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名刘辩:三兴炎汉 第27章 孔明和仲达的故事
胡昭走了。
唐瑁一直驻足到马车的身影完全消失,然后他回过头问道,“刚才你最后和司马家的小孩说了什么?”
边柳以为唐瑁一直和胡昭说话就没有注意到,没想到对方的观察还挺细微的。
于是便浅浅一笑说道:“我跟他说,他在数算上其实很有天赋,说不定以后可以成为一个了不起的人。”
“哦!”唐瑁顿时就失去了兴趣。
……
远去的马车上,司马懿同样面对这个问题。
“那个人说,我这么聪明,一定会当大官。”司马懿十分神气的说道。
“你不聪明一样可以当大官!”胡昭没好气的说道。
“为什么?”
“你爹是大官,你哥也是大官!你不当大官,难道让我儿子当大官?”
“哼,我凭我自己一样能成为大官,到时候,我给你和你儿子一人封一个大官。”
“别,你要是真成了大官,别告诉其他人认识我就行。”
“为什么?”
“我怕被你牵连,毁了一世英名!”
“那真有那天,我还非得封你个官了。”
“你要是真这么做,那就是逼我用车轮子把腿给压断了。”
此时的马车内并没有外人,两人也没有拘于俗礼,倒是显得关系非常不一般。
胡昭吹着胡子,司马懿则是瞪着眼睛。
气氛凝固了一会,司马懿眼珠子一转,换了个话题,“先生,你昨天和那个人说,读《管子》首在顺应大势,这是什么意思?”
胡昭惊讶的问道:“你也读《管子》了?”
“我哥在看,我就顺手翻了翻,一不小心就记住了。”
胡昭摸了摸下巴,认真想了一会说道:“其实我是看那个人身份不一般,脑子又十分灵活,所以故意说的诡谲深奥一些,其实是骗他的。”
“真的是这样?”
“当然是这样!”
“可是我怎么觉得不像?”
“那你有何高见?”
“嗯——”司马懿手耷拉着脑袋,似乎在苦思冥想,过了一会才说道:“我认为你说的大势其实是重要的人的认可。”
“你解释解释?”
“好!”司马懿点了点头。
“史书上都说,齐桓公他老爹死了之后,他和他哥哥一起赶回齐国,谁先赶到齐国,谁就能成为新的齐王。但是我认为,这场比赛一开始,他哥哥公子纠就输了。”
“何以见得?”
“因为事实上并不是谁先赶到齐国谁就能成为齐王,而是谁能先说服‘天子二守’,国氏和高氏,谁才能成为齐王。”
天子二守指的是春秋时期周天子封姜姓的国氏和高氏于齐国,辅佐齐侯(吕氏)治理齐国的两位大臣。
因为齐国是姜子牙的封地,周天子也忌惮姜子牙的本事,所以从他的子孙中,挑选了国氏和高氏,用以分割齐国国君的权力。
此后,当齐国出现混乱的时候,国氏和高氏就会出来匡正国家,而当齐国国君想要执掌大权的时候,天子二守又会成为他的掣肘。
胡昭饶有兴趣的点了点头。
司马懿见先生认可,则是继续说道:“眼下天下为何大乱?那就是因为天子纵容宦官和士子争斗,失去了百官了认可;又卖官鬻爵,失去了天下百姓的认可。天子所谓的大势,其实就是要把失去的认可重新找回来。”
司马懿说的很快,胡昭却是冲他脑门上来了一下, 又透过窗子看了看外面,然后对着司马懿说道:“跟你说了多少遍了,莫言当下事。”
司马懿吐了吐舌头,果然不讲现在事,只是就着刚才的话题继续说了下去,“而且吧,我觉得,其实管仲在一开始就是公子小白的人,先生你想,管仲那么聪明的人,凭什么会被公子小白的假死骗过?这其实是管仲和他们商量好的,用来迷惑小白他哥的。不然,即便小白真的死了,管仲就不会以时间一长难免节外生枝劝公子纠继续赶路吗?
另外,我还有一个证据。那就是公子小白成了齐国国君后,给鲁庄公的信是怎么写的?公子纠要死的,管仲要活的。”
“那你怎么解释管仲被抓回齐国后,齐桓公坚持要杀他呢?”
“这当然是演的一出戏啊,你想啊,管仲能背上一个间谍的身份吗?公子小白能承认自己在哥哥那安插间谍吗?”
说到这,司马懿不由得摇头叹息道:“管鲍之交的佳话掩盖了多少真相,骗了多少人啊!”
乎——
乎——
胡昭是既害怕又生气。
他气急败坏的说道:“哪有这么多阴谋?治国当以堂皇正道,你的这些话不许再说了!”
司马懿想到了衡山之谋、阴里之谋和菁茅之谋,对先生口中的“堂皇正道”嗤之以鼻,不过碍于先生的威严,他没有辩驳,反而询问起了先生,何为堂皇正道?
“那我就借着管子的事来给你讲讲齐国的大势。齐桓公刚刚接管齐国的时候,齐国其实是很危险的,内有国、高两大不稳定因素,外有鲁国虎视眈眈。可管子是怎么做的呢?
管子治国,叁其国而伍其鄙,将齐国分为了二十一乡,国高二氏各占五乡,由此获得了国高二氏的大力支持;
管子用人,强调:德义未明于朝者不可加于尊位;功力未见于国者不可授以重禄;临事不信于民者不可使任大官。使得乡野贤士得以通天之途。
其富民言兵之举,更足以让我学习终生。
至于尊王攘夷,北却山戎,天下诸侯皆念其恩德矣。吾辈望尘莫及!”
胡昭言及管子,脸上露出由衷的敬佩。
“先生是说,管仲很好的分配了利益,所以得到了别人的认同是吗?在我看来,这也没什么了不起的,我兄长在年终的时担任社宰,总是把大块的肥肉送给长者,这样就能获得他们的称赞。所以掌权之人只要大方一点那就没有问题了。”
“一社之宰如何比得上宰割天下?”胡昭教训道:“你看那董卓一进入洛阳,就大肆收买人心,带头叩请解除党锢,又提拔了不少名士担任三公官员,可是你看看,有多少人感念他的恩德?而他原本的那些部下,因为得不到提拔,所以在洛阳周边大肆劫掠钱财,以求获得平衡。乱天下者,必董卓耳。”
司马懿一听,先生说的好像很有道理,因为他兄长也是因为这个而离开了洛阳。
只是他突然咧嘴一笑,说道:“先生,你好像说过,不言当下事的?”
“黄口孺子,气煞我也!”
……
唐瑁一直驻足到马车的身影完全消失,然后他回过头问道,“刚才你最后和司马家的小孩说了什么?”
边柳以为唐瑁一直和胡昭说话就没有注意到,没想到对方的观察还挺细微的。
于是便浅浅一笑说道:“我跟他说,他在数算上其实很有天赋,说不定以后可以成为一个了不起的人。”
“哦!”唐瑁顿时就失去了兴趣。
……
远去的马车上,司马懿同样面对这个问题。
“那个人说,我这么聪明,一定会当大官。”司马懿十分神气的说道。
“你不聪明一样可以当大官!”胡昭没好气的说道。
“为什么?”
“你爹是大官,你哥也是大官!你不当大官,难道让我儿子当大官?”
“哼,我凭我自己一样能成为大官,到时候,我给你和你儿子一人封一个大官。”
“别,你要是真成了大官,别告诉其他人认识我就行。”
“为什么?”
“我怕被你牵连,毁了一世英名!”
“那真有那天,我还非得封你个官了。”
“你要是真这么做,那就是逼我用车轮子把腿给压断了。”
此时的马车内并没有外人,两人也没有拘于俗礼,倒是显得关系非常不一般。
胡昭吹着胡子,司马懿则是瞪着眼睛。
气氛凝固了一会,司马懿眼珠子一转,换了个话题,“先生,你昨天和那个人说,读《管子》首在顺应大势,这是什么意思?”
胡昭惊讶的问道:“你也读《管子》了?”
“我哥在看,我就顺手翻了翻,一不小心就记住了。”
胡昭摸了摸下巴,认真想了一会说道:“其实我是看那个人身份不一般,脑子又十分灵活,所以故意说的诡谲深奥一些,其实是骗他的。”
“真的是这样?”
“当然是这样!”
“可是我怎么觉得不像?”
“那你有何高见?”
“嗯——”司马懿手耷拉着脑袋,似乎在苦思冥想,过了一会才说道:“我认为你说的大势其实是重要的人的认可。”
“你解释解释?”
“好!”司马懿点了点头。
“史书上都说,齐桓公他老爹死了之后,他和他哥哥一起赶回齐国,谁先赶到齐国,谁就能成为新的齐王。但是我认为,这场比赛一开始,他哥哥公子纠就输了。”
“何以见得?”
“因为事实上并不是谁先赶到齐国谁就能成为齐王,而是谁能先说服‘天子二守’,国氏和高氏,谁才能成为齐王。”
天子二守指的是春秋时期周天子封姜姓的国氏和高氏于齐国,辅佐齐侯(吕氏)治理齐国的两位大臣。
因为齐国是姜子牙的封地,周天子也忌惮姜子牙的本事,所以从他的子孙中,挑选了国氏和高氏,用以分割齐国国君的权力。
此后,当齐国出现混乱的时候,国氏和高氏就会出来匡正国家,而当齐国国君想要执掌大权的时候,天子二守又会成为他的掣肘。
胡昭饶有兴趣的点了点头。
司马懿见先生认可,则是继续说道:“眼下天下为何大乱?那就是因为天子纵容宦官和士子争斗,失去了百官了认可;又卖官鬻爵,失去了天下百姓的认可。天子所谓的大势,其实就是要把失去的认可重新找回来。”
司马懿说的很快,胡昭却是冲他脑门上来了一下, 又透过窗子看了看外面,然后对着司马懿说道:“跟你说了多少遍了,莫言当下事。”
司马懿吐了吐舌头,果然不讲现在事,只是就着刚才的话题继续说了下去,“而且吧,我觉得,其实管仲在一开始就是公子小白的人,先生你想,管仲那么聪明的人,凭什么会被公子小白的假死骗过?这其实是管仲和他们商量好的,用来迷惑小白他哥的。不然,即便小白真的死了,管仲就不会以时间一长难免节外生枝劝公子纠继续赶路吗?
另外,我还有一个证据。那就是公子小白成了齐国国君后,给鲁庄公的信是怎么写的?公子纠要死的,管仲要活的。”
“那你怎么解释管仲被抓回齐国后,齐桓公坚持要杀他呢?”
“这当然是演的一出戏啊,你想啊,管仲能背上一个间谍的身份吗?公子小白能承认自己在哥哥那安插间谍吗?”
说到这,司马懿不由得摇头叹息道:“管鲍之交的佳话掩盖了多少真相,骗了多少人啊!”
乎——
乎——
胡昭是既害怕又生气。
他气急败坏的说道:“哪有这么多阴谋?治国当以堂皇正道,你的这些话不许再说了!”
司马懿想到了衡山之谋、阴里之谋和菁茅之谋,对先生口中的“堂皇正道”嗤之以鼻,不过碍于先生的威严,他没有辩驳,反而询问起了先生,何为堂皇正道?
“那我就借着管子的事来给你讲讲齐国的大势。齐桓公刚刚接管齐国的时候,齐国其实是很危险的,内有国、高两大不稳定因素,外有鲁国虎视眈眈。可管子是怎么做的呢?
管子治国,叁其国而伍其鄙,将齐国分为了二十一乡,国高二氏各占五乡,由此获得了国高二氏的大力支持;
管子用人,强调:德义未明于朝者不可加于尊位;功力未见于国者不可授以重禄;临事不信于民者不可使任大官。使得乡野贤士得以通天之途。
其富民言兵之举,更足以让我学习终生。
至于尊王攘夷,北却山戎,天下诸侯皆念其恩德矣。吾辈望尘莫及!”
胡昭言及管子,脸上露出由衷的敬佩。
“先生是说,管仲很好的分配了利益,所以得到了别人的认同是吗?在我看来,这也没什么了不起的,我兄长在年终的时担任社宰,总是把大块的肥肉送给长者,这样就能获得他们的称赞。所以掌权之人只要大方一点那就没有问题了。”
“一社之宰如何比得上宰割天下?”胡昭教训道:“你看那董卓一进入洛阳,就大肆收买人心,带头叩请解除党锢,又提拔了不少名士担任三公官员,可是你看看,有多少人感念他的恩德?而他原本的那些部下,因为得不到提拔,所以在洛阳周边大肆劫掠钱财,以求获得平衡。乱天下者,必董卓耳。”
司马懿一听,先生说的好像很有道理,因为他兄长也是因为这个而离开了洛阳。
只是他突然咧嘴一笑,说道:“先生,你好像说过,不言当下事的?”
“黄口孺子,气煞我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