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恶女种田:薛四娘家花满蹊 > 第242难以抉择

恶女种田:薛四娘家花满蹊 第242难以抉择

    烈日炎炎,蝉藏在树干枝叶间,鸣叫不停。

    空气仿佛都晒的扭曲,偶尔吹来一丝风,也满是灼热的暑气。

    薛黄英添一把木柴进灶塘,人快速从灶屋出来,刚跨出门槛,顿时神清气爽。

    她看向坐在蹲身洗菜的容泽,笑道:“阿泽,你猜猜,夏日里哪儿最凉快。”

    容泽把水灵的青菜从盆里捞出来,放进小簸箕里沥水,又重新从水缸里舀一盆水让薛黄英洗把脸。

    他不慌不忙道:“是一早一晚的河边树荫下吧。”

    村里的妇人汉子最爱在河边槐荫下乘凉,早上太阳未出,晚间暑热渐退。

    风从水面拂过来,算是一天中最舒坦的时段了。

    薛黄英摇头,示意他再猜。

    “是水里吧。”容泽也来了兴趣,凝神思虑几息,自觉再不会错。

    夏日的水,水面温热,水底下却凉凉的,人一进去,热意尽消。

    薛黄英仍旧摇头,见容泽满脸疑惑,也不再兜圈子,莞尔道:“夏日最凉快的地方,就是灶房门口了。”

    容泽一怔,待看到薛黄英红彤彤的面颊,鼻尖额头满是细密的汗珠,忍不住有些心疼。

    夏天最凉快的可不就是灶房门口吗。

    从肉蒲买的几块扇骨足熬了大半个时辰,骨汤浓白鲜香香。

    捞出骨头,均匀把微黄的手擀面丢进去,最后洒一把青菜,白汤翻滚几息,骨汤鸡蛋面就做好了。

    热天吃热汤面,吃完饭,两人一头一脸的汗水,前襟后背的衣裳都湿透了。

    热天坐着不动都出汗,两人也没折腾洗澡换衣裳,略歇会儿,收拾好锅灶,喂完猪,两人便拿着契书,去了赵家。

    宋氏有句话说的对,一人计短二人计长,从长远看,签不签这份契书,他们多听听旁人的意见,总是没错的。

    赵家院墙外长着一棵成人环抱的大洋槐树,此时太阳偏西,小院笼罩在树荫下,倒是凉快的很。

    赵大海坐在矮矮的竹凳上,正在劈削竹片。

    吴氏坐在不远处,脚边放着针线篓子,手里正缝制一件粉紫色衣裳。

    她见两人进来,把针往衣裳上一别,就要去给俩人倒茶水。

    “婶子莫忙,咱们刚在家喝过了。”薛黄英说完,猜测云彩八成在屋里做针线,又开口问赵宏怎么不见。

    “这小子这些天日日不着家,不知忙活什么。”吴氏唠叨两句赵宏,又忙给二人搬凳子。

    薛黄英和容泽落座后,正准备说话,只听门吱呀一声响,便见云彩抬步走了出来。

    十六岁的姑娘生的清秀水灵,近段时间的瑟缩和忧郁一扫而空,那个活泼开朗的云彩,仿佛又回来了。

    对上云彩的眼睛,薛黄英心里不由暗暗一叹。

    这事儿,到底还是给云彩带来了不小的影响。

    昔日跳脱活泛的姑娘,一眼看去,沉稳内敛。

    “云彩,婶子那件衣裳是给你缝的吧,颜色可真鲜亮。”

    薛黄英笑眯眯看向吴氏怀里的衣裳,打趣道。

    吴氏慈爱看着云彩,云彩小脸微红,轻轻点头。

    范金宝那事了结后,吴氏和赵大海暂且放下心,二人商量后,便决定给云彩相门亲事。

    近到东西庄、远到附近的十里八乡,二人把适龄男儿都扒拉一遍,和他们条件相当的,总是各有各的不如意。

    至于家底殷实的人家,人家也挑剔着,他们暗自也琢磨过。

    他们家底薄弱,这些日子卖辣椒挣得银钱,一大半费在了花楼的那壶茶水上。

    剩下的那些俭省再俭省,能给云彩置办两身体面衣衫,并胭脂头油啥的。

    小时穿的邋遢破旧些就罢了,这姑娘大了,又到了相看的时候,再这么不在意门面,是会被媒婆和男方小看的。

    这会儿,若是家里再有个挣钱的生计就好了。

    到时候给云彩备下一份嫁妆,看哪个还敢小觑他们闺女。

    吴氏近日愁的很,只能更勤快些伺候鸡鸭猪,盼着它们多下几个蛋,多长几斤膘。

    也好让她多换几个铜子,好给云彩攒份嫁妆。

    薛黄英不知她这瞬间心里想这许多,她拿出契书,直接说明来意。

    吴氏和赵大海反应过来,都喜不自胜,这真是瞌睡送来了枕头。

    他们昨儿还愁云彩的嫁妆,今儿就有一笔买卖送到了家里,二人喜笑颜开,纷纷催促薛黄英应下此事。

    虽五文一斤有些低,那也看和什么比。

    和今年他们卖的十三文一斤肯定不能比,但要知道,这不是粮食,是蔬菜。

    对于他们田舍百姓之家来说,辣椒和山里的野菜并无不同,他们有这口能行,没这口也能行。

    只要活命,管他是吃辣椒还是野菜呐!

    充其量味儿差些,他们这些年都过来了,只要兜里有银钱,日日吃野菜都成。

    五文一斤的辣椒,能换回五文一斤的白面,这笔账,他们算得清。

    “英娘,阿泽,你们要么再问问村长,他和差役打交道多,咱们也不懂这里面的道道,别坏了你俩的事。”

    俩人激动过后,头脑也清醒起来。

    这样好的事,按理说该他们求着朱掌柜续契书才是,这事儿反过来了,所谓在商言商,暂且不论朱掌柜的用意。

    他们多斟酌商量,肯定不是啥坏事儿。

    且他们家云彩今年才十六,就是到明年订婚,也还能等。

    薛黄英不答反问,道:“大叔,婶子,云起酒楼以辣椒为菜品,生意十分的好,按理说早日签下这份契书,不管是云起酒楼,还是咱们自个,都算安心了,只这其中有一件事咱们不能不留心……”

    “什么事!”赵大海和吴氏异口同声,齐齐问道。

    薛黄英道:“种辣椒这事瞒不住,别的村不知道,咱们村肯定家家户户都会种,且我猜,种的肯定不会少!”

    赵大海和吴氏闻言,点头同意。

    辣椒利润大,伺候的好了,挂果更是稠密,比种庄稼强的不是一点半点,只要不傻,都会尽可能多的种上。

    “事儿就出在这里,姚家每日只要七八百斤,咱们村足有五六十户人家,每家种个几分地,你们算算,除去入了姚家的辣椒,每日采收出来的还剩多少。”

    两人掐着手指,就是一顿算,每家就算种三分地,按最低算,每日也能采三十斤。

    全村五十六户,每日就是一千七百斤上下。

    姚家就算每日能要八百斤,压在他们手里的,还有九百斤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