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闯汉末 第一千五十五章 参观学校(下)
“天子年幼,我大汉军政事务皆有大将军处理,天子也只有国家祭祀的时候才会代表大汉向上天汇报,平时并不涉政。”蒋钦不知道怎么说,求助的看向四周的人,还是王珍帮忙解释了起来。
这也是巧了,邪马台的体制也类似于此,平日的军政事务都是由佐治国在处理,卑弥呼也是主要负责祭祀等事,因此倭国众人对大汉此时的权力划分接受的很快。
但有一人却听出了这话中的意思。
神武急忙问道“那军政大事,大将军同意,天子不同意,以何人为准?”
“神武!”难升米急忙呵斥了一声,生怕神武这个问题触怒了众人。
“如果大将军和天子意见一致,那么就以天子的意见为准!”王珍说了一句好像是废话,又好像不是废话的话。
神武先是有些不明白的皱了皱眉,又很快明白的点了点头。
“时间差不多了,山长,我看同学们都似乎都准备完毕了,可以进行军阵比斗了。”粟驼也觉得在倭人面前说这些事不太好,便岔开话题道。
“好,开始吧!”
王珍带着众人来到了观战台等待军阵比斗的开始。
说是观战台,其实就是升旗台,有的时候也可以充当领奖台,反正两米高的台子功能可多了。
难升米和神武等倭人都认真的看着这些学子,他们发现这些学子已经分成了两个阵营,一个头上扎着白色布条,一个扎着黑色布条,每个阵营都有两百人左右。
只见白色阵营排成了一个中规中矩的步兵矩形阵,长枪手和盾牌手在外,弓箭手在内,短刀手则在后方。
黑色阵营却将两百人分成了十队,摆出了一个鹤翼阵。
蒋钦摸着下巴笑道“黑色这边有点意思啊,十队人,他指挥的过来吗?”
“这些学生缺少敲打,总是喜欢搞一些哗众取宠的东西,倒是贻笑大方之家了。”王珍也觉得十队人太多了,打仗瞬息万变,你分为独立的十队其实是很难指挥的,而对面的白色阵营就一个矩形阵,命令下达什么的就方便多了。
却听一声笛声响起,两边军阵开始缓慢向前移动了起来。
军阵比斗,两边学子手中的武器都绑着布条,上沾煤灰,然后身上挨到了煤灰就要退出战斗。
两方相隔百步就开始试探的射箭,但因为人数本就不多,很难形成密集箭雨,因此个人的箭术在这种比斗中显得极为重要,蒋钦发现射箭的几人箭术都不错,有的到军队里都可以弓兵队长了,应该是有些家学底子的。
也是,俗话说穷文富武,想学好武艺,不砸钱是不可能的。
却见黑色的十个小队继续散开,呈现出包围白阵的姿态,然后开始加速冲锋,却是想以点破面。
“这些汉人文人学子,也敢列阵冲杀?”难升米死死的盯着下面的学子,心中暗道。
“杀!杀!杀!!”
白色矩阵猛地爆发出喊声,然后长枪刺出,正面迎战。
因为都是点到为止,挨到就算阵亡,这让弓箭手成为了这场战斗的关键,最后黑方两个小队冲开矩阵,准备在弓箭手中大肆砍杀,黑方埋伏于后的短刀兵急忙迎上,两方打了一炷香的时间,才以黑方一人踩在人梯上箭杀白方统帅告终。
“这...这真的是文人学子?这和悍卒有什么区别?”难升米喃喃自语道。
“王山长,我想和几位学子交流一番,不知可否?”
王珍点了点头,叫粟驼选了几个学生代表,让难升米和他们交流。
“该问诸位学子,何为物理?”
难升米的问题一说,王珍等人顿时眼睛一眯。
这个倭人...居然还知道物理?
几个学生代表对视了一眼,一人出列说道“物理,万物真理也,是研究万事万物为何如此的一种学问。
比如天空为何平日里是蓝色,朝阳、夕阳时却又金黄红艳。
比如为何下雨之时,我们都是先看到闪电,再听到雷鸣。
比如为何鸟能飞,云能飘,花会香,这些都是物理。”
????
这都是啥啊?
你们汉人平日里都这么无聊的吗?
这有什么好研究的?
不说难升米等人的困惑,州牧府内,马强正在和贾诩说话。
“如今中原诸侯也已经和我们摊牌了,我在考虑改制之后,大将军府和朝廷是在一处好,还是不在一处好,文和你觉得该如何?”
贾诩一脸沉思状,并不言语。
“文和,怎么不说话?”
“卑职在想三家分晋的故事。”
马强微微一笑,明白了贾诩的意思。
以前朝廷无权也就罢了,改制之后,朝廷就是有权的了,而权力只能集中,否则迟早会有内乱。
“此事我明白了,改制之事,还需你多多出力。”
马强又和贾诩说了几句改制变法的细节,温恢进来禀报道“明公,蔡邕求见。”
“哦?求情的来了。”马强看向贾诩,他自然知道蔡邕是贾诩带到蓟县的。
“明公知道他要为何人求情?”
“天下士族,以袁杨二氏为首。
袁氏兄弟这次也不知道怎么回事,那天晚上一直在拉肚子,连门都没出去,被抓的时候还在茅坑里,最后不过判了一个二十年劳役。
而杨氏则不同,杨彪乃此案主犯,连带他的两个兄弟,全族皆判了斩刑。
别说蔡邕,就连卢尚书也让人给我带话,要我网开一面,不要灭了杨氏全族。”马强说完,微微叹了口气。
袁氏门生故吏都在他和袁绍的战争中消耗的七七八八了,但杨氏的门生故吏却大都还在,这些人遍布天下,马强虽然为杨氏戴上了谋反的帽子,却没法彻底清除这些人。
当然,有河北军在,这些人成不了气候,可这些人成事不成,败事有余,给你到处捣乱也是件麻烦事。
“让蔡尚书进来吧,文和你先回去。”
贾诩退下后,蔡邕走了进来。
“卑职拜见大将军!”
“蔡公请坐,不知蔡公此来何事?”马强明知故问起来。
这也是巧了,邪马台的体制也类似于此,平日的军政事务都是由佐治国在处理,卑弥呼也是主要负责祭祀等事,因此倭国众人对大汉此时的权力划分接受的很快。
但有一人却听出了这话中的意思。
神武急忙问道“那军政大事,大将军同意,天子不同意,以何人为准?”
“神武!”难升米急忙呵斥了一声,生怕神武这个问题触怒了众人。
“如果大将军和天子意见一致,那么就以天子的意见为准!”王珍说了一句好像是废话,又好像不是废话的话。
神武先是有些不明白的皱了皱眉,又很快明白的点了点头。
“时间差不多了,山长,我看同学们都似乎都准备完毕了,可以进行军阵比斗了。”粟驼也觉得在倭人面前说这些事不太好,便岔开话题道。
“好,开始吧!”
王珍带着众人来到了观战台等待军阵比斗的开始。
说是观战台,其实就是升旗台,有的时候也可以充当领奖台,反正两米高的台子功能可多了。
难升米和神武等倭人都认真的看着这些学子,他们发现这些学子已经分成了两个阵营,一个头上扎着白色布条,一个扎着黑色布条,每个阵营都有两百人左右。
只见白色阵营排成了一个中规中矩的步兵矩形阵,长枪手和盾牌手在外,弓箭手在内,短刀手则在后方。
黑色阵营却将两百人分成了十队,摆出了一个鹤翼阵。
蒋钦摸着下巴笑道“黑色这边有点意思啊,十队人,他指挥的过来吗?”
“这些学生缺少敲打,总是喜欢搞一些哗众取宠的东西,倒是贻笑大方之家了。”王珍也觉得十队人太多了,打仗瞬息万变,你分为独立的十队其实是很难指挥的,而对面的白色阵营就一个矩形阵,命令下达什么的就方便多了。
却听一声笛声响起,两边军阵开始缓慢向前移动了起来。
军阵比斗,两边学子手中的武器都绑着布条,上沾煤灰,然后身上挨到了煤灰就要退出战斗。
两方相隔百步就开始试探的射箭,但因为人数本就不多,很难形成密集箭雨,因此个人的箭术在这种比斗中显得极为重要,蒋钦发现射箭的几人箭术都不错,有的到军队里都可以弓兵队长了,应该是有些家学底子的。
也是,俗话说穷文富武,想学好武艺,不砸钱是不可能的。
却见黑色的十个小队继续散开,呈现出包围白阵的姿态,然后开始加速冲锋,却是想以点破面。
“这些汉人文人学子,也敢列阵冲杀?”难升米死死的盯着下面的学子,心中暗道。
“杀!杀!杀!!”
白色矩阵猛地爆发出喊声,然后长枪刺出,正面迎战。
因为都是点到为止,挨到就算阵亡,这让弓箭手成为了这场战斗的关键,最后黑方两个小队冲开矩阵,准备在弓箭手中大肆砍杀,黑方埋伏于后的短刀兵急忙迎上,两方打了一炷香的时间,才以黑方一人踩在人梯上箭杀白方统帅告终。
“这...这真的是文人学子?这和悍卒有什么区别?”难升米喃喃自语道。
“王山长,我想和几位学子交流一番,不知可否?”
王珍点了点头,叫粟驼选了几个学生代表,让难升米和他们交流。
“该问诸位学子,何为物理?”
难升米的问题一说,王珍等人顿时眼睛一眯。
这个倭人...居然还知道物理?
几个学生代表对视了一眼,一人出列说道“物理,万物真理也,是研究万事万物为何如此的一种学问。
比如天空为何平日里是蓝色,朝阳、夕阳时却又金黄红艳。
比如为何下雨之时,我们都是先看到闪电,再听到雷鸣。
比如为何鸟能飞,云能飘,花会香,这些都是物理。”
????
这都是啥啊?
你们汉人平日里都这么无聊的吗?
这有什么好研究的?
不说难升米等人的困惑,州牧府内,马强正在和贾诩说话。
“如今中原诸侯也已经和我们摊牌了,我在考虑改制之后,大将军府和朝廷是在一处好,还是不在一处好,文和你觉得该如何?”
贾诩一脸沉思状,并不言语。
“文和,怎么不说话?”
“卑职在想三家分晋的故事。”
马强微微一笑,明白了贾诩的意思。
以前朝廷无权也就罢了,改制之后,朝廷就是有权的了,而权力只能集中,否则迟早会有内乱。
“此事我明白了,改制之事,还需你多多出力。”
马强又和贾诩说了几句改制变法的细节,温恢进来禀报道“明公,蔡邕求见。”
“哦?求情的来了。”马强看向贾诩,他自然知道蔡邕是贾诩带到蓟县的。
“明公知道他要为何人求情?”
“天下士族,以袁杨二氏为首。
袁氏兄弟这次也不知道怎么回事,那天晚上一直在拉肚子,连门都没出去,被抓的时候还在茅坑里,最后不过判了一个二十年劳役。
而杨氏则不同,杨彪乃此案主犯,连带他的两个兄弟,全族皆判了斩刑。
别说蔡邕,就连卢尚书也让人给我带话,要我网开一面,不要灭了杨氏全族。”马强说完,微微叹了口气。
袁氏门生故吏都在他和袁绍的战争中消耗的七七八八了,但杨氏的门生故吏却大都还在,这些人遍布天下,马强虽然为杨氏戴上了谋反的帽子,却没法彻底清除这些人。
当然,有河北军在,这些人成不了气候,可这些人成事不成,败事有余,给你到处捣乱也是件麻烦事。
“让蔡尚书进来吧,文和你先回去。”
贾诩退下后,蔡邕走了进来。
“卑职拜见大将军!”
“蔡公请坐,不知蔡公此来何事?”马强明知故问起来。