现在他知道了。

    他之前想当然了。

    “卿以为?”

    顾青君笑了笑:“无论是哪里,都怕一言堂,自然学说也是如此……自汉起,儒家学说超越各家,渐渐控制了整个国家的方方面面,从民间到朝堂,都以儒家学说为标准,陛下,这是很可怕的一件事情……儒家控制了人们的所思所想,从而影响了言行举止,这难道不是一言堂,这难道不该忌讳?”

    齐恒皱眉,他在沉思。

    顾青君继续道:“前秦时有百家学说争奇斗艳,而如今,百家又在何处?儒家再好,不过一家之言,可规范人们的言行,给百姓制定一个标准,但除此之外,还能做什么?是能弄出更好的攻城利器来,让征战的将士少些伤亡,还是能够种出更高产的粮食,让百姓丰家足食?还是说能够替陛下开疆扩土,建立不世出的功业?……陛下,这几百年来,世人把儒家捧的太高了。”

    “哦?”

    齐恒看向顾青君,眸光沉沉。

    “卿学的也是儒家之道,本身便是儒生,为何作此言?”

    顾青君朝着齐恒深深一揖:“陛下,臣学的是百家学说。”

    齐恒明白了顾青君面君所为何来。

    原来,她绕了这么大一圈,竟是为了复兴百家学说。

    “即是百家学说这般好,为何汉时会罢百家,尊儒术?”

    齐恒因着太祖对他的不喜,其实根本没有读过太多书,他喜兵法,学武艺,先前只道会是驻守边关的藩王,因此并不曾学习过治国之道,也没有人教导过他帝王权术。

    如今登基为帝,这些都要自己琢磨。

    惠帝那个傻蛋被儒生忽悠瘸了,齐恒吸取教训,政治手腕只是自己琢磨,并不会去跟朝中大臣讨论。

    只因朝中大臣学的是儒学,尊的是儒道,齐恒生怕再被这些人忽悠了。

    而今忽然有一位竟毫不隐瞒学的百家学说的臣子,齐恒自然就将之前心中疑问讲了出来。

    他放在心里琢磨了不是一日两日,这些问题困扰了他许久,他急切的想知道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