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隋末唐初之秦琼 > 第114章 陇西使者

隋末唐初之秦琼 第114章 陇西使者

    拉姆神色凝重地向突厥大汗禀报:“启禀大汗,目前已经有一千两百名士兵不幸牺牲。”实际上,伤员数量很少,这一千两百人全部都是战死沙场的英灵。凡是与杨家军交锋的突厥战士,没有一个能够幸存下来。

    “可恶!杨毅这个家伙,我一定要让他粉身碎骨!”突厥大汗怒不可遏地咆哮着。此时此刻,突厥大营的主营帐内一片死寂,所有人都噤若寒蝉,不敢发出哪怕一丁点声音,生怕触怒正在气头上的突厥大汗扎那列。而对于杨家军和杨毅,大家只求不要碰到他们,能保住自己的小命就谢天谢地了。

    与此同时,杨家军则在加紧训练,气氛异常紧张。

    在裴元庆的精心谋划和指挥之下,杨家军的骑军们开始了一场惊心动魄的相互冲撞演练。他们在广袤的草原上疾驰如风,马匹嘶鸣,马蹄声响彻云霄,仿佛是一曲激昂的战歌。

    这些英勇无畏的战士们深知,在中原大隋的广阔疆场上,骑兵与弓箭手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兵种。因此,他们全神贯注地投入到训练中,不断磨练自己在马背上的战斗技巧,以期在未来的战斗中能够克敌制胜。

    然而,此时的他们还不知道,两百年后将会有一种强大的武器横空出世——火炮。那时的战场格局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对于现在的杨毅来说,即使他有这样的想法,也没有人能够真正创造出这种具有强大杀伤力的火炮。

    火药作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其历史源远流长。然而,令人遗憾的是,最终将这一伟大发明发扬光大的并非华夏军队,而是西方列强。他们利用华夏的智慧成果,制造出犀利的火炮,并反过来攻打华夏,使得曾经强盛一时的大清帝国在炮火面前不堪一击,这无疑让人感到愤恨不平。

    待到未来某一天成功将整个大隋都给统一了之后,杨毅觉得似乎非常有必要去加快一下对于火药这种东西展开研究的整体进程才行啊!他要让那些来自于西方国家的洋人们也好好尝一尝被火药所轰炸的美妙滋味儿。杨毅一边在心中暗暗地思考着这些事情,一边又将自己的目光投注到了那处训练场上正在接受训练的杨家军骑军身上。然而,令杨毅感到十分失望和无奈的是,他看着眼前这一支杨家军的骑军队伍在训练场上的种种表现,却是忍不住地连连摇头并叹息不止。

    要知道,杨家军的骑军部队若是放在整个大隋国内来说的话,如果他们胆敢自称为第二名,那么就绝对没有其他任何一支军队敢于自称为第一名。可是如今,他们即将要面对的敌人已经不再是以往的那些中原地区的普通军队了,而变成了一群从小就在马背上长大、具有与生俱来的强大优势的突厥铁骑。相比之下,杨家军的骑军在这些突厥铁骑的面前简直就像是一片毫无还手之力的稻田一般,只能任凭对方随意地进行宰杀和收割。

    这时,阿木罕走来,目睹了杨家军骑军的训练情况,同样失望地摇头。

    \"怎么了?\"杨毅见状立刻询问。

    \"这些士兵的骑术,与突厥军相比,相差甚远!\"阿木罕用极其生硬的汉语对杨毅说道。

    闻言,杨毅笑着摇头:\"与你们突厥人比,自然无法比拟,毕竟在中原,骑马作战的只是少数。\"杨毅解释道。

    \"我明白。\"阿木罕点头,\"所以你们骑军遇上突厥军,才会吃大亏!\"

    \"你也是突厥人,想必在骑术上有些造诣吧!不如,你来帮我训练杨家军的骑军队伍?\"杨毅想起之前看到的阿木罕资料,这家伙武力、智谋和政治都不错,若无意外,未被现在的突厥大汗扎那列流放,假以时日,必成一方霸主。

    阿木罕闻言,却摇头。

    \"即使训练,短时间内达到突厥军的水准,恐怕很难。\"阿木罕摇头,说出内心的想法,\"如果我与突厥军交战,绝不会选择骑军对冲,而是发挥自身优势。\"

    发挥自身优势?此言点醒了杨毅,对啊,突厥军最擅长的不就是骑术吗?他们行军作战,全靠迅疾的机动性,如风般疾驰,下手狠辣,不留活口。

    如今训练杨家军骑军,岂非与田忌赛马的策略背道而驰?

    想到这里,杨毅眼神一亮:\"你继续说下去!\"他对阿木罕激动地说。

    \"中原军队的步兵和弓箭手,是突厥军所没有的,何不利用这些步兵和弓箭手,给突厥军制造些麻烦?\"阿木罕对杨毅提议。

    \"我听说中原军队中有许多弓箭手,能做到百步穿杨,而突厥军士兵多穿皮甲,虽减轻自身重量,利于战马,但也降低了防御力。\"

    \"即使我们的弓箭手不瞄准突厥军士兵,也可瞄准他们的战马,将他们全部击落马下,他们便失去了骑术优势,要消灭他们,易如反掌。\"

    杨毅发现阿木罕的学习能力极强,短短几日便熟练掌握了汉语,甚至能准确运用成语。

    在杨毅鼓励的目光下,阿木罕继续说道。

    \"说到伤害战马,其实我们不仅可用弓箭手,还可组织盾阵抵御突厥军冲击,后排长矛手从盾牌缝隙中伸出长矛攻击,也可在路上设置障碍,如拦截战马的锁链和尖刺,但要做到这些,首要前提是了解敌人的行进路线。\"

    听完阿木罕的话,杨毅点头,看来阿木罕确有军事才能,他提出的奇策,杨毅在学习历史时也曾见过,那是宋朝对付金朝和蒙古人的方法,而阿木罕的思维,无疑超前了近五百年。

    \"确实,避开敌人的长处,发挥自己的优势,这个战术很好。\"杨毅点头赞同。

    \"裴元庆!\"接着,杨毅唤来远处仍在训练杨家军骑军的裴元庆......

    只见裴元庆驾驭着灵兽战马,穿越烟尘,来到杨毅面前,随即翻身下马,屈膝跪地,双手抱拳,低声道:“尊主,有何吩咐?”

    “让这些铁骑兄弟们先去歇息吧。”杨毅沉声说道。

    “嗯?”裴元庆一愣,以为听错了,尊主竟让铁骑休息?此刻,蛮族大军随时可能来袭,若不抓紧训练,必将造成惨重损失。

    杨毅看出裴元庆的困惑,微微一笑,随即详细讲述了阿木罕提出的奇谋,裴元庆听完,连连赞叹这位蛮族智者阿木罕的机敏。

    无需杨毅再次下令,裴元庆立刻安排铁骑们休整,连同他们的坐骑一同安顿。这些灵兽马食量惊人,每失去一匹,都令杨毅心痛。系统赋予的骑兵和战马本就稀少,古代世界又何处寻找更多?故而,每一匹战马都珍贵无比。

    接着,杨毅为裴元庆和阿木罕布置任务。他命裴元庆强化弓箭手的训练,同时,后勤部队加速制造弓箭,以及能阻挡蛮族战马的尖刺陷阱和锁链。

    阿木罕的任务至关重要,杨毅让他训练盾卫,研究布阵之法,使盾卫与长枪兵配合无间,以期在战场上发挥最大威力。

    杨家军忙碌筹备,对抗蛮族的战争,而在蛮族大营,也发生了重大变故。尽管阿木罕已被蛮王扎那列流放,但联姻计划并未受阻,只需换位王子即可。双方目标一致,只为缔结和平盟约。

    盟约规定,蛮族军队不再侵扰高丽边境,而高丽每年将提供一定量的粮草物资。对双方而言,各有得失。对蛮族,失去一处掠夺之地,但高丽的供奉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损失;对高丽,虽需年年进贡,但比起民众伤亡和财物被掠,这些代价微不足道。

    很快,双方达成共识,最后一步便是高丽公主的和亲。

    这日,整个蛮族营帐洋溢着喜庆气氛。所有蛮族战士皆知今日的喜事,无人出征,都想借此机会畅饮一番。

    喜宴进行到一半,忽然,一名蛮族士兵闯入禀报紧急军情,却被拉姆拦下。今日成婚的王子,是扎那列蛮王的四子,拉姆的亲侄,正室所出,极有可能成为下任蛮王。

    今日,任何人也无法阻止这场婚礼!拉姆守在营帐门口,以防居心叵测者破坏,因此,这名士兵被他先行拦下,拉姆要弄清何事如此紧急。

    拉姆确认此事不会影响婚礼,才会向蛮王禀报。“禀告拉姆将军,外面有中原人士来访,自称陇西军势力,说有要事与大汗商议。”士兵迅速汇报。

    拉姆心中盘算,陇西军?李家势力?他们此行目的何在?此刻来访,意味深长。

    不过,拉姆很快明白,陇西军使者来访非同小可,不能隐瞒。况且,他们难道也想与蛮族联姻?双方并无瓜葛,有何利益可图?

    “我去禀报大汗,你先带他们到大帐等候。”拉姆对士兵说道,随即步入大帐。

    此刻,扎那列蛮王端坐首位,下方是高丽国送公主和亲的使者。新郎新娘已入洞房,不在场中。蛮王正与高丽使者共饮马奶酒,酒香浓郁,身为马背上的民族,蛮人酒量惊人。扎那列已饮三坛,毫无醉意,反观高丽使者,已有两人醉倒。

    见拉姆匆忙进入,蛮王收敛笑容,问道:“何事如此着急?”

    “陇西军使者求见,大汗是否接见?”拉姆直截了当。

    “陇西军?”蛮王眯起双眼,思索片刻,“隋炀帝的表弟李渊率领的军队?”

    “正是。”拉姆点头确认。

    “让他们进来,我倒要看看,他们有何意图。”扎那列脸上浮现玩味的笑容,有趣,杨家军与他对抗,伤他士兵无数,如今陇西军又遣使者前来,中原的局势愈发耐人寻味。

    “参见蛮王。”陇西军使者团共有二十多人,拉姆只让领头三人进入大帐。使者们进入后,首先行蛮族礼,而非中原礼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