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死鬼假千金她重生了 第291章 皇帝的症状是中毒
霍无忧在宫中的眼线有限,且即便把消息递进去,他也无外乎是求助太后。
只不过这件事,他尚且不想让外祖母掺和进来,他需要有个人替他打开宫门。
果不其然,也不知道顾世崇是用什么法子,竟真把消息递进了宫,不过一炷香,便有太监匆匆来报:“陛下口谕,请临安侯携医者进宫面圣!”
霍无忧只深深看了一眼顾世崇,便领着隋云朗进宫去了。
引路的太监霍无忧认得,是皇帝身边的人。
“这位公公,不知本侯深夜求见,陛下可有动气?”
引路太监低眉顺眼道:“今夜本是安昭仪侍疾,但皇后娘娘牵挂陛下,便也往长生殿去了,皇后娘娘得知侯爷求见,便在与安昭仪一番商议后,唤醒了陛下,请陛下下旨传召,陛下醒来时,并未斥责皇后娘娘。”
皇帝病体重要,但骁骑营统领深夜求见也符合规矩,无论今夜是否唤醒皇帝,都各有道理,安昭仪说话,自然不比皇后管用,皇后既然点头首肯,那便也没有不按规矩办的理由。
漫长的宫道上,霍无忧只想着:上回除掉葛贵嫔,皇后与顾世崇有过一次合作,倒让原本中立的皇后,开始有了倒向恭王之势。
……
长生殿内殿。
皇帝半躺在榻上,背后垫了厚厚的软枕,精神很差,双目总是时不时闭上,复睁开,让人看着生怕他会突然昏厥过去。
外殿。
皇后与安昭仪静坐着,相顾无言。
袖底,安昭仪的手有些细碎的发抖……临安侯大婚之夜,怎会突然进宫求见?
她压抑着心思,面色无澜地看向皇后:今夜本是她一人侍疾,好端端的,皇后怎会这般恰巧,毫无预兆地突然前来?
二人各怀心事,皇后也平静对上安昭仪的视线。
她到长生殿时,安昭仪虽极力掩饰,但眼中稍纵即逝的惊慌还是被她捕捉到了,在她到长生殿之前,安昭仪在做什么?恭王又为何会突然传信要她放临安侯入宫?
对视须臾,只见安昭仪面露忧心:“皇后娘娘,臣妾也是实在担心陛下的身子,才擅作主张将临安侯拒之门外,是臣妾无知……”
皇后的神色细不可察一沉:“你我心中都以陛下为重,本宫自是明白。”
说话间,有一小太监进了门,对彭慧道:“公公,临安侯到了。”
彭慧点头,只往内殿通传去了。
内殿与外殿隔着道屏风,片刻后,彭慧走出屏风,道:“传临安侯。”
只见霍无忧身上穿着还没来得及换去的喜服,身后带着个医者,便步入殿中,他朝二位后妃行罢礼,便往内殿的方向一拜,说明了此来的缘由。
“舅舅龙体不适,宫中太医久治难愈,无忧遍寻良方,终有所获,还请舅舅准许,让无忧引荐大夫为舅舅诊脉。”
闻言,安昭仪一时没坐住,不自觉站起了身:“临安侯,宫中太医经验老道,岂会比不得一介江湖游医?”
安昭仪心中也有些犯嘀咕,要知道,当初霍无忧在江州的时候,也曾因为重伤差点死了,但当时薛庭柳死状惨烈,尸体还被焚烧过,身上的东西早就被烧为灰烬,即便是珹王殿下也不知晓,当时霍无忧重伤,是否是因为七日断恨方。
霍无忧仍旧恭敬:“昭仪娘娘,太医院虽有天下最高明的大夫,所见识的病例却未必有民间大夫多,只是让他一观舅舅的脉象,或许能别有所获。”
按捺住心虚,安昭仪又看了眼皇后,微微垂眸:“本宫也是担心陛下。”
她现在不好太过强烈反对,否则只怕连皇后也会生疑,更何况霍无忧当时既然没有死,那他所中之毒多半就不是七日断恨方,此毒无解,她就不信霍无忧真有法子解毒。
观察着每个人脸上的神色,皇后不语,只默默对内殿的方向问道:“不知陛下意下如何?”
彭慧两头奔波,替病重的皇帝传话,须臾,他道:“陛下之意,依照临安侯所言去做。”
于是乎,酒已经醒了大半的隋云朗被领到内殿去皇帝搭脉。
安昭仪袖底的手指愈发焦灼,寒冬里,背脊上也不自觉出了层薄汗。
皇后打量着霍无忧,恭王虽请她协助霍无忧进宫,但皇后也不确定霍无忧今日究竟所为何事,心中不免狐疑。
安昭仪心觉不妥,想要绕到屏风后查看,霍无忧却拱手作揖拦在身前:“还请娘娘不要阻拦陛下看诊。”
她终于忍不住了:“临安侯,臣子深夜进宫本就反常,你带来的个来历不明的游医,就这般近陛下的身,若陛下有丝毫不妥,你此举便等同谋逆!”
霍无忧不动如山:“请娘娘慎言,陛下洪福齐天,定能安然无恙,更何况臣孤身前来,未带一兵一卒,身为骁骑营统领,更无不合规矩之处,不知何来谋逆一说。”
安昭仪还想说什么,隋云朗便已然低眉顺眼地从内殿出来了,他俯身拜道:“回禀皇后与昭仪娘娘,经草民查验,陛下此番并非因病所致,而是身中奇毒。”
闻言,皇后一惊,当即便往内殿去了。
安昭仪眉目惊诧间,还有细不可察的惊慌,她也顾不得霍无忧的阻拦,连忙进到内殿。
只见皇帝半躺着,沉重的眼皮缓缓开合,让人觉得像是下一瞬就要昏厥过去一般。
皇后坐到榻边,面露焦灼,她斥责隋云朗:“事关陛下康健,兹事体大,休得胡言!”
隋云朗身形一颤,忙不迭跪地:“草民不敢!实在是陛下的症状像极了草民从前见过的一个病人,否则草民如何敢妄下结论!”
安昭仪的眼瞳一颤:“难道你的意思是说,有人给陛下下毒?陛下的一应饮食都需经人试毒,敢问谁能有这个机会?”转而又对皇帝道:“陛下,只怕是此人为了邀功而信口胡诌的!”
她瞥了眼霍无忧:“陛下,臣妾实在是好奇,临安侯为何要用此来历不明之人为陛下诊治?”
却听霍无忧只平静道:“舅舅,这位大夫并非江湖游医,他从前,也是在太医院待过的。”
皇帝双目恹恹,打量着隋云朗,淡淡噢了声。
只听霍无忧道:“隋云朗少时因在医术上天赋过人,而被选入太医院为医童,七年前,还是舅舅您从太医院指了几位太医随军,其中便有隋云朗,太医院的久籍册中,想必会有他的名字。”
皇帝缓缓眨眼,思在回想这件事,他如今面色灰暗,昔日威严也被病态削弱不少,片刻后,他才道:“似有此事。”
安昭仪心中愈发焦灼,但却丝毫不敢表露:“可即便如此……”
“让他一试。”皇帝冷不防打断了她所言。
“陛下?!”皇后与安昭仪二人几乎同时惊声。
皇帝连连咳了几声,喉间的痰呼呼作响:“太医院小心翼翼地医治了这些时日也未能奏效,甚至连病因都查不明,实在无用,朕难道还要继续寄希望于他们吗?”
看着眼前这一切,一股怪异之感在皇后心中升起,未免再生变故,她叩首而拜:“臣妾恳请陛下,至少先召太医前来查看一番,确保这位大夫所用的诊治手段并无不妥,再做决定吧!”
这一次皇帝倒是没有驳斥,下令让太医院前来会诊。
经过太医院商讨,隋云朗进献的清毒药方对身子并无伤害,即便皇帝并非中毒,服用后也并不伤身,亦与皇帝近日所服之药毫无冲突。
这下子,皇后和安昭仪再无阻拦的理由。
太医院照着药方配了药给皇帝服下,靠在软枕上,皇帝精疲力尽般缓缓呼气,可忽然……他眉头紧蹙,捂着心口,似喘不上气一般,蓦地便昏了过去。
只不过这件事,他尚且不想让外祖母掺和进来,他需要有个人替他打开宫门。
果不其然,也不知道顾世崇是用什么法子,竟真把消息递进了宫,不过一炷香,便有太监匆匆来报:“陛下口谕,请临安侯携医者进宫面圣!”
霍无忧只深深看了一眼顾世崇,便领着隋云朗进宫去了。
引路的太监霍无忧认得,是皇帝身边的人。
“这位公公,不知本侯深夜求见,陛下可有动气?”
引路太监低眉顺眼道:“今夜本是安昭仪侍疾,但皇后娘娘牵挂陛下,便也往长生殿去了,皇后娘娘得知侯爷求见,便在与安昭仪一番商议后,唤醒了陛下,请陛下下旨传召,陛下醒来时,并未斥责皇后娘娘。”
皇帝病体重要,但骁骑营统领深夜求见也符合规矩,无论今夜是否唤醒皇帝,都各有道理,安昭仪说话,自然不比皇后管用,皇后既然点头首肯,那便也没有不按规矩办的理由。
漫长的宫道上,霍无忧只想着:上回除掉葛贵嫔,皇后与顾世崇有过一次合作,倒让原本中立的皇后,开始有了倒向恭王之势。
……
长生殿内殿。
皇帝半躺在榻上,背后垫了厚厚的软枕,精神很差,双目总是时不时闭上,复睁开,让人看着生怕他会突然昏厥过去。
外殿。
皇后与安昭仪静坐着,相顾无言。
袖底,安昭仪的手有些细碎的发抖……临安侯大婚之夜,怎会突然进宫求见?
她压抑着心思,面色无澜地看向皇后:今夜本是她一人侍疾,好端端的,皇后怎会这般恰巧,毫无预兆地突然前来?
二人各怀心事,皇后也平静对上安昭仪的视线。
她到长生殿时,安昭仪虽极力掩饰,但眼中稍纵即逝的惊慌还是被她捕捉到了,在她到长生殿之前,安昭仪在做什么?恭王又为何会突然传信要她放临安侯入宫?
对视须臾,只见安昭仪面露忧心:“皇后娘娘,臣妾也是实在担心陛下的身子,才擅作主张将临安侯拒之门外,是臣妾无知……”
皇后的神色细不可察一沉:“你我心中都以陛下为重,本宫自是明白。”
说话间,有一小太监进了门,对彭慧道:“公公,临安侯到了。”
彭慧点头,只往内殿通传去了。
内殿与外殿隔着道屏风,片刻后,彭慧走出屏风,道:“传临安侯。”
只见霍无忧身上穿着还没来得及换去的喜服,身后带着个医者,便步入殿中,他朝二位后妃行罢礼,便往内殿的方向一拜,说明了此来的缘由。
“舅舅龙体不适,宫中太医久治难愈,无忧遍寻良方,终有所获,还请舅舅准许,让无忧引荐大夫为舅舅诊脉。”
闻言,安昭仪一时没坐住,不自觉站起了身:“临安侯,宫中太医经验老道,岂会比不得一介江湖游医?”
安昭仪心中也有些犯嘀咕,要知道,当初霍无忧在江州的时候,也曾因为重伤差点死了,但当时薛庭柳死状惨烈,尸体还被焚烧过,身上的东西早就被烧为灰烬,即便是珹王殿下也不知晓,当时霍无忧重伤,是否是因为七日断恨方。
霍无忧仍旧恭敬:“昭仪娘娘,太医院虽有天下最高明的大夫,所见识的病例却未必有民间大夫多,只是让他一观舅舅的脉象,或许能别有所获。”
按捺住心虚,安昭仪又看了眼皇后,微微垂眸:“本宫也是担心陛下。”
她现在不好太过强烈反对,否则只怕连皇后也会生疑,更何况霍无忧当时既然没有死,那他所中之毒多半就不是七日断恨方,此毒无解,她就不信霍无忧真有法子解毒。
观察着每个人脸上的神色,皇后不语,只默默对内殿的方向问道:“不知陛下意下如何?”
彭慧两头奔波,替病重的皇帝传话,须臾,他道:“陛下之意,依照临安侯所言去做。”
于是乎,酒已经醒了大半的隋云朗被领到内殿去皇帝搭脉。
安昭仪袖底的手指愈发焦灼,寒冬里,背脊上也不自觉出了层薄汗。
皇后打量着霍无忧,恭王虽请她协助霍无忧进宫,但皇后也不确定霍无忧今日究竟所为何事,心中不免狐疑。
安昭仪心觉不妥,想要绕到屏风后查看,霍无忧却拱手作揖拦在身前:“还请娘娘不要阻拦陛下看诊。”
她终于忍不住了:“临安侯,臣子深夜进宫本就反常,你带来的个来历不明的游医,就这般近陛下的身,若陛下有丝毫不妥,你此举便等同谋逆!”
霍无忧不动如山:“请娘娘慎言,陛下洪福齐天,定能安然无恙,更何况臣孤身前来,未带一兵一卒,身为骁骑营统领,更无不合规矩之处,不知何来谋逆一说。”
安昭仪还想说什么,隋云朗便已然低眉顺眼地从内殿出来了,他俯身拜道:“回禀皇后与昭仪娘娘,经草民查验,陛下此番并非因病所致,而是身中奇毒。”
闻言,皇后一惊,当即便往内殿去了。
安昭仪眉目惊诧间,还有细不可察的惊慌,她也顾不得霍无忧的阻拦,连忙进到内殿。
只见皇帝半躺着,沉重的眼皮缓缓开合,让人觉得像是下一瞬就要昏厥过去一般。
皇后坐到榻边,面露焦灼,她斥责隋云朗:“事关陛下康健,兹事体大,休得胡言!”
隋云朗身形一颤,忙不迭跪地:“草民不敢!实在是陛下的症状像极了草民从前见过的一个病人,否则草民如何敢妄下结论!”
安昭仪的眼瞳一颤:“难道你的意思是说,有人给陛下下毒?陛下的一应饮食都需经人试毒,敢问谁能有这个机会?”转而又对皇帝道:“陛下,只怕是此人为了邀功而信口胡诌的!”
她瞥了眼霍无忧:“陛下,臣妾实在是好奇,临安侯为何要用此来历不明之人为陛下诊治?”
却听霍无忧只平静道:“舅舅,这位大夫并非江湖游医,他从前,也是在太医院待过的。”
皇帝双目恹恹,打量着隋云朗,淡淡噢了声。
只听霍无忧道:“隋云朗少时因在医术上天赋过人,而被选入太医院为医童,七年前,还是舅舅您从太医院指了几位太医随军,其中便有隋云朗,太医院的久籍册中,想必会有他的名字。”
皇帝缓缓眨眼,思在回想这件事,他如今面色灰暗,昔日威严也被病态削弱不少,片刻后,他才道:“似有此事。”
安昭仪心中愈发焦灼,但却丝毫不敢表露:“可即便如此……”
“让他一试。”皇帝冷不防打断了她所言。
“陛下?!”皇后与安昭仪二人几乎同时惊声。
皇帝连连咳了几声,喉间的痰呼呼作响:“太医院小心翼翼地医治了这些时日也未能奏效,甚至连病因都查不明,实在无用,朕难道还要继续寄希望于他们吗?”
看着眼前这一切,一股怪异之感在皇后心中升起,未免再生变故,她叩首而拜:“臣妾恳请陛下,至少先召太医前来查看一番,确保这位大夫所用的诊治手段并无不妥,再做决定吧!”
这一次皇帝倒是没有驳斥,下令让太医院前来会诊。
经过太医院商讨,隋云朗进献的清毒药方对身子并无伤害,即便皇帝并非中毒,服用后也并不伤身,亦与皇帝近日所服之药毫无冲突。
这下子,皇后和安昭仪再无阻拦的理由。
太医院照着药方配了药给皇帝服下,靠在软枕上,皇帝精疲力尽般缓缓呼气,可忽然……他眉头紧蹙,捂着心口,似喘不上气一般,蓦地便昏了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