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后,内卷狂人靠宅斗成了万人迷 第221章

    不过,刘巧儿很快释然。沈薇得宠的代价,是失去了她的孩子。

    再得宠又如何?出身不高,孩子只能交给王妃抚养。以王妃那佛口蛇心的性格,孩子将来肯定会被养废。

    “妾身,给王爷请安。”刘巧儿向燕王请安。

    燕王已经许久没去刘巧儿那里,今日随意一瞥,只见刘巧儿瘦地颧骨突出,身穿素灰色的单薄长裙,在春日艳阳下,那张惨白瘦削的脸看上去很是渗人。

    万一被孩子瞧见,恐怕都要被吓哭。燕王不禁蹙眉,随口问:“怎么瘦成这样,平时没吃饭?”

    刘巧儿身躯僵住。

    她忙低下头:“妾身饮食尚可,王爷不用挂心。”

    刘巧儿慌忙给燕王行了个礼,脚步急促地回到宴席桌上。刘巧儿脑袋深深埋着,心里一阵害怕。

    她知道,燕王心里还爱着她,否则也不会一见面就关心她的饮食。

    但她不敢再奢求燕王的宠爱,她这辈子只想低调,苟且保住她和孩子家族的命。燕王的爱,只会让她成为众人的眼中钉。

    刘巧儿坐到最角落的位置,没一会儿,柳如烟也来了。

    春日阳光晴好,柳如烟依然是一身仙气飘飘的鎏银色春裙,银白衣袖随风飞舞。她倾国倾城的脸上尤有病容,走两步便止不住咳嗽,病若西子。

    她同情地望了眼沈薇,也坐到宴席的桌子上。雪梅站在柳如烟身后伺候,乌溜溜的大眼睛东张西望。

    好大的院子!

    好漂亮的屋子!

    琉璃阁的丫鬟们穿的衣服料子都很好!

    雪梅好生羡慕,若是她能来琉璃阁当差,哪怕是当最下等的丫鬟也愿意。

    没一会儿,燕王妃姗姗来迟。王妃今日盛装打扮一番,穿得贵气十足,颇有王府主母的气派,脸上的皱纹也用“奇香斋”的玉颜粉涂抹,整个人的气色颇好。

    “给王爷请安。”王妃走到燕王身边,施施然行礼。

    燕王随意点头。

    王妃走到屋内,瞧见那个花梨木摇篮,里面的小婴儿还在睡觉,完全不知道自己即将被王妃抚养。

    王妃笑道:“沈氏,你这女儿模样甚好,如你一般,天生的美人胚子。”

    沈薇脸色发白,没有吭声。

    看沈薇这憋屈窝囊的样子,王妃心里一阵阵的畅快。当初抬沈薇当侍妾,王妃以为沈薇很快失宠。但没想到,这沈薇运气很好,一次次化险为夷,得到燕王长久的宠爱。

    王妃表面不在意,人淡如梅,但内心深处很是嫉妒。如今终于扳回一局,王妃怎能不高兴?

    正午,满月酒宴开席。

    院子里摆放一张长长的梨木长桌,琉璃阁的丫鬟们井然有序地上菜。满桌子的美食,有燕王爱吃的春笋,有张妙玉爱吃的肘子和甜品,有王妃爱吃的佛跳墙和蟹酿橙,有柳如烟喜欢的梅花酒,有张妙玉喜欢的酥饼...

    每位宾客,都能尝到自己喜欢的食物。

    摆在王妃面前的是五颗卖相很好的“蟹酿橙”。一般来说,“蟹酿橙”的做法是把橙子削去顶端,挖干净里面的橙子肉,在放进螃蟹膏、蟹肉、酒、醋等,最后放到锅里蒸熟。

    王妃一直很喜欢吃“蟹酿橙”,自己研发了新口味,把里面的螃蟹肉换成鲈鱼肉和鹿肉,味道更鲜美。此做法从未对外宣扬过,只有身边几个亲信知道。

    可如今,五颗蟹酿橙摆在她面前,里面居然也是鲈鱼和鹿肉。

    王妃心里隐隐浮出几分疑惑。

    这沈薇,从哪里知道自己的特殊口味?

    不等王妃细想,主座的燕王举起酒杯,浑厚的嗓音响起:“今日是孩子的满月酒宴,虽延迟两月,但本王依然重视。”

    “本王为孩子取名李鸾,小字乐游。”

    众人纷纷举起酒杯庆祝。

    柳如烟眼里闪过怀念。当年柳如烟生下女儿,燕王为孩子取名“琼”字,柳如烟为孩子取小字“南枝”。南枝,也是梅花的别称。

    往事如烟,历历在目。

    如今她曾深爱的男人,已经为其他女人的孩子取名,恐怕早已经忘记了李南枝,柳如烟心里难掩失望。

    王妃心里莫名咯噔一下。按照皇室取名的规矩,这一辈的男孩是“承”字辈,比如,李承恪,李承贞。

    女孩则是取“玉”的单字。比如李瑶,李琼。皇室对男孩取名的字辈是强制要求,对女孩则是稍微放松,也可以不取“玉”的单字。

    沈薇生的女儿,单字“鸾”。鸾鸟,凤皇属也,寓意凤凰。

    燕王居然给沈薇的女儿取了个如此大气的名字?

    王妃心里涌起一种不好的预感。

    ...

    另一边,燕王府门口。刘嬷嬷带着丫鬟下马车,奉王妃的命令,给沈薇的女儿买一些抚养所需的用品。

    刚下马车,刘嬷嬷瞧见王府门口的两道身影。

    是沈修明和沈母,两人穿着很是简朴,和寻常老百姓没有区别。

    刘嬷嬷认出沈修明,不由得翻个白眼。

    今日沈氏的孩子满月宴,居然把自己寒酸的家人请来了。王府尊贵,两个乡下人也配登入王府大门?

    刘嬷嬷走到门前,冷声呵斥看门的护卫:“愣着干什么?还不把这两人赶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