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黄帝内经智慧解读 > 第28章 (11)情志波动导致虚实之症,及阴阳失衡诱发的危机

黄帝内经智慧解读 第28章 (11)情志波动导致虚实之症,及阴阳失衡诱发的危机

    黄帝说:阴分所引发的实证是怎样的呢?

    岐伯说:人如果经常发怒而不加节制,就会使阴气上逆。在中医看来,人体是一个复杂的动态平衡系统,阴阳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共同维持着生命活动的有序进行。怒,作为一种强烈的情绪反应,若长期不加控制,确实会扰乱体内的气机运行。

    具体来说,怒气伤肝,而肝主疏泄,调畅气机。当怒气过甚,肝气疏泄太过,就会形成所谓的“肝气上逆”,这里的“阴气上逆”可理解为肝气逆乱导致的阴阳气机失衡中的一种表现。阴气上逆,则下焦(即人体下部,包括肝肾等脏腑)的阴气相对不足,形成一个局部的“阴虚”状态。

    根据中医“阳病治阴,阴病治阳”的原则,下焦阴气不足,为了维持整体的阴阳平衡,上焦或其他部位的阳气可能会相对过剩,并有可能下移至下焦进行“填补”,这便是“阳气过了填充”的意涵。然而,这种“填补”并非真正的平衡恢复,而是病理性的代偿机制,往往会导致新的失衡,即所谓的“实证”形成。

    黄帝问阴分所引发的虚症是怎样的呢?

    岐伯说:人如果过度喜乐,则气易下陷;过度悲哀,则气易消散,气消散则血行迟缓,脉道空虚,我们不妨从中医的情志与脏腑、气血关系来细细品味。

    中医讲究“情志致病”,认为人的情绪状态会直接影响到脏腑功能和气血运行。过度喜乐,如同春日里过盛的阳光,虽然温暖人心,却也易使体内之气过度升发而失去平衡,导致“气易下陷”,就像是吹得过大的气球,突然失去了支撑而塌陷。

    而过度悲哀,则如同秋风扫落叶,带来一片萧瑟与凄凉。悲哀之情过甚,会耗散心气,使得原本应该运行流畅的气机变得涣散无力,即“气易消散”。气为血之帅,气行则血行,气若消散,血行自然迟缓,如同河流失去了水的推动,变得缓慢甚至停滞,最终导致“脉道空虚”,即血脉中气血不足,难以充盈脉道。

    至于“如果病人在吃生冷的饮食,寒气乘虚而充满于经脉,就会使血气滞涩”,这更是中医“外邪入侵”理论的生动体现。当人体正气不足,尤其是气血虚弱之时,外界的寒气便容易乘虚而入,侵袭人体。生冷的饮食,正是寒邪入侵的一个常见途径。寒气入体后,会凝滞血脉,使得原本就运行不畅的气血更加滞涩,加重病情,形成所谓的“虚症”。

    黄帝说已医经上所说阳虚则产生外寒,阴虚则产生内热,阳盛则产生外热,阴盛则产生内寒,我也听过这种说法,但不知道其中是什么原因?

    岐伯说:诸阳之气都是受气于上焦,以温煦皮肤分肉之间,实际上是在阐述中医理论中关于阳气的分布、功能及其与外界环境相互作用的重要观点。

    在中医理论中,上焦作为阳气生发与汇聚之地,如同太阳之于大地,源源不断地为身体提供温暖与活力。这些阳气通过经络血脉的输送,遍布全身,特别是对皮肤与肌肉之间的间隙,起到了重要的温煦作用,使我们能够抵御外界的寒冷侵袭。

    然而,当外界的寒气过于强大或我们自身的防护机制出现问题时,寒气就有可能乘虚而入,侵扰我们的身体。这时,上焦的阳气可能会受到压制,无法顺畅地宣发至体表,导致阳气在外达的过程中受阻,无法充分发挥其温煦作用。这样一来,寒气就更容易在肌肤表面滞留,形成“外寒束表”的局面。

    在这种情况下,人体为了抵御寒气的进一步侵袭,会不由自主地产生一系列反应,如怕寒战栗等。这些反应实际上是身体在调动自身的防御机制,试图通过增加肌肉活动、产生热量等方式来对抗外界的寒冷。

    因此,这段话不仅揭示了人体阳气与外界环境之间的密切关系,还提醒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暖防寒,避免寒气侵扰身体。同时,也为我们理解中医理论中关于阳气的生理功能及其病理变化提供了重要的线索。

    黄帝问:阴虚则产生内热是怎么回事呢?

    岐伯说:过度劳倦则伤脾”,这不仅仅是一句简单的警世恒言,而是深刻揭示了人体生理机能与日常行为之间的微妙平衡。

    想象一下,我们的身体就像一台精密的机器,各个部件协同工作,才能保持整体的顺畅运行。而脾脏,作为这台机器中的“后勤部长”,主要负责运化水谷精微,将这些营养物质输送到全身各处,以滋养我们的身体。然而,当这台机器长时间超负荷运转,也就是我们过度劳累时,脾脏这位“后勤部长”就会感到力不从心,出现“脾虚”的情况。

    脾虚一旦形成,就像是后勤补给线出现了问题,原本应该顺畅运行的气机就会受到影响,变得衰少无力。这样一来,水谷精微的转输和布化就会受到阻碍,导致“上交不能宣发五谷气味,下脘不能布化水谷之精”。这种上下不通、内外不和的状态,正是身体机能失调的表现。

    更糟糕的是,由于胃气得不到正常的疏泄和滋养,就会逐渐郁积生热。这股热气如同夏日午后的热浪一般,不断上熏于胸中,让人感到胸闷、烦躁、内热难耐。这就是岐伯所说的“胃气郁而生热,热气上熏于胸中,因而会出现内热”。

    因此,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注意劳逸结合,避免过度劳累对脾脏造成的损伤。同时,也要注重饮食调养和情绪管理,以维护脾胃的健康和整体的气机平衡。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远离内热等疾病的困扰,享受健康美好的生活。

    黄帝问阳盛则产生外热,是怎样一回事呢?

    岐伯说:人体的生理机能与外界环境、内在脏腑之间存在着错综复杂而又精妙绝伦的联系。关于“如果上焦作不通利,就会使皮肤致密,腠理闭塞汗孔不通,这样胃气就不能发泄越散,而是郁而发热,所以会引发外热”这一论述,我们可以从中医的整体观念和脏腑经络理论来深入解析。

    上焦作为人体阳气的生发之地,其通畅与否直接关系到全身气机的升降出入。当上焦作不通利时,就像是一条河流的上游被堵塞,下游的水流自然会受到影响。在人体中,这种影响就表现为皮肤变得致密、腠理(皮肤表面的微小孔隙)闭塞、汗孔不通等现象。这些变化不仅阻碍了体内邪气的外排,也影响了正气的流通和布散。

    接着,我们来看胃气。胃气在中医理论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不仅是消化吸收的关键力量,也是人体气机升降的枢纽之一。当胃气不能发泄越散时,就像是一股被压抑的力量在体内积聚,时间一长就会郁而化热。这股热气无法及时排出体外,就会在内部形成热邪,引发外热的症状。

    因此,岐伯的这段论述实际上是在告诫我们:保持上焦的通畅对于维护人体的健康至关重要。一旦上焦作不通利,就会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最终导致外热的产生。为了预防这种情况的发生,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波动对上焦造成的不良影响。同时,也可以通过适当的运动和按摩等方法来促进上焦的通畅和气血的流通。

    黄帝问阴盛则产生内寒是怎么样的呢?

    岐伯说:人体的生理病理变化无不与自然界的风寒暑湿燥火等六淫邪气息息相关。“由于寒厥之气向上逆冲,寒气会聚于胸中而不下泄,寒气不泄,阳气就会耗伤。

    想象一下,如果冬日里的一股寒风突然袭来,我们往往会感到身体不由自主地颤抖,这就是寒气侵袭、阳气奋起抵抗的表现。然而,当这股寒厥之气过于强大,或是我们自身的防御机制出现问题时,寒气就有可能逆冲而上,汇聚于胸中这个重要的脏腑区域。此时,若寒气不能得到及时的疏散和排泄,就会像一块寒冰般长期盘踞在胸中,不断消耗着我们体内的阳气。

    阳气,作为人体生命活动的根本动力,一旦耗伤过度,就会失去对寒气的制约能力,导致寒气在体内独留。寒性凝敛,如同冬日里的冰雪将大地万物冻结一般,寒气也会使得人体的营血变得滞涩不前,血脉运行不畅。这种病理状态反映在脉象上,就会出现盛大而涩的脉象——盛大是因为寒气凝聚、血脉鼓胀;涩则是因为营血滞涩、流通不畅。

    因此,岐伯所说的“所以会出现内寒”,实际上是对这种由寒邪侵袭、阳气耗伤、营血滞涩所引发的一系列病理变化的深刻总结。为了预防和治疗内寒之症,中医通常会采用温阳散寒、活血化瘀等治疗方法来驱散体内的寒气、恢复阳气的正常功能、促进血脉的顺畅运行。同时,也提醒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暖防寒、避免过度贪凉等不良习惯以免寒邪乘虚而入损害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