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玺记石头与水 第一五九章
热门推荐:
万界幼儿园:历代帝王来开家长会
姐,别说你是普通人了行不行
仙道?死道!
网游:转职剑仙,一剑破万道
大夏剑术,谁主沉浮
七零军婚:那两口子都有点癫
快穿之我为男配生娃
现代亲妹?不熟,我妹妹晋阳公主
重生1987年当首富
韦大公子陪祖父回乡守孝也不过三年时光,却忽有种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的沧桑感。以往小杜可不是这样的人哪,先不说在内馆时大家时常一起吃酒玩耍,便是在翰林做庶吉士时,小杜也常夜里偷跑出来取乐。
三年不见,怎么就变疯狗了!
韦凡审时度势的本领一流,上前两步轻轻一压杜长史的剑刃,剑刃冰凉,透肤而入。韦大公子沉脸问魏东家,“什么账簿让小杜这样急,赶紧拿出来!”
魏东家立刻让长子取账簿,韦大公子曲指一弹杜长史的剑刃,剑刃叮的一声轻响,“行了,他们做生意的,把账看得比命都重。贤弟收了剑吧,这么点小事,也不值得你动怒。”
“看韦大哥你的面子。”杜长史瞪一眼随魏少东家溜走的掌柜,“不然就凭他家这胆大包天的掌柜,这事也没完!”挽个潇洒剑花,杜长史收剑回鞘。
杜长史突然变疯狗,韦大公子也便不拿以往交情来说话,冷眼旁观杜长史手下数人条理清楚、行动迅速的点清账簿,令魏东家签字后,直接封条封存,五年账簿,整整拉了满满当当的两车。
“大人,清点已毕。”手下抱拳回禀。
杜长史冰冷的视线扫过魏家父子,从牙缝里挤出阴森森的一句,“别叫我查出半点不是来!”
魏家父子额角冷汗都要滴下来,连称不敢。
杜长史一挥手,“回!”手下一干人登时撤的干干净净,侍立在外。
杜长史转而换了副笑脸,伸手勾住韦大公子的脖子,低声道,“今天弟弟有差使在身,不敢耽搁。哪天韦大哥闲了,带上大哥那三十年的女儿红,那我请大哥吃酒。”
韦大公子低声笑,“带上我的好酒,你请我吃酒?”
“是啊是啊。”
“你这脸皮真是数年如一日。”
“那是,咱俩就这点一样。”
两人闲扯几句,杜长史辞了韦大公子就带着封存的账簿回刑部去了。
韦大公子含笑的神色逐渐冷却凝固,他眼睛转向魏东家,“舅舅一向消息灵通,我好几年没回帝都,如今帝都也大变样了,跟我说一说吧。”
.
韦相回帝都,穆宣帝特地在宫中赐宴留饭。
待韦相回府,听得此事,韦大公子接过侍女捧上的酽茶,“这小杜就如同变了个人一般,可不是以前了。”
“小杜本就是个锋芒毕露的,他现在搬出杜家了?”
“一年多前就搬出去了。听说他擅自把杜老爷给他定的亲事退了,杜大人一怒之下把他撵了出去。前些天他还受了一回刺杀,伤的不轻。”
韦相问,“就是因这事去的三皇了府为属官么?”
“原本他庶吉士期满后转任礼部主事,主事任上两年官评都是甲等,这事一出,没等他主事任满,就被派到三皇子府做属官了。”
韦大公子道,“他遇刺后也没有搬回杜家,依旧在自己外头宅子里。”
韦相喝两口茶,“这个小杜,也不知怎么惯出的这六亲不认的性子。”
“天生的狗脸,一向是说翻就翻。”韦大公子眼珠微动,“就是不知杜尚书知不知道这些事。”
“小杜敢做,那就不怕他大哥知晓。”韦相淡淡说一句,“搬出杜家,一样是亲兄弟。不过,这事杜峥大概是不知的。”
韦大公子问,“陛下怎么安排的祖父的差使?”
“先入阁。”
“那魏家这事……”韦大公子问。
韦相反问,“你说呢?”
韦大公子道,“眼下三殿下风头正盛,怕是不少人都盼着咱家跟三殿下对上。这次南夷军粮案,南安世子都除爵下了大狱,内情绝不简单,倒不如暂避风头。我今天见了小杜带在身边的人,行动俐落,整齐有素,可见刑部并不敢怠慢三殿下。这位殿下又是出名的六亲不认,刚骂死了王老尚书,何必跟他正面对上。”
韦相欣慰颌首,“有长进。”
韦大公子也有疑惑不解的地方,“以往虽不常见三殿下,孙儿记得先时他常有温雅斯文的话传出来,怎么突然间跟换个人似的。”
韦相轻轻敲击着膝盖,“争储失败,妻族寻常,这个时候不破不立,三殿下要争,就得露头。”
韦大公子皱眉,“小杜素来精的跟猴一样,他这么为三殿下下死力,我跟小杜认识多年,他对我也是说翻脸就翻脸,这位殿下能收服他,定然不简单。”
“能明刀明枪跟太子争东宫,当然不简单。”韦相道,“魏家那里,最多不过罚银,别拗着闹的不好看。”
“我也是这样跟舅舅说的。”
韦相道,“有空多跟小杜走动,你们早便是同窗,要不是你祖母的病,你们还得是同科同年。明天带些东西同你媳妇去瞧瞧你杜婶子,既回帝都,就该走动起来了。”
“是。”
这辈份也是乱哄哄,杜尚书与韦相是座师生之谊,平时韦大公子见到杜尚书也会叫声杜叔叔。韦大公子与杜长史年龄相仿,韦大公子还虚长两岁,俩人还是内馆同窗,彼此间平辈论交。
.
这账簿虽是杜长史弄回来的,细致的查账功夫就得许郎中的比部司来做了。许郎中真是服了杜长史,手下点清账簿数目,许郎中盖下名签正式接手,拉着杜长史笑,“我可听说昨天杜大人威风八面,宝剑都出鞘了。”
“你没见昨儿那银号的嚣张,一排护卫挡在跟前,我看只要那掌柜一声令下,他们就敢跟官差动手。”杜长史随手在碟子里抓了把大枣说。
“少见多怪。前几年福安银号的少东家在东来阁吃饭,东来阁没了位子,就剩鸿胪寺卿家公子定的包间人还没到,福安银号的少东家当时就带人进去坐了,待寺卿家公子到了,两家险没把东来阁砸了。后来还是寺卿公子赔礼道赚。”
“这事我还真不知道。有人敢砸东来阁,那可是小唐家的铺子。”
许郎中道,“要不怎么说险没砸呢,倘换个旁人家的买卖,怕就得砸了。”
“福安银号在帝都名声不响,我记得他家铺子是在平安街,朱雀街都没铺面儿。”
“名声不响并不是就实力不成了,倘我不晓得此事,也得以为福安银号就是个小银号。鸿胪寺卿也是正四品高官,后来我想打听福安银号的靠山,影影绰绰的竟没人能说准。可你说,他家少东家就能叫寺卿公子赔礼,这能是寻常实力?”
杜长史吃完一把大枣,许郎中劝他,“你做事也急,何必这样硬着来,倒不好。魏家是韦相的亲戚,你大哥又是韦相的得意门生,你直接跟魏家撕破脸,岂不让人背后说闲话?”
“殿下交待的差使,能不做?”杜长史故意问。
“当然得做。可也不用明刀明枪,他家魏家不是不交账簿么,你就每天打发一队差役守他门前,有客人立刻赶走,再找找魏家的对头,散出些个朝廷要抄捡魏家的消息,他敢不交?包管你要什么他交什么!”许郎中当差多年,经验丰富。
杜长史抓把大枣塞许郎中手里,“许大哥,以后你可得多指点兄弟。”
“少来,笑话我不是。”许郎中塞给杜长史,“你多吃,补血。这枣还行?”
“行,特别好吃,甜。”
“一会儿我打发人再给你送两筐过去,家里有的是,做枣糕也好吃。”
“那我就却之不恭了。”杜长史笑眯眯仿佛不经意间问,“许大哥你跟鸿胪寺卿相熟?”
“李寺卿为人高傲,俗人不入他眼。李寺卿的父亲先文勤公李相是我当年科考时的座师。”
杜长史登时就明白为何许郎中这一科的进士鲜少在朝斩露头角之人了,李相当年也是一代名相,奈何英年早逝。座师弟子在官场中是极有讲究的,倘李相仍在,如许郎中郑郎中这种单凭自己也年纪轻轻便是从四品郎中的俊才,怕还不止眼下位子。
杜长史也明白为何许郎中郑郎中这样实心为殿下做事了,郑郎中性情如此,天生嫉恶如仇,许郎中怕是有投靠之意。
这朝廷,单打独斗你永远是双拳难敌四手,志同道合者必然要抱团才能生存。
想到李寺卿家公子这事,杜长史也不禁唏嘘,“李相故去没几年,他的孙辈就要受商贾之子的欺辱。当时我是不晓得这事,我若晓得,必为李公子出这口气。”
两人交接好账册,说会儿话到落衙时分便告辞回家去了。
许郎中在查账上十分得力,没几日便将胡源、周家、牛家在大昌银号的账目悉数整理清楚,穆安之大致看过,“胡源一直是在大昌银号存银。”
“是。”许郎中回道,“同胡家管事确认过,胡源的账多是在大昌银号走。”
胡安黎就在穆安之身边,凑巧听到,因无旁人,他便说了一句,“这些年一直是大昌银号,我记得小时候曾有兴隆银号的东家过府请安,以前的事,可以去问问兴隆银号。”
要论大义灭亲,许郎中还是最服胡安黎。胡安黎侧脸微垂,睫羽在夕阳的光辉中染上一继光芒,他斯斯文文的收拾起穆安之批好的公文,下去分别派发。
三年不见,怎么就变疯狗了!
韦凡审时度势的本领一流,上前两步轻轻一压杜长史的剑刃,剑刃冰凉,透肤而入。韦大公子沉脸问魏东家,“什么账簿让小杜这样急,赶紧拿出来!”
魏东家立刻让长子取账簿,韦大公子曲指一弹杜长史的剑刃,剑刃叮的一声轻响,“行了,他们做生意的,把账看得比命都重。贤弟收了剑吧,这么点小事,也不值得你动怒。”
“看韦大哥你的面子。”杜长史瞪一眼随魏少东家溜走的掌柜,“不然就凭他家这胆大包天的掌柜,这事也没完!”挽个潇洒剑花,杜长史收剑回鞘。
杜长史突然变疯狗,韦大公子也便不拿以往交情来说话,冷眼旁观杜长史手下数人条理清楚、行动迅速的点清账簿,令魏东家签字后,直接封条封存,五年账簿,整整拉了满满当当的两车。
“大人,清点已毕。”手下抱拳回禀。
杜长史冰冷的视线扫过魏家父子,从牙缝里挤出阴森森的一句,“别叫我查出半点不是来!”
魏家父子额角冷汗都要滴下来,连称不敢。
杜长史一挥手,“回!”手下一干人登时撤的干干净净,侍立在外。
杜长史转而换了副笑脸,伸手勾住韦大公子的脖子,低声道,“今天弟弟有差使在身,不敢耽搁。哪天韦大哥闲了,带上大哥那三十年的女儿红,那我请大哥吃酒。”
韦大公子低声笑,“带上我的好酒,你请我吃酒?”
“是啊是啊。”
“你这脸皮真是数年如一日。”
“那是,咱俩就这点一样。”
两人闲扯几句,杜长史辞了韦大公子就带着封存的账簿回刑部去了。
韦大公子含笑的神色逐渐冷却凝固,他眼睛转向魏东家,“舅舅一向消息灵通,我好几年没回帝都,如今帝都也大变样了,跟我说一说吧。”
.
韦相回帝都,穆宣帝特地在宫中赐宴留饭。
待韦相回府,听得此事,韦大公子接过侍女捧上的酽茶,“这小杜就如同变了个人一般,可不是以前了。”
“小杜本就是个锋芒毕露的,他现在搬出杜家了?”
“一年多前就搬出去了。听说他擅自把杜老爷给他定的亲事退了,杜大人一怒之下把他撵了出去。前些天他还受了一回刺杀,伤的不轻。”
韦相问,“就是因这事去的三皇了府为属官么?”
“原本他庶吉士期满后转任礼部主事,主事任上两年官评都是甲等,这事一出,没等他主事任满,就被派到三皇子府做属官了。”
韦大公子道,“他遇刺后也没有搬回杜家,依旧在自己外头宅子里。”
韦相喝两口茶,“这个小杜,也不知怎么惯出的这六亲不认的性子。”
“天生的狗脸,一向是说翻就翻。”韦大公子眼珠微动,“就是不知杜尚书知不知道这些事。”
“小杜敢做,那就不怕他大哥知晓。”韦相淡淡说一句,“搬出杜家,一样是亲兄弟。不过,这事杜峥大概是不知的。”
韦大公子问,“陛下怎么安排的祖父的差使?”
“先入阁。”
“那魏家这事……”韦大公子问。
韦相反问,“你说呢?”
韦大公子道,“眼下三殿下风头正盛,怕是不少人都盼着咱家跟三殿下对上。这次南夷军粮案,南安世子都除爵下了大狱,内情绝不简单,倒不如暂避风头。我今天见了小杜带在身边的人,行动俐落,整齐有素,可见刑部并不敢怠慢三殿下。这位殿下又是出名的六亲不认,刚骂死了王老尚书,何必跟他正面对上。”
韦相欣慰颌首,“有长进。”
韦大公子也有疑惑不解的地方,“以往虽不常见三殿下,孙儿记得先时他常有温雅斯文的话传出来,怎么突然间跟换个人似的。”
韦相轻轻敲击着膝盖,“争储失败,妻族寻常,这个时候不破不立,三殿下要争,就得露头。”
韦大公子皱眉,“小杜素来精的跟猴一样,他这么为三殿下下死力,我跟小杜认识多年,他对我也是说翻脸就翻脸,这位殿下能收服他,定然不简单。”
“能明刀明枪跟太子争东宫,当然不简单。”韦相道,“魏家那里,最多不过罚银,别拗着闹的不好看。”
“我也是这样跟舅舅说的。”
韦相道,“有空多跟小杜走动,你们早便是同窗,要不是你祖母的病,你们还得是同科同年。明天带些东西同你媳妇去瞧瞧你杜婶子,既回帝都,就该走动起来了。”
“是。”
这辈份也是乱哄哄,杜尚书与韦相是座师生之谊,平时韦大公子见到杜尚书也会叫声杜叔叔。韦大公子与杜长史年龄相仿,韦大公子还虚长两岁,俩人还是内馆同窗,彼此间平辈论交。
.
这账簿虽是杜长史弄回来的,细致的查账功夫就得许郎中的比部司来做了。许郎中真是服了杜长史,手下点清账簿数目,许郎中盖下名签正式接手,拉着杜长史笑,“我可听说昨天杜大人威风八面,宝剑都出鞘了。”
“你没见昨儿那银号的嚣张,一排护卫挡在跟前,我看只要那掌柜一声令下,他们就敢跟官差动手。”杜长史随手在碟子里抓了把大枣说。
“少见多怪。前几年福安银号的少东家在东来阁吃饭,东来阁没了位子,就剩鸿胪寺卿家公子定的包间人还没到,福安银号的少东家当时就带人进去坐了,待寺卿家公子到了,两家险没把东来阁砸了。后来还是寺卿公子赔礼道赚。”
“这事我还真不知道。有人敢砸东来阁,那可是小唐家的铺子。”
许郎中道,“要不怎么说险没砸呢,倘换个旁人家的买卖,怕就得砸了。”
“福安银号在帝都名声不响,我记得他家铺子是在平安街,朱雀街都没铺面儿。”
“名声不响并不是就实力不成了,倘我不晓得此事,也得以为福安银号就是个小银号。鸿胪寺卿也是正四品高官,后来我想打听福安银号的靠山,影影绰绰的竟没人能说准。可你说,他家少东家就能叫寺卿公子赔礼,这能是寻常实力?”
杜长史吃完一把大枣,许郎中劝他,“你做事也急,何必这样硬着来,倒不好。魏家是韦相的亲戚,你大哥又是韦相的得意门生,你直接跟魏家撕破脸,岂不让人背后说闲话?”
“殿下交待的差使,能不做?”杜长史故意问。
“当然得做。可也不用明刀明枪,他家魏家不是不交账簿么,你就每天打发一队差役守他门前,有客人立刻赶走,再找找魏家的对头,散出些个朝廷要抄捡魏家的消息,他敢不交?包管你要什么他交什么!”许郎中当差多年,经验丰富。
杜长史抓把大枣塞许郎中手里,“许大哥,以后你可得多指点兄弟。”
“少来,笑话我不是。”许郎中塞给杜长史,“你多吃,补血。这枣还行?”
“行,特别好吃,甜。”
“一会儿我打发人再给你送两筐过去,家里有的是,做枣糕也好吃。”
“那我就却之不恭了。”杜长史笑眯眯仿佛不经意间问,“许大哥你跟鸿胪寺卿相熟?”
“李寺卿为人高傲,俗人不入他眼。李寺卿的父亲先文勤公李相是我当年科考时的座师。”
杜长史登时就明白为何许郎中这一科的进士鲜少在朝斩露头角之人了,李相当年也是一代名相,奈何英年早逝。座师弟子在官场中是极有讲究的,倘李相仍在,如许郎中郑郎中这种单凭自己也年纪轻轻便是从四品郎中的俊才,怕还不止眼下位子。
杜长史也明白为何许郎中郑郎中这样实心为殿下做事了,郑郎中性情如此,天生嫉恶如仇,许郎中怕是有投靠之意。
这朝廷,单打独斗你永远是双拳难敌四手,志同道合者必然要抱团才能生存。
想到李寺卿家公子这事,杜长史也不禁唏嘘,“李相故去没几年,他的孙辈就要受商贾之子的欺辱。当时我是不晓得这事,我若晓得,必为李公子出这口气。”
两人交接好账册,说会儿话到落衙时分便告辞回家去了。
许郎中在查账上十分得力,没几日便将胡源、周家、牛家在大昌银号的账目悉数整理清楚,穆安之大致看过,“胡源一直是在大昌银号存银。”
“是。”许郎中回道,“同胡家管事确认过,胡源的账多是在大昌银号走。”
胡安黎就在穆安之身边,凑巧听到,因无旁人,他便说了一句,“这些年一直是大昌银号,我记得小时候曾有兴隆银号的东家过府请安,以前的事,可以去问问兴隆银号。”
要论大义灭亲,许郎中还是最服胡安黎。胡安黎侧脸微垂,睫羽在夕阳的光辉中染上一继光芒,他斯斯文文的收拾起穆安之批好的公文,下去分别派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