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寻夫遭背叛,扭头就嫁他领导 第144章 亲自来分享
“陈总编,第二部现在还有没有货啊?我们书店这边正好还空了一个位置最好的书架......”
“老陈,以前你找我办事我可从来没有拂过你的面子,这次......”
自从抄袭的文章一出来,陈总编办公室的电话都被打爆了。
有人想买来对比,好继续去报纸的讨论区撰稿发言。
有人是为了证明,不管是抄袭品还是正主,连环画这玩意都是一样的烂,难登大雅之堂,打着买来继续找茬的心思。
也有人单纯是被提起了兴趣......
总之,不管意欲何为,这两天各家书店都忙疯了,进来的不是要退书就是要买书。
曾经被他们放在书架最下面,落满了灰尘的连环画,摇身一变成了话题中心大众趋之若鹜的宝贝。
更有人为了第一时间写稿,不惜大清早就来书店排队要买第二部。
陈总编第一次体会到,原来舆论的作用竟然这么大。
他没有冲上门去斥责抄袭者,就安排人发了两篇文章,群众的热度就这么起来了。
“总编,第一部存货告罄,咱们要不要加印?”负责跟印刷厂对接的干事来请示他。
“印!第一部第二部都加印!”陈总编立刻召开紧急会议,就加印的数量问题进行讨论。
最后一致通过,《虎妞探险记》第一部第二部各加印6000册!
陈总编慎重地在合同上签了字,手还有点发软。
这数据,再冲一冲,整个‘全国销量第一连环画’也不是不可能!
此时此刻,陈总编觉得自己血脉觉醒了一般,浑身充满了干劲,亲自带着人去跟印刷厂洽谈。
*
家属院里,师兰看着这几天报纸上的消息,很容易就猜到自己的计划成功了。
她给陈总编出的主意就是加大热度,直接把这抄袭品送上“热搜”。
关注的人多了,才能激起更大的水花。
如果直接发文抨击抄袭,大家也就看个热闹,实际上这东西跟大家的生活没什么关系。
除了真正热爱连环画的人或许会关注。
但实际上看连环画的人可以大致约等于后世的漫画受众,这部分受众或许跟报纸的受众会有重合,但绝对不多。
看报纸的,大多是工薪阶层,或者已经工作退休,当然也有部分其他群体。但前者无疑还是占大多数。
这部分占大多数的受众当中,有孩子的更是不少。
扯到孩子的教育问题上,这文章像一条线一样,将这部分原本不是连环画的受众牢牢拴在了一起。
师兰还给陈总编建议,要是这篇文章真的讨论不小,干脆让报社单独弄一个小版块来讨论。
保持热度的同时,也能给报社增加销量。
能跟整个城市各处的人在同一个平台上讨论,这件事本身就带着极大的吸引力。
事实也证明,师兰的手段是成功的。
经此一事,她就不信自己的名字还不能有一定的曝光度?
等到恢复稿费制度,就是她大赚特赚的时候了。
*
陈总编连续几天连轴转,在忙活着印新书的时候,他也没忘记从抄袭者李玮宏身上下手。
根据他的调查,李玮宏此人虽然没有做过什么大事,但在生活作风上还是非常端正的,认识他的人都说这人不错。
当初连环画卖得好的时候,陈总编没有在他那里问到什么东西。
毕竟眼看着自己的作品大卖,正是如日中天的时刻,他怎么可能还会理陈总编?
更遑论他背后的人,也不怕陈总编。
直到事发成为千夫所指,这本书引起的热度已经超过了能够掌控的范围,李玮宏这才感觉到后怕。
尤其是背后的出版社、书店被问责,他背后的人更是直接把他当成了弃子,让他在报纸上刊登认错文章,抗下大众的怒火。
就算如此,他也不能把那人怎么样。
还有人盯着他。
然而,一个人从高处跌落,先是给了他希望,又把他踩入泥地里,李玮宏怎么可能接收良好。
他清楚地知道,只要他没办法销毁所有的报纸,删除知情人的记忆,那抄袭的罪名将永远刻在他的背上。
对于一个文化工作者来说,这个罪名太大,可以说是他在这一途上被判了死刑。
就算以后再有多么令人惊艳的作品,到时读者第一反应怕不是——‘哟!这个人曾经抄袭过的哎,这次不会又是抄谁的吧?’。
他心中怎么可能不恨背后的指使者?
如果不是她许诺自己种种好处,保证绝对不会出事,让自己冒着风险抄袭别人的作品,如今他也不会落到如此地步。
现在李玮宏都不敢出门,也惧怕看到别人的眼神。
任何人看过来的时候,他都在怀疑人家是不是在心里说他抄袭的事。
他丝毫不觉得自己有错,反而全怪诱惑他犯错的人。
因此在知道陈总编那边在多方打听背后主使者的时候,他通过自己一个没人知道的关系,含糊其辞地将消息透了出去。
这消息经过多方转折,到了陈总编手里的时候只有短短一行字——省x秘书处,赵琦。
陈总编都怀疑自己是不是老眼昏花了!
八竿子打不着的,大费周章针对他做什么?
但他也不是一个想不通就丢到一边的人,当即又到处使关系,偷摸去查这个赵琦到底跟自己有什么过节。
免得自己得罪了大人物还不知道。
工作告一段落,陈总编终于想起来,这胜利的果实他还没来得及跟师兰分享呢!
懊恼地拍了拍脑门,他想着怎么才能找补找补,翻遍了所有的工作指导规定,终于找出了几条有利于师兰的。
他们出版社有一个‘杰出贡献奖励’项目,是针对出版作者的,评上了可以得到三百元的奖励,还有一些关于出版的隐藏福利。
陈总编拿出笔算了一下,师兰还真有一争之力。
第二天他就申请了出差,开了介绍信,提着公文包坐车来到部队,打算亲自跟师兰同志分享这个好消息。
他到的时候师兰还在教室上课,江校长接待了他。
陈总编突发奇想,想看看师兰同志上课的风采,在江校长的带领下,悄悄来到师兰教室外面。
“老陈,以前你找我办事我可从来没有拂过你的面子,这次......”
自从抄袭的文章一出来,陈总编办公室的电话都被打爆了。
有人想买来对比,好继续去报纸的讨论区撰稿发言。
有人是为了证明,不管是抄袭品还是正主,连环画这玩意都是一样的烂,难登大雅之堂,打着买来继续找茬的心思。
也有人单纯是被提起了兴趣......
总之,不管意欲何为,这两天各家书店都忙疯了,进来的不是要退书就是要买书。
曾经被他们放在书架最下面,落满了灰尘的连环画,摇身一变成了话题中心大众趋之若鹜的宝贝。
更有人为了第一时间写稿,不惜大清早就来书店排队要买第二部。
陈总编第一次体会到,原来舆论的作用竟然这么大。
他没有冲上门去斥责抄袭者,就安排人发了两篇文章,群众的热度就这么起来了。
“总编,第一部存货告罄,咱们要不要加印?”负责跟印刷厂对接的干事来请示他。
“印!第一部第二部都加印!”陈总编立刻召开紧急会议,就加印的数量问题进行讨论。
最后一致通过,《虎妞探险记》第一部第二部各加印6000册!
陈总编慎重地在合同上签了字,手还有点发软。
这数据,再冲一冲,整个‘全国销量第一连环画’也不是不可能!
此时此刻,陈总编觉得自己血脉觉醒了一般,浑身充满了干劲,亲自带着人去跟印刷厂洽谈。
*
家属院里,师兰看着这几天报纸上的消息,很容易就猜到自己的计划成功了。
她给陈总编出的主意就是加大热度,直接把这抄袭品送上“热搜”。
关注的人多了,才能激起更大的水花。
如果直接发文抨击抄袭,大家也就看个热闹,实际上这东西跟大家的生活没什么关系。
除了真正热爱连环画的人或许会关注。
但实际上看连环画的人可以大致约等于后世的漫画受众,这部分受众或许跟报纸的受众会有重合,但绝对不多。
看报纸的,大多是工薪阶层,或者已经工作退休,当然也有部分其他群体。但前者无疑还是占大多数。
这部分占大多数的受众当中,有孩子的更是不少。
扯到孩子的教育问题上,这文章像一条线一样,将这部分原本不是连环画的受众牢牢拴在了一起。
师兰还给陈总编建议,要是这篇文章真的讨论不小,干脆让报社单独弄一个小版块来讨论。
保持热度的同时,也能给报社增加销量。
能跟整个城市各处的人在同一个平台上讨论,这件事本身就带着极大的吸引力。
事实也证明,师兰的手段是成功的。
经此一事,她就不信自己的名字还不能有一定的曝光度?
等到恢复稿费制度,就是她大赚特赚的时候了。
*
陈总编连续几天连轴转,在忙活着印新书的时候,他也没忘记从抄袭者李玮宏身上下手。
根据他的调查,李玮宏此人虽然没有做过什么大事,但在生活作风上还是非常端正的,认识他的人都说这人不错。
当初连环画卖得好的时候,陈总编没有在他那里问到什么东西。
毕竟眼看着自己的作品大卖,正是如日中天的时刻,他怎么可能还会理陈总编?
更遑论他背后的人,也不怕陈总编。
直到事发成为千夫所指,这本书引起的热度已经超过了能够掌控的范围,李玮宏这才感觉到后怕。
尤其是背后的出版社、书店被问责,他背后的人更是直接把他当成了弃子,让他在报纸上刊登认错文章,抗下大众的怒火。
就算如此,他也不能把那人怎么样。
还有人盯着他。
然而,一个人从高处跌落,先是给了他希望,又把他踩入泥地里,李玮宏怎么可能接收良好。
他清楚地知道,只要他没办法销毁所有的报纸,删除知情人的记忆,那抄袭的罪名将永远刻在他的背上。
对于一个文化工作者来说,这个罪名太大,可以说是他在这一途上被判了死刑。
就算以后再有多么令人惊艳的作品,到时读者第一反应怕不是——‘哟!这个人曾经抄袭过的哎,这次不会又是抄谁的吧?’。
他心中怎么可能不恨背后的指使者?
如果不是她许诺自己种种好处,保证绝对不会出事,让自己冒着风险抄袭别人的作品,如今他也不会落到如此地步。
现在李玮宏都不敢出门,也惧怕看到别人的眼神。
任何人看过来的时候,他都在怀疑人家是不是在心里说他抄袭的事。
他丝毫不觉得自己有错,反而全怪诱惑他犯错的人。
因此在知道陈总编那边在多方打听背后主使者的时候,他通过自己一个没人知道的关系,含糊其辞地将消息透了出去。
这消息经过多方转折,到了陈总编手里的时候只有短短一行字——省x秘书处,赵琦。
陈总编都怀疑自己是不是老眼昏花了!
八竿子打不着的,大费周章针对他做什么?
但他也不是一个想不通就丢到一边的人,当即又到处使关系,偷摸去查这个赵琦到底跟自己有什么过节。
免得自己得罪了大人物还不知道。
工作告一段落,陈总编终于想起来,这胜利的果实他还没来得及跟师兰分享呢!
懊恼地拍了拍脑门,他想着怎么才能找补找补,翻遍了所有的工作指导规定,终于找出了几条有利于师兰的。
他们出版社有一个‘杰出贡献奖励’项目,是针对出版作者的,评上了可以得到三百元的奖励,还有一些关于出版的隐藏福利。
陈总编拿出笔算了一下,师兰还真有一争之力。
第二天他就申请了出差,开了介绍信,提着公文包坐车来到部队,打算亲自跟师兰同志分享这个好消息。
他到的时候师兰还在教室上课,江校长接待了他。
陈总编突发奇想,想看看师兰同志上课的风采,在江校长的带领下,悄悄来到师兰教室外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