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科举,寒门读书郎 > 第117章 取字

科举,寒门读书郎 第117章 取字

    李承平故作轻松,哈哈一笑,“不说这个了,这是我奶奶送来的酱菜,好吃的很。”

    赵琳点点头,处事诫多言,多言必有失。

    这是赵琳的准则,官场之上言多必失,少说少错,多说多错。

    告诫徒弟也是如此,点到为止。

    有些事情,说几句点明就行,剩下的让李承平自己慢慢消化才好,这样才会记忆深刻。

    “送这么多,种类还不少。”

    赵琳随意打开几坛,发现种类不少,酱豆、米豆腐、还有晒干腌制的萝卜条。

    李承平是知道的,赵琳每天早上基本上都喝粥,书院灶上炒的小菜早晨吃有点油腻,吃些小咸菜刚刚好。

    要是送些贵重的,赵琳反而不收,可这些酱菜却让他喜笑颜开。

    “还是你奶奶懂我。”

    又倒了一杯水,多次泡过后,这次茶的苦涩味淡了许多。

    李承平还是更喜欢这种,容易入口的多,他确实不怎么懂茶,喝茶其实都很少。

    见李承平起身欲告辞离开,赵琳难得唤住了他。

    “等会。”赵琳一脸无语,放下酱菜道:“入府学后,可有到处看看,参加什么诗会文会。”

    停住脚,李承平撇嘴道:“不就是一群文人骚客吹牛打屁,没什么意思呀!”

    一听这话,赵琳就气不打一处来,显然这小子是一次没去过。

    扯着李承平的耳朵,愤愤道:“就是你口中的打屁才是获取消息的来源,乡试可与院试不同,天下大事、朝廷决策都是你等生员关心的对象,闭门造车是不可取的。”

    耳朵被扯的生疼,李承平叫唤着让赵琳赶紧把手松开,应承着,“知道了,知道了。”

    策论是科考所必须,但会写和能写出是两码事。

    朝廷邸报固然可以了解时事,但受限于是官方发声,显得十分不真切。

    多听,多看摘取有用信息,才是李承平该做的。

    倒不是李承平有意避开这些文会,有着柳安在,消息来源保障还是没问题,但赵琳说的也对。

    外出结交朋友,给他多宣传宣传也是好事,博个诗才的名声,多是一件美事。

    读书人之所以在各自家乡享有尊敬,就是源于此,知道消息的优先权。

    广阔而又封闭的乡村地区,只能靠着李承平这种少量的读书人来传递消息,这就形成了朝廷到士绅再到百姓这么一个环节。

    答应多外出与人相交后,李承平收拾好,便准备出门。

    透过窗户隐约可以看见人影闪动,牛蛋多半是已经回来了。

    不知不觉间,师徒二人已经聊了一个多时辰。

    “就这么走啊!”

    李承平笑笑,不然呢,总不能临走时给您磕个头吧!

    掀开薄被,赵琳直起身来,叹了口气,道:“虽说加冠要到二十岁,但你已有秀才功名,现下不加冠,单单取字挺合适。”

    男子二十加冠是常理,提前进行不是没有,但很少。

    加冠很是复杂,加冠礼要准备极多的东西,如冠、笄,道袍等,而且还要邀请很多宾客观礼,反正很杂乱。

    不过李承平也不是加冠,而是单纯的取个字而已。

    秀才就可游学,出外交流再用名就不太合适。

    李承平现在取字有一定的个人因素,谁让他太过“秀”,年仅十六岁便有了秀才功名。

    取字是一种文化习俗,会选择与本人名(大名)的意义相联系的词语。

    这种习俗是古人为了表示尊重和礼貌的一种方式。

    在正式场合中,一般会称呼别人的字而不是名。

    比如,我叫狗蛋,我的取字是牛蛋,如果你再叫我狗蛋可能就显得不太礼貌,而叫我牛蛋会显得更尊重。

    “取过字后,就更加不可懈怠。”赵琳一脸严肃,“你拿走那几盒茶叶的事,今个我听开心就算了。”

    李承平心想,早该算了都是多久以前的事。

    多由长辈为后辈取字,赵琳是李承平的师长,再加上他身份在李承平已知人中是最高的,完全合适。

    李振礼其实在大侄子刚成小三元时,就动过给李承平取字的念头。

    毕竟给李承平这么个前途无量的秀才取字,是多么荣耀之事。

    可他这个想法,早早被李固灭杀在脑海中,由谁取字是很值得考量的。

    李振礼取得字,显然对李承平没有助益。

    陆知府其实也有这个想法,只是他心中有数,有赵琳在,除非李承平主动求他赐字,他是不会乱弹琴的。

    看见李承平恭敬行礼,赵琳满意一笑,这小子尽管平常会和他皮脸,但到正经时候,还是很正经的。

    “老夫为官数十载,风里来雨里去,不说以后能名留青史,但至少不算辱没了你。”

    赵琳在屋内踱步,抚着胡须。

    “师父过谦。”李承平想笑,师父取字前还要臭屁一下。

    行行行,知道你老的厉害,让您来取字弟子是沾了您不少光,祖坟都冒了青烟。

    赵琳单手扶着桌案,停下来认真道:“承平,承者,受也,有担当、承接之意;平者,安也,有平安、顺遂之意。”

    显然不是偶然所想,赵琳应该是早有此意,李承平是这么想的,不然这个‘范’不会起这么快。

    “圣皇御宇方承平,亦有穷黎悲苦辛。”赵琳正色得念了一句诗,随后说道:“承平,承天下太平,寓意久安,为师为你取字‘久安如何’?”

    您都这么说了,我身为徒弟能不答应?

    李承平憋住笑意,跪下行了个规规矩矩的弟子礼,“多谢师父赐字。”

    在脑子里面过一遍后,李承平觉得很好,往后他也是有字的人了,省的柳安和黄立他们总是嘲笑他是个没有字的小孩子。

    李久安,天下太平之意,李承平心道,希望自己能寄托师父所想所愿,治国平天下太远,只求思国、思家、思天下。

    “老爷,老爷,你在里面吗?”

    没等李承平展望多久,牛蛋的几声大喊,破坏了这么和谐的氛围。

    赵琳笑笑,“赶紧去吧!多半是有事情找你,别让人家等急了。”

    李承平点头,紧了紧衣服就往院外走。

    他打定主意,一定要好好问问牛蛋有无要紧事。

    若是没有,免了今晚上的饭,咱也好好做回,黑资本,李老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