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随军:海岛日常美滋滋 第157章 公开
“这个味道……是红枣发糕,我最爱吃的糕点!”
刚走进院子,一股香甜的味道就飘过来。姜云动了动鼻子,惊喜万分地喊了出来。
她以前特别爱吃这个,一个人就能吃下整整两大块。
只是在海岛的这几年,对什么都提不起兴趣,自然再也没有吃过了。
听见她说依然爱吃红枣发糕,徐开栋三人都笑得特别开心。
果然,哪怕失去了记忆,忘掉了一切,可有些东西怎么也不会丢。
冬天冷冰冰的早晨,和热乎乎的红枣发糕,超级搭(图源网络)~
红枣发糕,是徐莹湖最爱吃的东西。可惜家里条件不好,一年也吃不上几回。
她失踪以后,每年的元旦,也就是她生日的这天,董乔都会照着从前的安排做一顿发糕,年年如此。
也是巧了,姜家人给她上户口时,写的出生时间同样是1月1日。用杨翩的话说,这意味着新的开始。
徐开栋笑着拿了块最大的糕递过去,“来,阿云,赶紧试试味道,看好不好吃。你妈妈在厨艺方面没多少天赋,就一道菜、一道糕能拿得出手。”
菜是带子炖猪蹄,糕自然是红枣发糕。就这,还是经历过无数次失败才练出来的手艺。
刚开始的时候,不是水多就是粉多,一下子加水,一下子加粉。
所以她每次都是先只舀一点点粉出来,等到后面加来加去,自然而然就会变成原本计划的分量。
董乔对于丈夫的无情拆台相当不满。
手放到桌下,悄悄用力掐了下他的腰侧,见他吃疼地嘶嘶吸气,才满意地撇过头。
他们的小动作其他人看得一清二楚,不过全都识趣地当作没看见。
姜云往嘴里塞了一大口,吃得眼睛都眯了起来,“好吃,松软香甜,细腻又筋道。”
“喜欢吃就好,妈妈明天,不,后天再给你做。放心,我们带过来的材料,够吃好几次。不过,它虽然好吃,也不能天天吃,容易腻。”
徐雨溪皱着眉头抗议,“妈,你还说呢?哪有来女儿女婿家,自带粮食的道理。”
他们带来的四袋东西里,其中一袋全是粮食。
除此之外,还有两个垫着稻杆的小竹筐。
一个放的是包着报纸的黄瓜、丝瓜、节瓜等时令瓜菜,另一个放的是带泥拔起来的菜心和小白菜。
青菜看起来还不是很大条,估计是八月份才刚种下去的,再长一段时间其实更合适。
为了给这两筐菜保湿,他们还不知道从哪里找了个塑料罐子,装了罐水带上船。
哪怕自己热到不行,都没怎么舍得用,省下来隔段时间就给菜浇上。
徐开栋看女儿提到这些眼睛又红了,笑着摸了摸她的后脑勺。
家里有,就带过来了。不过是费点力气,算得了什么。
“你们每个月的粮食都是定量供应。我们一下子来三个人,怎么可能够吃?你也知道,咱们家工分一直都挺高,只要队里收成好,就能分到挺多粮食。”
家属随军以后,户口就可以农转非。
虽说是吃上了国家粮,可那也是要数着数来吃的。
偶尔多个把人,吃一两顿还勉强能顶过去。要是多了,肯定撑不住。
他说的这些,徐雨溪心里都清楚,但就是止不住的难受。
自从她出嫁以后,家里几乎每个月,都会托林中庆带东西过来。
尤其是这次,只有短短的一天时间来做准备,居然也带了这么多东西过来。
相比之下,她能给到他们的,实在是少得可怜。
“哪里少了?你做的果干、果酱,还有各种海鲜干,这些不都是吗?”
徐雨溪做的勤,送的也勤。这些在岛上没人稀罕的东西,在内陆却是精贵得很。
“你二哥拿着你送回来的干品,在服装厂还有工业区的其他厂子,选了几个关系好、家庭好的干部和职工,时不时换点票或者东西。不然,你以为哪儿来的这么多东西给你们送。”
不只是自家这么做,苏圳那边情况也差不多。
他们只有两个老人、一个孩子,吃不了多少。几乎每次都会留下一半,让徐江换成粮食和熏肉、腊肉之类的,回头给徐雨溪他们送来。
“还有那几家纺织厂,以前就有几个处得不错的,送了两回吃的,现在关系更好了。以后,家里布应该是真的不怎么会缺了。”
徐江眼含歉意地看向姜云,“阿云,这次时间太紧,二哥来不及去多换点棉布,只能把家里有的先带来。这些是给你自己做衣服的,等我回去了,再换点好的给孩子做尿布啊。”
“阿谷、千里,我们这么做,确定不会给你们拖后腿吧?”
徐开栋看着两个女婿,面带犹豫。
他们这种行为,要是被人揪住了,肯定会被扣上投机倒把的名义。
哪怕最开始有想法的时候,已经先托林中庆给苏云谷带了口信。得到肯定答复之后,才开始做,但多少还是会不放心。
这也是为什么,他们在信里从来没有透露过半点这方面消息的原因。就是怕万一信被人看去了,会让大家都摊上麻烦。
“谨慎一些就好。”田千里笑着安抚道。
供需不平等,人们自然要另想办法得到满足。他在京市的时候,大院里的军属可没少往黑市跑。
至于驻地这边,大家也同样会去附近大队换东西。更别说每到年底,还会向本地群众和家属半开放私下买卖猪肉。
徐江认真点头,“你们放心,我们肯定会小心的,只跟信得过的几个人来往。而且都是在彼此家里交付东西,每次的量也少,不打眼。”
其实早就有人找过他,说要合伙干,让小溪多弄些干品过来,好把摊子铺大些。
他想都没想就拒绝了。因为怕对方心里不满,借机搞事,之后的两三个月特地停掉所有动作。
确认安全无虞之后,才重新活动,不过也比以前谨慎了更多。
边聊边吃,闲适饱足的早饭吃完结束以后,大家也没急着立刻去赶海。而是人手一杯椰子水,坐在廊下一身松爽的消食。
姜云坐在董乔和徐开栋的中间,时不时地跟二老交谈几句。
看起来依然不是特别亲近,但至少没有了昨晚的拘束和局促。
胡兰兰抱着孩子过来串门时,正好看见母女俩相视而笑的一幕。
她怔怔地停在原地,莫名感觉好像有哪里不太对劲。
前几天刚看过徐家人的全家福,她自然认得出那是徐雨溪的父母。
难怪一大早就听到这边热热闹闹,似乎有很多人在这里。
原本还以为是趁着休息日,苏云谷的战友过来做客,没想到是家里人上岛了。
不对,既然是徐雨溪的父母,为什么坐在他们中间的人是姜云?
她的想法全部都写在了脸上,那副百思不得其解的纳闷模样,将在场几人都给逗笑了。
徐雨溪眼含疑问地看向姜云,见对方冲着自己颔首,明白这是不用隐瞒,可以公开的意思。
她脚步轻快地走上前,将人请进屋。
为了保险起见,还将可爱的钟荔接到了自己怀里抱着,然后才跟她做起了介绍。
“来,兰兰姐,认识一下,这是我爸爸、妈妈、二哥。”
停顿片刻以后,在众人的期待目光中,她轻轻地补上了后半句,“也是姜云姐的亲爸妈和哥哥。”
刚走进院子,一股香甜的味道就飘过来。姜云动了动鼻子,惊喜万分地喊了出来。
她以前特别爱吃这个,一个人就能吃下整整两大块。
只是在海岛的这几年,对什么都提不起兴趣,自然再也没有吃过了。
听见她说依然爱吃红枣发糕,徐开栋三人都笑得特别开心。
果然,哪怕失去了记忆,忘掉了一切,可有些东西怎么也不会丢。
冬天冷冰冰的早晨,和热乎乎的红枣发糕,超级搭(图源网络)~
红枣发糕,是徐莹湖最爱吃的东西。可惜家里条件不好,一年也吃不上几回。
她失踪以后,每年的元旦,也就是她生日的这天,董乔都会照着从前的安排做一顿发糕,年年如此。
也是巧了,姜家人给她上户口时,写的出生时间同样是1月1日。用杨翩的话说,这意味着新的开始。
徐开栋笑着拿了块最大的糕递过去,“来,阿云,赶紧试试味道,看好不好吃。你妈妈在厨艺方面没多少天赋,就一道菜、一道糕能拿得出手。”
菜是带子炖猪蹄,糕自然是红枣发糕。就这,还是经历过无数次失败才练出来的手艺。
刚开始的时候,不是水多就是粉多,一下子加水,一下子加粉。
所以她每次都是先只舀一点点粉出来,等到后面加来加去,自然而然就会变成原本计划的分量。
董乔对于丈夫的无情拆台相当不满。
手放到桌下,悄悄用力掐了下他的腰侧,见他吃疼地嘶嘶吸气,才满意地撇过头。
他们的小动作其他人看得一清二楚,不过全都识趣地当作没看见。
姜云往嘴里塞了一大口,吃得眼睛都眯了起来,“好吃,松软香甜,细腻又筋道。”
“喜欢吃就好,妈妈明天,不,后天再给你做。放心,我们带过来的材料,够吃好几次。不过,它虽然好吃,也不能天天吃,容易腻。”
徐雨溪皱着眉头抗议,“妈,你还说呢?哪有来女儿女婿家,自带粮食的道理。”
他们带来的四袋东西里,其中一袋全是粮食。
除此之外,还有两个垫着稻杆的小竹筐。
一个放的是包着报纸的黄瓜、丝瓜、节瓜等时令瓜菜,另一个放的是带泥拔起来的菜心和小白菜。
青菜看起来还不是很大条,估计是八月份才刚种下去的,再长一段时间其实更合适。
为了给这两筐菜保湿,他们还不知道从哪里找了个塑料罐子,装了罐水带上船。
哪怕自己热到不行,都没怎么舍得用,省下来隔段时间就给菜浇上。
徐开栋看女儿提到这些眼睛又红了,笑着摸了摸她的后脑勺。
家里有,就带过来了。不过是费点力气,算得了什么。
“你们每个月的粮食都是定量供应。我们一下子来三个人,怎么可能够吃?你也知道,咱们家工分一直都挺高,只要队里收成好,就能分到挺多粮食。”
家属随军以后,户口就可以农转非。
虽说是吃上了国家粮,可那也是要数着数来吃的。
偶尔多个把人,吃一两顿还勉强能顶过去。要是多了,肯定撑不住。
他说的这些,徐雨溪心里都清楚,但就是止不住的难受。
自从她出嫁以后,家里几乎每个月,都会托林中庆带东西过来。
尤其是这次,只有短短的一天时间来做准备,居然也带了这么多东西过来。
相比之下,她能给到他们的,实在是少得可怜。
“哪里少了?你做的果干、果酱,还有各种海鲜干,这些不都是吗?”
徐雨溪做的勤,送的也勤。这些在岛上没人稀罕的东西,在内陆却是精贵得很。
“你二哥拿着你送回来的干品,在服装厂还有工业区的其他厂子,选了几个关系好、家庭好的干部和职工,时不时换点票或者东西。不然,你以为哪儿来的这么多东西给你们送。”
不只是自家这么做,苏圳那边情况也差不多。
他们只有两个老人、一个孩子,吃不了多少。几乎每次都会留下一半,让徐江换成粮食和熏肉、腊肉之类的,回头给徐雨溪他们送来。
“还有那几家纺织厂,以前就有几个处得不错的,送了两回吃的,现在关系更好了。以后,家里布应该是真的不怎么会缺了。”
徐江眼含歉意地看向姜云,“阿云,这次时间太紧,二哥来不及去多换点棉布,只能把家里有的先带来。这些是给你自己做衣服的,等我回去了,再换点好的给孩子做尿布啊。”
“阿谷、千里,我们这么做,确定不会给你们拖后腿吧?”
徐开栋看着两个女婿,面带犹豫。
他们这种行为,要是被人揪住了,肯定会被扣上投机倒把的名义。
哪怕最开始有想法的时候,已经先托林中庆给苏云谷带了口信。得到肯定答复之后,才开始做,但多少还是会不放心。
这也是为什么,他们在信里从来没有透露过半点这方面消息的原因。就是怕万一信被人看去了,会让大家都摊上麻烦。
“谨慎一些就好。”田千里笑着安抚道。
供需不平等,人们自然要另想办法得到满足。他在京市的时候,大院里的军属可没少往黑市跑。
至于驻地这边,大家也同样会去附近大队换东西。更别说每到年底,还会向本地群众和家属半开放私下买卖猪肉。
徐江认真点头,“你们放心,我们肯定会小心的,只跟信得过的几个人来往。而且都是在彼此家里交付东西,每次的量也少,不打眼。”
其实早就有人找过他,说要合伙干,让小溪多弄些干品过来,好把摊子铺大些。
他想都没想就拒绝了。因为怕对方心里不满,借机搞事,之后的两三个月特地停掉所有动作。
确认安全无虞之后,才重新活动,不过也比以前谨慎了更多。
边聊边吃,闲适饱足的早饭吃完结束以后,大家也没急着立刻去赶海。而是人手一杯椰子水,坐在廊下一身松爽的消食。
姜云坐在董乔和徐开栋的中间,时不时地跟二老交谈几句。
看起来依然不是特别亲近,但至少没有了昨晚的拘束和局促。
胡兰兰抱着孩子过来串门时,正好看见母女俩相视而笑的一幕。
她怔怔地停在原地,莫名感觉好像有哪里不太对劲。
前几天刚看过徐家人的全家福,她自然认得出那是徐雨溪的父母。
难怪一大早就听到这边热热闹闹,似乎有很多人在这里。
原本还以为是趁着休息日,苏云谷的战友过来做客,没想到是家里人上岛了。
不对,既然是徐雨溪的父母,为什么坐在他们中间的人是姜云?
她的想法全部都写在了脸上,那副百思不得其解的纳闷模样,将在场几人都给逗笑了。
徐雨溪眼含疑问地看向姜云,见对方冲着自己颔首,明白这是不用隐瞒,可以公开的意思。
她脚步轻快地走上前,将人请进屋。
为了保险起见,还将可爱的钟荔接到了自己怀里抱着,然后才跟她做起了介绍。
“来,兰兰姐,认识一下,这是我爸爸、妈妈、二哥。”
停顿片刻以后,在众人的期待目光中,她轻轻地补上了后半句,“也是姜云姐的亲爸妈和哥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