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高武大秦:秦始皇!天命之子 > 第10章 大臣

高武大秦:秦始皇!天命之子 第10章 大臣

    对于其他大臣,安国君赢柱会安排他们返回事宜,不用担心安全。此次出行至少带了一千禁军,离咸阳城也不远。

    回到王宫,将秦昭襄王安置在寝宫的龙床上,御医们忙碌地对症治疗,试图唤醒昏迷的他。

    嬴政不通医术,交由他们处理后,便返回自己的府邸。

    夜晚,嬴政并未早睡,一边修炼天子封神术,一边等待星象的出现。不久后,他有所感应地睁开眼,仰望夜空。

    夜空中明月微弱,其他星辰也并不明亮,象征秦国君王的紫微星更是黯淡无光,闪烁不定。这星象他很清楚,意味着紫微星随时可能陨落,对应的就是秦昭襄王赢稷的生命即将走到尽头。“唉。”嬴政心中微颤,无奈地叹了口气。

    心绪难平的嬴政仍紧闭双眼,选择不修炼天子封神术,静静地坐在原地。

    一柱香后,端木蓉来到嬴政面前,她看着嬴政的模样,想给予安慰,却又不知如何启齿。

    嬴政连眼皮都不动一下,问道:“详细的诊断结果如何?”

    “秦王已苏醒,但身体状况极其不佳。我师父诊断后告诉我,这是回光返照的现象,秦王的寿命已经不多了。”

    嬴政叹了口气,睁开眼望向端木蓉,目光投向遥远的星空。上次的手术已大大消耗了秦昭襄王的生命力,即使有他助力,也只是延长了秦昭襄王两年生命,而现在秦昭襄王既非疾病缠身,也不是伤势复发,纯粹是生命力接近耗尽。换言之,天命已至,秦昭襄王此次生死难测。他此刻实力尚不足以逆天改命,如果再有三年光阴,或许能有这般能力,但如今只能无奈接受现实。

    宫廷内,众多太医和医家念端经过诊断治疗,秦昭襄王已苏醒,躺在床上显得疲惫不堪。

    “朕的身体状况如何?为何突然昏倒?”秦昭襄王躺在床上,平静地询问。

    念端与身旁的太医交换眼神,她低头不语,如果不是看在嬴政的面子上,她才懒得诊治秦昭襄王。其他太医对此心知肚明,连秦昭襄王本人也明白,他并未责怪念端,而是将视线转向了太医令。

    太医令乃所有太医的首领,秦昭襄王的目光落在他身上,他不得不应对,咬牙施礼道:“大王龙体康健,这次昏迷只是受寒所致,静养几日即可康复。”

    “是的,太医令所言无误,大王不必担忧。”

    “大王龙体安康,寿比南山!”

    对自己的身体,秦昭襄王岂会不了解?看着这些太医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他微微一笑。

    太医们见秦昭襄王笑了,都松了口气,以为危机已过。谁知秦昭襄王轻描淡写地说:“将刚才奉承我的太医拖出去鞭打。”

    “……”中年宦官一脸茫然,这是怎么回事?太医们也一头雾水,唯有念端猜到了原因。“寡人的命令不管用了?”秦昭襄王平静地看着中年宦官。

    “遵命!”宦官头皮发麻,连忙拱手回应,随后喊道:“来人!来人!”

    “公公!”几名侍卫迅速进来,施礼问安。

    宦官冷声命令:“大王有令,将这几名太医拖下去打大板子!”侍卫们没有立即行动,而是看向秦昭襄王,确认他无异议后,果断地将这些太医带走。

    在这过程中,这些不幸的太医都不敢求饶,他们意识到秦昭襄王已察觉到他们的 ,欺君之罪虽未斩首,但一顿板子教训已是万幸,只要休息几天就能过去,若开口求饶,说不定连命都要丢掉。“好了,你们都退下,寡人需要独自静一静。”秦昭襄王微微闭目。

    “遵命!”

    在剩余两位太医和念端离去,中年宦官正要关门时,秦昭襄王再次开口:“对了,将安国君赢柱召来。”

    .

    第星辰暗淡:紫微星(下)

    “遵命!”宦官心中一颤,他似乎预感到接下来的事情,低头快步关门,不敢多想。

    片刻后,秦昭襄王突然喊道:“东皇太!”

    烟雾散去,戴着面具的东皇太出现在龙床边,态度谦恭,丝毫不因秦昭襄王命在旦夕而有所怠慢。

    东皇太施礼问:“大王有何吩咐?”

    秦昭襄王睁开眼看向他,问道:“东皇太,你觉得咸阳君嬴政如何?在我手中大秦能否一统天下?”

    东皇太不假思索地回答:“咸阳君的为人如何,他的表现足以说明一切。大王心中自有判断,将来他定能横扫天下,除非大秦再次出现一个像他那样的人物,否则局势已定,无法改变。”

    ...

    秦昭襄王闻言,露出笑容,接着问道:“咸阳君的星象如何?”

    “紫微帝星,光芒日益耀眼,诸位皆难以争辉。”东皇太再次回答。“如此,寡人无忧矣!”秦昭襄王再次笑了,笑得满足且满怀期待。

    公元前年,秦昭襄王在位的最后一年,嬴政年仅岁,然而身形却在同龄人中显得魁梧挺拔,一副小大人的模样。就在这一天,秦昭襄王在东皇太离开后,艰难地从龙床上起身。与此同时,安国君赢柱匆匆赶到寝宫。

    “父王,您唤儿臣有何事?”赢柱拱手拜问,心中暗惊,连忙将秦昭襄王扶靠在龙床上。秦昭襄王点头,从床头柜拿出早已书写的、盖有玉玺的遗诏,交给赢柱,道:“朕死后,你将是下一任秦王,但你不准干预政儿,他是我大秦世代兴盛的希望。如果你违背祖训,我和大秦历代先祖会在黄泉之下等待,与你清算!”

    “父王,您放心,儿臣绝不会。”

    秦昭襄王骤逝,秦孝文王即位

    此刻,秦孝文王已卸去繁复外袍,在老臣们的伺候下,身着简朴龙袍,头戴龙冠,昂首坐在王位之上,显得意气风发。

    \"朕宣布,册封吾子赢子楚为太子,夫人华阳为皇后!\"

    \"遵命!\"旁边的中年太监接令,开始撰写正式的诏书。

    虽然秦昭襄王的遗嘱有所提及,但那只是遗嘱而非正式诏书,只有秦孝文王所下的任命诏书才具有法律效力。

    \"谢过陛下!\"赢子楚与华阳夫人皆欢欣地向秦孝文王行礼。

    至于嬴政的王孙封号,原委不在其中,这是太子赢子楚的职责,与秦孝文王关联不大。且王孙这个名号在实际职务上并无太大权限,对国家权力影响有限。

    尽管嬴政名义上从曾王孙变为王孙,去掉了一个“曾”,实质上并无太大变化,爵位依旧为咸阳君,权势则依赖于老臣们的支持和幕僚团队。他因昭襄王去世失去了一个强大的依靠,权势反而削弱。

    真正得益的,是秦孝文王、太子赢子楚和皇后华阳夫人。他们自此地位显赫,握有生杀予夺的大权。之前赢子楚身为王孙时,地位尴尬,如今以太子身份,权势与王孙时期截然不同,而华阳夫人的皇后地位更是不容小觑。

    昭襄王驾崩,朝廷内外官员除非有重大事务,否则需陪同秦孝文王家族一同守孝,为昭襄王尽哀。

    第32章 华阳王后的影响力

    当秦孝文王、王后华阳、太子赢子楚、王子嬴政及后宫的秦昭襄王嫔妃们沉浸在哀悼的孝堂中时,他们必须全程守孝才能离去,否则便是大不孝。

    随着夜幕降临,成蛟也得知了华阳夫人晋升王后的消息,他欣喜若狂。因为华阳夫人是他的靠山,她的地位提升意味着他在王宫的依靠也随之改变。

    \"太棒了,祖母成为王后,我就有了坚实的后盾。只要在父亲即位后我能成为太子,赢政无论多强,也只是我手下的小角色罢了!\"成蛟激动不已,迫不及待地前往王宫,希望能见到华阳夫人。

    可惜,他没有守孝的资格,连进入守孝大殿的权利都没有,直接被拒之门外。他只能耐心等待秦昭襄王守丧期结束。

    第三天,大臣们纷纷离开,第四天,守丧期正式结束。一大早,成蛟终于有机会见到华阳王后。

    压抑着内心的激动,成蛟恭敬行礼道:\"成蛟拜见王后!不必多礼,这里没外人,起来说话吧。\"华阳王后抬手示意,接着问道:\"说吧,找我何事?\"

    面对王后的询问,成蛟急切地提出请求:\"王后,您如今已为王后,是否该考虑扳倒赢政,让我成为太孙呢?\"

    原以为华阳王后会立即支持他,但出乎意料,王后并未如他所料般表态,而是皱眉道:\"成蛟,你要冷静,不可自行妄动。我们不能打草惊蛇,让赢政对我有所警觉。明白吗?\"

    \"是是是,孙儿明白。\"成蛟连连点头,内心却有些不满。他控制情绪的能力太差,华阳王后一眼便看出他的不悦,语重心长地说:\"成蛟,别急躁。虽然新王即位,但赢政在先王时期已建立起不小的势力,许多朝臣都支持他。再说,朝中诸葛亮、徐光启、吕不韦等人都在他阵营,老丞相蔡泽与吕不韦关系密切,私下也有利益往来。新王登基不久,不宜急于动手,我们需要时间稳固地位,你也需理解。\"

    成蛟闻言,失望之情溢于言表,但他明白,短时间内不可能让自己的地位超越赢政,否则会引起国内动荡。

    随着时间的推移,成蛟开始担忧赢政的势力过于强大,可能会反过来影响自己的靠山。华阳王后笑着宽慰道:\"不必担忧,我如今已是王后,即使赢政功绩显赫,也难以撼动我。况且,朝中还有很多楚国官员支持我。\"

    华阳王后自信满满,她认为赢政失去了先王赢稷的庇护,扳倒他的势力只是时间问题。但她并不知道,除了内阁中的支持者和朝廷的老臣,赢政在军队、封地、幕府以及工人阶级中都有潜在力量,这些势力和利益群体紧密捆绑在赢政身后,任何针对他的举动都将严重损害他们的利益。

    面对华阳王后和秦孝文王可能的行动,甚至是秦昭襄王在世也无法轻易对付赢政,除非付出一定的代价。然而,这一切华阳王后并未察觉,她仅能看到表面和隐晦的支持情况。打发走成蛟后,她转向刚起床用完餐的秦孝文王。

    \"大王,\"华阳王后来到秦孝文王身边坐下,轻声道,\"有些事情现在对你来说很重要了,咸阳君赢政,您可要留意他。\"

    秦孝文王放下茶杯,不解地问道:\"为何要提防他?\"

    \"陛下,您也知道,嬴政在秦朝老臣心中地位极高,特别是解决红薯和土豆的问题,解决了秦国内的食物短缺问题,让无数贫民有了充足的食物保障,还兴办了许多工厂,大幅提升了他们的收入。再加上他推动高速公路建设,培养出一批健壮的青年。\"

    \"这些人的心,几乎都被嬴政收买了!陛下,请想想看,现今他在秦国的势力有多强大?赢得了多少民心?而且他还非常擅长敛财,虽然为大秦赚取了巨额财富,但私下里肯定赚得更多。\"

    \"不仅是这样,他在军中的封地还掌控着数万大军,多次领军作战赢得了将领们的青睐,军中威望如日中天,陛下难道对此毫不担忧吗?\"

    \"您作为秦王,继位为子楚,你觉得他需要多久才能坐上王位?是年、是三年,还是更短?并非所有储君都像您这般孝顺和老实,万一那小子野心勃勃怎么办?\"

    ...

    ---

    《六国合纵篇》

    \"陛下,这样的事情不能坐视不管,不能长久等待,必须防患于未然!\"

    华阳王后的言语越发触动秦孝文王,原本对嬴政的敌意重新涌现,内心也开始忌惮。

    尤其是最后几句话,深深刺痛了秦孝文王,他就像列子一样,作为储君等待多年,兄长甚至在太子位上等死。华阳说得没错,万一万那个小子真的野心勃勃,该怎么办?

    在等待的过程中,他也曾想过夺取王位,但那时秦昭襄王势力强大,无人能敌。而他自己...各方面都不及嬴政,无论是军事、财政还是治国能力,甚至威望和根基,几乎无一能胜。唯一的长处只有大义和王位本身。

    在秦国内部,嬴政的民众基础深厚,底层百姓支持他,而自己身为太子,除了地位外几乎一无所有。民心超过了他这个秦王,且拥有军权和财权,这让秦孝文王极为忧虑嬴政可能的篡位举动。

    得益于嬴政在郡推行的现代医学理念和高超的医疗技术,大秦的医疗水平显着提升,才让他比历史上的秦昭襄王多活了两年。在太子位上度过了漫长时光,差点被秦昭襄王直接废掉,现在好不容易登上王位,难道还要被嬴政威胁地位吗?

    看着秦孝文王点头赞同,华阳王后抓住机会继续说:“尽管先王驾崩时曾立下遗命让嬴政成为王储,但人心难测,陛下不可不防备。”

    \"先王在世时他不敢轻举妄动,但现在陛下您做了大半辈子太子,却没有掌握多少实权。如果不趁现在削弱他的势力,等他根基稳固,将更为棘手。陛下,您难道愿意下半生继续无所作为吗?\"

    秦孝文王紧握双拳,低声回应:“寡人不愿如此,华阳,你的话寡人铭记于心。我绝不会再任由自己成为摆设!”

    听到这话,华阳王后满意一笑,成功地说服了秦孝文王警惕嬴政。接下来的事情就容易多了。

    与此同时,秦昭襄王去世的消息迅速传出了函谷关,不出几天,关外各国纷纷得知这一消息,无不松了一口气,欢欣鼓舞。秦昭襄王在位期间,致力于国家实力的增长,频繁对外扩张,周边国家苦不堪言。如今这位强人终于离世!

    魏国的魏王圉在得知秦昭襄王去世后,既松了口气,又对远在秦国的嬴政心生杀意。在他看来,失去了秦昭襄王的支持,嬴政此刻没有足够的权力。他决定抓住机会,尽快除掉这个该死的嬴政,否则日后更难对付。

    魏国文武官员们对嬴政的怨恨难以言表,连贵族大臣也受到严重影响,几个月来只能吃粗糙的大饼,他们对嬴政的仇恨愈发强烈。他们知道,那些物资的掠夺是秦咸阳君嬴政的计划。

    不过,当时他们无力反抗,内乱、缺粮加上对函谷关的恐惧,让他们无法采取行动。

    第35章 不败之师,必胜之局

    无论以国家之力,抑或是联盟军队联手,都无法撼动我们的根基!作为华阳王后,无人能压制她的地位,她在这次朝会上,悄然隐身于大殿后方,聆听殿内动静。听到将领们的豪言壮语,她的面色瞬间变得阴沉。

    秦孝文王神色亦不佳。如果说先前华阳王后的耳语只是私议,那么现在亲眼目睹咸阳君嬴政在朝堂上的影响力,他清楚地看到许多军方将领对这位年轻君主的支持。这让他想起华阳王后之前的言论。

    权衡片刻,秦孝文王大声喊道:“安静,都安静!”瞬间,喧闹的殿堂归于寂静,所有人的目光转向他。

    秦孝文王看向嬴政,开口道:“咸阳君,既然你胸有成竹,不知是否愿意亲赴前线,指挥将士对抗联盟军?”

    听到此话,大臣赢子楚的脸色骤变,神情十分难看。这简直是要将自己的儿子往火坑里推,难道他们认为联盟军势不可挡,秦国将面临重大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