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黄帝内经智慧解读 > 第22章 (3)骨痹是如何产生的?

黄帝内经智慧解读 第22章 (3)骨痹是如何产生的?

    黄帝问有的人身体寒凉,即使用热水温熨或烤火,也无法感到热,多穿衣服也不觉得温暖,面对寒冷环境或体内产生寒冷感觉时,并未出现不由自主的颤抖或战栗反应。这是什么毛病呢?

    岐伯说:人体是一个复杂的阴阳平衡系统,其中肾主水,藏精,为先天之本,而太阳则常被类比为人体的阳气之源,尤其是与膀胱经(中医称为“太阳经”)紧密相关。“这种人平时就肾水气盛”,可以理解为这类人体质上偏于阴盛阳虚,即肾中水液(包括津液、血液等)相对充盈,但阳气可能不足以温煦全身。

    然而“经常接近水湿”则水湿之邪易伤阳气,长期处于潮湿环境中,无疑会加重体内阴寒之气,使得原本就偏弱的阳气更加难以舒展。

    “水寒之气偏盛,而太阳之阳气偏衰”,水寒之气指的是体内因水湿过重而形成的寒冷之气,它压制了原本应该温煦全身的阳气,尤其是太阳经所代表的阳气。而太阳阳气的偏衰,不仅会影响体表的温暖,还可能深入脏腑,导致一系列虚寒症状。

    太阳阳气与体表的温煦、防御等功能紧密相关,而肾则被视为“先天之本”,主藏精,主水液,同时也与骨髓的生长和充养有着密切的关系。然而,太阳阳气偏衰”“肾脂就会不长,肾是水脏主生长骨髓,肾在主持水液代谢、促进生长发育(包括骨髓的充养)方面的重要作用。水寒之气偏盛导致骨髓不能充满和寒冷至骨的症状产生。

    岐伯说:“肝是一阳,心是二阳,肾是孤脏”肝属木,主疏泄,喜条达而恶抑郁,其性升发,与阳气的生发、疏泄有关,故可视为“一阳”。心属火,为阳中之阳,主血脉,藏神志,其阳热之性最为显着,故称为“二阳”。而肾虽为水脏,但肾中藏有元阴元阳,是生命活动的根本,其阴阳属性相对复杂,这里称其为“孤脏”。

    一个独阴的肾水,胜不过心肝二阳之火”,如果肾中阴寒之气过盛,而心肝之火又不足以与之抗衡,那么理论上病人应该会出现畏寒战栗的症状。但在这里,由于心肝之火相对旺盛,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肾水的寒性,使得病人虽然感受到寒冷,但并不出现战栗的反应。

    至于“这种病叫做骨痹,病人必定会出现骨节拘挛的症状”,这是中医对特定病理变化的描述。骨痹,作为痹症的一种,主要表现为骨骼、关节的疼痛、僵硬、活动不利等症状。在中医理论中,痹症多因风寒湿邪侵袭人体,导致经络闭阻,气血运行不畅所致。而肾主骨生髓,肾阳的温煦作用对于骨骼的生长、发育和正常功能至关重要。因此,当肾阳不足,或肾中阴寒之气过盛时,就可能导致骨骼、关节出现病变,表现为骨痹的症状。

    我们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体征以及舌脉象等信息进行综合分析、辨证施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