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小女子的平淡生活 第九十三章
热门推荐:
带着刀子精们,走救世主之路
港综世界的警察
你根本没参加国运,你躲哪了?
造孽啊,曹贼竟是我自己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臣
我家后门通修真界,我暴富了
贵婿临门
火影:红色头发有查吨拉很合理吧
八零:换亲后被禁欲大佬日吻夜哄
? 绣儿也是一个心大的人,说完了嫁妆的事情就睡觉了。可是王成翻来覆去的睡不着,王成想问问现在家里有银子,王平这就要去学堂,先生的束脩、平时用的笔墨纸砚还都没有准备。
今年中午的时候,明明已经和绣儿讲了,当时,绣儿也没有说过,王成还以为秀儿心中有打算呢!现在,王成看来,也许绣儿那个时候正在打盹儿呢!
王成想摇起绣儿来,但是想到绣儿最近特别容易生气,还是算了吧!反正王平下个月初才开始去私塾。
王平这几天,有时间都跟在杨超的身后,几乎没有和迟生王磊在一块儿调皮捣蛋。绣儿和王成觉得挺欣慰的,看来王平长大了,竟然不出去胡闹了。
王成和绣儿哪里想的到,王平这样全是因为王成的一句话,“如果杨超挑唆小旺偷拿咱家的桌椅板凳”。王平人小鬼大,认为自己看住了杨超,杨超就没有功夫儿挑唆小旺了。王平觉得自己太聪明了,这样的法子竟然都可以想到。
杨超在干活,有王平在身边跟着,干活的时候就十分的小心,就害怕王平碰到或者拿到危险的东西,杨超和王平商量,“王平,能不能出去玩儿?这里有锯、凿子,在这里玩儿危险。”
王平才不怕危险呢!摇摇头,继续盯着杨超,不过退后了一步,“我打扰到你干活直接说不就行了,还怕我危险,怪不得有人说大人就是虚伪!”
杨超笑笑,这是哪和哪,怎么还说上自己虚伪了,杨超才不和一个七岁的皮小子计较呢!
绣儿走到后院想问王成,家里的篮子放到哪里,她想在集市上买点儿东西。绣儿正好听见,“怎么和你杨超哥说话呢?赶紧道歉。”
王平撇撇嘴,“对不起。”
绣儿打算把王平领出去,觉得王平在这里碍事,“王平,和我出去买点儿东西。”
平时王平会特别积极的和绣儿出去买东西,甚至给绣儿跑腿,因为绣儿会给上王平两文钱,这是王平的一笔小小的收入。王平想想,这一个桌子或者是椅子的钱比两文钱还是多很多的,为了家里,自己还是不出去吧!
王平生怕自己说晚了,他自己会后悔,大声说:“不去。”眼睛还是不离开杨超,一直都在盯着杨超。
绣儿觉得奇了怪了,王平最近是怎么了,不出去闹了,每天都紧巴巴地跟在杨超后面,这是又要闹什么幺蛾子。
绣儿扯住王平,严肃地问:“王平,你又想干什么?”
王平从小就淘气的花样特别多,绣儿认为王平是不是在瞅准机会要戏弄杨超。
王平觉得绣儿这是误会自己,本来他还想默默地为这个家里做点儿事呢!看来还不行。王平伸出小肉爪子,示意绣儿低下头。王平附在绣儿的耳边自认为小声地说:“这不是那天爹和我说的,如果杨超哥挑唆小旺哥拿咱家的桌椅板凳吗?”
王平的声音确实小,但是却不是适合说悄悄话的程度,杨超离的近,隐隐约约能听见王平的话。别提绣儿那个尴尬了,赶紧解释给杨超听,“杨超,这是王平挑唆迟生他们偷鸡,你师父打了一个比方,你别在意啊!”
杨超知道这件事,事后王成在干活的时候,把这件事完完整整的和杨超都说了一遍。王成也是认为小孩子口无遮拦的说出来会闹得大家心里起隔阂。杨超说:“师父,都和我说了,我知道。”
杨超恍然大悟,怪不得最近王平紧跟着自己,杨超乐了,“没想到王平还能看家啊!”
王平不服气,仰着脖子眼睛斜眯着,“嗯,别看不起人,小时候,我就能帮着李大叔捉在铺子里偷东西的贼了!”
其实王平已经记不得这件事了,但是架不住李元义两口子,经常和王平说啊!
绣儿指指王平的额头,“你这个臭小子!你现在难不成大了,张口闭口小时候。”
王平反驳,“不是大了,怎么每次买东西的篮子让我提着,每次家里的酱油没了都是我去打?算了,我不和女人一般见识。”王平说着,还叹口气,又继续说:“我勉强和你上街吧!”好像他不愿意去似的。
王成“......”
杨超:“......”
绣儿,“一天到晚的净作怪!”
张梧和张松在家里待的也一段时间了,县城里还有生意或者去南方一次,总之很忙,不能再张家村多待,想着过上两天就走,张梧的媳妇张吴氏,一边收拾东西一边说,“咱这就要走了,你还打算去南方一趟,还不知道什么时候回来,咱今天下午要不要去姑姑家一次?”
张梧现在走南闯北的,见识多了,整个人看上去精明而沉稳,“行,我告诉三弟一声,今天咱两家子,就去姑姑家。”
张吴氏想想,“还是我和三弟妹说吧!”
张陈氏和张吴氏同岁,两个人都是爽利人,张吴氏一说,张陈氏就同意了,半点没有作为新媳妇去姑婆婆家的羞涩。
王屠夫看见绣儿和王成在集市上,招呼绣儿,“木匠嫂子,带点儿肉回去吧!”
现在集市上买肉的人不多,老百姓过日子,哪有成天买肉的,都舍不得。王屠夫招呼绣儿就是因为知道绣儿有家底,而且王平喜欢吃肉。
绣儿正好挑着一块儿肥瘦相间的五花肉,对屠夫说:“来一斤就好,多了,我可不要。”
“好咧!”
绣儿还没有付账,张梧就从马车上了,下来,问:“多少钱?”
王屠夫认识张梧,“这是来看姑啊!木匠嫂子有福气啊!侄子们来看你,多买点儿肉吧!娘家来亲戚,可得吃好的。”
绣儿不用张梧付账,孩子走南闯北的不容易,到了家门上怎么还能让侄子付账,在荷包里掏出十五文钱,就付账了。屠夫把肉递给王平拿着。
村里的马车很少,几乎可以说是没有,张松在马车上下来,王平就钻进了马车里。
“叫你媳妇在马车里别下来了,新媳妇脸皮薄。”绣儿认为县城里的女人是足不出户的,会害羞,张榆的媳妇就是这样的。可是绣儿忘记了,张榆的媳妇是举人家的闺女,张梧和张松的媳妇是商户人家的女儿,有时候都能出门谈生意,特别的剽悍。
这时候,张陈氏和张李氏妯娌俩刚想下车,听见这句话,才知道两个人把应该有的羞涩忘记了,两个人腾一下子脸都红了,步子停下来,继续坐在马车上。
张陈氏和张松成亲不到二十天,而张梧和张李氏成亲满打满算才四个月,都是新妇,两个人是商户人家,养成了一副爽利的性子,再加上没出嫁的时候,两个人的关系就好。还有张曹氏和两个儿媳妇是一样的性子,张李氏张陈氏适应良好,都忘记了自己是新媳妇。
这可是除了成亲那天,两个人第一次脸红。
王平和两个表嫂才见过两次面,还是在王张氏的丧礼上,三个人都不熟悉。往常的时候,张李氏妯娌两个肯定会逗逗王平,可是现在张李氏和张陈氏怕说话声音大了,被外面的人听到笑话。
张李氏只好把点心盒子里的点心拿出来给王平吃。
绣儿没有上马车,和张梧、张松就在外面走着,这里距离绣儿家里只有四五十丈远,绣儿嫌弃上来下去的太麻烦。
绣儿看见从马车上下来的张李氏和张陈氏两个人都脸红,还以为王平没大没小的,说了什么话叫她们两个人害羞了,哪里知道就是因为绣儿自己说的一句话,这两个人才找到身为新媳妇该有的害羞的样子。
张梧和张松两个人,也纳闷也是怎么了,成亲的时候也没有见自己媳妇这样羞羞答答的,难不成自己眼花了。
张梧和张松给秀儿带了茶叶过来,还有一些别的东西,看上去挺精致的。绣儿不懂茶也不爱喝茶,但是知道这茶叶肯定不便宜。四个人也没有在绣儿家里留饭,坐了一会儿就走了。
绣儿对王成说:“小的时候特别喜欢我做的饭,现在忙的,我留饭都不吃了。”
张秦氏和张曹氏妯娌俩的儿媳妇都走了,两个人在一块儿就说张柳的亲事,其实拿主意的还是张曹氏,张秦氏就是听听而已。
张曹氏:“嫂子,你说养闺女怎么就这么难,我就怕张柳的婆家人不好相处,无论是镇上酒坊家的小儿子还是油坊里的大儿子,各有各的不好,我都不知道怎么办?和当家的说,当家的竟然说,哪个都不错。”
张秦氏:“家里的条件是不错啊!我听说镇上有好多人家想要和这两家结亲呢!有什么不对的地方吗?”
张曹氏:“嫂子,你这是不知道啊!我打听了,酒坊里的小儿子好像喜欢上一个姑娘,当然了这个姑娘具体的是谁我不知道,就是这两个月的事,我还是听酒坊里的一个小伙计的娘讲的。”
张秦氏点头:“确实,这样不好,咱家张柳可不能和这样的人成亲。”
张曹氏:“可不是,不然就是脸面上光鲜内里苦!要说这油坊的大儿子以前也是好的,可是吧!油坊里光儿子就有四个,还有两个闺女,这当大儿媳妇的,可不是很难吗?”
张秦氏继续点头,“那除了这两家,难道就没有合适的吗?”
张曹氏说:“有倒是有,不过别的离家远啊!我不想远嫁闺女。”
张秦氏说:“现在近,以后还是远,不是我说你,弟妹,现在两个侄子都在县城里置宅子了,难道还能回来吗?你说是不是,我觉得远近的先不说,只要人好,张柳过去不受罪就行。”
张曹氏说:“我也知道是这么一回事,可是一想到张柳嫁的远,我心里就舍不得。”
张秦氏:“做娘的都是这样。”
张曹氏说:“要不然,把张柳嫁到县上算了,她哥嫂的都在县上,也算有个照应。”
张秦氏:“这次不嫌远了,不过,还是得先看人再说。”
张曹氏:“我回家再商量商量!嫂子,有什么合适的人家,要帮着看看啊!”
今年中午的时候,明明已经和绣儿讲了,当时,绣儿也没有说过,王成还以为秀儿心中有打算呢!现在,王成看来,也许绣儿那个时候正在打盹儿呢!
王成想摇起绣儿来,但是想到绣儿最近特别容易生气,还是算了吧!反正王平下个月初才开始去私塾。
王平这几天,有时间都跟在杨超的身后,几乎没有和迟生王磊在一块儿调皮捣蛋。绣儿和王成觉得挺欣慰的,看来王平长大了,竟然不出去胡闹了。
王成和绣儿哪里想的到,王平这样全是因为王成的一句话,“如果杨超挑唆小旺偷拿咱家的桌椅板凳”。王平人小鬼大,认为自己看住了杨超,杨超就没有功夫儿挑唆小旺了。王平觉得自己太聪明了,这样的法子竟然都可以想到。
杨超在干活,有王平在身边跟着,干活的时候就十分的小心,就害怕王平碰到或者拿到危险的东西,杨超和王平商量,“王平,能不能出去玩儿?这里有锯、凿子,在这里玩儿危险。”
王平才不怕危险呢!摇摇头,继续盯着杨超,不过退后了一步,“我打扰到你干活直接说不就行了,还怕我危险,怪不得有人说大人就是虚伪!”
杨超笑笑,这是哪和哪,怎么还说上自己虚伪了,杨超才不和一个七岁的皮小子计较呢!
绣儿走到后院想问王成,家里的篮子放到哪里,她想在集市上买点儿东西。绣儿正好听见,“怎么和你杨超哥说话呢?赶紧道歉。”
王平撇撇嘴,“对不起。”
绣儿打算把王平领出去,觉得王平在这里碍事,“王平,和我出去买点儿东西。”
平时王平会特别积极的和绣儿出去买东西,甚至给绣儿跑腿,因为绣儿会给上王平两文钱,这是王平的一笔小小的收入。王平想想,这一个桌子或者是椅子的钱比两文钱还是多很多的,为了家里,自己还是不出去吧!
王平生怕自己说晚了,他自己会后悔,大声说:“不去。”眼睛还是不离开杨超,一直都在盯着杨超。
绣儿觉得奇了怪了,王平最近是怎么了,不出去闹了,每天都紧巴巴地跟在杨超后面,这是又要闹什么幺蛾子。
绣儿扯住王平,严肃地问:“王平,你又想干什么?”
王平从小就淘气的花样特别多,绣儿认为王平是不是在瞅准机会要戏弄杨超。
王平觉得绣儿这是误会自己,本来他还想默默地为这个家里做点儿事呢!看来还不行。王平伸出小肉爪子,示意绣儿低下头。王平附在绣儿的耳边自认为小声地说:“这不是那天爹和我说的,如果杨超哥挑唆小旺哥拿咱家的桌椅板凳吗?”
王平的声音确实小,但是却不是适合说悄悄话的程度,杨超离的近,隐隐约约能听见王平的话。别提绣儿那个尴尬了,赶紧解释给杨超听,“杨超,这是王平挑唆迟生他们偷鸡,你师父打了一个比方,你别在意啊!”
杨超知道这件事,事后王成在干活的时候,把这件事完完整整的和杨超都说了一遍。王成也是认为小孩子口无遮拦的说出来会闹得大家心里起隔阂。杨超说:“师父,都和我说了,我知道。”
杨超恍然大悟,怪不得最近王平紧跟着自己,杨超乐了,“没想到王平还能看家啊!”
王平不服气,仰着脖子眼睛斜眯着,“嗯,别看不起人,小时候,我就能帮着李大叔捉在铺子里偷东西的贼了!”
其实王平已经记不得这件事了,但是架不住李元义两口子,经常和王平说啊!
绣儿指指王平的额头,“你这个臭小子!你现在难不成大了,张口闭口小时候。”
王平反驳,“不是大了,怎么每次买东西的篮子让我提着,每次家里的酱油没了都是我去打?算了,我不和女人一般见识。”王平说着,还叹口气,又继续说:“我勉强和你上街吧!”好像他不愿意去似的。
王成“......”
杨超:“......”
绣儿,“一天到晚的净作怪!”
张梧和张松在家里待的也一段时间了,县城里还有生意或者去南方一次,总之很忙,不能再张家村多待,想着过上两天就走,张梧的媳妇张吴氏,一边收拾东西一边说,“咱这就要走了,你还打算去南方一趟,还不知道什么时候回来,咱今天下午要不要去姑姑家一次?”
张梧现在走南闯北的,见识多了,整个人看上去精明而沉稳,“行,我告诉三弟一声,今天咱两家子,就去姑姑家。”
张吴氏想想,“还是我和三弟妹说吧!”
张陈氏和张吴氏同岁,两个人都是爽利人,张吴氏一说,张陈氏就同意了,半点没有作为新媳妇去姑婆婆家的羞涩。
王屠夫看见绣儿和王成在集市上,招呼绣儿,“木匠嫂子,带点儿肉回去吧!”
现在集市上买肉的人不多,老百姓过日子,哪有成天买肉的,都舍不得。王屠夫招呼绣儿就是因为知道绣儿有家底,而且王平喜欢吃肉。
绣儿正好挑着一块儿肥瘦相间的五花肉,对屠夫说:“来一斤就好,多了,我可不要。”
“好咧!”
绣儿还没有付账,张梧就从马车上了,下来,问:“多少钱?”
王屠夫认识张梧,“这是来看姑啊!木匠嫂子有福气啊!侄子们来看你,多买点儿肉吧!娘家来亲戚,可得吃好的。”
绣儿不用张梧付账,孩子走南闯北的不容易,到了家门上怎么还能让侄子付账,在荷包里掏出十五文钱,就付账了。屠夫把肉递给王平拿着。
村里的马车很少,几乎可以说是没有,张松在马车上下来,王平就钻进了马车里。
“叫你媳妇在马车里别下来了,新媳妇脸皮薄。”绣儿认为县城里的女人是足不出户的,会害羞,张榆的媳妇就是这样的。可是绣儿忘记了,张榆的媳妇是举人家的闺女,张梧和张松的媳妇是商户人家的女儿,有时候都能出门谈生意,特别的剽悍。
这时候,张陈氏和张李氏妯娌俩刚想下车,听见这句话,才知道两个人把应该有的羞涩忘记了,两个人腾一下子脸都红了,步子停下来,继续坐在马车上。
张陈氏和张松成亲不到二十天,而张梧和张李氏成亲满打满算才四个月,都是新妇,两个人是商户人家,养成了一副爽利的性子,再加上没出嫁的时候,两个人的关系就好。还有张曹氏和两个儿媳妇是一样的性子,张李氏张陈氏适应良好,都忘记了自己是新媳妇。
这可是除了成亲那天,两个人第一次脸红。
王平和两个表嫂才见过两次面,还是在王张氏的丧礼上,三个人都不熟悉。往常的时候,张李氏妯娌两个肯定会逗逗王平,可是现在张李氏和张陈氏怕说话声音大了,被外面的人听到笑话。
张李氏只好把点心盒子里的点心拿出来给王平吃。
绣儿没有上马车,和张梧、张松就在外面走着,这里距离绣儿家里只有四五十丈远,绣儿嫌弃上来下去的太麻烦。
绣儿看见从马车上下来的张李氏和张陈氏两个人都脸红,还以为王平没大没小的,说了什么话叫她们两个人害羞了,哪里知道就是因为绣儿自己说的一句话,这两个人才找到身为新媳妇该有的害羞的样子。
张梧和张松两个人,也纳闷也是怎么了,成亲的时候也没有见自己媳妇这样羞羞答答的,难不成自己眼花了。
张梧和张松给秀儿带了茶叶过来,还有一些别的东西,看上去挺精致的。绣儿不懂茶也不爱喝茶,但是知道这茶叶肯定不便宜。四个人也没有在绣儿家里留饭,坐了一会儿就走了。
绣儿对王成说:“小的时候特别喜欢我做的饭,现在忙的,我留饭都不吃了。”
张秦氏和张曹氏妯娌俩的儿媳妇都走了,两个人在一块儿就说张柳的亲事,其实拿主意的还是张曹氏,张秦氏就是听听而已。
张曹氏:“嫂子,你说养闺女怎么就这么难,我就怕张柳的婆家人不好相处,无论是镇上酒坊家的小儿子还是油坊里的大儿子,各有各的不好,我都不知道怎么办?和当家的说,当家的竟然说,哪个都不错。”
张秦氏:“家里的条件是不错啊!我听说镇上有好多人家想要和这两家结亲呢!有什么不对的地方吗?”
张曹氏:“嫂子,你这是不知道啊!我打听了,酒坊里的小儿子好像喜欢上一个姑娘,当然了这个姑娘具体的是谁我不知道,就是这两个月的事,我还是听酒坊里的一个小伙计的娘讲的。”
张秦氏点头:“确实,这样不好,咱家张柳可不能和这样的人成亲。”
张曹氏:“可不是,不然就是脸面上光鲜内里苦!要说这油坊的大儿子以前也是好的,可是吧!油坊里光儿子就有四个,还有两个闺女,这当大儿媳妇的,可不是很难吗?”
张秦氏继续点头,“那除了这两家,难道就没有合适的吗?”
张曹氏说:“有倒是有,不过别的离家远啊!我不想远嫁闺女。”
张秦氏说:“现在近,以后还是远,不是我说你,弟妹,现在两个侄子都在县城里置宅子了,难道还能回来吗?你说是不是,我觉得远近的先不说,只要人好,张柳过去不受罪就行。”
张曹氏说:“我也知道是这么一回事,可是一想到张柳嫁的远,我心里就舍不得。”
张秦氏:“做娘的都是这样。”
张曹氏说:“要不然,把张柳嫁到县上算了,她哥嫂的都在县上,也算有个照应。”
张秦氏:“这次不嫌远了,不过,还是得先看人再说。”
张曹氏:“我回家再商量商量!嫂子,有什么合适的人家,要帮着看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