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南风烈烈吹黄沙 > 第172章 问责

南风烈烈吹黄沙 第172章 问责

    “郑公公这说的是什么话?”时常奉承赵栗的内监反驳道,“陛下是这宫中唯一的主人,陛下想要礼待谁,自然是不需要过问溪云台的意见。”

    “臣女能入宫修养已是无上恩典,此处甚好,幽雅僻静,断不敢承受陛下上宾之礼,还望陛下莫要因此令太后娘娘......”

    “朕让你去哪你且听命便是。”赵栗打断道。

    “这天下唯朕独尊,纵使太后与安氏曾经有何瓜葛,那也牵连不到你的头上。”

    话毕,他一甩长袖,迈步上了停驻在一旁的御车,下令回宫。

    临行时,内监难抑心中喜悦,悄悄向唐灵挥手,示意她赶紧跟上。

    这差事就连他自己都觉得办的及其漂亮,毕竟如今赵弘还是个孩子,他的人格在慢慢成型,脆弱敏感的内心最忌惮的就是忤逆他的人。

    这等年岁,就算江绾真的将九天仙女送来,他也不一定会多加青睐,可若是送来的是个令江绾嫌恶的人,那必然满足了他的逆反心理。

    赵栗会更加信任她,就像对待盟友一样。

    ---------------

    初冬的冷气吹进溪云台的窗沿,原本光滑的玉石地阶被邻国进贡的地毯全然覆盖,一丝缝隙也没有。

    宫人们只要在外面烧一点炭火,地下的火道就能把屋内烘得像暖炉一样,十分有益于江绾调养身体。

    “今年冬天一定是个暖冬。”玉枝矗立在窗沿面容惆怅。

    虽然她的周身被暖流包裹着,可心底却冷的发颤,每每这时,她都会想起那满是污血的木车,他们那么多人,就像是牲口一样,被堆叠、搬运,最后抛弃在远郊的土坑中,连填埋的人也没有。

    “哀家记得八月十五那晚月隐云间,今年冬天,一定会有暴雪。”江绾反驳道。

    屋内灯火辉煌,屋外静谧幽蓝,两种颜色的对比激得她视线疲乏、昏昏欲睡。

    “这么长时间了,温箸也没有谏言的迹象,我们是否还应该按原来的计划继续呢?”玉枝岔开了话题。

    封禅之事在按部就班的准备,若真的没人跳出来严厉阻止,那么待到冬至,赵栗怕是真的要到长恒山走一趟了。

    纵容赵栗名声变坏的同时,江绾必须助长她自己的名声,否则一切都将是徒劳无功,毕竟在百姓眼里可不会管你是姓赵还是姓江,他们只知道皇城中人都是一丘之貉。

    “也是时候了。”江绾答道,但却并没有给她明确的指示。

    “王迪此人,先前与临江王一路,如今投靠了我们,此等见风使舵之人,必然不可信任,我们不妨借此机会将他换掉?”玉枝提议道,她隐约察觉出了江绾对她的疏离,可事到如今,她既然选择入局,没了江绾这边的关系,那她就争端之中的棋子都够不上。

    “哀家倒觉得他机灵,只要粗略的吩咐下去,他就知道该怎么去做,更何况他此次顺着陛下,背上了骂名,深得陛下信任,贸然换人,反倒将新靶子呈于了那些不满哀家的人。”

    江绾漫不经心的否了她的提议。大殿之中陷入长久的寂静,就连刚入宫的小宫女都嗅得出二人之间微妙气氛,虽然没有到达锋尖对麦芒的地步,但也没有传言般和睦了。

    “燕州那边怎么样?”似是为了缓和气氛,江绾抬眼问道。

    “目前一切如常,竹溪带着军队回去后,当地的几方势力也消停了些,让杜大人行事方便了不少。”玉枝答道。

    “那......”江绾犹豫一阵,继续问道:“漳州呢?”

    “周围城池流民遍地、消息闭塞,似乎不知道是不是秦国公有意为之,还没有送回来什么有用的消息。”

    “温府也探了吗?”江绾皱起眉头,看来漳州的情形比她想象的严峻,怪不得温箸那样不顾死活的冒犯她。

    可若真的那么严峻,他早该想着规劝赵栗,为温知熠精简工作,但为何迟迟不动身呢?

    “探了,什么都没有。”玉枝的语气肯定,面色平常。

    外人看来这不过是普通的问话,实际上她们二人各有心思。

    温知熠确实有送信回禀,但却没有呈于江绾的,那既然没有,她也就不必多此一举将温府的消息告知于她。

    反正,江绾一直以来对他的安危都表现的毫不在意。

    而如今的玉枝在江绾眼中与洛池州无异,她自然不会将她真正的所想告诉玉枝。

    王迪此人虽然聪颖,但见风使舵是他最大的缺点,一个聪颖但不忠诚的人,她是断断不敢用的,留在眼皮子底下的还好,像这种不在眼皮子底下的,那无异于创造第二个洛池州。

    而且她敢笃定,王迪的底线一定比洛池州更低。

    翌日早朝,珠帘后的听政的人终于回来了,原本满面颓然的众臣竟暗自长舒了一口气,终于不用再跟傻子对牛弹琴了。

    “陛下,长恒山封禅事宜已经大致准备妥帖,臣想向您请示,那祭坛......”

    点到礼部时,王迪适时提起此事,与周遭面色有异的臣子相比,他显得十分寻常。

    “封禅?!”江绾忽的打断他的话语,语气之中蕴含着强烈的怒意,吓得赵栗与朝臣们皆是一个激灵。

    “荒唐!”她的怒意更甚,直接站起了身子。

    “天下未平,是何人蛊惑陛下有此决议?!”

    高昂的声音响彻大殿,堂下冷汗岑岑,人人都恨不得将头埋在地间,因为根本没有人蛊惑陛下,是陛下自己要做的。

    整个殿中静默无声,仿佛过了整整一个世纪后,赵栗才木然开口:“祭拜天地是帝王应尽之职,朕何错之有?”

    “胡闹!”江绾厉声斥责道,她微微侧身,面冲着赵栗。

    “你一无政绩二无盛名,有何脸面上达天听?如此儿戏,岂不是引神明震怒降罚于世间?!”

    “朕怎么没有!”赵栗被问得面红耳赤,急切地回击道。

    “平定漳州就是朕的政绩!”

    “可如今漳州尚未平定!”江绾的气焰也丝毫不让。

    “他......他总会平定的!”赵栗一时语塞,只得耍起了小孩子脾气。

    他视线一转,直直向温箸看去,不管不顾的将满腔怒火倾泻于他:“温相!漳州何时平定?!秦国公可有家书奉上?!”

    温箸愕然,一时不知道该如何回答,如果奉上家书,那无异于是出卖了玉枝,给江绾拔除钉子,但若说没有,这就是欺君。

    江绾眯了眯眼睛,透过珠帘仔仔细细的审视温箸的表情,官场上的老狐狸为何会突然对此事犹犹豫豫,对付一个小孩的质问,他本该有许多的说辞才是啊。

    “回陛下,老臣这便命人去取。”温箸的脑子转的极快,他一下子就想到了两全之法,既然要将家书呈上,那这期间的内容,岂不是由他随意篡改,只要告诉一些无关紧要的事情就好了。

    “不必了。”江绾打断道,她见温箸的举动就知道他肯定不可能诚心实意的说出漳州实情,不然上心的儿子寄来的东西,他早该倒背如流才是,哪里用得着派人回去取一趟?

    “哀家旧疾复发,这些日子没有规束你,倒让你做出这等荒唐事来。”

    她训斥完赵栗后转正身子,面冲王迪,继续说道:“礼部都准备的怎么样了?”

    “回娘娘,陛下吩咐,臣等不敢怠慢,都准备的差不多了。”王迪嗅出了一丝不对,他们曾经商议时可从未安排过对这些话,但无论如何,众人面前,他还是得硬着头皮回答。

    “嗯。”江绾气极,轻点着头,“好样的,都是好样的。”

    王迪闻言胆颤,这看来太后的怒意还要波及到他身上。

    洛池州围观到此处也明白了江绾的用意,她不仅想与赵栗划分开来,获得民间独属于她的声望,还想借机把礼部尚书换了。

    她不要王迪这种墙头草,她要换上自己的人,王迪为此事兢兢业业,直到临了才知道他成了炮灰。

    洛池州轻笑一声,看来深宫几许,江绾的手段精进了不少。

    “陛下年少,你身为礼部尚书也跟着年少吗?!此等荒唐之事,你应当死谏制止陛下此行!”

    她忽的将手中的书简摔下,那巨大的声音仿佛要将地面砸出一个洞来。

    “臣该死,还请娘娘恕罪。”王迪扑通一声跪在地上,他的面色煞白,眼前仿佛已经看见了自己滚落的头颅。

    从前就有人劝他,江绾此人多疑且对自己人也毫不留情,可他一时被荣华富贵迷昏了眼,以为一个女人,将心比心自然能换得她的信任,结果如今还是要被秋后算账了。

    “郑详!”江绾并未开口定罪,转头唤起了赵栗的近侍。

    “奴才在。”

    “哀家养病的日子里,满朝上下就没有一人劝谏陛下吗?”

    话音刚落,洛池州呼吸一滞,他感觉浑身上下的血液都凝固了。

    原来江绾不单单是要一石二鸟这么简单,她还没放过他这只出笼之鸟。

    “回娘娘,唯有洛大人一人劝谏陛下。”

    郑详字字如刀,一刀刀割在洛池州身上,疼得他不敢转移视线。

    此言一出,他日后在官场上就更加如履薄冰了。

    一方面是会遭到王迪的记恨,一方面是会被那些反对江绾的世家怀疑,怀疑他到底是不是与江绾重修旧好了。

    因为江绾马上,马上就会当众褒奖他。

    “很好。”

    果不其然,听见这两个字,洛池州惴惴不安的心终是坠落在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