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主母十年无子,嫁东宫一夜多胎 第45章 薄幸
已经有小姐上到殿前弹琵琶,温穗穗看了江照影一眼,便趁着这个机会急急上前,在沈明珠的耳畔耳语了几句。
沈明珠的眼睛都开始发亮。
等方才那位官家小姐在大殿上弹完琵琶,声音悦耳动听,余音绕梁三日而不绝。
现场的气氛被重新燃起,一时间掌声雷鸣,就连江照影都有些沉浸在其中。
如听仙乐耳暂明,太后的脸色都好了不少。
“不知方才那位是哪家的姑娘,倒是担当得起才女一名。”
太后说完这话,那位官家小姐回答完姓名之后,朝着太后盈盈一拜,沈明珠暗自冷笑了一声,明显是不服气。
等那位官家小姐离去,沈明珠看了一眼身边的江照影,仿佛是害怕她抢了自己的功劳似的,急急站了起来,随后又施施然走到大殿的正中间。
“臣女是南阳侯府的沈明珠,参见陛下、太后和皇后娘娘,愿陛下、太后和皇后娘娘万福金安。”
沈明珠朝着上头的三位行礼问安。
她一下子报出了南阳侯府的大名,倒是让在场的众人小小的议论了一下。
只是太后掀了掀眼皮,瞧见了大殿中的沈明珠,也不知道是为何,她的目光竟微微一滞,一时间倒是没有叫她起身。
沈明珠就这样半蹲在大殿中,屏住呼吸,久久不得起身。
眼见着周围的议论声越来越大,沈明珠的身体都僵硬了几分,在一旁的皇后才微笑着开口。
“哦?原来是南阳侯府的姑娘,快快起身吧。”
沈明珠听见这话,才如获大赦般急急站了起来,“多谢陛下、太后、皇后娘娘。”
“本宫听闻,南阳侯府近日出了一位神童,倒是有几分安王从前的风采。南阳侯府是书香门第,母后也正巧喜欢有才的人。”
坐在皇后身边的太后,此刻勉强回过神来,她将目光望向了沈明珠的脸上,随即道:“沈姑娘今日是要表现什么才艺?”
沈明珠听到皇后的话,便觉得已经十拿九稳,她脸上的笑容缓缓扩大:“臣女今日想要吟诵一首诗。”
太后点点头,脸上看不出什么表情:“好,你吟诗吧。”
南阳侯府名声在外,沈明珠说吟诗,倒是叫在场的所有人都多了几分期待。
周围嘈杂的议论声逐渐消失,所有人的视线都集中在了沈明珠的身上。
沈明珠脸上仍旧是挂着自信的笑容,她清了清嗓子,便开了口。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只是说了两句诗,一开口便是惊艳众人。
沈明珠吟诗时速度慢吞吞的,声音却宛若黄鹂,而诗句中的内涵让在场的众人皆是发出了小小的抽气声。
江照影眯了眯眸子,原本挺直的脊背,此刻倒是靠在了椅背上。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诗句缠绵悱恻,字字句句让人眼眶发酸,便是连刚刚那位弹琵琶的官家小姐,都忍不住伸手,再次抚上了琵琶,配合着诗词的旋律,要给沈明珠伴奏。
琵琶声音铮铮,有时高亢、响遏行云,有时犹如大珠小珠落玉盘,说不尽离别意。
就在这样的琵琶声中,沈明珠又是念出了诗词的高潮部分,眼眶发红。
“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霖铃终不怨。”
“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诗词结束,琵琶的声音也戛然而止。
只留下众人久久留在诗词的余韵中,无法自拔。
沉寂片刻后,现场又是爆发出了一阵雷鸣般的掌声。
“绝世好诗!绝世好诗啊!说不尽的缠绵悱恻,说不尽哀怨凄婉,不愧是南阳侯府出来的姑娘!”
“南阳侯府还真是书香门第!这沈明珠沈姑娘,恐怕是当之无愧的京城第一才女啊!”
本朝民风开放,女子大胆求爱、主动断情离去的事情都时有发生,所以沈明珠的这首诗说不上出格,反倒是少见的标新立异。
原本南阳侯府的形象便是铁骨铮铮,“要留清白在人间”,如今南阳侯府的女子也是这样敢爱敢恨,直白的表达感情,倒是叫人由衷佩服。
沈明珠听着这阵雷鸣般的掌声,整个人都飘飘然了起来,嘴角几乎是要飞到天上去了。
众人将这样崇拜的目光投向她,简直是她梦寐以求的。
想必爱才的太后和皇后,如今是要更加喜爱她了。
果然,太后听完这首诗后,明显的沉默了片刻,随后便掀起眼皮,直直的望向沈明珠,发问:“你作这首诗,是为何意?”
沈明珠想起温穗穗的说过的话,面对太后的发问仍旧是临危不乱,脸上更是多了几分志在必得,施施然朝着上头的几位行了一个礼。
“这首闺怨诗,是臣女拟用闺中弃妇的视角,抒发出女子被丈夫抛弃的幽怨之情。”
“其中词句合辙押韵,更是表达出缠绵悱恻、女子被抛弃的伤感情绪,简直是将女子的可怜、可悲、可叹跃然纸上。”
沈明珠说完,全场又是安静了片刻,便听太后低沉的嗓音重复了一遍:“可怜可悲可叹?被抛弃的……女子。”
沈明珠见太后正在思索,于是点了点头:“嗯嗯……臣女是想让天下女子都敢爱敢……”
她的话还没说完,却听见太后猛地一拍桌子:“大胆!”
太后突然的话,让在场的所有人都是一愣,原本热闹的现场也是在一瞬间安静了下去。
沈明珠茫然的抬头,向上望去,看见的就是太后阴沉如水的脸色,大有风雨欲来之势。
照理说,向来爱才的太后,是绝不会说出这一番话的。
沈明珠的大脑在一瞬间变得空白一片,她不明所以的朝着温穗穗的方向望去。
可还没等看到温穗穗,却听太后的脸色铁青,连续发难。
“今日是欢迎安王的宴会,你讲这些靡靡之音,是要说给谁听?哭丧又是要哭给谁看?!”
沈明珠只觉得自己浑身的血液都冷却了下来,她直直的跪在了地上。
“太后饶命!太后饶命啊!”
沈明珠的眼睛都开始发亮。
等方才那位官家小姐在大殿上弹完琵琶,声音悦耳动听,余音绕梁三日而不绝。
现场的气氛被重新燃起,一时间掌声雷鸣,就连江照影都有些沉浸在其中。
如听仙乐耳暂明,太后的脸色都好了不少。
“不知方才那位是哪家的姑娘,倒是担当得起才女一名。”
太后说完这话,那位官家小姐回答完姓名之后,朝着太后盈盈一拜,沈明珠暗自冷笑了一声,明显是不服气。
等那位官家小姐离去,沈明珠看了一眼身边的江照影,仿佛是害怕她抢了自己的功劳似的,急急站了起来,随后又施施然走到大殿的正中间。
“臣女是南阳侯府的沈明珠,参见陛下、太后和皇后娘娘,愿陛下、太后和皇后娘娘万福金安。”
沈明珠朝着上头的三位行礼问安。
她一下子报出了南阳侯府的大名,倒是让在场的众人小小的议论了一下。
只是太后掀了掀眼皮,瞧见了大殿中的沈明珠,也不知道是为何,她的目光竟微微一滞,一时间倒是没有叫她起身。
沈明珠就这样半蹲在大殿中,屏住呼吸,久久不得起身。
眼见着周围的议论声越来越大,沈明珠的身体都僵硬了几分,在一旁的皇后才微笑着开口。
“哦?原来是南阳侯府的姑娘,快快起身吧。”
沈明珠听见这话,才如获大赦般急急站了起来,“多谢陛下、太后、皇后娘娘。”
“本宫听闻,南阳侯府近日出了一位神童,倒是有几分安王从前的风采。南阳侯府是书香门第,母后也正巧喜欢有才的人。”
坐在皇后身边的太后,此刻勉强回过神来,她将目光望向了沈明珠的脸上,随即道:“沈姑娘今日是要表现什么才艺?”
沈明珠听到皇后的话,便觉得已经十拿九稳,她脸上的笑容缓缓扩大:“臣女今日想要吟诵一首诗。”
太后点点头,脸上看不出什么表情:“好,你吟诗吧。”
南阳侯府名声在外,沈明珠说吟诗,倒是叫在场的所有人都多了几分期待。
周围嘈杂的议论声逐渐消失,所有人的视线都集中在了沈明珠的身上。
沈明珠脸上仍旧是挂着自信的笑容,她清了清嗓子,便开了口。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只是说了两句诗,一开口便是惊艳众人。
沈明珠吟诗时速度慢吞吞的,声音却宛若黄鹂,而诗句中的内涵让在场的众人皆是发出了小小的抽气声。
江照影眯了眯眸子,原本挺直的脊背,此刻倒是靠在了椅背上。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诗句缠绵悱恻,字字句句让人眼眶发酸,便是连刚刚那位弹琵琶的官家小姐,都忍不住伸手,再次抚上了琵琶,配合着诗词的旋律,要给沈明珠伴奏。
琵琶声音铮铮,有时高亢、响遏行云,有时犹如大珠小珠落玉盘,说不尽离别意。
就在这样的琵琶声中,沈明珠又是念出了诗词的高潮部分,眼眶发红。
“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霖铃终不怨。”
“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诗词结束,琵琶的声音也戛然而止。
只留下众人久久留在诗词的余韵中,无法自拔。
沉寂片刻后,现场又是爆发出了一阵雷鸣般的掌声。
“绝世好诗!绝世好诗啊!说不尽的缠绵悱恻,说不尽哀怨凄婉,不愧是南阳侯府出来的姑娘!”
“南阳侯府还真是书香门第!这沈明珠沈姑娘,恐怕是当之无愧的京城第一才女啊!”
本朝民风开放,女子大胆求爱、主动断情离去的事情都时有发生,所以沈明珠的这首诗说不上出格,反倒是少见的标新立异。
原本南阳侯府的形象便是铁骨铮铮,“要留清白在人间”,如今南阳侯府的女子也是这样敢爱敢恨,直白的表达感情,倒是叫人由衷佩服。
沈明珠听着这阵雷鸣般的掌声,整个人都飘飘然了起来,嘴角几乎是要飞到天上去了。
众人将这样崇拜的目光投向她,简直是她梦寐以求的。
想必爱才的太后和皇后,如今是要更加喜爱她了。
果然,太后听完这首诗后,明显的沉默了片刻,随后便掀起眼皮,直直的望向沈明珠,发问:“你作这首诗,是为何意?”
沈明珠想起温穗穗的说过的话,面对太后的发问仍旧是临危不乱,脸上更是多了几分志在必得,施施然朝着上头的几位行了一个礼。
“这首闺怨诗,是臣女拟用闺中弃妇的视角,抒发出女子被丈夫抛弃的幽怨之情。”
“其中词句合辙押韵,更是表达出缠绵悱恻、女子被抛弃的伤感情绪,简直是将女子的可怜、可悲、可叹跃然纸上。”
沈明珠说完,全场又是安静了片刻,便听太后低沉的嗓音重复了一遍:“可怜可悲可叹?被抛弃的……女子。”
沈明珠见太后正在思索,于是点了点头:“嗯嗯……臣女是想让天下女子都敢爱敢……”
她的话还没说完,却听见太后猛地一拍桌子:“大胆!”
太后突然的话,让在场的所有人都是一愣,原本热闹的现场也是在一瞬间安静了下去。
沈明珠茫然的抬头,向上望去,看见的就是太后阴沉如水的脸色,大有风雨欲来之势。
照理说,向来爱才的太后,是绝不会说出这一番话的。
沈明珠的大脑在一瞬间变得空白一片,她不明所以的朝着温穗穗的方向望去。
可还没等看到温穗穗,却听太后的脸色铁青,连续发难。
“今日是欢迎安王的宴会,你讲这些靡靡之音,是要说给谁听?哭丧又是要哭给谁看?!”
沈明珠只觉得自己浑身的血液都冷却了下来,她直直的跪在了地上。
“太后饶命!太后饶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