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名刘辩:三兴炎汉 第486章 黄忠甘宁
诸葛亮和祭祖回来的桓彝一同北上,此时,他的手中多了一把羽扇。
这是黄家送来的信物,说是黄家小女亲手所制,并且每一根羽毛都选择白鹤尾毛最中间的那根,冬可暖心,夏扇清凉,诸葛亮觉得甚为趁手。
与羽扇一起的还有一封书信,诸葛亮本以为是黄家女抄录的诗经,他虽然好读书,却不太喜欢这个,结果他打开一看,却十分的震惊。
汉朝在荆州设立了专门的弩箭官,因此荆州的弓弩技术一直领先于当世。
边柳曾在嵩山的时候就从荆州采购了一批退换下来的弓弩,在洛阳打败李傕一战中立下大功。
事后,大帅府也一直在培养能工巧匠,复制其中的技术,不过模样好学,技巧难精。
一些核心的零部件,因为锻造工艺,又或是材料的问题,始终难以达到精品的程度。大帅府也曾推陈出新,造出过更胜一筹的弓弩,可是工艺却过于繁杂,使得人工成本过高,产量十分低下。
诸葛亮在大帅府办事的时候,边柳还专门让诸葛亮思考过如何解决问题。
只是诸葛亮当时并没有涉猎过这些,倒时凭着异想天开提出了几个意见,结果毫不意外,全部没有成效。
此时,黄家送来的图纸中,不仅包含了现有荆州弓弩的制造全方案,其中有材料的选择,全套锻打的工艺……甚至于,里面还有改良的新型弓弩。正因为诸葛亮当初有一些失败的经验,所以他能看出,这上面的方案是可行的,而且成本产量都是可控的。
诸葛亮下意识握紧了拳头,单单这份图纸,此次荆州之行就不虚了。
“孔明面红耳赤,莫非这纸中写的是《凤求凰》?”桓彝笑脸问道。
诸葛亮不语,将信纸折好,放入怀中。
“怕是这诗不醉人人自醉喽!”桓彝拍着大腿说道。
“公长少年离家,如今名传天下,此番回家, 怕是说媒的婆子都快把门槛踏破了吧?”
桓彝忽然闭口,拘谨的样子反倒让诸葛亮笑了出来。
“我听人说,论起嘴上功夫,孔明还没输给任何人过?”长路漫漫,行人都喜欢通过斗嘴来解闷。
“不敢不敢,有公长兄朝堂质问李傕在前,亮只敢区居第三。”
“为何是第三?”
“这第二吗,自然是在公长兄面前搬弄是非,说我嘴上功夫没输过的那人。”诸葛亮大笑道。
“孔明真风趣也!”桓彝跟着笑道。
两人说着,诸葛亮拿着羽扇,指着前面骑马的将军:“那位将军头须掺白,背影却饱含神采,光泽含而不发,不知道唤作何名?”
此行北上,刘表本欲送诸葛亮许多礼物,不过许昌的珠宝诸葛亮不稀罕,若是钱粮这些,又转运不方便,于是诸葛亮就按照边柳的要求,从刘表处索要了许多文臣武将。
刘表不仅全部答应了,而且还额外赠送了一批干吏。
桓彝笑着说道:“孔明手拿着黄家的羽扇,难道没听说过黄忠将军吗?”
“哦,莫非是字汉升的那位?”
“没错,此行我返乡不仅是为了祭祖,更是受了大帅旨意,征辟这位将军。”
诸葛亮摸着下巴,“此前我为大帅整理书案多时,也没见有人推荐过这位将军啊?”
诸葛亮也是经过南阳后,才听说长沙有这位守城将军。
“以前我也有过这种困惑,太祖曾经评价过留侯,是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留侯的谋略,我等难以瞻仰,不过大帅未卜先知的本事,我倒是见得多了,也就见怪不怪了。”
不对劲!
诸葛亮很困惑。
还有这些黄家突然找上自己,诸葛亮一开始怀疑是庞统,但想想,就算庞家和黄家有几分交情,能让黄家如此招揽?自己还未下聘,对方就送上这么一份大礼?
诸葛亮手贴在胸前,感受怀里的图纸想到。
大帅啊大帅,不会是您老把我给卖了吧?
……
此时的江夏,黄承彦来到了江夏太守黄祖处。
两家其实关系很深,不过黄祖一心仕途,而黄承彦偏向隐居清修,所以外人眼里,双方关系有些恶劣。
“当初刘表想找你做官,你推辞不就,如今那位只派了一个年轻人,你就眼巴巴贴上去,你半生养望,就不怕被人说闲话吗?”黄祖问道。
“都这个年纪了,还在乎别人说闲话吗?”黄承彦说道,两人态度都很随和,其实一方在朝,一方在野也是保全家族的方式而已。接着黄承彦笑了出来,“不过这一次可不是我主动贴上去的,而是那位大帅先行派人送信,说是要给你侄女介绍个乘龙快婿。此事我不好拒绝,本想着,若是派了个膏粱子弟,就想办法拒了去,于是我让你侄女出了三道题,没想到他的回答,英二很满意,我观那小子也的确是了不得的俊杰,于是便决定促成此事。”
“也好,反正从下聘到结亲也要一年时间,这么久,中原就算没分出胜负,也差不多了。”黄祖说道。
“我对战事不太了解,依你看,那位胜负如何?”
“单从地盘看,自然是你的准女婿支持的那位胜算高,只不过战争的变数很大,我远在江夏,也说不准。”
“倒也无妨,即便是输了,黄家也不至于因为一门亲事惹祸。”黄承彦说道。
黄祖点了点头。
黄承彦又问道:“如今公子刘琦公开表明了态度,江夏这边你准备怎么做?”
江夏是刘表的地盘,但这里的军政,黄祖都具有很大的决定权。
黄祖眯着眼睛盯着黄承彦,“你不会是来做说客的吧?”
“倒是个有这个意思,”黄承彦拿出一份信。
黄祖接过一看,大概意思是,继续担任江夏太守,并且封侯。
信中倒没有提别样的要求,只是索要了一人——甘宁。
甘宁是益州人,曾做到蜀郡的郡丞。刘焉死后,甘宁与好友反叛刘璋,事败后逃到荆州。
可能是刘表不够重视,甘宁以刘表不习武事,没有前途为由,准备前往江东。
但黄祖和孙家旧怨很深,双方都是要置对方于死地的那种,所以夏口戒备很严,甘宁就被截留了下来。
只是黄祖虽然任用甘宁,却也没有重视,毕竟甘宁有前科,对黄祖而言,忠心比能力要重要许多。
如果要黄祖公开支持公子刘琦,他并不愿意,不过送一个人过去,黄祖并不在意,而且,这也算是对甘宁的一种施恩。
只是,他很奇怪,为什么那位大帅,会在乎甘宁这么一个小人物?
黄祖苦思冥想,难不成那位现在就要布局蜀中了?
……
这是黄家送来的信物,说是黄家小女亲手所制,并且每一根羽毛都选择白鹤尾毛最中间的那根,冬可暖心,夏扇清凉,诸葛亮觉得甚为趁手。
与羽扇一起的还有一封书信,诸葛亮本以为是黄家女抄录的诗经,他虽然好读书,却不太喜欢这个,结果他打开一看,却十分的震惊。
汉朝在荆州设立了专门的弩箭官,因此荆州的弓弩技术一直领先于当世。
边柳曾在嵩山的时候就从荆州采购了一批退换下来的弓弩,在洛阳打败李傕一战中立下大功。
事后,大帅府也一直在培养能工巧匠,复制其中的技术,不过模样好学,技巧难精。
一些核心的零部件,因为锻造工艺,又或是材料的问题,始终难以达到精品的程度。大帅府也曾推陈出新,造出过更胜一筹的弓弩,可是工艺却过于繁杂,使得人工成本过高,产量十分低下。
诸葛亮在大帅府办事的时候,边柳还专门让诸葛亮思考过如何解决问题。
只是诸葛亮当时并没有涉猎过这些,倒时凭着异想天开提出了几个意见,结果毫不意外,全部没有成效。
此时,黄家送来的图纸中,不仅包含了现有荆州弓弩的制造全方案,其中有材料的选择,全套锻打的工艺……甚至于,里面还有改良的新型弓弩。正因为诸葛亮当初有一些失败的经验,所以他能看出,这上面的方案是可行的,而且成本产量都是可控的。
诸葛亮下意识握紧了拳头,单单这份图纸,此次荆州之行就不虚了。
“孔明面红耳赤,莫非这纸中写的是《凤求凰》?”桓彝笑脸问道。
诸葛亮不语,将信纸折好,放入怀中。
“怕是这诗不醉人人自醉喽!”桓彝拍着大腿说道。
“公长少年离家,如今名传天下,此番回家, 怕是说媒的婆子都快把门槛踏破了吧?”
桓彝忽然闭口,拘谨的样子反倒让诸葛亮笑了出来。
“我听人说,论起嘴上功夫,孔明还没输给任何人过?”长路漫漫,行人都喜欢通过斗嘴来解闷。
“不敢不敢,有公长兄朝堂质问李傕在前,亮只敢区居第三。”
“为何是第三?”
“这第二吗,自然是在公长兄面前搬弄是非,说我嘴上功夫没输过的那人。”诸葛亮大笑道。
“孔明真风趣也!”桓彝跟着笑道。
两人说着,诸葛亮拿着羽扇,指着前面骑马的将军:“那位将军头须掺白,背影却饱含神采,光泽含而不发,不知道唤作何名?”
此行北上,刘表本欲送诸葛亮许多礼物,不过许昌的珠宝诸葛亮不稀罕,若是钱粮这些,又转运不方便,于是诸葛亮就按照边柳的要求,从刘表处索要了许多文臣武将。
刘表不仅全部答应了,而且还额外赠送了一批干吏。
桓彝笑着说道:“孔明手拿着黄家的羽扇,难道没听说过黄忠将军吗?”
“哦,莫非是字汉升的那位?”
“没错,此行我返乡不仅是为了祭祖,更是受了大帅旨意,征辟这位将军。”
诸葛亮摸着下巴,“此前我为大帅整理书案多时,也没见有人推荐过这位将军啊?”
诸葛亮也是经过南阳后,才听说长沙有这位守城将军。
“以前我也有过这种困惑,太祖曾经评价过留侯,是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留侯的谋略,我等难以瞻仰,不过大帅未卜先知的本事,我倒是见得多了,也就见怪不怪了。”
不对劲!
诸葛亮很困惑。
还有这些黄家突然找上自己,诸葛亮一开始怀疑是庞统,但想想,就算庞家和黄家有几分交情,能让黄家如此招揽?自己还未下聘,对方就送上这么一份大礼?
诸葛亮手贴在胸前,感受怀里的图纸想到。
大帅啊大帅,不会是您老把我给卖了吧?
……
此时的江夏,黄承彦来到了江夏太守黄祖处。
两家其实关系很深,不过黄祖一心仕途,而黄承彦偏向隐居清修,所以外人眼里,双方关系有些恶劣。
“当初刘表想找你做官,你推辞不就,如今那位只派了一个年轻人,你就眼巴巴贴上去,你半生养望,就不怕被人说闲话吗?”黄祖问道。
“都这个年纪了,还在乎别人说闲话吗?”黄承彦说道,两人态度都很随和,其实一方在朝,一方在野也是保全家族的方式而已。接着黄承彦笑了出来,“不过这一次可不是我主动贴上去的,而是那位大帅先行派人送信,说是要给你侄女介绍个乘龙快婿。此事我不好拒绝,本想着,若是派了个膏粱子弟,就想办法拒了去,于是我让你侄女出了三道题,没想到他的回答,英二很满意,我观那小子也的确是了不得的俊杰,于是便决定促成此事。”
“也好,反正从下聘到结亲也要一年时间,这么久,中原就算没分出胜负,也差不多了。”黄祖说道。
“我对战事不太了解,依你看,那位胜负如何?”
“单从地盘看,自然是你的准女婿支持的那位胜算高,只不过战争的变数很大,我远在江夏,也说不准。”
“倒也无妨,即便是输了,黄家也不至于因为一门亲事惹祸。”黄承彦说道。
黄祖点了点头。
黄承彦又问道:“如今公子刘琦公开表明了态度,江夏这边你准备怎么做?”
江夏是刘表的地盘,但这里的军政,黄祖都具有很大的决定权。
黄祖眯着眼睛盯着黄承彦,“你不会是来做说客的吧?”
“倒是个有这个意思,”黄承彦拿出一份信。
黄祖接过一看,大概意思是,继续担任江夏太守,并且封侯。
信中倒没有提别样的要求,只是索要了一人——甘宁。
甘宁是益州人,曾做到蜀郡的郡丞。刘焉死后,甘宁与好友反叛刘璋,事败后逃到荆州。
可能是刘表不够重视,甘宁以刘表不习武事,没有前途为由,准备前往江东。
但黄祖和孙家旧怨很深,双方都是要置对方于死地的那种,所以夏口戒备很严,甘宁就被截留了下来。
只是黄祖虽然任用甘宁,却也没有重视,毕竟甘宁有前科,对黄祖而言,忠心比能力要重要许多。
如果要黄祖公开支持公子刘琦,他并不愿意,不过送一个人过去,黄祖并不在意,而且,这也算是对甘宁的一种施恩。
只是,他很奇怪,为什么那位大帅,会在乎甘宁这么一个小人物?
黄祖苦思冥想,难不成那位现在就要布局蜀中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